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說當今女子乒壇誰對咱們威脅最大?想必球迷會不約而同的說出那個人的名字,沒錯,她便是當今乒壇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伊藤美誠。
這位日本小將於2000年10月出生在日本靜岡縣,憑藉小眾的犀利打法,伊藤美誠已經成為乒壇的攪局者,可以說,只要她參賽,咱們國乒還真不敢大意,因為誰也不敢說就能穩贏她。截止到目前,女乒主力除了陳夢,在跟伊藤的交手中都嘗過敗績。
那麼,伊藤美誠到底仰仗怎樣的打法行走江湖的?為何會形成這樣的打法風格?至今她取得過哪些耀眼的成績?如何解讀這些數據?國乒未來有哪些應對之策?下面,本文將帶著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深入的分析。
技術鮮明球風兇悍,劍走偏鋒以奇制勝
眾所周知,伊藤美誠的打法屬於正手反膠,反手顆粒膠(生膠)的小眾打法。該打法的巔峰代表人物當屬國乒前世界冠軍王濤,如今經過伊藤美誠發揚光大,技術特點更加鮮明,其速度更快,球風更加兇悍且越來越不講理,威脅更大。
伊藤美誠的打法風格特點很多球迷心知肚明,第六人不想贅述,只做簡要概括:
1,站位近臺,幾乎都是在臺內完成高質量的擊球動作,力量十足,爆發力首屈一指,對速度的追求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2,女子技術和意識男性化的典範。伊藤美誠精於短平快的暴力輸出,不擅長連綿不絕的相持對拉,其正手暴扣,反手暴彈的技術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威力很大,咱們女乒沒少吃苦頭;
3,她特別注重前三板技術。體現在發球旋轉變化迷惑性強,發球搶攻意識特別強,接發球花樣繁多。值得一提的是,咱們女乒至今沒有破掉她的發球,足見她的發球功底,第六人認為伊藤美誠的戰術體系核心就是圍繞發搶來做文章,對方只要接發球質量不高,將面臨她狂風驟雨般的進攻。
4,腳下移動輕靈,凌波微步般的跑動能力出類拔萃。讓她總能找到合適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協調發力,第六人認為這是伊藤美誠的厲害之處,小碎步使用頻繁且富有彈性,保證了擊球的命中率。
伊藤美誠的打法給人整體感覺比較另類,在兩面反膠打法已成主流的當今乒壇,她不走尋常路,劍走偏鋒,只為以奇制勝。再加上她的心理素質相對穩定,關鍵時候敢把10:10當成0:0打,確實打的有些不講道理。
那麼,為何偏偏伊藤美誠對這種小眾打法情有獨鍾呢?這是第六人想重點探析的地方:
其一,日本隊對於桌球項目的運動規律和趨勢研究非常具有前瞻性。
隨著大球時代的到來,他們越來越重視「速度」這一桌球技術要素。例如,日本小將,從男隊張本到女隊平野美宇和伊藤美誠,都在一個勁的提速。小球變大球後,尤其是如今的塑料球,其旋轉下降更加明顯,速度方面,因為材質的使用,相對來說影響要小一些,因此,把速度這一要素突顯出來才能在比賽中佔據主動,畢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桌球運動也不例外。
對於速度的追求,日本隊基本分為兩大門派:一是石川佳純雙面反膠為代表的速度流打法, 該打法本質上是在效仿國乒的某些打法,比如石川就是模仿劉詩雯的打法。二是伊藤美誠顆粒膠的復古速度流打法,該打法其實也是在模仿國乒的曾經打法(下面會講到)。
實踐已經證明:雙面反膠的速度打法,日本選手只能跟在國乒屁股後面走,石川再怎麼練,速度還是沒有劉詩雯快,可謂:一直在模仿,從來未超越。伊藤美誠的生膠速度打法則不然,特製的器材使得她的速度更快,快到令世界一流選手反應不過來。憑藉這種特殊的速度打法,伊藤美誠幾乎打贏過全世界的高手,嘗到甜頭的她自然會越來越欣賞這種打法。
其二,伊藤美誠天賦極高,能最終選擇這樣一種打法,跟自身的條件息息相關。
受到身高因素的影響,護臺面積註定受到限制,伊藤美誠不可能退臺拉弧圈,只能把守近臺打速度。
