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東京奧運模擬賽收官,女團的冠亞季軍各有歸屬,冠軍和大家賽前預測的基本一致,那就是陳夢領銜的女一團順利登頂,而陳幸同所在的女二隊獲得第2,王藝迪所在的女3團,獲得第3名,這個最終排名也是實至名歸,畢竟女一團的實力最強,拿到冠軍也是正常發揮。
作為本次模擬賽的特邀嘉賓,大滿貫得主鄧亞萍對於女一團的表現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於小魔王孫穎莎,鄧亞萍更是讚不絕口,除了技術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年齡段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成熟與穩定!
而對於自己心中理想的國乒東京奧運人選,鄧亞萍點評一語道破,「在東京奧運團體賽上,女雙的第一盤雙打,沒有必要非得左右手搭配!」這是否意味著左手選手的運動員失去了競爭力?其實也不一定,誰上奧運,看得是實力和外戰的表現!
從88年開始,桌球正式進入奧運的大家庭,漢城奧運會女雙冠軍是韓國的玄晶和/梁英子,決賽中她們戰勝了中國的焦志敏/陳靜奪冠。在92和96年2屆奧運會,鄧亞萍除了在個人單打折桂外,她和喬紅的雙打也獲得了最後的金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教練組原本有意讓左手橫握球拍的陳靜和鄧亞萍搭配,但是由於何智麗的事件,陳靜在隊中地位不穩,並且拒絕和鄧亞萍搭檔,無奈之下,小鄧選擇了和喬紅搭檔。在雪梨和雅典奧運,中國的雙打又換回了左右手搭配,分別是王楠/李菊、王楠/張怡寧,在北京奧運會後由團體取代雙打,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綜上,左右手搭配可以很好的跑位和互補,有利於正手的連續進攻,且左手的球員打開的角度更開一些,在對方球員防守起來有難度!這其實僅是一流選手,如果2個人的單打實力都很強,2個右手或者左手同樣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比如鄧亞萍和喬紅的組合。
雖然鄧亞萍對女一團的表現很滿意,但是她也一語道破劉國梁面臨4大難題:
一是球員非常年輕,年輕是資本,但也意味著經驗不足,在女團前兩輪,王曼昱和陳夢的組合都是先輸後贏, 雖然最後有驚無險的拿下,但是過程卻並不輕鬆。在女單的決賽中,小將孫穎莎和王曼昱苦戰7局,莎莎在3:0大比分領先的情況,被王曼昱追平,看來小將發揮猶如過山車,如果在奧運會上,還能這麼信手拈來嗎?要知道,在日本的主場,裁判很有可能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決定最終的走勢,要知道世界排名第2的伊藤美誠可不是白給的啊?
二是誰能穩定的發揮將決定東京奧運的人選,陳夢這次比賽除了在團體斬獲一枚金牌外,在女單和混雙都沒有獎牌入帳,在與王藝迪和王曼昱的交手中,無任何優勢可言,而且在比賽的一開始依舊慢熱,後面處於苦苦地追分階段。如果到了東京賽場,伊藤還會給陳夢這麼好的追分機會嗎?孫穎莎雖然一路過關斬將,但是決賽面對王曼昱還是打到了搶7,在第6局,領先的情況下,被曼昱追平並扳回,可見壓力下發揮還是有些緊張。更要命的是,3人都沒有奧運的參賽經驗,劉國梁敢豪賭嗎?
三是在東奧賽場,女單將以何種姿態去面對大青藤,是我處於霸主地位,讓你來挑戰呢?還是我放低身價,以放手一搏的心態去挑戰日本伊藤美誠呢?畢竟伊藤世界排名第2, 而且人家也在刻苦地訓練,並且把打敗中國隊作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2強相遇,勇者勝!到時以何種姿態去打,也是劉國梁面對的又一大難題。
四是孫銘陽作為伊藤美誠的模仿者,給女隊孫穎莎和陳夢的壓力不夠大,一方面她的速度和力量和伊藤美誠相比有不少差距;另一方面在與孫穎莎的比拼中,狀態低迷,尚能搶下一局,如果換成現實版的伊藤美誠,在速度、力量和意識上都要比孫銘陽高出不少,劉國梁該如何破解呢?這也是擺在劉國梁面前非常棘手的難題。
總之,這次東京奧運模擬賽主力選手起到了練兵的作用,也發現了平時訓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這些遠遠不夠,希望國乒以後多舉辦這樣的賽事,發現問題後,好能及早地解決問題,這樣我們的國乒才能基業長青!
好了,對於本次模擬賽,您有什麼觀點和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