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個5歲的男孩明明,從小就體質弱,常常生病,平時還不好好吃飯,每次為了哄孩子吃飯,朋友也算是想盡了法子,比如給孩子做各種美食,炸雞翅、紅燒雞腿、炒裡脊、有四喜丸子,但是孩子就是不愛吃。明明最愛吃的還是零食,薯片,冰淇淋,糖果等,不給吃就哭鬧。
結果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是因為飲食習慣普通導致積食,脾胃受損太久,導致孩子體質差,不長個。
一、兒科專家:孩子脾胃不好,胃口不好,可能和父母的3種行為有關
1、給孩子吃很多
很多父母擔心自己餓了,或者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的多,長的快,就著急。所以就像辦法給孩子吃很多東西,這樣孩子才能長高。我見過很多家長追著孩子喂,孩子明明不想吃,還要餵幾次。這種餵養方式不僅使孩子無法吸收營養,還容易影響消化,使其脾虛積食。
2、天天大魚大肉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多吃肉,否則長不好,每次家長給孩子準備了很多大魚大肉,但是孩子吃太多油膩的肉,也會影響脾胃的運化,使孩子很難發育。
3、給孩子吃甜食
孩子剛吃大人飯的時候,不太喜歡吃,有的父母會在孩子的飯裡摻糖,或者平時讓孩子吃蛋糕、巧克力、糖果等甜味的食物,這種餵養方式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牙齒發育,而且對孩子的脾胃健康有害。
二、孩子脾胃不好是什麼表現?從3個地方可以看出來
1.聞聞孩子的口氣:脾胃好的孩子通常口氣沒有什麼味,脾胃不好時,口氣會有酸腐味,說明體內有積食。
2.觀察孩子的大便:通過觀察大便,可以知道孩子的消化道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孩子腸道有溼熱,大便會出現黃、爛;如果孩子是脾陰虛,大便會變得很乾;小兒腸炎發病時,即中醫溼邪侵襲時,大便會呈水樣便。
3.觀察孩子的鼻梁:鼻梁上的青筋控制著寒、痛、瘀。所以鼻梁出現青筋,證明足陽明胃經寒痛,或者證明足陽明胃經不通,都說明孩子脾胃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兒童可能會出現肝風向內或脾虛肝旺的情況,需要及時調整。
三、日常堅持3件事,養護好孩子的脾胃
1.飲食調節
如果孩子進食過多,脾胃虛弱,家長應及時調整,以免影響孩子的發育。日常可以常備點內金紅果飲,專門用於調節孩子的積食和脾胃虛弱。含有山楂、山藥、沙棘、雞內金、高良姜、橘皮、金銀花等成分,能健脾養胃,開胃助消化,改善兒童脾胃運化功能,改善積食,補充鋅元素,增加食慾,促進發育,保證正常發育,飯前給孩子吃幾粒,幫助提高孩子的食慾,讓孩子愛吃,容易長肉。
2.加強身體素質鍛鍊
要知道運動是一種很好的調理方式。現在的孩子痴迷於電子產品,不願意出去活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戶外多做運動,多接觸大自然,提高消化能力和抵抗力,有利於脾胃的健康。
3.揉揉腹部
父母可以學習一些按摩技巧,幫助孩子按摩腹部。睡覺前幫孩子按按,可以幫助孩子減輕脾胃負擔,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