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簡介_隋朝蕭皇后被6個皇帝瘋搶60年

2021-02-06 磚家柴子大課堂

蕭皇后簡介:

蕭皇后(隋朝蕭皇后)即隋煬帝皇后蕭氏。

隋煬帝愍皇后蕭氏(567年-648年4月17日),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蘭陵蕭氏。父西梁孝明帝蕭巋,母張皇后。蕭後生於二月,江南風俗以為不吉,遂輾轉由叔、舅收養。

隋文帝建立隋朝後,選其為愛子晉王楊廣之妃。蕭後婉順聰慧、知書達禮,深得文帝夫婦歡心和丈夫楊廣寵愛,誕育三子一女,並為夫奪嫡立下汗馬功勞。隋煬帝即位後,蕭後雖年過四十,仍得到其寵愛和敬重。煬帝之後多有失德,蕭後婉諫無果。江都之變煬帝遇害後,五十多歲的蕭後帶著幼孫和皇室諸女,先後流落於叛軍宇文化及、竇建德處,後義成公主迎其至東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煬帝孫楊政道為主,蕭後與其居定襄。唐貞觀四年李靖滅東突厥,蕭後等歸長安,居長安城興道裡。蕭後於唐貞觀二十一年去世,唐太宗以皇后禮將其與煬帝合葬揚州,諡曰愍。

隋朝蕭皇后,一個女人被6個皇帝瘋搶60年

歷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計其數,然而,歷經多次改朝換代,卻還能讓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國歷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數。蕭皇后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一舉摘下了歷史上最搶手女人的桂冠。

蕭皇后天生麗質,嬌媚迷人,至於說她美到什麼程度,語言可能根本無法描述,從她年近五十仍讓李世民看得丟了三魂六魄來看,傾國傾城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也許,蕭皇后天生就是一個人間尤物,出生時,一個佔卜奇人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其生辰八字,最後得出了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蕭皇后以後的人生經歷似乎正好印證了這八個字。她自13歲作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了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了她幾十年的生命歷程,使她成為一個命運奇特的女人,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就在蕭皇后出世的那年,北周楊堅接受靜帝禪位而作了隋文帝。隋文帝的二兒子晉王楊廣在平陳戰爭中功績顯赫,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給他加官晉爵外,還下詔天下名門世家,統統將家中未出嫁女兒的生辰八字呈報朝庭,以便為年方21歲的楊廣選一相配的王妃。誰知挑來挑去,年齡相當的姑娘們這個不合,那個相剋,最終唯獨剛滿9歲的蕭氏女的八字與楊廣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於是就選定了她,這還真是命啦,正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不強求。

楊廣本來駐守揚州,在進京朝覲時便見到了他將來的妻子蕭氏女。他見到蕭氏女如此動人,便為之激動不已。在開皇十三年楊廣入朝時,就迫不及待和她完成了婚事。其時,楊廣25歲,新娘才剛滿13歲,以現在的規定看來13歲是不能結婚的,但在古代,十三、四歲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二十多歲的女人,那是典型的大齡女人了。

洞房花燭夜,楊廣心花怒放地把嬌羞萬狀的小王妃擁進懷裡,同時還做著黃梁美夢,因為讓他高興的是,早年有個水平還算湊合的大仙給蕭妃算過一卦——「母儀天下」!蕭妃既然會母儀天下,那麼他不就是皇帝嗎?雖然現在太子是他的哥哥楊勇,但生在帝王家的他懷有當皇帝的志向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他把蕭妃視為自己命中的福星,對她珍愛備至。可惜的是,他聽話只聽半句,算命先生在「母儀天下」四個字之後還有四個字——「命帶桃花」,這似乎就註定了她不會是他一個人的MM,大不了他只算是採了頭彩而已。

因為有了蕭妃這顆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對王位另作妄想的楊廣,開始有計劃地與大哥楊勇展開儲位之爭了。

