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公管學院)第三屆公共治理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全國公共管理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此次大會的主題為「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創新驅動發展」。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等高端智庫及公管學院師生院友240餘位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公管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方新在開幕式上致辭。大會開幕式由公管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主持。
穆榮平主持
董軍社在致辭中表示,公管學院是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教融合的產物和結晶,5年來學院穩步發展,科教融合不斷深入,在國家發展戰略與規劃方面承擔了大量重要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學術和決策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在中國科學院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過程中發揮了日益顯著的重要支撐作用。學校對公管學院的發展寄予厚望,在一流學科建設的實踐中,應把握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及數字轉型帶來的戰略機遇,聚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需求,加強公共管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與國內外同行攜手構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學術研究命運共同體。
董軍社致辭
方新在致辭中提到本次論壇舉辦在一個特殊的時點,「兩個一百年」交替國家正在進入發展的新階段,要把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自立自強的經濟體系,在發展過程中公共管理作用凸顯,這也對公共管理學科提出了明確目標和更高要求。公共管理學科面臨的現狀是,問題多樣化,依託的學科多元化,需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多維視角,通過思想交流和碰撞推進這門學科發展。公管學院成立5年來,充分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學術和決策影響力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離不開兄弟院校、公管同行和部委的支持,她期待通過學者們思想交流的碰撞共同推動公共管理、公共治理理論的發展,並在實踐中發揮更大作用。
方新致辭
在主旨報告會上,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昌林,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春奎,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章文光,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吳建南,哈爾濱工業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米加寧,國科大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院長穆榮平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報告會由穆榮平和國科大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海燕主持。
王海燕主持
薛瀾以「關於應急管理學科建設的思考」為題,探討了應急管理學科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思路。他認為應急管理學科的發展需要關注現實問題背後的學理問題,解決應急管理體系中部門協調問題,給予地方應急管理部門更大的創新空間以及發揮市場機制的功能。關於未來學科發展,他認為需選用合適的研究方法;進行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知識體系進行更新。
薛瀾作報告
王昌林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著力點」進行論述,對新發展格局的概念、外延、原因以及面臨哪些制約因素等問題進行講解,闡述了國內外雙循環的含義,通過分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和基礎,他認為,需要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推薦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建設等方面構建新發展格局。
王昌林作報告
潘教峰論述了「大變局下的創新轉型」。他解讀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含義,回顧了我國社會轉型發展脈絡,從文明發展的轉折期、發展的轉折期和科技革命的轉折期等角度分析了世界大變局產生的新需求必將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促進創新轉型。他提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等深度融合將深刻改變產業形態、促進新工業革命、推動形成人機物三元融合社會、促進創新組織模式變革,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創新轉型中應發揮中國的影響力。
潘教峰作報告
趙志耘報告的主題為「顛覆性技術的感知響應與預測」。她分析了顛覆性技術與其他技術的區別和聯繫,指出顛覆性技術對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人身安全、個人隱私、就業結構、社會倫理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我國高度重視顛覆性技術並把顛覆性技術的識別和布局作為確保人工智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也注重在顛覆性技術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
趙志耘作報告
朱春奎以「政策信息學:起源、現狀與未來」為題,從政策定量分析邏輯脈絡和服務政策制定出發,分析指出了政策內容量化研究新方向、新進展,並從文獻計量、文本量化和政策信息學等角度探討了政策分析與情報學、政策科學與信息學的關係。關於未來發展方向,應加強基於政策信息學的政策過程研究、政策子系統研究、實質性政策領域的政策信息學研究。
朱春奎作報告
章文光作了題為「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創新系統的重構」的主題演講,他指出《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中特別提到「培育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主體,健全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他從教育系統、經濟系統、自然環境和基於媒體和文化的公眾等角度闡述了農村創新系統的功能重構,提出了包括集約化生產、生產多元化、收入多元化和綜合策略在內的農村創新系統驅動的鄉村產業目標和策略。
章文光作報告
吳建南作了題為「踐行城市善治:以人民為中心的數字轉型」的主題演講,他介紹了「一站式」服務的內容以及上海「一網通辦」的城市治理模式,認為與美國相比,中國政府更加重視數字轉型,「一網通辦」和「一網通管」已融入城市生活,結合調研內容,他還闡述了從治理到善治的當代中國城市治理理念。
吳建南作報告
米加寧以「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數字空間』政府」為題,分析了大數據將驅動政府服務方式進行變革,他認為現代政府服務正在從「物理空間」轉向「數字空間」,闡述了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政府形態,並從技術、文化、經濟和政治等方面分析了中國發生數字轉型的基礎和條件,以及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新機遇。
米加寧作報告
穆榮平分享了「面向2035中國創新體系與能力建設若干思考」,他強調創新是一個價值創作和增值循環過程,創新發展是創新引領和驅動的發展,通過構建能力建設視角創新發展政策分析框架,了解創新資源需求,才能從需求拉動向願景引領和需求拉動轉變,從跟隨性向引領型國家創新生態體系轉變,從強化個體能力向強化系統創新能力轉變,從培育經濟中心向培育區域創新樞紐轉變,實現全方位推進創新發展數字轉型,使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穆榮平作報告
主旨報告結束後,在專題閉門研討會和分組報告與交流會上,來自全國不同高校、企事業單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加討論與交流。
清華大學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蘇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知行書院院長鄭曉齊、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勝會、長安大學文學學院院長劉蘭劍、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郎玫、國科大公管學院副院長劉雲、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長黎明參加了專題閉門研討,閉門研討會由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光主持。
陳光主持
第一組主題為「政府管理與治理機制」
第二組主題為「科技管理與社會治理」
第三組主題為「公共政策與區域扶貧」
第四組主題為「公共安全與危機管理」
第五組主題為「數位化轉型與政府管理」
分組報告與交流會上,每組點評人都對報告內容進行了精彩點評。
在專家對話交流環節,主持人劉雲以「數位化轉型背景下的創新發展與公共治理」為主題邀請專家們進行交流。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光、科技部原調研室主任胥和平、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梁正、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弘、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教授孟溦、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陳凱華作了專題報告並與現場參會代表進行交流互動。
劉雲主持
專家對話交流會現場
現場提問
在優秀論文頒獎和閉幕式活動上,穆榮平對11篇優秀論文獲得者袁永娜、田世遠、李昊霖、黃冠、韓欣穎、徐芳等頒發榮譽證書並表示祝賀。
優秀論文頒獎
穆榮平做會議總結
穆榮平在會議總結時指出,在國家追求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大提升的新時代,公共管理學科迎來巨大成長和發展機遇。國科大公管學院將把握髮展帶來的新機遇,聚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需求,與公共管理學界同仁一道,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攜手奮進。
與會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