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銀保監等監管機構切實加大了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和處罰力度,相信大家也都有切身體會,罰單比往年開得更多、更頻繁、更重!
近日,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一天內連吃2張大罰單,金額高達400萬元(粵銀保監罰決字〔2020〕27號和28號),處罰內容分別是:
1.貸款分類、從業人員處罰信息報送、信用卡「財智金」業務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2.未向持卡人披露信用卡總授信額度信息、未審慎設定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授信額度、以全程自助發卡方式辦理客戶首張信用卡、未有效履行信用卡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為何監管處罰「財智金」?
調查發現,此次遭監管點名的「財智金」業務是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為優質持卡人提供的一種透支轉帳分期還款的信用卡服務,即現金分期業務,款項僅可用於日常個人消費。產品類型主要分為普通「財智金」和尊享「財智金」,普通「財智金」分為3-24個月等,滿足用戶短期限、小額資金的消費需求;尊享「財智金」分為6-36個月等,滿足用戶更長期限,大額資金的消費需求。
據官方介紹,「財智金」申請後每月應還款(含每期應還本金及手續費、違約金(如有))全額計入申請財智金時使用的廣發信用卡每月帳單的最低還款額。
但是信用卡分期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小額信貸,也必須按照信貸管理辦法做好貸後監管,目前許多銀行對分期業務的管理做得不夠到位,有的甚至一筆刷出直接轉到股市進行投資,這一做法嚴重違背了信用貸款用途的合規性,在監管機構檢查中是必查的,也是大忌。
貸後管理要求是什麼?
此前銀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銀監辦發(2017)49號)的相關要求,明確個人信用卡預借現金資金用途只能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借貸及其他權益性投資)。
若發現用途不合規,銀行必須根據監管規定採取提前收回或者加強管理等措施。
業務發展太快而忽略合規性
作為零售銀行業務的重要板塊,信用卡業務為廣發銀行創造了可觀的收入,梳理廣發銀行2019年年報可以發現,報告期內,廣發銀行信用卡全年新發卡量為833萬張,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突破8100萬張,交易總額為2.41萬億元,同比提高14.90%,實現總收入543.16億元。
但是快速發展的背後卻隱藏了很多業務違規點。據了解,除了信用卡貸後管理出現違規外,今年以來,廣發銀行多家分行還因「風險分類不準確、授信業務管理不盡職、未按監管要求隔離理財業務和自營業務風險,同業投資資金部分對接本行理財非標投資、個人消費貸款貸後管理不盡職」等多項問題被罰,合計罰款金額超290萬元。
金融監管趨嚴是趨勢
事實上,今年監管機構已多次重申防範銀行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樓市。在7月11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談及目前銀行保險業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時還曾提到「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小編一位在銀保監工作的同學指出,今年的檢查較以往也有很大區別,檢查組入駐銀行後,一檢查出問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反饋到省局,這個「規定時間」大幅縮短,也就是說銀保監一查出問題,必須立即反饋,沒有協商餘地。
因此,對銀行來說:雖然在全年金融機構讓利1.5萬億的要求下,增加營業收入刻不容緩,但是也還要遵循業務的合規性,避免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對持卡人來說:相信在此次處罰後,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將進行全面的業務排查,對涉及違規事項進行整改,預計監管部門也將在整改後進行「回頭看」,所以持有廣發卡的網友一定要注意,在這段敏感期千萬不要再出現資金直接入股市、入樓市等行為了,否則將面臨提前收回或降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