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風雨,鑄就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這些城市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但有很多卻真正成為了歷史,輝煌不在。下面就是小魯整理的山東十大失落城市:
鼎盛場景:想當年,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是燦爛輝煌的中國齊文化的發祥地。縱橫家蘇秦曾記述:「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如雨」。
今日地位:到了現在,只是中魯重鎮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其經濟中心亦不是當年所長的貿易、服務,而是煉油、礦石等重化工行業。這樣的地位落差,讓擱誰都失落。
鼎盛場景:魯國國都,地位自然不一般,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
今日地位:魯西南普通一縣,還得屈居後來的濟寧之下。曲阜的人,現在是吃孔子飯,發孔子財。孔府家酒、闕裡賓舍、孔廟等,就連縣城裡的曲阜師範大學,恐怕也是沾了孔子的光吧。
鼎盛場景: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海岱唯青州,自漢朝到明朝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公元5世紀初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青州也是山東唯一一個作為朝代首都的地方。魏晉南北朝,轄9郡47縣。唐朝,轄8州49縣。北宋初,轄26府89縣。元初,轄3路12州44縣。明初,轄6府15州89縣,直到洪武九年移治歷城,一直為大明衡王府駐地,清初雍正皇帝欽點滿洲八旗子弟駐防青州設旗城。到解放戰爭及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州仍是解放區華東局所在地。
今日地位:青州如今只是濰坊西邊的一個普通縣級市,交通發達,文化底蘊濃厚,全國百強縣。
鼎盛場景:上古時期,作為九州之一,地位顯重。後來一直是府或者州,名稱未有更迭,但轄域及地位一般。
今日地位:交通發達,為全國百強縣,但早已找不到當年九州之一的風採了。
鼎盛場景:元代是東平的鼎盛時期,南北運河的開疏,東平成為大都與江南水路交通的樞紐,成為商業經濟繁榮的城市,而且也是當時全國的戲曲中心。東平是元初集聚高質量的雜劇藝人最多的地區,並以特殊的地位決定著元雜劇的走勢。馬可·波羅這樣描繪元朝的東平府:「這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城市,商品與製造品十分豐盛……大河上千帆競發,舟楫如織,數目之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只要觀察河上的船舶穿梭似的往返不斷,運載著最有價值的商品的船隻的數量和噸位,確實就會使人驚訝不已。」
今日地位:東平現今只是一個小縣,隱於黃河岸邊,唯提到東平湖、梁山等時偶爾涉及,好不落寞。
鼎盛場景:明清時期,現在青島大部、濰坊中心均歸萊州府管。想想啊,手裡有青島、濰坊兩個地方,還有什麼可愁的。
今日地位:現在提到萊州,可以想到萊州灣、登海種業、一中、武校、金礦,其它,實在沒啥印象了。
鼎盛場景:明清時期,登州府管轄地域有一州九縣,即蓬萊縣、黃縣(今龍口)、福山縣(今煙臺福山區)、文登縣、榮成縣、招遠縣、棲霞縣、萊陽縣、海陽縣、寧海州(今乳山)。這一州九縣就是現代的山東煙臺、威海兩市所轄的地域範圍。時為登州府治的蓬萊非常繁華,有「天天登州府,隔日黃縣集」之說。
今日地位:外界所知的只有八仙和美酒了。赫赫有名的登州府地位,已經被新興的煙臺和威海兩個中等城市替代了。
鼎盛場景:都於即墨的膠東國轄膠東半島全境。膠東國康王劉寄曾設都於即墨,所以此處又名「康王城」。西漢康王劉寄等6代膠東王均葬於此,計157年。千百年來,膠東一帶一直流傳著「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的民謠。
今日地位:只能是青島周邊的一個不顯眼的陪襯了,只有那裡的田橫島還能讓人眼前一亮。
鼎盛場景: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國疆域相當遼闊,擁有介根、夷維、牟婁、諸、琅琊、鄆、密、向、餘丘、紀障等31個城邑。大體相當於今東臨黃海,北到山東省膠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陰,南到蒼山、郯城、臨沭和江蘇省贛榆的範圍。到春秋中後期,因屢遭徵伐,莒國疆域日小。莒國卻先後為超級大國齊國養育過兩位君王,一個是公子小白(齊桓公),在莒避亂後回齊創立大業;一位是田法章(齊襄王),臨淄被燕國攻破後,法章守莒而終於復國。
今日地位:偏居魯東南,籍籍無名。早先的輝煌,已經煙消雲散。
鼎盛場景: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經濟發達,文化繁盛,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商貿流通中心、稅收中心、最大的貢磚燒造中心和中國北方曲藝的發祥地,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的美譽。明代萬曆年間,臨清鈔關年稅收額一度達83000餘兩白銀,高居全國八大鈔關(其中七個在運河兩岸)之首。
今日地位:魯西重鎮聊城屬下實力最強的縣市,也是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學界泰鬥季羨林的故鄉。綜合考量,應該還不算特別失落。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