偏偏太子楊勇又是個天生找死的主兒,爹媽花大價錢給他娶的大老婆太子妃元氏他愛理不理,卻把心思都花在偏房雲昭儀身上。結果元氏受不了氣,上吊自殺了。楊堅和獨孤迦羅一怒之下要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則乘虛而入,故意在母親面前極力裝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樣子,還有意作出疏遠蕭妃專心政務的姿態;而聰明識體的蕭妃也一本正經地與他配合著表演雙簧,還不時到獨孤皇后那裡哭訴楊廣只顧政務冷落了自己,要求賠償青春損失費。他們夫妻的一唱一和終於打動了獨孤皇后的心,一氣之下就廢除楊勇太子之位,把楊廣推上了太子寶座。這時距離楊廣與蕭妃完婚已經7年了,也就是說,這對頗有心計的小夫妻,在母親獨孤皇后前面整整演了7年的悲情苦戲。

楊廣登太子位一年後,獨孤皇后因病而死。隨後,楊廣便逐個弄掉了幾個對手,史稱隋煬帝。

高枕無憂之後,隋煬帝開始沉溺於酒色,無心管理朝政。於是他一面下詔廣徵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大將宇文消總管營建東都洛陽,先建顯仁宮,後修西苑,廣泛搜羅海內外奇材異石、佳木珍草充實其中,準備安置好美女後,他便可以在那裡盡享人間樂趣了。

注重了房事,自然就會疏忽國事。楊廣在位的十幾年間雖然徵服了無數美女,卻沒有征服李淵等幾個美男。在他第三次遊興揚州之時,天下已經大亂。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紛紛舉兵,心灰意冷的楊廣決定遷都南京,不再回北方。這時,窺視皇位和蕭皇后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領禁軍造反,率兵進入離宮,剛滿50歲的隋煬帝在寢殿西閣被縊殺。

宇文化及早就對蕭皇后心存暗戀,幹掉楊廣之後,立即以她的兒子性命作為要挾,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

這時,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節節勝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及,一敗再敗,最後帶著蕭皇后退守魏縣,並自立為許帝,改稱蕭皇后為淑妃。不久,魏縣又被攻破,他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一路追擊,最後攻下聊城,殺死了宇文化及。

作為勝利者的竇建德除了收繳宇文化及的金銀珠寶,還收繳了魅力不減的蕭皇后。雖說已經做了兩次寡婦,失去了兩任丈夫,但是蕭皇后的美豔姿容和高貴氣質依然不減。竇建德本著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變成了自己的王妃,縱情於聲色之娛,忘記了逐鹿中原的初衷。

恰好,竇建德有個醋缸級的原配夫人曹大嫂,她常在他們兩人黑燈瞎火「共赴巫山」的時候,突然頂著超大號燈泡冒出來撒潑發怒、插科打諢,弄得竇建德大失情趣。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逼中原之勢。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后的小泵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后,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面對抗,只好乖乖地把蕭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

蕭皇后在幾番轉折後,不想居然會移民到國外——突厥。天生麗質難自棄,顛沛流離不枉情。在國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無往不勝的利劍,一舉戳穿了突厥父子兩代元首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的心。時勢至此,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當初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那也就只有聽天由命吧!無可奈何中,蕭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變成了番王的愛妃。

後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蕭皇后又被新任番王接手。

十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大將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蕭皇后。這時蕭皇后已是四十八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歲,但蕭皇后入朝時,李世民見她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完全沒有年事已高而應有的老態,比一般的少女還多一份獨到的成熟果實般誘人的風韻,才華蓋世的李世民不禁為之心旌搖曳;再加上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人由憫惜而生愛意。

這可愛煞了李世民,或許是他從小就缺少母愛的緣故,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評,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蕭皇后身上體會到一種成熟女人的風韻,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母親般的溫馨,使他為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許撫慰。這就樣,蕭皇后被唐太宗封為昭容,轉了一大圈回來又成了大唐天子的愛姬。

