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成功為患者摘除排球大小子宮肌瘤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在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時間裡,祝捷將腫塊從周圍組織中完整地剝離出來,周圍粘連的臟器都得到了保護。仁濟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來自浙江的44歲李女士近年來自覺腹圍增大,原本以為是中年發福。誰知,竟是罕見巨大的子宮肌瘤作祟。

記者16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祝捷團隊聯合血管外科等專家成功為同時罹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切除了巨大的子宮肌瘤。這個肌瘤直徑22釐米、重達近10斤,堪比一個排球。

據悉,仁濟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狄文教授當日對記者介紹,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80%的女性絕經前都會罹患子宮肌瘤。他指出,通過經濟、無創的婦科超聲檢查可以很方便地篩查出來,像李女士這樣長達到22釐米才就診發現的巨大肌瘤極其罕見。

祝捷告訴記者,檢查中,醫生發現李女士盆腔中有巨大腫塊,判斷必有粗大血管與盆腹腔粘連,稍有不慎可能引起術中大出血。在即將手術前,患者又出現左下肢浮腫,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薛冠華介紹,這是腫塊壓迫盆腔靜脈,形成血栓所致。這位專家表示,如果血栓脫落形成肺栓塞,後果不堪設想。

在一個半小時的手術時間裡,祝捷將腫塊從周圍組織中完整地剝離出來,周圍粘連的臟器都得到了保護。術中,患者出血僅200毫升。據悉,腫瘤對血管的壓迫解除後,下肢靜脈回流改善,同時,在抗凝治療下,靜脈血栓逐漸溶解,在醫生放置的濾網保護下,沒有發生栓塞事件。據悉,患者已順利出院,回到當地醫院門診隨訪。

狄文教授強調,平時定期規律的體檢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非常重要。(完)