事實上,我們國乒歷史上就有類似的打法,伊藤美誠很好的繼承了這種打法。王濤和鄧亞萍兩位乒壇前輩也是受到身高限制,一個反手打生膠,一個反手打長膠,雖然打法不盡相同,但是在追求速度這個指標上,他們殊途同歸,王濤的反手彈擊,鄧亞萍的正手拍擊,伊藤美誠算是學到家了,細心的球迷一定發現,伊藤美誠的打法,頗有我們國乒前輩的影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難能可貴的是,伊藤美誠不僅僅是繼承,而且創新了這種特殊打法。比如,她有一手詭異的反手兜拐技術(見下面動圖),看似是對反手擰拉技術的變種,但能起到出其不意的節奏變化作用,我們女乒主力都見識過這個技術,而且沒少吃過虧。再如,伊藤美誠的發球搶攻技術較之老前輩並不遜色,誇張的發球造型,觸球瞬間的各種變化,使得伊藤的技戰術使用相當奏效。
伊藤美誠用天賦很好的繼承了顆粒膠打法,並順應時代,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微創新,使得打法更加煥發出生命力,也讓她變得越來越難對付。再者,身材嬌小對她來說還一個好處,對方回過來的球,在她眼中很多都是冒高機會球,不去彈擊多可惜。
其三,伊藤美誠背後的教練團隊為她的打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松崎太佑便是這個教練團隊的重要成員,一直以來他都在扮演著伊藤的主管教練角色,亦師亦友,據悉這位教練非常用心思,一年要看400場比賽錄像,分析對手的出球路線和落點變化,有意思的是這位日本教練還喜歡用記筆記本的方式來書寫心得,甚至是記錄伊藤美誠的心理變化和比賽心得。
第六人認為,伊藤美誠的打法需要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這樣能為她節省不少的體力和精力,從某種程度上看,打比賽有時候就是打概率,當你的出球路線都被我算住的時候,還怎麼打?事實上,朱雨玲在瑞典公開賽慘負伊藤的那場球就是個明證,朱雨玲在跟場外教練李隼的交流中,說出了這一點:我的發球被伊藤算住了。
不得不說,伊藤美誠有了松崎太佑這樣的智囊教練,使得她的打法不再是憑感覺,而是利用數據進行理性分析,然後針對對手制定有效的技戰術並在比賽中得心應手的使用。日本人精於數據的搜集和情報研究,試想一下,如果他們利用大數據對我們的主力打球時的習慣路線進行挨個分析,然後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就會縮小跟我們的差距。
伊藤美誠已經探尋出一條獨具特色且很難被突破的小眾打法,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你明明知道這種打法的「七寸」在哪?但是卻很難在比賽中行之有效的施展技戰術,無他!競技體育就是個鬥智鬥勇的過程,雙方都在博弈,見招拆招,反其道而行之,限制與反限制,就看誰的應變能力強,這也是桌球這種競技項目的魅力所在。
數說伊藤美誠:進化中的女乒頭號對手
不可否認,現如今伊藤美誠已經進化為女乒的頭號對手,值得一說的是,她的這種進化還遠遠沒有結束,未來她的上限到底在哪裡,我們不可得知。
那麼,伊藤美誠憑藉特點鮮明的打法到底取得過怎樣的成績呢?通過幾組數據,我們來看個究竟:
一、【伊藤美誠重要國內比賽成績】
名副其實的全國冠軍,曾經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蟬聯全日本錦標賽女單、女雙和混雙冠軍,三冠王偉業足以證明和奠定伊藤美誠在島國乒壇的地位。對外比賽,多次突破國乒獲得公開賽女單冠軍,在女雙和混雙比賽中也頗有建樹。
【數據解讀】
坦白講,伊藤美誠至今還沒有獲得世界冠軍或者洲際冠軍的稱號,這一點她不如平野美宇的世界盃女單冠軍,也沒有石川佳純的世錦賽混雙冠軍身份,但是這些都不能掩飾她的潛在威脅,因為平野或者石川是在國乒主力未參賽的情況下獲得世界冠軍,而伊藤美誠的公開賽女單冠軍則是在擊敗了國乒主力後獲得,平野美宇雖然有過串燒三位主力問鼎亞錦賽的壯舉,但被研究針對後,已經很難在女乒面前取得突破,陷入了連敗的尷尬境地。因此,如果說石川或者平野的威脅屬於過去式,那伊藤美誠則是現在和未來式。
同時,伊藤美誠的另一個威脅體現在混雙比賽中,她跟水谷隼在今年卡達公開賽擊敗國乒青春組合王楚欽和孫穎莎組合摘得桂冠,在國乒面前取得突破,事實上,這對日本混雙組合的水平僅次於國乒昕雯組合,而且雙方實力越來越接近,東京奧運會,人家佔據主場優勢,國乒來不得半點馬虎。
另外,伊藤美誠跟早田希娜的女雙配合成績有目共睹,兩人多次在國際比賽中斬獲佳績,成為不可忽視的組合。東京奧運會團體賽,日本隊會不會祭出奧運B計劃,讓早田希娜替代平野美宇,繼續攜手伊藤美誠出戰女雙比賽,我們不得不防。
