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新聞與傳播專碩(MJC)!為什麼那麼多考研黨跨考新傳?

2020-12-22 宗師考研

提到新聞與傳播,你腦海裡最先想到什麼?是央視、人民日報這類耳熟能詳的新聞媒體,還是記者、主持人這樣專業性強的職業?

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新聞與傳播的界限並不局限於此。虛擬社交,網絡購物,影視作品,流量明星,企業危機……甚至 2020 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都能和新聞與傳播的相關理論產生聯繫,而且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導,我們需要新聞媒體的議程設置來感受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而生活中處處都有傳播的影子,在新聞源主體已下沉的今天,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是新聞的生產者與傳播者,新聞傳播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

作為和社會發展最密切的文科專業之一,新聞與傳播專碩不僅是本專業學生實現名校夢的重要途徑,還是跨考生最後一次選擇專業的「白月光」。加上不考數學,自然成為眾多普通本科院校出身的考生圓夢 985、211 的熱門選擇。

今天,宗師君就從專業概況,分數線,就業分析,擇校建議,複習建議等五個方面為你解讀「新聞與傳播」這一考研熱門專業。

Part 1 新聞與傳播專業概況

1. 專業介紹

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簡稱 MJC(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是相對於學術性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專業代碼為 055200。

是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特徵的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專業。

隨著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迅猛發展,業界對有一定理論水平且有較強實務能力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新聞與傳播正是適應這一趨勢,在 2011 年才首度開設的專業碩士學位,2015 年大增了一批院校,2019 又再次大面積增加,截止目前,我國共有 168 所院校招收該專業。

2. 新聞傳播學和新聞與傳播的區別

(1)專業設置

新聞傳播學也就是我們新傳考研裡面統稱的「學碩」,即「學術型碩士」。作為一級學科,它也屬於文學類。

根據院校的不同,在新聞傳播學這個一級學科之下,又設置了若干不同的二級專業,其中大部分院校會設置:「新聞學、傳播學、新聞傳播學」,但還包括:「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廣告與媒介經濟,編輯出版學,傳媒經濟學,網絡與新媒」等。

新聞與傳播是我們常說到的「專碩」,英文縮寫是MJC,和「學術型碩士」相比,只有新聞與傳播(MJC)這一個專業學位,但研究方向比較多,不同院校不同,比如:健康傳播,國際傳播,華夏傳播等。

(2)培養目標和方式

新聞傳播學學碩:按學科設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課程設置側重於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新聞與傳播專碩: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方式;

在培養方面,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突出新聞與傳播導向,採取雙導師制(學校、媒體各一名導師),加強實踐教學,全面提升學生實務能力。

但隨著專碩培養模式日趨成熟,許多學校學碩與專碩的課程重合度越來越高,導師也是橫跨兩種專業類型供學生選擇,但不同學校的培養方式還是存在一定差別,建議大家根據院校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選擇。

(3)學制

學碩:通常來說學制為3 年,但不同院校也有所不同,例如東北財經大學的學碩為 2.5 年制。原則上每年學費不超過 8000 元。

專碩:通常來說學制為2 年,也有個別院校是3年(比如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武漢理工等),近年來,越來越多院校的專碩學制由 2 年改為 3 年(比如蘭州大學 MJC 近期據說 21 級將改為 3 年制)。

學制和培養計劃是掛鈎的,隨著專業內容的不斷細分和社會對新傳專碩的專業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專碩延長學制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培養更加全面的實踐人才。

當然很多同學選擇報考專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專碩培養的時間要少一年,能夠早一點出來工作。所以在擇校的時候也要將學制考慮在內。

(4)學費與獎助機制

學碩:原則上每年學費不超過 8000 元,個別院校會有所差異(比如廈門大學的學碩和專碩學費都是 11000/年)

專碩:按不高於本校現行普通專業學術型自籌經費研究生收費標準確定,根據專業不同有所區別,對於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來說,一般是 1~3 萬元不等(一些合作辦學的方向會更高一些)。