相關焦點

  • 重達10斤,盆腔巨瘤如排球大小!繼發深靜脈血栓命懸一線,仁濟醫院...
    重達10斤,盆腔巨瘤如排球大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祝捷團隊聯合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多學科合作,成功為一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切除直徑22釐米,重達近10斤的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竟然「爬」上了心臟 西安醫院多學科協作6小時摘除30-40cm...
    來自遼寧的祁女士,曾有子宮肌瘤病史,如今靜脈內平滑肌瘤沿血管 「爬」到了心臟,且瘤體巨大,若不及時手術,將危及生命。12月初,祁女士不遠千裡來到西安,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劉金成主任團隊和婦產科陳必良教授團隊的多學科協作下,歷時6個小時,成功實施了「摘」瘤手術。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為患者摘除巨大腫瘤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吳慧斌 陳思妤)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乳腺外科成功為一名極其罕見的乳房巨大腫瘤患者實施了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50多歲的高女士日前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乳腺外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熊紅點接診後,當詢問患者病情時,接下來的一幕讓熊醫生震驚了。只見患者高女士略微掀起上衣,從腹部掏出了一個排球大小的「肉球」。該「肉球」根部位於左胸部,局部皮膚壞死變黑,因腫瘤巨大且較重,患者站立時腫瘤下垂至髖部。
  • 安徽50歲女子子宮肌瘤一路「瘋長」到心臟裡 長達48釐米
    子宮肌瘤長到心臟裡?還真是的!日前,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多學科9小時接力手術,成功摘除一貫穿子宮——卵巢——左腎——心臟的靜脈內平滑肌瘤。久病未察,罕見病患再燃一線生機50歲的邵女士是安徽人,長期務農,近幾年發現自己腹部漸漸開始鼓起來,以為是長胖了的緣故,一直未在意。
  • 胸中長出「籃球」大小罕見惡性腫瘤 垂危小夥上海獲救
    胸中長出「籃球」大小罕見惡性腫瘤 垂危小夥上海獲救 2019-08-09 19:01: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巴西患者接受腦瘤摘除手術時彈吉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3月2日報導,這是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醫生在給患者進行腦瘤摘除手術時,患者用吉他彈奏了一首當地流行曲。患者名為Rolden Batista,是一位40歲的巴西通訊工程師,由於去年一直被癲癇所困擾,去醫院進行檢查時發現自己腦部長出了一個心形腫瘤。
  • 什麼是子宮肌瘤 這些是子宮肌瘤的症狀
    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子宮內多見的非惡性腫瘤,根據其在宮體內肌肉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不過,肌瘤也可以同時在多種位置生長。通常情況下,20歲以下的少女很少有患子宮肌瘤的,該病的高發年齡段在30到50歲之間,且多為良性,患者不必有過重的思想負擔。
  • 盆腔巨瘤達排球大小,繼發深靜脈血栓命懸一線 仁濟醫院成功救治一...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祝捷團隊聯合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多學科合作,成功為一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切除直徑22釐米,重達近10斤的子宮肌瘤。來源/採訪對象供圖現年44歲患者李女士為浙江居民,四年前曾平臥時捫及上腹部包塊,當地醫院胃鏡檢查考慮胃炎未進一步檢查。近年,李女士雖自覺腹圍增大,但以為中年發福也未予重視。今年十一月上旬,又在當地婦科超聲檢查發現盆腹腔巨大混合回聲包塊,佔據了整個盆腹腔,上達劍突,隨後慕名找到仁濟醫院。
  • 一個排球大小、特別扯蛋的「超級疝」!你們感受一下~
    9月7日,曾經下腹部帶著一個排球大小的疝氣,忍辱負「重」10餘年的孟爹爹,成功接受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後8月20號,忍無可忍的他慕名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尋求疝氣醫療組專家的幫助。
  • 上海阿特蒙醫院完成首例外籍「熊貓血」商保患者手術
    對「熊貓血」患者來說,一旦術中出現大出血,將是一件危及生命的事情。手術一拖再拖,R女士的子宮肌瘤長至140mm*94mm*140mm。巨大的子宮肌瘤在她的身體裡就像是一顆炸彈,還引起一系列併發症。這一次,她不能再等了。  在朋友的推薦下,R女士來到上海阿特蒙醫院尋求幫助。
  • 有子宮肌瘤什麼東西不能吃 子宮肌瘤手術後吃這些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因為是良性腫瘤所以危害不大,不過要及時治療,那麼請問有子宮肌瘤什麼東西不能吃?子宮肌瘤症狀有哪些?子宮肌瘤手術後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高慶蕾論子宮肌瘤算不算癌
    那子宮肌瘤算不算癌? 1、子宮肌瘤算不算癌 子宮肌瘤不是癌症。作為子宮肌瘤患者,如果對於子宮肌瘤的基本知識都不了解,那是「不合格」的,趕緊來「補課」吧。子宮肌瘤號稱「婦科第一瘤」,在育齡期女性中尤為常見,其發病率高達75%左右。雖然發病率極高,子宮肌瘤卻並不可怕,原因在於這是一種良性疾病,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
  • 上海都市醫院婦科:經期血流到「血崩」,子宮肌瘤是否危言聳聽?
    近日一條刊登在廣州日報的子宮肌瘤治療案例登上了熱搜,事件女主因為子宮肌瘤拖到月經淋漓不盡乃至一天用21片衛生巾的程度,子宮內平滑肌瘤合併導致重度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多種併發症,最後需要多個科室合作切除子宮才逃離「鬼門關」。
  • 子宮肌瘤治療後要休息多久?
    子宮肌瘤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的症狀、年齡、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類型、大小、數目全面考慮。 一觀察等待 無症狀的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療,特別是近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肌瘤多數會萎縮,症狀會消失。建議每3-6個月隨訪一次,若出現症狀可以考慮進一步治療。
  • 高發的子宮肌瘤該拿它怎麼辦
    不過,雌、孕激素在子宮肌瘤發病中的作用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是否為子宮肌瘤發生的啟動因子目前仍存在爭議。三是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謝紊亂,導致孕激素周期性調節缺乏,進而引起月經周期異常,影響排卵,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 哪些子宮肌瘤,中醫藥治療效果最好?
    據雜誌報導中藥治療子宮肌瘤,服藥1~2月縮瘤效果明顯,當肌瘤縮小到一定程度(1/3~2/3)時很難再有進展,消瘤更是困難。中藥治療子宮肌瘤有效率(證候療效)雖高,但治癒率(縮瘤療效)較低,約為5%~8%左右,有的停藥後已縮小的肌瘤又回復,都說明消瘤的艱巨性。
  • 摘除了膽囊,從此就跟結石「拜拜」了嗎
    一些醫生會回答說,隨它去,等有症狀了,做個微創手術,摘除膽囊就好了。  一刀切除膽囊,從此就萬事大吉了嗎?杭州肝膽腎結石症資深專家王長根中醫師要對此說:「NO!」  摘除了膽囊,結石有可能還會長出來  王長根醫師指出,體檢查出有結石時,往往結石還比較小,還沒有症狀。這個時候是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儘量避免病情加劇,走到做手術的地步。
  • 仁濟泌尿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腎癌患者保腎手術
    央廣網上海12月8日消息(記者楊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腎臟腫瘤治療團隊日前為一名年僅33歲的VHL症候群(Von Hippel-Lindau Disease)合併多發性腎臟腫瘤患者進行開放性保腎手術獲成功。
  • 開封市兒童醫院成功摘除一新生兒肝臟巨大腫瘤,重量有小半斤!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在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的情況下,為了給患兒一線生機,開封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專家李萍組建團隊,成功為一新生兒患者摘除重量幾乎佔患兒體重十分之一的腫瘤。患兒父母給開封市兒童醫院負責此次手術的醫護人員送來錦旗 結合患兒病情、仔細的體格檢查、超聲波專家會診、科內疑難病歷討論,考慮患兒巨大內皮血管瘤可能性大,當然其他諸如肝母細胞瘤等也無法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