為了歡迎蕭皇后來到宮中,李世民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四處張掛著華麗的宮燈,歌女舞姬們獻上輕歌曼舞,桌上堆滿山珍海味,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面已經夠豪奢了,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還差得遠呢!隋宮夜宴時並不點燈,而是在廊下懸掛120顆直徑數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設火焰山數十座,焚燒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晝,又有異香繞梁,如入仙境,每晚燒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車。對此,蕭昭容不便明說,只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就這樣,蕭皇后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67歲才壽終正寢。

綜觀蕭皇后的一生,真可謂歷盡千般滄桑,展盡萬種風流。一個女人,竟被6個皇帝瘋搶了60年,歷史上還能舉出第二例嗎?在她的一生中享盡了榮華富貴,但也歷盡了滄桑劫難。不說她風流至極,卻也可說她福氣不淺。

試問,女人的魅力是否可以對歲月免疫?答案是肯定的,蕭皇后就是一個例證。正如有句廣告語說的——年齡對她只是一個數字。她從13歲嫁為隋朝晉王妃開始,歷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雖然身上的標籤從少女、熟女、大媽一直換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從未打折,直到60歲那年快快樂樂地病死在大唐的後宮。

俗話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從蕭皇后的獨特經歷看,數風流人物,真的是難看今朝呀。

蕭皇后人物生平:

蕭家有女

蕭皇后是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曾孫女,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張皇后,南蘭陵人(今常州武進萬綏鄉人)。蕭氏出生於二月,由於江南風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實為不吉,因此由蕭巋的六弟蕭岌收養。養父蕭岌過世後,蕭氏輾轉由舅父張軻收養。由於張軻家境貧寒,因此貴為公主的蕭氏亦隨之操勞家務。開皇二年隋文帝夫婦為次子晉王選妃於梁國,因為梁國諸公主的佔卜結果皆不吉,於是從張軻府中迎回蕭氏,佔卜為吉,策為晉王妃。

成為皇后

隋文帝即位後,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封次子楊廣為晉王。之後隋文帝希望從向來關係良好的西梁國選位公主為晉王之妃。蕭巋知道後開始佔選,但佔卜所有留在身邊的女兒,結果卻皆不宜,最後不得已接回蕭氏,佔之,結果大吉,於是蕭氏成為楊廣之妻,封晉王妃。婚後生下兩子一女。


蕭氏溫婉端莊,聰慧好學,知書達禮,姿色嬌媚,深得文帝與獨孤皇后之寵,與丈夫楊廣之間也相當和諧,並為丈夫奪嫡立下汗馬功勞。後來,楊廣登基為帝,蕭氏以正室身分被封為皇后。這時楊廣三十七歲,蕭皇后三十九歲。隋煬帝在即位後,多有失德,蕭皇后婉諫無果。楊廣曾數次下江南,蕭皇后必隨行;史書中也所記錄著許多楊廣對蕭氏所說的話。對於楊廣的暴政,蕭皇后因為懼怕而不敢直述,而作《述志賦》委婉勸戒。

身若浮萍

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楊廣帶領后妃、文武百官第三次下江都,至此,隋王朝統治陷入分崩離析,因楊廣長期滯留江都,臣下大都懷有貳心,有宮女稟告後說:「在外聽說人人都想要造反。」蕭皇后說:「你去奏報陛下。」於是宮女向楊廣稟告了這件事,楊廣大怒說:「這不是你該說的話!」將宮女處斬。後來又有宮女來對蕭皇后說:「宿衛們三三兩兩的商議謀反。」蕭皇后說:「天下大事到了這個地步,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何必稟告呢,徒令陛下增添煩惱而已!」從這以後沒有人再說這事。

公元618年(大業十四年),江都政變,身在行宮的楊廣被叛軍宇文化及等所弒,蕭皇后帶著幼孫、皇室諸女,被亂軍帶到了柳城。之後竇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並將皇后暫安置於武強縣。時突厥處羅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是蕭皇后的小泵兼楊廣堂妹,因此關係,遂處羅可汗遣使恭迎皇后。竇建德不敢不從,於是蕭皇后便隨使前往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煬帝孫楊政道為主,處定襄。

