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香香,爸爸找了你13年,終於找到你了!」王爸爸用盡全力抱著失散多年的女兒,滿是皺紋的臉上溢出的是幸福的淚水。
這是今天(6月24日)下午發生在杭州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感人認親場景。
13年啊,整整13年,這對父女分別了13年。
這一刻,讓淚水盡情地流吧!
13年前就出門了一趟
回來寶貝女兒就消失了
香香的家在重慶萬州,她是1994年出生的。
6歲那年,香香得了乙腦,留下後遺症,家人後續發現她的智力發育異常。
王爸爸把女兒帶在身邊照料,幾乎片刻不離。
2007年,王爸爸前往上海打工。幹活很辛苦,但聽到女兒滿臉興奮地喊「爸爸」,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悅。
有一天早上,王爸爸出門。「9點20出門的,10點回來一進房,我發現女兒不見了。」
心急如焚的王爸爸在租房四周大聲呼喊女兒的名字,可回應他的只有呼呼的風聲。
他發動工友,找了整整一個晚上也沒有找到。
王爸爸報警,但由於提供的線索有限,再加上當時技術有限,沒能及時找回香香。
那段日子,每天天微微亮,王爸爸就出門,帶著希望開始一天的找尋。
整整一年,他找遍了大街小巷。
「我心裡不停祈禱,真希望老天眷顧,能讓我在街上『偶遇』女兒。」有好幾次,王爸爸看到有年齡身形相仿的女孩子,都會緊走幾步,上前看看是不是日思夜想的寶貝女兒。
有時因為太過著急,王爸爸會失態,甚至會被不了解情況的人誤解。
2018年,老家有熟人告訴王爸爸,有個姑娘和走失的香香很相似。「我去見了,真的很像,我以為女兒找到了。」
但是,連續三次親子鑑定都證實,眼前的姑娘並非親骨肉。「後來我還是認了她,當成自己的女兒在養。」
在派出所民警的建議下,王爸爸留下了他的DNA數據,期盼有朝一日技術發達後,警方能夠找回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兒。
在福利院13年
她漸漸放下了戒備心
當王爸爸在上海滿大街找香香的時候,香香卻輾轉到了杭州。
2007年10月下旬,香香在杭州街頭流浪時被公安民警發現,得到救助。因為無法查到有效家庭信息,2008年3月香香被送往杭州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安置。
今年51歲的福利院護理員臧阿姨照顧香香多年,對她已有深厚的感情。「香香剛來福利院的時候,對周圍的人充滿了戒備心,加上性格內向,很少和同齡的人在一起玩耍。」
臧阿姨記得,香香很喜歡獨處的空間。別人參加康復活動,她卻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或者坐在食堂的餐桌上,有時會低頭沉思,有時會抬頭仰望天空,仿佛心中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由於智力發育遲緩,香香不太會用文字來表達,很多時候她說的話也很難讓人理解。
多年照料下來,臧阿姨很清楚那個刻畫在香香心中最深的字眼。「有時候我們會問她,是不是想家裡?想不想爸爸媽媽?她經常會說爸爸這樣的詞,讓我們堅信,她心裡有一個牽掛的家。」
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他們曾帶著香香去醫院做過檢查。「醫生分析,她應該是受到了嚴重的刺激,才會導致話語很少,戒備心理強的狀況,通過一段時間的用心護理,總有一天她會回憶起以前的事情。」為了幫助香香儘快恢復,杭州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指派當時有心理學背景的醫生和有著豐富護理經驗的護理員共同為香香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儘管面對護理員的時候,香香還是比較沉默,但大家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漸漸放下了戒備心。
13年裡,香香生病的時候,一福院的護士姐姐們給她打針、餵藥;香香來例假的時候,一福院的護理員阿姨們會餵她喝紅糖水。
13年,香香從少女長成了一個大姑娘,跟熟識的工作人員也漸漸能說上幾句話了。「最關鍵的是,人也變得開朗了,平時也開始參加班組的一些活動,在班組內特別招護理員阿姨喜歡。」
看到視頻那頭的男子
香香一直叫「爸爸」
事情在2019年遇到轉機。
一福院和屬地瓶窯派出所籤署了關於DNA採集的合作協議,由派出所上門集中為院內295名服務對象採集DNA數據,錄入「全國打拐資料庫」,期待在線索的另一頭他們的家人也在尋找。
香香就是其中一員。
今年6月中旬,餘杭警方打來電話:通過前期的DNA數據比對,香香很有可能跟一名重慶的王姓男子存在父女關係。
臧阿姨說,當時王爸爸給香香打一個視頻電話。「剛看到微信頭像上的照片,香香就脫口而出說「爸爸,爸爸!」
視頻連線時,王爸爸再也控制不住淚水,激動地說:「這是我的女兒,這就是我的女兒,女兒,爸爸終於找到你了!」
香香(照片右側被抱著的女孩)與家人在老家的合影
香香與妹妹的合影
老實巴交的男人
根本沒想到女兒會走失
「香香到底去哪兒了,我想過要是一直找不到女兒,這就是我一輩子的遺憾,我就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也要掛念著。」50歲的王爸爸幾度哽咽。
他和妻子有兩個可愛的女兒,香香1994年出生,妹妹2001年出生,兩姐妹的感情很好。一家人和和美美,平淡幸福。
時間倒退到香香走失前一個月。2007年,他在上海一家餐廳做廚師,妻子每天刷碗補貼家用。
當年6月13日,香香和妹妹從重慶老家來上海看病。「香香身上得了一個瘡,老家看不好,把孩子接來上海想著能治好病。」走失前一天,王爸爸記得香香身上的瘡快好了,吃完了最後一副藥。
王爸爸說,香香2000年得了腦炎,智力發育遲緩。但是,慢慢治療後,個人生活自理不成問題。平常在上海的租房裡,兩個女兒到哪裡都是一起的,「當時,香香13歲,還會自己做飯吃,幫妹妹吃飯。」
香香走失的那一天,是王爸爸刻在心裡的日子:2007年7月30日。
當天上午,王爸爸和妻子出門,兩個女兒在小區裡玩耍。「小區位於市中心,旁邊沒有工地,人聲鼎沸很熱鬧的,有商場車流,小區環境感覺也很安全。」
「沒想到香香會走丟,她妹妹也說不清楚。」香香走丟之後,王爸爸一直責怪自己。「只是帶著他們來過個暑假,怪我,要是我有一點香香會走丟的意識,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
妻子太過悲傷病倒了。
王爸爸當時就下了決心: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也要拼盡全力尋找香香,無論多難。
騎自行車去到高速公路的盡頭
一個月不眠不休尋找女兒
為人父母的極限在哪裡?