還有,伊藤美誠擁有奧運團體比賽經驗,裡約奧運,她在兩位師姐福原愛和石川佳純的帶領下,獲得一枚寶貴的銅牌,這種經驗和心理體驗彌足珍貴,也是我們很多小將所欠缺的。
二,【對陣國乒主力勝負關係】
從數據上看,伊藤美誠除了沒有贏過陳夢,跟女乒其他主力交手互有勝負。對世界冠軍劉詩雯和朱雨玲更是保持100%的勝率,對奧運冠軍丁寧基本持平,但最近的卡達公開賽上,11-0的比分讓人不敢相信。對於兩位小將孫穎莎和王曼昱,伊藤美誠比較劣勢,贏少輸多,勝率自然不高。
【數據解讀】
對於國乒的六大主力,伊藤美誠都是有備而來的。根據打法的不同,她制定不同的技戰術,對付丁寧或者朱雨玲的防守反擊打法,她用絕對速度進行壓制,只要旋轉質量出不來,落點不夠刁鑽,可以說都在她的可控範圍內;對於劉詩雯的速度打法,伊藤美誠以快制快,即便落後,她也拼命咬住比分,越拖到最後,她的體能優勢明顯,節奏被她掌控;對於陳夢、孫穎莎和王曼昱這種全面融合型選手,她立足去拼,在絕對實力面前,快狠刁毒的前三板雖多數啃不下比賽,但也足夠讓陳孫王喝一壺,球迷們觀賞這驚心動魄的比賽,每每也會冒一身冷汗,不是嗎?
據乒聯官網統計,伊藤美誠從2012年參加國際比賽至今(2020卡達公開賽),與國乒選手總計交手101次,拿下36勝,勝率為36%,尤其2018年成為乒壇的焦點新星後,她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接連戰勝國乒的主力層,身經百戰的伊藤正一步一個腳印在進化中成長。
三,【世界排名新高度】
伊藤美誠以15440的積分,現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陳夢,跟排名第三的孫穎莎積分相差275分,從走勢圖可以清晰看到,她的世界排名一路飆升,15歲便躋身世界排名TOP10,如今越來越靠前且趨於穩定。
【數據解讀】
伊藤美誠自出道以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其競技水平與日俱增。排名第二,這是1991年實行新的世界排名制度以來,日本隊在單打世界排名中的最高名次,伊藤美誠創造歷史記錄,成為日本隊29年來世界排名最高的選手。憑藉無人可及的隊內排名,伊藤美誠早已提前鎖定一個奧運單打資格。
日本隊這些年有意培養年輕小將,在這種背景下,伊藤美誠快速成長,高頻次的亮相國際舞臺,以賽代練,不斷跟世界上不同打法的高手過招切磋技藝,提升了比賽能力,也豐富了比賽經驗。可以說,在咱們女乒主力不參賽的情況下,她十有八九會笑到最後。
憑藉一次次對國乒的突破,伊藤美誠的世界排名來到新高,這個排名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我們的節奏,因為伊藤美誠註定了不會跟世界第一在奧運決賽前碰面。未來比賽恢復後,女乒還需齊心協力,把TOP2的排名握在手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掌握主動權。
四、【近些年單雙打勝負關係】
單打方面:2017年參賽總計40次,贏下29次,勝率71%;2018年,出場45次,贏得34次,勝率為76%;2019年,出場總計56次,贏得41次,勝率73%;2020年,出場16次,贏得13次,勝率81%。
雙打方面:2017年,出場總計35次,贏得28次,勝率為80%,2018年,出場總計45次,贏34次,勝率76%;2019年,出場54次,贏得41次,勝率為76%;2020年,出場13次,贏得10次,勝率77%。
【數據解讀】
從單打和雙打的勝負關係可以看出,伊藤美誠的能力比較均衡。裡約奧運會,日本隊將伊藤美誠鎖定為東京奧運周期的重點培養對象,瘋狂的讓她參加比賽賺取積分。經過大量比賽的歷練,伊藤美誠已經成長為日本女隊的絕對核心,單打和雙打成績並駕齊驅,更是讓伊藤美誠成為一名多面手,讓日本隊在排兵布陣上多了一些選擇,更看到了突破國乒的希望。尤其憑藉優異的混雙成績,伊藤美誠已經和水谷隼鎖定了東奧會的參賽資格,成為昕雯組合的最大競爭對手。
國乒之對策
在第六人看來,很多球迷或者國乒前輩都在為我們主力支招,如何對付日益崛起的伊藤美誠。
