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植保站抓實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使用核查工作

2020-12-11 瀟湘晨報

根據《西雙版納州農業農村局關於切實加強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緊急通知》和《西雙版納州農業農村局辦公室關於開展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使用情況實地核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景洪市植保植檢站按照文件要求,對照工作目標任務,逐項開展自檢自查,查缺補漏,認真整理臺帳資料。

2020年12月9日,州農業農村局核查組對景洪市2019年、2020年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草地貪夜蛾防控)使用情況進行實地核查。檢查組現場查閱了資金到位憑證、資金支出財務憑證和工作落實檔案資料等臺帳,並對檔案痕跡管理臺帳進一步規範提出意見建議。

據悉,景洪市2019年、2020年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草地貪夜蛾防控)共計157萬元,截至目前,資金使用率為100%。

【來源:景洪市植保植檢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嘉禾縣農業農村局積極開展抗旱救災工作
    為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嘉禾縣農業農村局及時部署抗旱救災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縣農業農村局把抗旱保生產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來抓,及時制定抗旱救災方案,明確領導和人員分工。啟動農業災害監測預警機制,與氣象、水利等部門溝通協作,聯合編發《農業與氣象聯合情報》指導農業生產;要加強技術指導,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180多人次,深入田間地頭和鄉鎮種養大戶、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根據不同作物、生長階段、長勢及受旱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抗旱技術指導服務,儘量降低農業災害損失;要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密切關注病蟲害發生情況,並採取物理、化學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辦法,切實抓好中、晚稻和蔬菜等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控
  • ...農業農村局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託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項目
    做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工作,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通知》(皖農經函〔2019〕927 >號)指導意見和安徽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業生產託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 蕪湖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蕪湖市農業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技術...
    同時,受長江上遊來水影響,長江及主要河流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性高水位,給全市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和損失。面對嚴重災情,我局組織市農技、畜牧、水產、蔬菜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制定了《蕪湖市農業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 中央冬春救災資金下撥 確保救災款物及時足額發放
    本報訊(記者 楊文佳)記者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了解到,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撥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劉夏村)記者7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財政部、應急管理部於日前安排下撥2020至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景德鎮市獲得中央水利救災資金639萬元加快推進水毀修復工作
    1月9日,省財政廳、省水利廳聯合下達一批中央水利救災資金,景德鎮市獲得指標金額639萬元,主要用於江河湖泊堤壩、水庫、涵閘、泵站、河道工程等水利工程設施水毀修復和防汛通訊、監測預警相關設施設備修復。目前,該市正在全力推進水毀水利工程修復工作,在全市列入了修復計劃的1160處水毀災損水利工程中,已完成874處的修復任務,修復完成率75.34%,計劃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2020年7月上旬,景德鎮市發生超歷史暴雨洪水,昌江流域連續發生4次編號洪水,樂安河流域發生3次編號洪水,境內的東河、西河、建溪水等7條河流發生超歷史大洪水。
  • 省植保站派員參加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會議
    為總結交流2020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情況,研究部署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治理工作,12月3日-4日,全國農技中心聯合南京農業大學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2020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風險評估與治理會議。
  • 關於擬確定2020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
    根據《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民合作社發展項目濟源實施方案>的通知》(濟管農〔2020〕175號)《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2020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家庭農場發展項目濟源實施方案的通知》(濟管農〔2020〕176號)精神,經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自願申報
  • 永仁縣抓實冬季農業開發促增收
    近年來,永仁縣把冬季農業開發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點工作和重要舉措來抓,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光熱區域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勢作物,冬季農業開發從數量到質量、從深度到廣度、從規模到效益都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 奇臺縣吉布庫鎮達板河村中央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招標公告
    1 招標條件奇臺縣吉布庫鎮達板河村中央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已完成,烏魯木齊市昌吉州財政局以烏昌財農〔2010〕160號文批覆,招標方案經昌吉州發改委以昌州發改投資〔2015〕165號文批覆,建設資金為中央資金及自籌(整合)資金,項目法人為奇臺縣財政局。
  • 韓俊:堅持一抓到底細化實化各項舉措 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本報11月27日訊(記者繆友銀)今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韓俊到長春市調研應對冰凍災害情況,部署災害後續處置和安全生產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一抓到底,細化實化各項舉措,做好災害後續處置工作,消除各領域安全風險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韓俊十分惦記群眾生活情況。
  • 抓穩抓牢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 全力以赴奪取明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12月10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唐仁健主持召開部黨組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關於糧食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領導同志相關批示要求,專題研究明年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保供問題。
  • 黑龍江省下撥2.696億元冬春救災資金 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央廣網哈爾濱1月4日消息(記者馮志遠)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近日,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黑龍江省財政廳下撥2020至2021年度冬春救災資金2.696億元,用於支持幫助年初以來受災較重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科技特派員下鄉助力農業救災復產
    科技特派員下鄉助力農業救災復產 發布時間:2020-08-13 06:58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入夏以來,我省多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和損失。
  •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 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抽調6名業務骨幹成立安全服務指導小組,實行「一周一服務」模式,全程指導北海煉化開展檢修工作。聘請5個專家次對北海煉化22處儲罐、裝置進行安全核查,發現問題12項,提出建議指導其精準防控安全風險,為北海煉化平安、有序、如期完成停工檢修提供安全保障,獲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江,市委常委、中石化北海煉化黨委書記張忠和的肯定和認可。北海煉化總經理李繼炳登門贈送「用心服務 安全衛士」錦旗。
  • 桃江落實「六包」責任制 抓實抓牢早稻生產
    連日來,桃江縣一大批機關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宣傳實時疫情防控要求和惠農新政策,幫助解決生產困難。目前,該縣已落實早稻播種面積24.1萬畝,儲備化肥1.8萬噸、農藥45噸、種子1400噸,可滿足早稻生產要求。
  • 市商貿(成品油)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抓實抓細...
    本報訊(記者 熊業欣)12月23日上午,市商貿(成品油)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分析總結當前全市商貿(成品油)安全生產形勢,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安全生產防控工作。副市長王曉燕參加會議。 會上,市商務局負責人宣讀了《商貿(成品油)領域元旦(春節)節前安全生產聯合大檢查工作方案》、《黃石市安委會關於陽新農村柴油加油點問題核查工作情況的通報》,各成員單位結合自身職能作交流發言。
  • 省植保站派員參加全國小麥田雜草科學防治技術培訓班
    來自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陝西8個小麥主產省植保站藥械科負責人、小麥生產大縣植保站技術負責人,以及項目科研單位、農藥企業有關技術人員,共計70餘人參加了培訓。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藥械處張帥副處長參加了培訓班。
  • 應急管理部救災司楊曉東一行來宕昌縣檢查指導救災救助工作
    8月22日至23日,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副司長楊曉東帶領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幹部易小紅,應急管理部救災司二級主任科員楊潘等有關專家在省應急管理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乃成龍、總工程師劉來群、調查評估和統計處處長王偉,省扶貧辦處長楊林以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漆文忠,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李永宏的陪同下來宕昌縣開展災情核查評估,指導督促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幫扶
  • 【掃黑除惡】景縣農業農村局掃黑除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景縣農業農村局全局上下勠力同心,提高站位,強化措施,強力推進,積極開展涉農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著力打造和諧穩定的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環境,全力維護農業系統及涉農領域平安穩定大局,多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