斜陽落處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唐太宗滅東突厥,迎蕭皇后回京。回京後的蕭皇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

公元647年(貞觀二十一年),蕭皇后崩逝,享年八十一歲。皇后逝世後,唐太宗以後禮將蕭皇后葬於煬帝之陵,上諡愍皇后。

歷史評價

楊廣:「妃蕭氏,夙稟成訓,婦道克修,宜正位軒闈,式弘柔教,可立為皇后。」">

《隋書》:「二後,帝未登庸,早儷宸極,恩隆好合,始終不渝。文獻德異鳲鳩,心非均一,擅寵移嫡,傾覆宗社,惜哉!《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高祖之不能敦睦九族,抑有由矣。蕭後初歸籓邸,有輔佐君子之心。煬帝得不以道,便謂人無忠信。父子之間,尚懷猜阻,夫婦之際,其何有焉!暨乎國破家亡,竄身無地,飄流異域,良足悲矣!」">

父母子女

祖父:梁宣帝蕭詧,昭明太子蕭統第三子,母龔貴嬪。

外祖:張纘,梁武帝蕭衍表弟,尚梁武帝第四女富陽公主。

父:梁明帝蕭巋

母:張皇后

子女:

歷史上記載的隋煬帝的子女只有四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為蕭後所出。分別是:元德太子楊昭,齊王楊暕,南陽公主(記載於列女傳裡頭的),另有一子早夭。另一位蕭貴嬪生趙王楊杲,不知是否也屬蕭後族人。還有一位公主後來嫁給李世民為妃,著名的吳王李恪的生母楊妃,但這位公主的母親是誰,已失去記載。

生卒年考:

《隋書》:「開皇元年,(楊廣)立為晉王,拜柱國、并州總管,時年十三。」">

《北史 卷七十一》:「元德太子昭,煬帝長子也。……(開皇四年)正月戊辰而生昭,養於宮中,號大曹主。」「初,文帝以開皇三年四月庚午,夢神自天而降,雲是天神將生降。寤,召納言蘇威以告之。及聞蕭妃在并州有娠,迎置大興宮之客省。」">

楊昭的生日記載非常明確,為開皇四年正月初五(公元584年2月21日)。隋文帝在開皇三年四月初二那天晚上夢見天神下凡,之後得知蕭妃有孕,則兩人最遲在開皇三年初已經完婚。

《北史 卷十四》記載「煬帝愍皇后蕭氏,梁明帝巋之女也……後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養之。未歲,岌夫妻俱死,轉養舅張軻家。」">

因有「未歲」之說,可以推知蕭後出生的當年,蕭岌去世了。而蕭岌死於天保五年:

《北史 卷九十三》記載「岌,詧第六子也。……巋之五年,卒。」">

由於《北史》中所記載的「巋之五年」,發生了著名的南陳和北周、西梁之間的沌口之戰,可以確知為公元567年。

由上述記載,蕭皇后與楊廣成婚時,年紀約為16歲,18歲時生下長子楊昭,與楊廣維持了36年的婚姻,「恩隆好合,始終不渝」(《隋書》),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江都之變,蕭後52歲,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南返長安,64歲,貞觀21年(公元647年)去世,享年81歲。

有許多小說上稱蕭皇后比楊廣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時年四十多歲、與唐太宗關係曖昧、甚至封為昭容等等(清朝褚人獲寫的小說《隋唐演義》,近代蔡東藩的寫小說《唐史通俗演義》都採用此說)。小說《說唐》和小說評書《隋唐演義》裡甚至說,蕭皇后叫「蕭美娘」,本是太子楊勇的妻子,後來被楊廣霸佔,還有蕭美娘調戲李世民,私通李密的故事。這些更是無稽之談。

考古發現

2013年3月,在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曹莊中星海上紫郡房地產建設項目中發現兩座磚室墓,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報了考古發掘執照,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4月中旬,揚州曹莊隋唐墓葬一號墓出土了一合墓誌,志文中有「隨故煬帝墓誌」等文字。考古隊完成勘探面積109000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跡象136座、夯土2處、溝2條、磚基1處、井5口、坑(塘)29個。