在獎助機制上,學碩和專碩都設有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等獎勵機制,不同院校機制不同(有等級制和全覆蓋兩種),並且都可享受國家發放的每年不低於 6000 的助學金(按月發放,一年發放 10 個月)。

(5)讀博方式

學碩:可通過導師直接讀博,不用參加全國統考,也就是直博或碩博連讀。

專碩: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碩士畢業後若有讀博意願需要參加目標院校的統一考試。

(6)調劑

學碩可以選擇調劑到專碩,但專碩不能調到學碩。

3. 考試內容

考試科目

1)政治

2)英語二(部分院校的專碩是英語一,比如新疆大學,貴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還有上海外國語大學等)

3)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334)

4)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440)

專業課考察

雖然,所有院校的新聞與傳播專碩的專業課代碼都統稱為 334 和 440,並且 2011 年教育部也制定了考試大綱。

但新聞與傳播專碩並不是全國統考,而是各院校自主命題(一般院校會制定自己的考研大綱),所以不同院校真題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有的院校不考察實務(新聞消息,評論和策劃),有的院校會考察史論(中國新聞史和外國新聞史),這些都需要我們在選擇好院校後對真題和參考書進行具體分析和總結。

Part 2 國家線與熱門高校分數線概況

關於分數線——國家線、校線、院線傻傻分不清楚?(可參考宗師考研往期推文:盤點 34 所自主劃線院校的考研難度!瞧瞧你的夢校屬於哪一檔?)

提前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家線面向全部考生,是考研的基本及格線(分 A 區和 B 區),校線高校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34 所可以自由發揮,比國家線低都是可以的,其他高校必須以國家線為準,不能低於國家線)。

過了校線的考生可以進行校內調劑,院線則是新傳院制定的最終複試線(有的高校校線和院線為一條線,部分高校院線會比校線高)。

1. 國家線

自設立並開始招生(2011 年)以來,新聞與傳播專碩的分數線都穩居國家線榜首,和新聞傳播學學碩(文學線)基本持平,不同年份以 5 分的差距上下波動,但整體還算穩定。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 A 區和 B 區的概念,由於地域、經濟、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研究生考試國家線按照高校所在省份,分為兩條線,一個叫一區線,一個叫二區線,又稱為 A 區線和 B 區線。

A 區線高於 B 區線,往往高 10 分左右。

【A 區】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等 21 省(市)。

【B 區】

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 10 省(區)。

一般來說,報考的學校位於哪個地區,該院校就執行該地區的分數線,但有 4 個學校比較例外,他們位於 A 區卻執行 B 區的國家線。

包括湖北民族大學(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大學(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邊大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藏民族大學(位於陝西省鹹陽市)。

其中湖北民族大學,吉首大學,西藏民族大學是有招收新聞與傳播專碩的,且最近兩年都有調劑名額。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國家線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僅僅是作為一個考研的及格線。

近年來,除了 34 所擁有自主劃線資格的院校外,其他執行國家線的普通院校也會根據報考人數和整體分數排名確定最終的複試院校線和名單,所以過了國家線只是代表你有調劑資格,並不一定能夠進複試。

因為報考人數逐年增加,最終錄取名額又是基本穩定的,而且隨著考生整體水平的提升,每年高分段考生越來越多,複試線自然「水漲船高」

2. 熱門高校複試線分析

註:本圖僅為 2020 部分 34 所新傳校線,實際複試線還會在報考和排名的基礎上多幾分。

從最近幾年熱門院校的複試線來看,整體漲幅是非常明顯的,無論是 985 高校,還是 211 高校,2020 年的複試分數線平均分普遍為近幾年最高。其中,985 高校的漲幅要遠遠高於 211 高校。

