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辛棄疾,大家都知道他是豪放派詩人,但是在歷史上辛棄疾也是一位馳騁沙場的鐵血戰將。
辛棄疾22歲既參加了義軍,23歲就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帶領50人將叛徒張安國從有5萬人看守的敵營中截出,也是這一站讓他成名,大漲宋軍士氣。
但是辛棄疾歸宋後一直被「雪藏」,有一種空有壯志之心,卻無報國之門!也只有借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一腔熱血!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是更加的熱情洋溢,慷慨激昂,愛國情懷更重。
辛棄疾一生寫得最多的就是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地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他的詩詞都是有經歷的,是真正經歷過戰爭,在戰場上廝殺過,所以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
「男兒到死心如鐵」就是辛棄疾的壯志豪情,他的戰爭詩詞都是用兵刃蘸著鮮血寫成的。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這首詞,把敘事和直抒胸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用壯志凌雲的筆法抒寫了慷慨激昂的文字,奔放的感情,悲壯而發揚奮厲的格調!
當你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這就是辛棄疾的一生呢?當然不是了,在有滿腔的國家情懷之外,辛棄疾還有感情細膩的一面。辛棄疾除了戰場題材,還創作了很多的「柔美婉約」的作品!
《滿江紅·敲碎離愁》: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幹曲。
這首詞全是用了一個女子的口吻,來表達一種相思之情,全詞總結下來的意思就是「我想你!」鐵血直男,嫵媚起來一點都不輸給李清照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就是在臨死的那一刻。躺在病榻上還在高呼:「殺賊!殺賊!」
生的壯烈,死的悽涼。這就是命運對一生錚錚鐵骨的辛棄疾最大的不公平。
人中之虎,詞中之龍。在後人心中,辛棄疾把党懷英,南宋朝廷佞小都蓋過了,這也是歷史對他的最大的公平!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個一生都在喊打喊殺的大將軍,沒能沙場秋點兵,沒能收復故土,單單憑藉一支筆桿子愣是讓後人記住了他。這是歷史的遺憾,但是卻是詞壇之大幸。
讀辛棄疾的詞,能醫心,細品辛棄疾的一生,更是讓人奮發圖強!
《辛棄疾詞傳》中不但收錄了辛棄疾的詩詞,還有對辛棄疾一生的經歷描述,能讓你在讀詩詞的同時了解他的一生,感受他的報國熱血與無緣戰場的無奈!
《辛棄疾詞傳》囊括了辛棄疾一生中絕大部分的詞傳,這本書還是以辛棄疾的詞為背景,以當時的時代背景為出發點,對他的生平遭遇,詩詞造詣,日常生活等等都有很深入的分析,內容豐富還能體會他當時的情感。
除《辛棄疾詞傳》以外,還有《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六本書不僅有精美的包裝,還通過不同作者的時代背景設計了優美的封面,讓讀者閱讀起來更是一種享受。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