二號墓為腰鼓形磚室墓,由主墓室、東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組成。墓葬通長12.64米,寬5.9米,殘高1.6米。墓室東、西、北壁各有3個小壁龕;甬道兩側各有1小耳室。出土玉器、銅器、鐵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餘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質地瑩潤;銅器有編鐘、編磬、銅燈、銅豆等,成套的編鐘16件、編磬20件,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出土的隋唐時期的編鐘編磬實物,填補了中國音樂考古史上的一項空白;陶器有罐、爐、缽、燈、幾、磨等,陶俑有牛、馬、豬、羊、駱駝、雙人首蛇身俑、文官俑、執盾武士俑等,部分陶器有彩繪;瓷器有青釉闢雍硯1件,造型精美;一套女性用冠飾,工藝精巧,國內罕見。墓內保存有部分人骨遺骸,經南京大學體質人類學專家鑑定為大於56歲、身高約1.5米的女性遺骸。二號墓雖無文字信息,根據墓葬形制、墓內出土高等級隨葬品和對人骨遺骸的鑑定,結合文獻記載,判明墓主人是隋煬帝蕭後。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蕭皇后嫁了幾個男人,蕭皇后的丈夫都有誰?
    被世人稱為妖后,而史實上蕭皇后的丈夫只有楊廣一個人,她雖然被宇文化及等人挾持卻並沒有成為他們的寵妃。蕭皇后出生567年,南蘭陵人,梁武帝蕭衍後代,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為張皇后。她知書達禮,精通醫術,頗知佔侯。深得隋文帝夫婦的歡心和楊廣的寵愛,並且在奪嫡之中為楊廣立下汗馬功勞,楊廣604年登基後,年近四十風韻猶存,深得隋煬帝的寵愛和敬重。
  • 母儀天下蕭皇后
    隋煬帝的皇后蕭氏,西梁明帝蕭巋之女,隋煬帝的皇后。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曾孫女,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張皇后,南蘭陵人(今江蘇常武一帶)。隋朝蕭皇后被六個帝王佔有是真是假?蕭皇后出身於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儀天下的隋煬帝皇后,也曾做過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更曾傷心地離別戰亂的中原——遠嫁異域,成為突厥番王的王妃。幾番波折、幾許坎坷,最終葉落歸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於長安鳳輝宮。
  • 蕭皇后一生被6個男人佔有?連李世民也鍾愛年長30歲的紅顏禍水?
    今天扯個閒篇。近年來網絡間有關隋煬帝蕭皇后的文章泛濫,主要的看點在於,這個曾經母儀天下的女人一生先後被6個男人佔有,即使到了晚年仍被一代聖君李世民所鍾愛。這是真的嗎?到了南北朝時代,蘭陵蕭氏更是達到尖峰時刻,南朝的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南梁開國皇帝蕭衍的「蕭」都是一筆寫不出兩個「蕭」的蘭陵蕭氏。
  • 寡婦門前是非多:李世民和比他大30歲的蕭皇后
    公元616年,隋煬帝楊廣不管大臣的勸阻,執意要開啟江都之旅,兩年後,宇文化及帶領一干人等發動兵變,將隋煬帝勒死在揚州。陪伴在隋煬帝身邊的蕭皇后也被宇文化及看管起來,對於沒有直接殺死蕭皇后的原因有多種猜測,有人說是宇文化及垂涎蕭皇后的姿色美貌。
  • 蕭皇后:真的是輾轉於六個男人之間,最後由李世民接盤?
