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
作者:王珊珊 符宇群
夜市是一個城市夜晚最明亮的地方,
這裡充斥著煙火氣、食物的香氣和人潮湧動的熱鬧。
海南大學南門夜市閒聊暢享美食的市民和遊人。吳天軍攝
華燈初上,清風微涼。夏季的酷熱煩悶,在晚飯時間得到些許緩解。
趿著拖鞋,晃著蒲扇。無論白天是寫字樓格子間裡的白領,還是階梯教室埋頭苦讀的學生,亦或是工地上揮汗搬磚的農民工……在一個地方,都能找到他們最舒適的狀態。
這,就是夜市。
夜市裡的美好記憶
每當夜幕降臨,海南大學的學生就開始蠢蠢欲動。
很快,婆娑的椰影下,海大南門夜市人聲鼎沸,煙火氤氳,美食密布。
擺在烤架上的生蠔,滋滋的烤聲伴隨著蒜香的鮮味向周圍的空氣中散發;
油鍋裡的韭菜蝦餅炸得色澤鮮豔,韭菜和脆蝦的完美結合讓人食慾大增;
攤車櫥窗裡的水果琳琅滿目,令過往的人們垂涎欲滴……
夜市裡的美食令人食慾大增。吳天軍攝
晚上七點左右,天剛擦黑,夜市滿滿一條街的桌椅就快要坐滿了。
海南正宗糖水、清補涼、炸炸、糟泊醋、海南粉、後安粉、陵水酸粉……可以說,最地道的海南味都在這條街上。
此外,長沙臭豆腐、成都缽缽雞等,凡是你所能想到的小吃,這裡應有盡有!這裡匯聚了海南乃至全國最富特色的小吃!
海南特色小吃——糟粕醋。吳天軍攝
在海南大學畢業生萌萌心中,南門夜市就是她和同學們的「第二食堂」。
「以前下了晚自習餓了,就會到南門轉轉,吃一碗粉,或喝一碗糖水。這一條街差不多每個小攤我都吃過了。」
萌萌現在已經畢業兩年多,幾乎每周都會回南門夜市來吃一兩次。
有時是跟還在海口工作的同學們小聚一下,有時是實在想不起晚飯吃什麼,就騎著共享單車過來了。
「以前覺得這裡的吃東西很方便,也超便宜。學生沒什麼錢嘛!現在更多的是吃個感覺吧,每次來到這裡,都覺得很放鬆,吃碗清補涼就能暫時忘了老闆的臭臉!」
萌萌忍不住咯咯笑出聲,現在還有攤販阿姨以為她還沒畢業,「要不怎麼天天來。」
在大二男生小輝眼中的南門夜市,可沒有學姐萌萌那麼多的「情懷」。
「好吃!便宜!熱鬧!」這是他選擇每天必到夜市打卡的理由。
「烤生蠔20塊錢10個,別說在海口,在全中國還能有幾家賣這個價!」小輝是東北人,在他的老家,一隻烤生蠔至少能賣七八塊錢。
剛到海南的第一年,太熱、太潮,小輝整個人都不是很好了。但他很快在籃球場和夜市找到了嶄新的人生。「下課以後跟兄弟們打場籃球,完了再出來吃頓燒烤,喝點啥,沒啥解決不了的!」
海南特色小吃——陵水酸粉。吳天軍攝
一個小攤養大了三個兒女
海大南門夜市吃一圈下來,約等於吃遍了全中國。廣東的腸粉、湖南的米粉、香港的雞蛋仔、揚州的炒飯、東北的小燒烤……整整一條街,上百家小吃攤,幾乎沒有多少重複的。
唯獨極具海南特色的清補涼,不僅有好幾家,而且家家生意火爆。
海南人從小就吃清補涼,這碗椰香濃鬱的甜品,幾乎融入每個海南人的日常生活中。
海南特色小吃:清補涼(上排右一、右二,下排右一、右二)、雞屎藤、芒果腸粉。符宇群攝
何冠美經營的「老牌清補涼」是南門夜市眾多清補涼中的一家。
「這些椰子是從我的老家文昌運過來的,選用老椰鮮榨,因此吃起來會感覺有一股濃濃椰香。」何冠美一邊麻利地往碗裡盛清補涼的配料,一邊介紹豐富的食材。
「老牌清補涼」的配料有21種之多,主要為紅豆、綠豆、葡萄乾、涼粉、蓮子、布丁、芒果、西瓜、雞屎藤、紅棗、鵪鶉蛋、湯圓、芋頭等。
口味也有五種選擇:冰淇淋、冰沙、椰奶、椰子水、糖水。