今年還有部分院校的 MJC 分數線突破了 400 大關。比如中南大學(400),陝西師範大學(402),南京師範大學(401)。

過去我們覺得總分達到 370 以上,超過國家線 20 多分就算高分了,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380 分可能都只能算是部分院校考生的平均水平,當然個別院校專業課給分太高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也反映出新傳考研愈發嚴峻的現實環境。一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隨著報考人數的逐年增加,各大院校也在不斷提高考生錄取門檻,可以說和以前相比,如今想要報考名牌院校,壓力和難度都變得更大了。

3. 就業前景

新聞與傳播專碩畢業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常見的就業方向:

① 傳統媒體行業

目前傳統紙質媒體、廣播電視媒體和期刊是我國傳媒市場的中流砥柱,他們依然是新聞潮流的主角,也是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的首選。

② 網際網路行業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企業對新聞與傳播的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加,能夠進入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網易,百度這類網際網路大廠也成為新傳專業研究生的理想選擇。

③廣告公關行業

廣告和公關活動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並伴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學習內容涵蓋了傳播,新聞,廣告方面的新聞與傳播研究生,會更受到廣告和公關公司的重點青睞。

④ 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

對於有志於考公和考編的同學來說,研究生學歷肯定更有優勢,而新傳碩士可以在國家機關、文化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對外宣傳,文化傳播、管理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Part 3 擇校建議

1. 整體概況

2019 年 5 月 24 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公布了《關於下達 2018 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就新傳方向來看:

其中,大連理工大學撤銷了新聞傳播學(學碩),西南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新增了新聞與傳播碩士(即 MJC),江蘇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新增了新聞傳播學(學碩)。

根據最後的數據統計,目前全國有 184 所院校在招收新聞傳播學,新聞與傳播碩士,其中新聞與傳播碩士的開設院校為 165 所。

2. 推薦院校

名校梯隊

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歷年分數線,招生人數以及真題考察情況,對 34 所自主劃線和部分 211 院校的梯隊排序和推薦如下:

第一梯隊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

推薦理由:清北不管是對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來說都是國內的 TOP2 高校,暨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則是分別有劉濤老師和喻國明院長坐鎮,名師效應帶來熱度上漲。

浙大也在今年重磅引援了復旦的黃旦教授,加上地處杭州,值得位列第一梯隊。華科則是因為學科排名第三,近年來專碩劃線已經到了 390(單科線更是劃到了 70/115)。

當然以上院校真題的考察範圍非常廣,試題難度較大,招生人數有限,複試線年年飆升,不建議一般的同學輕易嘗試,不然很容易成炮灰。

推薦指數:★★★

註:2020 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首次招收全日制考生(之前專碩都只招非全的),而在今年的五月份,清華官宣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如果想圓夢清華,能力又強的考生可以早點做好準備!

第二梯隊

推薦院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推薦理由:專業實力排名靠前、師資隊伍強,地理位置好,傳媒資源十分豐富。人大,中傳是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唯一的兩所 A+院校,而其他院校在學科實力強大的同時,還地處北上廣或者發達省的省會城市,對以後的就業發展有很大優勢。

適合有一定專業基礎、自學能力較好,想留在大城市的同學報考。

推薦指數:★★★★

第三梯隊

推薦院校: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蘇州大學

推薦理由:老牌 985 名校和學科實力較強的 211,招生人數比較穩定,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報考人數相對學校實力並不算太多。

推薦本科一般,有決心考研且想衝名校的同學報考。

註:南開新傳只招非應屆生,一般要求有一年工作經驗。

推薦指數:★★★★★

第四梯隊

推薦院校: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蘭州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推薦理由:偏理工科強校,專業實力一般,考試題目難度也不大,每年的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都不是很多,由於地理位置原因,蘭州大學這幾年都有調劑名額,北京體育大學的新傳因為主要以體育新聞為主,研究視角比較單一,目前每年都有一定的調劑名額。

適合跨專業(特別是理工科)想考名校但是沒有專業基礎、起步較晚的同學。

推薦指數:★★★★

寶藏雙非

除了上面我們推薦的 985、211 高校,其實新聞與傳播專碩還有很多雙非院校(非 985、211)。其學科實力很強,地理位置也不錯,性價比很高,當然近些年來的報考熱度也不斷攀升,如果不是非名校不讀的同學,不妨考慮一下。

第一梯隊

推薦院校:浙江傳媒學院、深圳大學、河北大學

推薦理由:「北有北廣,南有浙廣」,浙傳稱得上是南方的「小中傳」。學科實力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西子湖畔杭州),招生數量大(每年百人以上),但競爭也不小哦!