    隋煬帝的皇后蕭氏也在後世的演義中被塑造成一個紅顏禍水,甚至說她一生輾轉於六個男人之間,最終被李世民收納於後宮,成為李世民的妃子。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蕭皇后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白冰版蕭美娘演義中的蕭皇后在《隋唐演義》影視劇中我們看到蕭皇后被塑造成了一個輾轉於多個男人之間的女子。
  • 蕭皇后一生得幸數位帝王,為何唐太宗李世民還要接她「回家」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蕭氏被隋煬帝立為皇后。表面上看,蕭皇后自打跟了楊廣錦衣玉食,快樂無限,實際並非如此。因為,楊廣在沒當上皇帝之前時常在父母面前「裝聖賢」,要麼穿布衣,要么喝稀粥,秉性節儉的蕭皇后也只能陪夫君本色出演。而當楊廣當上皇帝之後,他馬上讓糟糠之妻坐了「冷板凳」,自己則整日窮奢極欲,擁嬌妻、抱美妾,流連忘返,樂在其中。
  • 唐太宗被貧窮蒙蔽雙眼,下血本辦盛典,對蕭皇后炫富反被「打臉」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帝不僅是官二代,還都是富二代。所以,不少皇帝都喜歡炫富,生活奢靡,當然最終也都自食惡果。然而,有一位皇帝卻是出乎意料的「炫富狂魔」,此人便是唐太宗,他曾經就對著隋煬帝的蕭皇后秀了一波,結果沒想到反被「打臉」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 蕭皇后連嫁六位皇帝,年過半百還迷倒李世民,果真是仙女下凡嗎?
    蕭皇后是古代貴族女性的一個特例,有關她的傳說很多,比如經歷六代帝王,年過半百還令李世民痴謎。那麼,這個女人到底什麼來歷,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呢?蕭皇后剛出生時便被著名的佔卜奇人袁天罡誇讚「命帶桃花,母儀天下」,蕭皇后的人生經歷似乎正好印證了這八個字。
  • 《十香詞》疑雲:蕭皇后被誣陷的背後,是怎樣利益糾葛?
    比如歷史上的「十香詞」冤案,就是一樁被皇帝錯信了的後宮冤案。小說裡的耶律洪基(圖片來自網絡)歷史上的耶律洪基非良君、聽信佞臣之言,當時有臣子告訴他皇后蕭觀音和一個叫做趙惟一的樂工有染,他便信了,一怒之下勒令蕭皇后自盡,而蕭皇后臨死前想要見他一面都不被允許。
  • 正說遼聖宗原配蕭皇后:從皇后降貴妃後賜死,神秘的大遼第一廢后
    也就是說,這時的蕭氏皇后們大概分屬五個家族,即述律平異父兄家族(蕭溫、蕭燕燕家族)、述律平家族(蕭撒葛只、蕭耨斤家族)、柔貞皇后家族、端順皇后家族、穆宗蕭皇后家族。後位還沒有被述律平和蕭燕燕兩家族霸佔,所以才說蕭皇后很大概率不是出自這兩個家族。
  • 隋唐英雄李密真的是因為貪慕隋煬帝蕭皇后的美貌而被迫逃亡的嗎?
    作者:齊雲軻李密,本是隋朝貴族,卻因為不滿隋煬帝的暴虐統治,奮起抗爭,從而改變了個人命運,也為發黃的史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他又是如何從一個貴族子弟轉變為農民起義軍主將的呢?一、一眼惹禍隋唐歷史演義題材的文藝作品中,常有一個這樣的情節:貴族李密跟隨隋煬帝來到江都,一天騎馬路過龍舟,恰好看見蕭皇后從龍舟窗口往外望,觀賞岸邊的美麗風景。
  • 隋煬帝死後,蕭皇后又嫁五個男人?細究下來,歷代無良文人壞得很
    按《北史 列傳第八十一》記載,蕭岌在西梁明帝五年(天保五年,公元567年)去世,這時蕭後去他家還不到一年,她應當是出生於公元566年(百度上說是567年,不知以何為據),與唐高祖李淵同歲。公元581年,隋文帝為楊廣向梁明帝攀親家,可身邊的幾個公主八字都不合,就把一直寄養在外的蕭氏領回來,成了晉王楊妃。當時楊廣12周歲,她15周歲。
  • 燕雲臺蕭太后一生嫁了哪幾個皇帝 蕭燕燕的丈夫都有誰
