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梨梨的動漫屋#正因為有「人人都有可能是二次元」的這個假設,其實不管出現什麼有關二次元元素的事物都是不需要大驚小怪的。但本文要說的這件事情雖然也是基於這種假設,但還是挺令人意外的。沒錯,從標題就能看出來,本文的主題是「手辦」。不過,本文要說的這個手辦可不是什麼ACG角色的手辦,而是國內文物的一個手辦。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文物被「擬人化」,變成了美少女角色之後,又被具象化為一個手辦。
如上圖所示,這就是文物被擬人化之後的手辦形象,老實說,如果我不說這是文物擬人化的手辦,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這是某個動漫作品或者遊戲的角色。但這個角色並不是某個ACG作品的角色,而是文物「金甌永固杯(下圖所示)」的擬人化形象。貓咪等動物被擬人化之後,獲得了「貓娘」或者「獸娘」的稱號,那文物被擬人化之後,又應該如何稱呼呢?鑑於官方並未給出這一角色的具體名字,我就暫且將其稱為「文物娘」吧?
根據介紹,這個「文物娘」其實是央視綜藝國家寶藏聯合國內的手辦廠商推出的新品。雖然我個人並不反對這樣的一種宣傳方式,畢竟這的確是能最快吸引年輕人的一種方式。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是二次元圈內人,但絕大多數的圈內人肯定是年輕人。而二次元文化的主要群體就是年輕人,央視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去吸引年輕人關注歷史,關注國內文物也不失為一種有意思的方式。方式的好壞暫且不論,能想出「文物擬人手辦化」這個辦法的央視也的確是對得起「C站」這個調侃。
其實央視被調侃為「C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或許還有觀眾並不知道咱們為何會稱央視為「C站」?其實很簡單,也沒什麼深層次的理由,就是因為央視的英文縮寫是「CCTV」,正好央視也是一個「喜歡發視頻」的媒體。恰逢觀眾們在數自己認識的「字母平臺」,央視也就這樣被大家調侃為了「C站」。不過,這些「X站」的命名其實還是二次元圈內觀眾人士為主的,同時央視也時常會弄一些會讓國內二次元圈子興奮的事情,比如使用穹妹的BGM作為採訪配樂。
有一說一,既然被觀眾們調侃為「C站」的央視能夠想出「文物手辦化」的方式去吸引年輕觀眾,就足以證明央視的確也是一個「老二次元」了。其實這樣的一種方式也是無可厚非,畢竟文物這匯總事物本身就具有歷史厚重感,想要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也的確是需要一些別出心裁的辦法的。將文物手辦化我並不否定,但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保留其「歷史感」,文物之所以被稱之為文物,就是因為其身上所承載的「歷史厚重感」。
雖然這個「手辦娘」的外形很精美,但我實在是看不出這個手辦與文物「金甌永固杯」之間的聯繫,除了色彩和裝飾之外,這樣的手辦其實無法讓人與文物相連。因此,方法本身是沒有絕對的對錯的,關鍵是咱們如何去讓手辦承載文物的歷史感。不過,能夠做出這樣的嘗試,本身就值得咱們的肯定,至少咱們這些觀眾了解到了一件事:歷史並不只是嚴肅的,關鍵在於咱們如何去看待歷史,尊重歷史。
雖然這樣的一種形式會讓部分人覺得這可能是不尊重歷史,完全背離了文物的歷史感,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歷史從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枯燥感,如果讓年輕人自發地去了解歷史是一個大難題。藉由擬人化手辦的這種方式,雖有一些不妥,但這的確可以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至少這樣的擬人化會讓人感覺文物也是有溫度的,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器具。那麼,你如何看待文物擬人化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