香香走失後,王爸爸就不再工作,不眠不休尋找女兒。
「我租的地方是靜安區康定路624號,我騎著自行車在浦西的大街小巷尋找,騎到過虹橋機場,地鐵站,火車站,騎到高速公路的盡頭都沒路了,騎車到乞丐住的地方打聽。」
一個月,王爸爸把三輛自行車騎到報廢。
「浦西所有的派出所都去問過。」騎車出門找香香的這個月,一天只吃一頓飯,就包子饅頭打發了。王爸爸找著找著發現離家遠了,捨不得住旅館,就睡在公園的長椅上,有時候被趕走,就附近橋下找個地方過一晚。
睡少吃少,烈日下一整天騎車,體力到達極限了。
如此累,王爸爸依舊睡不著。
在路邊看到別家的小女孩,都能想到香香。夢裡,是香香吃的好不好?在哪裡住?以及,有沒有遇到壞人的各種場景……
盛夏的上海,每天的氣溫都超過35度,暴雨時常造訪。
躲在橋下避雨的王爸爸望著雨發呆,心裡泛起苦楚。「香香你在哪裡?爸爸很想你。」數不清背著人流過多少眼淚。
那個夏天,王爸爸掏出積蓄花了一萬多塊錢,在上海的五六家主流媒體上發布尋人。「5塊錢一個字,一張照片50塊,想著萬一有人能看到。」王爸爸說,一個月不工作沒有收入,只能找工友借錢付房租。
有人和王爸爸說,在上海五角場看到過香香,穿著小裙子。王爸爸騎了一個半小時趕到,卻發現幾分鐘前「香香」走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特別沮喪的時候也想,是不是我和香香這個娃沒緣?」
沒日沒夜尋找香香一個月後,王爸爸的體重從140多斤消瘦到了只有90多斤。
「我相信她一定會回來的
此生一定還能再見女兒一面」
靜安區康定路624號,王爸爸尋女無果後一直租住在這裡,「希望有一天,說不定香香會找回來。」
後來租的地址被拆遷了,香香沒有回來,「心裡的難過很大很大,我怕女兒找不到家。」王爸爸給當地的派出所留下了更改後的住址,拜託了好幾句:你們費心再幫忙尋找下,一有消息請通知我。
搬離原地址的王爸爸,自己和人搭伴做了些小生意,拼命工作賺錢,忙碌的節奏和歲月的悠長,希望能讓這些衝淡香香不見的悲傷。
「我每隔一個季度都會打電話給警官,問問有沒有找到香香。」他也學會了用QQ、微信、微博,那裡始終掛著尋人啟事。
王爸爸和妻子,一直等著香香歸來。
「我相信她一定會回來的,我此生一定還能再見我女兒一面的。」
2018年時,曾經找到過一個相貌類似香香的女孩,本以為女兒歸來的王爸爸,做了三次DNA鑑定,發現對方也只是個可憐的走失女孩,並不是那個愛粘人、愛撒嬌的女兒香香。
「當時失望是有的,但還是沒澆滅我找女兒的信念。」心地善良的王爸爸真的很貼心,很溫暖,他把這位錯認爸爸的小女兒認作「乾女兒」,把乾女兒的信息也掛到了網上,幫著她尋找親生父母。
對女兒香香的印象,王爸爸還停留在小時候。「她很聰明,很乖巧,是個孝順的孩子。」王爸爸相信,就算過了很多年,她變大了變老了,都還是那個小時候純真乖巧的女兒。
說不清這種一定會找到女兒的信念從哪裡來,但就算後來因為貝貝高考搬回重慶,王爸爸也覺得一定會找到香香,然後就再也不分開了。
直到杭州的警官給王爸爸信息:香香找到了。
王爸爸帶著妻子,貝貝一同來接走失13年的女兒回家。
祝福這一家人
今後再不分離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章然 通訊員 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