    據悉,蕭太后一生就嫁了一個皇帝,那就是遼景宗耶律賢。耶律賢35歲病逝後,有人說蕭太后為了和韓德讓再續前緣,竟然以太后的身份再次嫁給了韓德讓,其實這只是後世杜撰的罷了,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最多都是記載了兩個人的關係曖昧,蕭太后十分寵愛和看重韓德讓,但從未說過兩個人結婚。  其實就算蕭太后跟韓德讓結婚,也不會有人說什麼,畢竟這不違反契丹的風俗。
  • 蕭皇后:一生賢德卻無法改你亡國之命,這些你都知道嗎?
    所以後來正好宮中選人入宮,然後她那個舅舅就把她送到了宮裡,而這也開始了蕭皇后傳奇的一當時進宮的蕭皇后只有九歲就嫁給了還是晉王的楊光。隨後蕭皇后被冊封為了晉王妃。因為蕭皇后她當時年紀太小了,所以進宮之後並沒有立馬和楊光住在一起。
  • 蕭太后簡介
    蕭綽(953年—1009年),中國遼朝女軍事統帥、政治家。小字燕燕,遼朝皇太后,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
  • 傳聞中的蕭皇后!
    但是自開國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後,他的三個嫡子及各自的後代多次展開血腥的皇位爭奪戰,幾十年中皇位的更迭頗有些曲折。若稍有不慎站錯了隊,便是闔家覆滅,因此蕭思溫在女婿的人選上很是糾結。蕭思溫冷眼瞧著,未來的皇帝不是出自第二支嫡系,就是出自第三支。於是他先把長女嫁給第二支的齊王耶律罨撒葛,又把次女嫁給第三支的趙王耶律喜隱。而蕭綽則在家等待著,只待到了婚期便嫁去韓家,從此遠離皇權紛爭,安安穩穩過這一生。然而世事弄人。
  • 遼國皇后中,為什麼只有她不姓蕭
    阿保機建國之初仰慕漢高祖劉邦,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裡比蕭相國,遂為蕭氏。皇后從乙室、拔裡氏裡選出。作為開國皇帝確定皇后選拔制度,從阿保機後的皇后除了世宗妃甄氏以外,全都是蕭氏。在這之前,阿保機的祖母、母親也追封為蕭氏,可見蕭姓是除了皇族之外第一大姓。
  • 身為皇帝好友,不僅殺死皇帝,還霸佔皇后,臨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人,他本是皇帝的好朋友,但最後卻在後面捅了皇帝一刀。還把皇帝的老婆也就是皇后娘娘給霸佔了。大家都知道隋朝是一個比較短命的朝代,他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楊堅。這個楊堅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他勵精圖治,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
  • 蕭太后有哪些驚豔史 歷史上的蕭太后到底有多厲害
    蕭太后有哪些驚豔史1000年前五代十國的時候中國北方有個遼國,遼國的皇室耶律氏為了穩固統治,世代和蕭氏聯姻,皇后基本上都是姓蕭的,那麼我們要說的到底是哪個蕭太后呢?楊家將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那裡面有個叱吒風雲、殺伐決斷的蕭太后,把「楊無敵」楊繼業打得是落花流水;京戲《四郎探母》中也有一個蕭太后,那就是楊四郎的丈母娘。這個蕭太后,名叫蕭綽,是遼景宗封的皇后,也就是遼聖宗的母親。很多小說裡面把蕭太后描繪成一個兇狠之人,她能率領百萬大軍同北宋在燕雲十六州大戰,而實際上,她卻是一個賢良淑德、識大體顧大局的皇太后,為了國家的發展她做出了巨大貢獻。
  • 生而不祥、幼年艱難,隋煬帝正妻蕭皇后,究竟侍奉了幾位君王?
    他對自己的髮妻蕭皇后卻是十分的寵愛和敬重,想不到如此昏庸暴力的一個人,也有如此紳士的一面吧。歷史上有很多的傳聞,說蕭皇后在隋煬帝死後,又接連侍奉了好幾位君王,這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探究一下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