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月1日消息,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的《張建培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四川省遂寧市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原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建培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8個月。張建培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鑑於其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案發後全部退清贓款、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法院遂作出以上判決。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對主動投案者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中央紀委辦公廳在去年7月印發了《紀檢監察機關處理主動投案問題的規定(試行)》,對主動投案情形的認定和處理明確規範。張建培案是遂寧市紀委監委認真落實規定的其中一例,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高壓懲治打掉了問題幹部的僥倖心理「走進市紀委監委大門那一刻,我如釋重負。」張建培清楚地記得,去年6月19日一早,他來到遂寧市紀委監委,主動交代了其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項目招標、工程款撥付等方面為承包商賀某等人謀取利益,先後34次收受他人所送現金122.5萬元的問題。
張建培之所以選擇投案,與遂寧市紀委監委持續開展的招投標領域、扶貧領域、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等專項治理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2019年3月,河東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陶紅,河東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亞東,因涉嫌幹預和插手工程項目,為他人在招投標、工程款撥付等方面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先後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看到通報,我心裡多少有點恐慌,但我跟他們沒什麼交集,加上公司招投標的主要負責人不是我,應該不會查到我頭上。」張建培回憶,看到曾經的同事接受審查調查,自己產生了主動投案的想法,但又抱有僥倖心理,仍然觀望。
直到2019年6月14日。這一天,遂寧市紀委監委在河東新區管委會召開招投標領域治理推進會,現場宣布了對陳亞東的處分決定,播放其懺悔視頻和《廉政建議書》。
「陳亞東的典型心理就是,自我感覺藏得深,做得隱蔽,信關係不信組織,覺得不會查到自己頭上,不收斂、不收手,最終滑向深淵無法自拔。」遂寧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伍元高在會上的一番話使得張建培的思想受到極大震動。
「我覺得我跑不掉了,寢食難安,連做夢都是市紀委找我談話。」經過幾天激烈的思想鬥爭,張建培到遂寧市紀委監委投案。
以張建培主動投案為開端,河東新區29人相繼到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交代問題。此後,在遂寧市經開區原黨工委委員張光寶插手工程項目招標謀取利益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查處,處分決定宣布暨警示教育大會7日內,經開區又有34人主動投案。
給主動投案者「臨門一腳」的勇氣「知道自己犯了錯也跑不了,甚至多次在紀委門口徘徊,但就是缺少邁出第一步的勇氣。」遂寧市船山區交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軍在主動投案後這樣說。
促成周軍主動投案,離不開高壓反腐形成的強力震懾。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大大提升了辦案效率。2019年,遂寧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2096條,立案1086件,處分944人,移送檢察機關48人。立案數、辦結數均創歷史新高。
政策感召也是致使問題幹部思想轉變的重要原因。遂寧市認真組織開展《紀檢監察機關處理主動投案問題的規定(試行)》學習,結合實際出臺了配套規定。「在規定期限內主動投案、說清問題的,綜合考量性質情節、覺悟態度、後果影響等因素,可以依紀依法從寬處理。」推進會上,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宣讀《關於敦促經開區相關違紀違法黨員和監察對象主動投案說清問題的通告》。
「組織為我指明了出路,我怕錯過這次就真的沒機會了。」河東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原董事、財務總監王衡在全市招投標領域治理推進會後第二天,向組織交代了其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70萬元好處費的問題。
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問題幹部,遂寧市紀委監委注重給予他們「拉一把」的關懷和「臨門一腳」的勇氣。對每一名可能有主動投案傾向的人員,主要領導都要把關研究方案,把握各個環節的談話重點和談話方式,釋放主動投案從輕減輕或者免於處分的積極信號,促成問題幹部走出主動投案這一步。
依規依紀依法做好分類處置近日,陶紅、陳亞東、張建培、王衡等人相繼被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判決。判決書顯示,王衡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系自首,自願認罪認罰,依法從輕、減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陶紅、陳亞東兩人則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和10年6個月。
「4人幾乎同時涉案,如今處境卻截然不同。張建培、王衡主動投案,得到從寬處理,原本三年以上的刑期減少到了兩年半;陶紅、陳亞東負隅頑抗,拒不如實交代問題,卻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嚴懲。」遂寧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強烈的反差,就是要讓問題幹部明白「主動與不主動,結果大不一樣」。
該負責人介紹,2019年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違紀違法人員中,主動投案人員佔7.6%。對這些人員,堅持懲治和教育相結合,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分類處置。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人員佔比47.1%,「第二種形態」處理人員佔比44.5%。
此外,對受到組織處理的黨員幹部,由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組織人事等部門進行回訪教育,通過座談、民主測評等方式了解情況,一些影響期滿、表現優秀的幹部得到重新啟用。對沒有停止錯誤行為,或沒有達到整改要求,以及再次犯錯的嚴肅處理。
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主動投案者,有利於教育挽救違紀違法的黨員幹部,也有利於提高辦案效率。從實踐看,遂寧市紀委監委通過多種渠道、各種方式,感召涉案人員主動投案自首、真誠悔過改過,既彰顯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又節省了辦案成本、提升了辦案效率,實現查辦案件政治、紀法和社會效果相統一,有利於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推動形成淨化生態的良性循環在陳亞東的處分決定宣布暨警示教育大會上,遂寧市紀委監委運用《懺悔書》《廉政家書》《廉政建議書》「三書」作警示,敦促主動投案。同時,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遂寧河東新區整改完善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制度漏洞和體制弊端,不斷扎牢「不能腐」制度籠子,引導各級黨組織增強責任意識。
河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娜參加警示教育會後表示,「將舉一反三、引為鏡鑑,全面查找問題,完善長效機制,針對招投標領域存在的問題,立即查漏補缺,著力健全制度機制,形成合同管理、招標文書審查、工程量調整變更、工程款撥付的監督閉環。」
在做好案件警示的同時,遂寧市紀委監委還注重典型案例的教化功能,繃緊黨員幹部廉政弦。一方面深化典型教育,編印《懺悔錄Ⅱ》警示教育讀本,拍攝製作招投標領域亂象系統治理警示教育片,組織全市工程建設領域147名領導幹部參加陳亞東、張光寶庭審現場警示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創新活動教育,在市、縣、鄉同步開展「紀委書記大宣講」活動1227場次,覆蓋黨員幹部8.42萬人。
「我們將繼續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形成從『高壓態勢』到『主動投案』再到『淨化生態』的良性循環,引導犯錯誤的幹部一開始就選擇相信組織、依靠組織,主動投案、說清問題。」遂寧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譚曉政表示。
(原題為《對主動投案者,如何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