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長假第二天,藉此機會,Stoone Dogg祝各位朋友節日快樂,吃好喝好!有機會也鍛鍊鍛鍊身體,打打球!這不,今天L7就帶來了一雙新球鞋的評測,咱言歸正傳,開始今天的內容。
NBA賽季即將開始,各路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全新戰靴,而各位球星的籤名鞋自然悉數登場,今天我們將帶來新科MVP,James Harden的第三代籤名戰靴,adidas Harden Vol.3的實戰評測。
如果說第一代大鬍子的籤名戰靴用「驚豔」來形容,那麼第二雙會是「新生」,而這第三代要用什麼呢?
大鬍子現在一定是adidas在籃球領域的第一人,畢竟是新科MVP,品牌也會下足功夫。依舊的低幫設計,寬寬的前腳掌上面加了一條鬆緊魔術貼,James Harden的籤名躍然於上,品牌Logo和個人Logo分布在鞋外側、後跟和鞋舌上。
然而,初次拿到這雙adidas Harden Vol.3,除了黑白鴛鴦配色的扎眼設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高聳的後跟,靜態擺放,後跟的垂直高度甚至比鞋舌還高0.5cm左右。這些設計會對實戰感受產生什麼影響呢?讓我們馬上開始今天的評測吧!
緩震性:9.5/10
全腳掌Boost,全腳掌的舒適體驗。Boost緩震確實名不虛傳,各種軟著實沒得說。全掌Boost肯定是目前adidas籃球鞋的頂配了,後掌給雙腳的反饋不論在行走、奔跑還是跳起下落時都有明顯緩震感。
反應性:9/10
前腳掌的Boost卻不像後腳掌那樣軟的「踩屎」,啟動反應很敏捷,蹬地第一下反饋很好。這應該是Boost材質中底前後腳掌由薄變厚的原因,後掌軟、前掌快。作為登哥的籤名鞋,一定要滿足大鬍子「全身都是假動作」的技術特點,畢竟起步的迅猛才能帶起防守者的重心。
保護性:8/10
由於是登哥籤名鞋一貫的低幫設計,所以每雙大鬍子的籤名鞋對於腳踝的保護都是重點。當急起急停或者扭轉的瞬間,你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上文說到的高后幫對於腳踝的保護,後跟處就像整雙鞋的穩定架構,配合鞋帶能掌控的位置和鞋中部分的緊實包裹,為腳踝提供穩定支撐。而寬大的前掌空間對於腳型比較瘦的朋友,會感覺這雙鞋裡前掌空間異常空曠,如果鞋帶綁的稍松,是極有可能發生側滑的;然而對於腳掌適中或者寬一點的朋友就是福音了,填滿了鞋中空間之後,整體的包裹性會感覺非常舒適。
舒適度:8/10
由於寬前掌的設計,對於舒適度會成兩種意見--腳寬的朋友會覺得包裹性非常好,而且能體會到鞋身鬆緊魔術貼的固定作用;而腳瘦的朋友會感覺太寬鬆了,前掌的魔術貼可能對他們來說毫無作用。從鞋中段到鞋後掌,包裹性和舒適性都會感覺很不錯,當然這也得歸功於貫穿中底的全掌Boost對於舒適度的保障。
抓地力:8.5/10
由於測試球場地面較為光滑,在急停時,會偶爾出現打滑現象,但是在做變向類橫向動作時並未出現。簡略分析此鞋鞋底可見,由於前腳掌的寬度和鞋底較為統一的人字紋紋路,橫向變向不太容易發生打滑現象,所以結合場地條件所限,總體來說抓地力表現還不錯。
推薦指數:8.5/10
作為新科MVP的新賽季籤名鞋,發售價定為1399元也算能夠接受,通過評測的第一感受,可以說這是一雙設計上乘的籤名戰靴。不論從緩震性能、舒適度等穿著感受,還是細節滿滿的外觀呈現,都是一款可以打A的實戰佳品。鞋款設計重心偏向於登哥的個人喜好,這無可厚非,也難免做到面面俱到。綜合各方面考慮,這還是一款非常適合突破型後衛的戰靴,如果正好你是火蜜或者登哥粉絲,那麼你真的要「認真考慮」了。
adidas Harden Vol.3
發售價格:¥1399
主要配置:全掌Boost
適合位置:後衛
需保持:整體舒適感
需改進:寬大前腳掌對於不同群體的適應性
楦型:長短正常,前腳掌較為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