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右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那大地心臟洶湧,不安跳動,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種,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條龍。」這首歌在小編上小學六年級的某一天開始,就被洗腦了,因為在這首歌出來之後,就被大家深深的喜歡,不管走到哪裡,都在播放這首歌曲。沒錯這首歌就是周杰倫的《龍拳》。說起周杰倫大家會不會很興奮啊,因為他的音樂真的很好聽。雖然有些接受不了他的曲風和那說不清楚字的唱法,但還是吸引了不少聽眾,小編也被他的歌聲深深的吸引了。周杰倫也靠著他那獨特的唱腔 ,一炮而紅了。他依靠一種個性化的、自然率真的演唱風格完成他聲音的塑造,而且還通過恰到好處的假聲以及語氣詞的控制來增加作品的表現力 。
周杰倫的發音也是他鮮明風格的一部分,因為他打破了歌手吐字清晰的原則,轉而以一種不考慮平仄、突出旋律的方式唱出個性,並將這種個性和青少年聽眾群對時尚音樂風格的需求進行了恰當的對接。從而打開了他的音樂之路。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他的成長過程吧。在每個光鮮照人的明星背後,也都會有許多的辛酸經歷。即使是在短短不到三年就急速竄紅的小天王周杰倫也不例外,這個沉默寡言、害羞、敏感的孩子,他從小就和媽媽、外祖母相依為命,音樂是他的世界,他的所有心事和夢想都只能透過音符來訴說。誰都沒有想到,這個一天說不到十句話的小孩,長大以後居然可以成為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
在周杰倫三歲的時候,母親看到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就毫不猶豫地取出家裡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於是,童年的周杰倫就被剝奪了玩的權利。可他每次練琴的時候,一聽到窗外同伴的嬉鬧聲,他就總是彈得心不在焉。於是,他母親就拿著一根棍子,站在他的後面,一直盯著他練完琴。也正是他母親的「棍棒教育」,才使周杰倫彈得了一手好琴,但這也造成他從小就不愛講話,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小時候的周杰倫很調皮,經常被打。他還偷學過媽媽的籤名,好偷籤在成績不好的試卷上。而在學校裡,考試成績沒達到標準就會被老師打手心。還有一次被老師捏耳朵,一直到上初中的時候才稍微的好一點,所以他小時候都被打習慣了。
在周杰倫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離婚了。離婚前他的父母都處於冷戰階段,所以他被安排先去外婆家住。所以他從小就是由外婆和媽媽帶大的,外婆和媽媽就是周杰倫生命中最敬愛的兩位女人。在1997年9月的時候,周杰倫的表妹替他在當地一家電視臺的一個娛樂節目報了名。當時,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吳宗憲也是臺灣一個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安排了周杰倫表演鋼琴伴奏,並允許他帶一位歌手演唱。節目做完以後,他便邀請周杰倫去他的音樂公司寫歌。有一次,周杰倫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去送給吳宗憲審讀。可是吳宗憲看到他得意的樣子,便想激他一下。拿到手稿後,他連看都不看,直接將那首歌曲揉成一團,然後扔到身邊的垃圾桶裡去了。後來,周杰倫又為當時火爆華語歌壇的張惠妹寫了一首歌《雙截棍》。他想,張惠妹還是比較前衛的,應該能接受他創作的歌曲。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精心創作的《雙截棍》竟被張惠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一次次失敗之後,一直渴望在歌曲創作方面有所成就的周杰倫就開始迷茫了,他甚至有一些懷疑自己的音樂之路到底還能走多遠。可是就在1999年12月的一天,吳宗憲把周杰倫叫到辦公室,而且十分鄭重地說:「阿倫,我給你十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五十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十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就這樣,僅僅十天的時間,周杰倫還真的拿出了五十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寫得漂漂亮亮,譜得也工工整整。面對這種驚人的創作速度,吳宗憲真的無話可說了。接著,他就從周杰倫創作的歌曲中挑選出了十首,準備製成唱片發行。就在2001年年初的時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一天說不上兩句話的小夥子居然一鳴驚人了。
他的第一張專輯《杰倫》剛一上市,就被歌迷搶購一空了。而且在當年的臺灣流行音樂大評選過程裡,《杰倫》一舉奪得了臺灣流行音樂金曲獎的「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就這樣周杰倫從一名餐廳的服務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當紅小天王了,周杰倫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的時候說:「明星夢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只要你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不服輸。」是呀,小編認為如果一個人不想做懦夫,那就應該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如果你一直追求下去,那麼,我們還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呢!所以我們要一起加油,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周杰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