深圳大學在全國排名已經上升到第 73 名了,超過了一部分 211 大學。甚至挺進了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 500 名,逐年上升,勢頭始終很猛,當然現在新傳的報考人數也是逐年上升,競爭激烈。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科整體水平屬於 B 級,且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地理位置上又靠近雄安新區。

推薦指數:★★★

第二梯隊

推薦院校:西南政法大學、汕頭大學、華僑大學

推薦理由:西政的新聞傳播學科在第四次評估中為「C+」,學科等級在西南地區僅次於川大,與同處重慶的 985 高校重慶大學一樣,並於 2018 年獲得了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汕頭大學和華僑大學的學科實力和教學資源都很不錯,而且有較多對外交流的項目。其中汕頭大學 19 年才開始招收專碩,到 2020 年都還有調劑名額,說明報考人數還不是太多!

推薦指數:★★★★

第三梯隊

推薦院校:安徽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北京印刷學院、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師範大學

推薦理由:天師和北印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學科等級都為 C+,如果想選擇一個京津冀地區競爭壓力不那麼大的學校,這兩個都是不錯的選擇。

東北財經和上海師範區位因素都具有優勢,一個在濱海城市大連,一個在上海,專碩參考書比較少,真題也偏基礎容易,招生人數可觀。

其中上海師範 19 年專碩第一年招生,最開始的三年都算是報考黃金期,求穩又想去大城市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

安徽師範的學科評估為 B-,師資力量和研究方向都很不錯。

推薦指數:★★★★★

非全推薦

和以往的在職研究生有很大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畢業時均能拿到兩證,和全日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隨著非全學歷的社會和企業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非全日制,特別是名校的非全成為很多在職的學生的理想選擇。

在此推薦幾所值得考慮的,招收新傳專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高校:

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等。

推薦理由:以上都是 985 名校,日常上課、活動都是和全日制一起的。重點推薦華中科技大學,華科新傳院單獨出資為非全研究生設置了一到三等獎學金,第一學年結束後,所有學生都可以根據學習成績和校內外實踐情況申請各類獎學金。

3. 考慮因素

對於考研的人來說,有時候「選擇會比努力更重要」,對於剛剛決定備考新傳的同學來說,如何選擇院校成為了最頭疼的事情,下面,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為大家的困惑提供解決建議:

(1)個人興趣

考研是場持久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院校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這影響你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既然決定了要備考新聞與傳播,第一步則是選擇你喜歡的城市和院校,兩者最好能夠相匹配,因為興趣可能是你堅持考研的最大動力之一

而且上岸了還要待 2 到 3 年,甚至以後會在當地就業,部分同學有名校情結,有的可能只是想提升學歷,所以建議認定自己喜歡的學校,確定明確的方向後,不要受到他人的影響。

(2)個人優劣勢分析

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專業基礎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定位,比如有的同學英語比較好,那就選比較看重外語水平的院校,比如上外,北外等;有的同學專業課基礎比較好,那可以選擇專業課難度更大的名校。

雖然對於大部分統考生來說,考研可能是提升學歷出身的第二次「高考」,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實情況也提醒我們,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清華北大,人大復旦」。

找到自己喜歡的院校的同時也要自測自己當前以及以後的水平能否真正和這所學校產生聯繫。

(3)地理位置與未來規劃

第一點我們就提到了城市這一區位因素的重要性,因為讀研除了需要做學術研究,還會以學校和城市為起點積累各種人脈關係,社會資源,這對於自己日後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同時,新聞與傳播這一專業,對傳媒資源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選擇「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大城市,不僅傳統媒體扎堆還有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這對以後的實習和就業選擇也有很大的幫助,當然生活成本也比較高。

(4)真題類型和備考難度

參考書和真題的分析應該是在幾個備選學校裡面進行合理對比,參考書數量多不多?考察的題目是固定還是靈活?備考資料是否好找?

