梁山眾首領被北宋皇帝招安之後,有的在伐金兵、打方臘的戰場上戰死,有的被奸臣所害,有的不安心為皇帝賣命就逃走了,七零八落,四處奔散。
武松在打方臘的時候被方臘砍去一條胳膊,成了殘廢,自己不願再為皇帝賣命,便逃到離曹州府三十餘裡的三官廟來謀生。這三官廟地處三縣交界,屬三縣所管,但三縣之官又都不管,所以這裡的居民大都是外地逃難來的,隱名匿姓,謀業為生。
武松這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又是一隻胳膊,做手藝活不行,動力氣活也不中,他單身一人,平日攢了一百多兩紋銀,就用這些錢,找了幾個小夥計,開了個裁縫鋪,叫小夥計做,他到集上賣。
做衣裳要有式樣、尺寸,武松沒學過裁縫,他也不懂的,就吩咐小夥計按照他穿的衣裳做。小夥計依葫蘆畫瓢把衣裳做好了,他用包袱包了包,背著到金堤集上去賣。
金堤緊靠趙王河,莊頭上有一座大石橋,是水旱碼頭交通要道。武松到了集上,找了個人多的地方,攤開包袱,叫喊著賣衣裳。想買的人倒不少,但是來一個,拿起來看看,放下,走了;又來一個,拿起來看看,放下,走了……
武松叫喊了一天,一件衣裳也沒賣了。看看天色已晚,集上的人也越來越少,他心裡嘀咕起來:「是衣裳做的不好,還是價錢太高?回去問問小夥計吧。」他這樣想著,便蹲下收拾攤子。正在這時,忽然有人喊道:「這不是武二哥嗎?」
武松拾頭一看,面前站著一男一女,男的身高不足五尺,腿短腰圓,如立起的石滾子一般,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梁山好漢矮腳虎王英。那位女的,高個細腰,英姿颯爽,正是一丈青扈三娘。
武松慌忙立起問道:「你們夫婦何時到的此地,以什麼謀生?」
矮腳虎王英說:「我們已來數月,住在對岸河南王家。來到這裡,做買賣沒本錢,種莊稼沒田土,三娘上山採藥賣,我好歹學過一年木匠,從山上砍些柴,特意加工,做成手杖到集上賣。」
武松問:「買賣怎樣?好賣嗎?」
矮腳虎說:「每集做上十幾根,天不到晌就賣完了。」又問武松:「二哥,你這是做的什麼買賣?」
武松嘆了口氣說:「我一條胳膊,也做不了別的,找了幾個夥計做衣裳賣,也不知道是做的活兒不好,還是定的價錢太高,喊了一天,嗓子都啞了,到現在一件也沒賣了。
扈三娘彎下腰,拿起一件上衣,抖開看了看,照著矮腳虎的身子又比了比,噗哧笑了,說:「這衣裳給王英穿上就成了大褂了,還有小號的嗎?」
一句話把武松問愣了,武松說:「這衣裳沒有什麼尺寸,都是按照我穿的衣裳裁剪的。」扈三娘笑著說:「你兄弟們怎麼都犯了一個毛病?王英才做手杖的時候,也是沒有尺寸,按著他的個子做,他拄著合適就認為人家也拄著合適,結果做了些小孩玩具,後來他到百姓中找著高、中,矮三種人量了尺寸,做了三種手杖,高人拄高的,矮人拄矮的,不高不矮掛中的,這樣一來,他做的手杖很快就賣完了。所以說,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用一個模子。」
武松聽了扈三娘這番話,很受啟發,回去也學矮腳虎做手杖的辦法,從鄉親當中找了高、中、矮三種人,量了尺寸,做成了大、中、小三種型號的衣裳,再趕集去賣,衣裳也很快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