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境外疫情持續蔓延。省屬企業所在行業,大部分受產業鏈影響較大,加之經濟發展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疫情帶來的階段性衝擊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空前。在7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各方面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省屬企業也正在通過國企「倒計時」改革為發展增添動力活力,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對衝疫情影響,圓滿完成全年既定目標。
從全國看,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復工復產、減稅降費、地方債等多重政策措施護航下,重要指標頻現積極信號,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轉為增長6.0%;6月份製造業PMI為50.9%,供需兩端持續回暖。國內消費趨勢向好,國家統計局發布了6月份全國CPI,環比持續下降(下降0.1%),PPI環比由降轉漲。這表明6月份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得到進一步推進,市場需求繼續改善,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同時從我省看,省委、省政府積極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持續採取穩增長舉措,堅定不移強投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我省已制定出臺了35條措施99項具體任務,從持續加大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大金融信貸力度等方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部署。
國企「倒計時」改革持續推進,進一步壓實改革責任,有力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當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我省還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數位化升級,強化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投資拉動作用。
面對嚴峻形勢,全省國資國企正全面落實全省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國企「倒計時」改革。今年加大了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資產證券化等力度,都將會為企業引入新的資源,帶來新的增長點。
通過加大集中採購、優化生產工藝、優化庫場管理和生產組織、強化非生產成本管控等措施,省屬企業'降低變動生產成本,成效明顯。截至6月底,山鋼集團、山東機場、華魯集團等企業通過積極落實疫情相關優惠政策,節約社保和稅收支出6.3億元;山東港口在全國沿海港口中率先對外發布費用減免「五項承諾」,累計降低涉港收費及為腹地企業減免庫場使用費超過1.31億元;山東高速通過壓降招待費、差旅費、廣告費等辦公經費節支1.2億元,對招投標實施鏈條管理,節約成本8.9億元,擴大商業承兌匯票結算應用範圍,節約財務費用0.8億元;魯華集團通過薪酬、管理費用節支330萬元。(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