當然複習備考的難度值得考慮,但是並不是首要考慮因素,因為沒有最「適合」,只有不斷「磨合」,既然選定了一個方向,就邊走邊調整,行動起來,無論目標是難還是易,腳踏實地肯定是必須的。

Part 4 複習建議和參考用書

1. 科目規劃

① 英語

單詞:考研詞彙背誦(扇貝單詞或者墨墨 APP)

閱讀:閱讀真題解析,技巧方法論總結

作文:語料背誦與模擬寫作練習

翻譯,新題型和完型:歷年真題練習

② 政治

選擇題:(肖秀榮 1000 題)練習+錯題總結

論述題:肖四,肖八背誦

時政熱點:後期看機構的內容總結

③ 專業課

1)基礎知識要打牢(理解內容+熟悉考點)

書目:郭慶光《傳播學教程》、李良榮《新聞學概論》

2)拓展書目可選讀(開拓視野+積累觀點)

書目:劉海龍《範式與流派》、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和《新媒體用戶研究》、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

3)熱點話題多思考(行業熱點+學界前沿)

公眾號:全媒派,知著網,刺蝟公社等

4)輸出知識很重要(日常練習+全真模擬)

背誦記憶是重要的輸入方式,這在前期非常重要,但是後期如果不進行輸出練習,很難達到最好效果,特別是新傳的專業課一般題量都比較大,如何能在三小時內寫完寫好,需要自己把握好時間,所以提前模擬十分必要!

2. 時間安排

前期:3~5 月

擇校與資料收集;

真題分析:目標院校專業參考書過一遍;

英語單詞開始背誦積累,打好語法基礎。

中期:6~8 月

目標院校專業課第 1~2 輪背誦;

英語閱讀練習和作文語料積累;

政治所以知識點過一遍,1000 題一刷。

後期:9~10月

政治 1000 題二刷;

英語作文背誦+寫作輸出練習;

專業課輸出練習(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衝刺期:11~12月

專業課模擬;

英語模擬;

政治論述題背誦和練習。

最後,希望決定考研的同學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光」,並朝著夢想的方向堅持到最後,祝願同學們都能高分上岸,一戰成碩!