因為在海大南門夜市經營太久了,有很多老顧客。何冠美甚至可以記住很多人的喜好:「今天還是椰奶口味?少加冰、多加雞屎藤?」
何冠美在為客人製作椰奶清補涼。符宇群攝
「這個手藝是從我母親那裡傳過來的,除了做清補涼我也不會做什麼,二十幾年一直在做這個。」何冠美有三個兒女,目前兩個女兒皆已畢業參加工作,還有一個兒子在上學。
雖然不是最著名的「網紅店」,但53歲的何冠美還是靠著做了26年的清補涼生意,養大了三個兒女。
但在海大南門夜市擺攤的這麼多年,何冠美曾經多次擔憂,這個支撐著全家希望的小攤,無法繼續擺下去。
海大南門夜市飾品服飾區。吳天軍攝
夜市治理的智慧
和很多高校門口的「野生夜市」相同,海大南門夜市最初誕生,也是源自學生的「剛需」。
很多年前,海大南門夜市也是野生發展的狀態,何冠美和其他攤主一樣,推著小車,在路燈下、人生道旁,四處「遊擊」。
擔心颳風下雨、擔心來往車輛、擔心城管檢查……最擔心的是夜市被徹底取締。
何冠美的擔心不無道理。
最近幾年,為了整頓市容市貌,解決夜市造成的噪聲汙染、汙水橫流、佔道經營、食品衛生等諸多隱患,很多城市選擇「一刀切」式管理,把大小規模的夜市統統取締。
稍微柔和一點的政策,是另外建專門的廣場,異地再建一個夜市。但這種模式的效果喜憂參半,成功和失敗的概率幾乎相等。
2018年,海大南門夜市經過了短期改造。改造後的樣子,讓何冠美們眼前一亮:
夜市原地不搬,原來車水馬龍的4車道大馬路實行限時管制,每天18:00-00:30封路成為夜市;
馬路兩側分區管理,成為小吃一條街和小商品一條街,馬路中間有供食客共享的桌椅、板凳,有專人收拾餐具和垃圾,雨天還可以搭起雨棚;
所有餐車統一規劃設計,統一供水、供電、排汙,統一規劃配置垃圾桶,連工作人員的T恤衫和圍裙都是統一的……
夜市裡的每個餐車上貼的攤販信息公示卡。符宇群攝
一年多後的現在,何美冠和海大夜市的食客充分感受到了夜市規範化管理帶來的福利。
何冠美說,現在夜市的從業者必須有健康證,每個餐車的顯著位置都有攤販的信息公示卡,公示卡內容包括攤主姓名、經驗內容及監督電話,讓大家吃得心中有數。
「就餐環境好了,大家吃的放心,慕名而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天氣熱的時候一天可以賣200碗左右。」何美冠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海口市美蘭區人民街道副主任林光介紹,海大南門整個夜市按照餐車服務區、用餐區、步行通道、飾品服飾區、車輛停放區分為5個部分。
改造後的攤位有228個,其中,飾品服飾攤位100個,小吃餐車攤位128個,整個小吃攤位能同時容納1200人用餐。
如今改造後的海大南門夜市「顏值」提升不少,成為了市民遊客的「心頭愛」。
海口夜市點亮市民遊客夜生活。
除了海大南門夜市,在海口還有很多夜市也值得一去。
近年來,海口結合夜市升級改造和特色夜市規劃建設工作,進行10餘條夜市街(區)的規劃建設及升級改造。
不少夜市成了網紅博主們打卡的去處,海口夜市成了「網紅夜市」。
視頻:一起跟著小新逛海大南門夜市吧!
這樣的夜市,
你喜歡嗎?
你最喜歡的夜市小吃是什麼?
原標題:《有人說,夜市是一個城市夏天的靈魂……》
編輯:趙曉倩
責編:馬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