前不久的奧運加油會上,女乒三位大滿貫得主鄧亞萍、王楠和張怡寧給出了幾點中肯建議,鄧亞萍老師主張要先發制人,把速度放在第一位;王楠提出了節奏的重要性,而張怡寧更是不吐不快,直言伊藤美誠的打法屬於不講理打法,我們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要打些不講理的球,甚至化繁為簡,發點長球和半出撞球。
前輩們字字珠璣,句句在理,都說到了點子上,第六人在此繼續拋磚引玉,說幾點看法:
從女乒主力對付伊藤美誠的比賽看,我認為單純的拼發動速度,可能我們會被伊藤牽著鼻子走,落入她的套路中去。因為伊藤美誠的打法註定了就是搶前三板去搏殺我們,也可以認定為人家就是這麼個球風打法,已經形成了習慣。
再加上她在跟我們比賽時,心態放的很低,人家是抱著「贏了就賺,輸了不丟人」的思想去拼我們,壓力明裡暗裡都給了我們,所以主力們很難放下包袱去打比賽,體現在比賽中就是上來顯得有些拘謹,放不開手腳,尤其對那些打硬實力的選手例如陳夢,很難做到真正的先發制人。
因此,在跟伊藤美誠過招時,我倒覺得必須做好先硬抗幾板的準備。有了這樣的思想預期,再去思考對策更有利於技戰術的發揮,換言之,她不可能完全掌控比賽節奏,11分的賽制不可能都打成前三板的路子,只要扛住幾板,打成相持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此其一;
其二,既然人家教練在用大數據分析我們的線路習慣和套路組合,我們更應該集思廣益,對伊藤美誠的打法進行庖丁解牛,她在比賽的關鍵時刻擅長什麼發球或者接發球?以及她在比賽時所展示出來的小動作暗示了她怎樣的心態?這些需要我們深入研究,有時候這些非技術層面的東西也會暴露對手的想法。
例如,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憑藉一己之力對抗了我們幾代人,曾經是我們的頭號對手。國乒對他的研究細緻入微,一看他提襪子,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因為無數的比賽錄像顯示出,他一提襪子說明他內心緊張了,一旦捕捉到了這種細節,也就有了應敵之策。第六人認為伊藤美誠在比賽時的「謎之微笑」和其他小動作還需要我們繼續深挖破解。
其三,對付伊藤美誠,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技戰術上,還要有宏觀的戰略思維。第六人此前在頭條撰文《大球時代,伊藤的「快」和國乒的「轉」,哪個更有生命力?》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伊藤美誠的打法本質上屬於快攻打法,無非就是換成了橫拍反手顆粒,這方面國乒可是曾經的祖師爺,只不過人家當成了寶貝並創新出了一套打法。
進一步說,伊藤的「快」和國乒的「轉」雖然屬於不同的打法體系,而且互有勝負,但是實踐已經證明,以陳夢、孫穎莎為代表的【用力量整合速度和旋轉】的打法似乎更佔據上風,因為這個打法更有兼容性和全面性,因此,我們在戰略上要充分自信,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以我為主,我們贏的機會更多更大。
寫在最後
伊藤美誠似乎變得越來越難對付,但不代表我們就怕她。最起碼從整體勝負關係上看,我們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伊藤喜歡閉關修煉,無非就是不想讓自己的技戰術過多的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一方面說明她很聰明,同時也說明她多少有些心虛,不夠自信;伊藤擅長不講理的打法,因為只憑主流的打法她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小平野和老石川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第六人深信,憑藉國乒深厚的底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完全有能力掌控比賽。面對不斷進化中的伊藤美誠,我們女乒主力也絕非等閒之輩,期待她們以我為主,多加防範,精進技藝,穩定心態。對於這樣的頭號對手,未來還需做到:戰略上輕視,戰術上重視。
願國乒長虹,為國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