本篇原創文章由百家號「宗師考研」發布,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考研及大學生主題的乾貨文章與上岸經驗貼,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新聞傳播考研院校答疑」寶藏「211」河海大學的高分複習指導!
    河海大學作為雙一流、211 的理工類高校,新傳專業並非其強勢專業,所以報考難度相對來 說不是很大,加上地處南京的地域優勢,因此在 211 學校中報考的性價比是很高的。值得一提的是河海大學以水利為特色,其水利工程為世界前列,中國第一。新傳專碩的研究 方向中包括水環境與水科技傳播,屬於河海大學特色學科,大家可以重點了解哦!!
  • 2021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考研指南(專碩)|報錄數據、參考書、歷年...
    獲取電子版2021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考研指南(包括歷年真題)一、上海體育學院新傳專業概況上海體育學院創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體育高等學校之一,2001年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 女生考研哪些專業好?七大專業選擇適合你!
    女生,一直是考研大軍的主力,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面臨虧損,這就導致今年暑期的招聘不會如往常一樣,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考研就成了現在應屆大學生的好選擇,那麼作為女生,如何選擇考研專業?而有這個專業的比較優秀的高校有,北京二外、上外,另外很多綜合性院校都會設立MTI的專業,初試的難易程度與學校的專業強度有關係,建議本科專業是英語的同學可以嘗試,但是如果是跨專業的話,也可以選擇,小編的同學就有跨專業考MTI成功的例子。mti將來就業的方向,偏向於翻譯,最好是專攻某一個領域的翻譯,這樣有利於你發展,比如專攻外貿翻譯、海事船舶翻譯、法律翻譯等等。
  • 師範類院校分析:3所「211」 2所「985」|2021新聞傳播考研擇校
    擇校必讀系列-前八期指路第一:184所新傳院校,166個學碩點,115個專碩點匯總及區域分析!第二:5大步驟+5D萬能公式,輕鬆敲定新傳考研院校!第三:30所985院校三年招生人數對比及趨勢分析 | 2021擇校第四:新傳考研必讀!8所性價比超高的211擇校指南(附真題參考) | 2021擇校第五:跨考新聞傳播研究生,真的很難嗎?| 2021擇校第六:武大新傳取消非全!
  • MJC擇校|重慶大學新傳專碩分數線、學制學費、考研真題情況分析
    為了方便2021的同學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院校,研線網會計、金融、法律、新傳碩士擇校專欄持續更新中。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新傳專碩招生院校是重慶大學。04 參考書目334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1、歐陽霞:《新聞採訪與寫作》(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丁法章:《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五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 22考研|跨專業考研好考的幾個專業,你知道嗎?
    隨著21考研初試的臨近,22考研大軍也開始備考了,參照以往每年考研的大數據,跨專業考研兒在考研大軍中不在少數,今天幫幫就給打算跨考的小夥伴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給大家整理了跨專業考研好考的幾個專業,對跨考專業難度把握不好或者想在考研中勝算更大些的小夥伴快看過來吧!
  • 跨專業考研:工科跨文科考研怎麼選擇?
    跨專業考研已經成為很多考生的選擇,而且多數都是跨學校、跨專業的「雙跨」,雖然跨專業考研具有一定的風險,考非本專業研究生不佔優勢,但是,對於本專業的倦怠、負面情緒,想通過跨專業考研找出一條職業發展道路,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 擇校03/武漢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本期嘉賓大家好,我是愛傳播的阿書學姐,目前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的研一學生。在2019年的考研中,初試分數379分,其中334分數128分,334單科分數排名前三。目前擔任愛傳播武漢大學全程班的班主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的考研狀況。
  • 考研專業深度解析|21考研熱門專業之新聞傳播學
    欄目內容考研服務,我們是專業的!本專業是否應該繼續考研?跨專業考研又該如何選擇?熱門專業是否真的值得一試?有哪些專業可以撿漏?……每周二,考驗核電站的《考研專業深度解析》將會推出系列專業解析!本學科以人類社會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為對象,從不同維度研究不同形態和類型的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性質上,兼跨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本學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大眾傳媒的新聞傳播而展開,在近些年,其研究視野和範圍大大擴展,網絡傳播、媒介文化、數字傳播、信息和文化產業等各個方面,已成為本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目前,本學科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四個學科方向。
  • 2022上師大新傳考研:三大專業怎麼選
