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美國新一任國會開會,對美國各個州的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進行確認,本來這個國會就是走個過場,畢竟大局已定,然後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我們知道川普狂熱的支持者闖入了國會大廈,議員緊急撤離,像極了好萊塢大片中的場景,但這的確在現實中的美國發生了。
當然美國這次國會大廈被闖入事件讓我們都變成了吃瓜群眾,比較出名的呢就是那個扛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講臺的男人,說不定這個講臺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上拍賣了,當然,吃瓜歸吃瓜,這次事件只是開端,接下來美國這一系列操作才讓我們知道美國的政客有多狠。
要知道根據美國的憲法,川普這一屆美國總統任職期限是到2021年1月20日才正式結束,但是川普在任期內被美國的所有社交媒體平臺徹底封殺,甚至都不是凍結帳號,而是刪除帳號;不僅刪除了川普的帳號,川普的親屬、和川普內容相關的帳號,都有很大的概率被刪除,包括川普年齡最小的那個孩子,註冊帳號後也被封禁了。
這就是美國政治制度下的言論自由,經常看見網上各種槓精在說什麼美國言論自由好,美國制度完善,美國在網上可以隨便發表言論,就問問你們,臉疼不疼,一個現任美國總統都能被限制發表言論的國家,你說它言論自由?其實這種事情在美國政治制度下是正常的,而且是合法的,因為像是臉書、推特這種社交媒體平臺,它們是私人的東西,美國憲法保護的是什麼?是公民在公開場合下的言論自由,但是對於平臺來說,平臺裡面能發表什麼言論,平臺說了算。
就好像發個普普通通的打卡照片,平臺跟你說,對不起,你號沒了,這我都沒去打過卡,你還敢發?而川普他本人是特別喜歡發推特的,社交平臺封殺川普這一舉動直接導致川普表達權力被剝奪掉,失去了和外界支持者的聯繫。
另一方面,美國以萬豪集團(酒店產業)、藍盾(醫療保險產業)為代表的一些為共和黨參議員提供資金支持的財團,明確表示切斷對這些參議員的資金支持,那麼為什麼會採取這種手段呢?
這些財團認為川普的狂熱的支持者衝擊國會是不能容忍的,他們要對這次國會事件發生之後,仍然繼續支持反對拜登選舉人票的行為做出懲戒,這裡還得提一提歐巴馬,歐巴馬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發表了一篇聲明,歐巴馬認為衝擊國會的這些行動,是因為川普煽動導致的,那川普煽動支持者這種行為的目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改變或者說幹擾選舉人團投票的結果。歐巴馬發表完這篇聲明之後,《金融時報》又出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將這次國會發生的事情稱為政變,就是川普通過國會事件,改變選舉的結果。
其實到現在為止整件事情就有點奇奇怪怪的了,但是這還沒完,美國眾議院的議長佩洛西,就是上文講的那個講臺被人搶了的,辦公室被人佔了的那個人,她去找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總統和國防部長最高軍事諮詢機構,由主席、副主席、陸軍和空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及海軍陸戰隊司令組成)的主席米利將軍,和米利將軍討論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那就是關於怎麼樣預防川普按核按鈕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好玩在哪呢?就是後面美國國防部出了一個聲明,表示川普到現在為止還是三軍總司令。這件事情和國會那件事情是有聯繫的,國民警衛隊調兵到國會山去的時候,並不是川普下的命令,川普是沒有籤這個指令的,這說明了什麼?有沒有可能是彭斯越過了川普,替川普籤了這個指令,這就很令人深思。
另一方面,這次國民警衛隊是怎麼調動的呢?美國陸軍部有一個部長,事實上他調動部隊需要五角大樓部長的命令才可以動用軍隊,但是他直接繞開了五角大樓這個層級,和幾個州的州長達成一致,調動的國民警衛隊,猜猜看,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這次事件中可以看到,川普和他的支持者真的就是完全的情緒化的盲目的行動,具體就表現在他們完全基於這種非常激烈的情緒,進行了一場宣洩這種情緒的衝突或者說是遊行,但是在這次行動中他們沒有法律的意識,於是他們觸碰了不該觸碰的地方,就是進入了正在進行選舉人票唱票的國會,這也突破了美國精英階層能夠接受的邊界。
仔細想想美國這個雙標真的是太優秀了,用這次的行動對比一下19年香港立法會,美國人將這次國會事件稱為暴亂,再看看香港那批武裝起來的暴徒,這次國會事件的這幫人還能被美國稱為暴徒是真的想像不到,不應該是「美麗的風景線」嗎?
這次事件其實重要的不是衝擊國會,而是佩洛西這個人,她去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將軍討論現任總統川普核按鈕這個問題,她想幹什麼?盯上核按鈕了?這其實才叫政變,《金融時報》稱川普這次行為是政變,其實頂多就是宣洩情緒,想一想川普的支持者就是已經闖進了國會大廈,他們真的可能改變選舉結果嗎?不可能吧。
當然在看到美國出現這種戲劇性的一幕的時候,其實還是挺幸災樂禍的,我看網上很多人都說不要幸災樂禍,難道拜登上臺就能對中國好了嗎?但是呢,想想那些年美國是怎麼針對中國的,再看看現在美國國內的情況,要說不偷著樂吧,那的確是不可能的,不過蓬佩奧這種貨色自己國內都亂成啥樣了還不忘給中國添堵,這還能在白宮呆著那美國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那只能說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