    上海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的三個專業該如何選擇、具體有什麼區別之類的問題是很多考研人比較關注的問題。其實,不管是本專業考研還是跨專業考研,大家在考研之前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畢竟選擇不同的專業對我們之後的考研複習、未來的碩士課程學習和就業方向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擇校25/中山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本期嘉賓大家好,我是愛傳播的春申學長,今天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中山大學的新聞傳播學考研情況。我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新聞傳播學學碩,本科在外語院校外語專業以及輔修211院校新聞學雙學位。3個多月三跨 一戰上岸。
  • 擇校07/南京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本期嘉賓愛傳播旺仔,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的研一學生,漢語言文學跨考,在2019考研中初試分數363,排名48。現擔任南京大學大學全程班班主任。因為考研是一場重新洗牌,跟本科成績關係不大,所以就把目標定在了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二選一。後來為什麼選了南大呢?因為南大考察風格比較靈活,背誦量相對較小,同時本校2018屆考研的學長學姐中,有三個成功跨考南大新傳專碩,並且其中一個是從自動化跨過去,讓我覺得跨專業考新傳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熱愛才會有更好的行動力。
  • 2020中央民大新聞與傳播專碩高分通關攻略-超高效
    普本,二戰、三跨,合適的目標選擇,清晰的複習思路,嚴謹的學習規劃,強力的執行,助我高分成功上岸985知名院校以及喜歡的新聞與傳播專業,隨著擬錄取名單陸續公布,硝煙逐漸散去,曾經考研路上的孤獨、不甘、熱血與激情,已經內化為自己生命之旅中不可磨滅的一次光輝的奮鬥印記。
  • 新聞傳播考研:求穩+撿漏!10所211,7所雙非一本!(華東)
    安徽大學位於省會合肥的安徽大學是211工程,在中部地區有很高的名氣,且擁有新傳專業一級學科博士點。且每年招生數量大,2020年招收學碩50人,專碩40人。分數線低,與國家線持平,考研上岸率很高。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實力絕對雄厚,最新的學科評估中屬於B+,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就已經和南大、浙大、廈大齊名了,排名第9位,且江蘇省普通高校中擁有唯一的新聞學博士點。學碩一般有20多名額,專碩也在逐年增多。整體名額呈現出增長態勢!值得一搏!
  • 2018新聞傳播學考研擇校攻略
    首先,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是包括了人類社會的所有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範圍非常廣。其次,它是一門兼跨人文與社會的學科,並不像語言、心理等專業是偏重於某一個方向,新聞傳播呢本身就是基於信息、心理、社會、政治等專業而發展起來的。所以,除了有廣闊的領域供你研究和探索之外,還有許多豐富多樣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很有意思。
  • 擇校28/山東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二、院校信息和招考信息(一)院校信息相信今天來聽直播的同學都是對山東大學有一定興趣的,那麼我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山東大學,說明一下為什麼大家要選擇山東大學。在研究方向上,新聞傳播學院的特色有:新聞史論研究;融合新聞研究(業務);傳播管理研究;影像傳播研究;廣告與創意產業研究;新媒體研究等幾個方面。同時新傳學院還設有山東省品牌與傳播研究基地,以及山東大學傳播與媒介研究中心、山東大學大數據與精確傳播實驗室等體系完備、設施齊全的研究基地。
  • 2022考研: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經驗備考複習指導
    一、前言篇研途漫漫,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兩次考研徵途,回首兩張成績單後,心情可謂五味陳雜。經過2018屆與2019屆考研的洗禮,今天我正式成為了一名新傳學子。我本科雙非二本,專業是廣編,兩次均報考中央民族大學,所以要說我的考研歷程,確切的是2.5跨吧。
  • 考研經驗|2020考研復旦大學軟體專碩初試397分經驗分享
    分享成功上岸的考研經驗,希望這些信息對大家能有幫助:信息介紹本科武大軟體工程,英語底子比較好,四六級均600+。2020考研軟體工程專碩 總分397(政治69,數二125,英語87,961專業課116)。
  •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二、易混淆專業解析——新聞學和傳播學考研的專業同類型的考研專業都會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相似的專業。給大家介紹一下容易混淆的兩個專業——新聞學和傳播學。新聞學和傳播學具有不少相通之處和相似性。三、就業前景新聞傳播碩士中的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在於,學碩更看重研究生階段的學術能力,凸顯的是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而專碩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跨考大戶的專業,是目前最熱門也是最難考的文學下的最熱門專業。
  • 這些文學考研院校,愛了愛了!
    現在考大綜合是趨勢,要看的書非常多,跨專業考研的同學儘可能看一些一直比較穩定不考大綜合的學校。 新聞傳播學 院校推薦 截止2019年最新數據,全國招收新聞傳播研究生的院校共182所,其中招收學術型碩士的共114所院校,招收專業型碩士的162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