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極君!
雖然衣服人人會穿,但面料卻未必人人都懂。
所謂「服裝水深,容易被坑」
了解面料才能更好去了解一件衣服的內在價值。
本著敬業樂群的精神,從今天起,極君決定製作一系列的原創面料科普文章,涵蓋常見面料的成分和工藝。
當你對面料有一定的了解之後,你再也不用擔心被商家忽悠了!
《極格科普》面料篇第1期:基礎知識
目前市場上面料的叫法可謂五花八門,隨便打開淘寶的T恤品類,冰絲、絲光棉、甚至抗病毒面料等等,各種陌生的專業名詞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
知識盲區導致信息不對稱,尤其是在龍蛇混雜的淘寶,再精明的消費者即便在貨比三家之後,仍然是很難做出最佳的購買決定。
今天的文章極君會先給大家科普框架性的基礎知識。有了框架,之後再去了解具體的面料類型就容易多了。
這個框架就是:面料3連問!
1. 這是什麼成分?
2. 這是什麼結構?
3. 這是什麼工藝?
原則上,一塊面料孰優孰劣,經過了面料3連問,基本上就無所遁形了。
01這是什麼成分?
一般來講,大家最常用成分來分辨一件衣服的好壞。但對於怎麼去解讀成分,消費者的知識量還是不夠的。不專業的商家最多只會告訴你這件衣服是不是純棉,仿佛純棉就是最好。然而,這種偏頗的觀念顯然是有誤導性的。
事實上,大家最常接觸到的面料有3種,分別是:
- 皮革類
- 毛皮類
- 纖維類
其中,纖維類又分為:
- 人造纖維(萊賽爾、莫代爾等)
- 合成纖維(滌綸、錦綸等)
- 植物纖維(棉、麻等)
- 動物纖維(毛、蠶絲等)
概括如下圖:
看似複雜,但其實只需要記得2大原則:
1. 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
2. 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原則1: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
如果單純只以價格作為衡量標準的話:
動物纖維(開司米羊絨 /桑蠶絲)
∨
人造纖維(莫代爾 / 萊賽爾)
∨
植物纖維(棉 / 麻)
∨
合成纖維(滌綸 / 錦綸)
動物纖維:需要從畜牧養殖的動物身上提取,產量最小,自然最貴。
人造纖維:一般是從天然有機物再造而成(比如大豆蛋白),且很多都有專利技術,所以也不便宜。
植物纖維:因為作物可以被工業化大規模種植,所以最普遍也最具經濟效益。
合成纖維:純化學合成,不受自然條件限制,所以成本低廉。
話雖如此,有一些極個別的原材料不適用於這條原則。比如,地球人都熟悉的棉花。普通棉花,在全世界都可以種,成本低;優質棉花,只有在特定的氣候和環境下才能種,成本高,分分鐘可能比開司米羊絨都還要貴!
棉花鄙視鏈:海島棉>埃及棉>匹馬棉>新疆棉>其他棉
最頂級的海島棉產量罕有,導致價格高昂。比如,百年英國品牌——Sunspel 就是用海島棉來做T恤。定價145英鎊,折合為1,317元人民幣,堪稱基本款裡的奢侈品。
不過,類似海島棉的優質原材料並不常見,「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的原則,仍然是普遍適用。
原則2: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衣服成分一般分為純紡和混紡兩種。如果是衣服是純紡的,就可以採用原則1來判斷衣服的質量好壞。
如果衣服是混紡呢?下面是從H&M官網上截取的兩款毛呢大衣:
A:羊毛 60% + 聚酯纖維 33% + 腈綸 4% + 錦綸 3%
B:羊毛 6% +聚酯纖維 10% + 腈綸 16% +粘纖 68%
A款含60%羊毛,賣799元;B款含6%羊毛,卻賣1199元。
哪款毛呢大衣的性價比更高,作為精明消費者的你,應該一目了然了吧!
記得:對於混紡的產品,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02這是什麼結構?
說完入門級別的成分,再說說中級難度的結構。
結構泛指織法,主要分梭織和針織2大類,下面再分非常多的小類。
梭織
梭織面料,簡單粗暴去理解的話,就是紗線一橫一豎交織而成的結構。
由於經紗(豎著的紗)和緯紗(橫著的紗)相互交織,梭織面料一般都堅牢和硬挺。襯衫、防風外套、牛仔褲等都是常見的梭織織物。
最常見的梭織分為:
- 平紋
- 斜紋
- 緞紋
平紋:
斜紋:
左:華達呢——戰壕風衣;右:牛仔布——牛仔褲
緞紋:
針織
針織面料,用最直白的語言,就是媽媽勾毛衣,一環扣一環,一圈套一圈。相較於梭織,針織面料更有彈性。
最常見的針織分為:
- 平針
- 羅紋
- 雙反面
- 集圈
- 毛圈
左:雙反面——羊毛衫;右:集圈——POLO衫
不同梭織和針織結構之間,並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結構都有其用武之地(比如上面舉例的平針用於T恤,或者毛圈用於衛衣)。
話雖如此,不同面料應用在同一款產品上,會影響穿著的感受。
以衛衣舉例:最常見的衛衣面料是毛圈和抓絨。同成分同版型同尺碼同克重的情況下,後者的保暖性要優於前者,但會帶來掉毛的煩惱。
另外,同一種織法的面料,會有不同克重和紗支的區別。比如大家常見美式復古商家強調的「重磅棉」和襯衣商家推廣的「高支紗」。這期由於篇幅有限,暫且就不展開說明。
大家記住:結構不分貴賤,選到最適合自己穿著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03這是什麼工藝?
說完成分和結構,進入高階內容:工藝。
隨著技術的進步,紡織製衣的工藝也是日新月異,種類繁多,無法籠統去概況。但是,工藝一般是在原材料、紗線、面料、成衣等不同環節裡加入。
舉兩個常見例子:
1. 精梳棉
精梳棉是在原材料環節進行的處理工藝。以精梳機移除棉纖維中較短的纖維(約1CM以下),而留下較長而且整齊的纖維。因為去除了短纖維和雜質,精梳棉織物會比普梳棉織物的手感更順滑,觀感也更明亮。
2. 絲光棉
絲光棉是在紗線或者面料環節進行的處理工藝。簡而言之,棉紗線會被浸泡在燒鹼溶液後進行清洗。經過絲光處理的棉紗線表面更平滑,織出來的面料自然光澤度更好,觸感類似於綢緞。
有時候候商家會過分誇大某些整理工藝的好處。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只是常規操作。更甚者,有些無良商家甚至會刻意隱瞞某些整理工藝的缺點(比如,某些襯衣的抗皺劑裡頭含有甲醛,長期穿著對身體有害)
由於不同環節的工藝多而雜,在後期的科普,我們只會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來講解。
04怎麼用面料3連問?
基本了解了成分、結構和其他工藝之後,接下來以T恤為例子示範一下如何使用面料3連問。
例子1:
成分=棉
結構=50支
其他工藝=絲光棉
良心商家
例子2:
成分=棉
結構=32支/400g
其他工藝 = 無
良心商家
其實,很多時候,商家是不會在商品詳情頁透露所有的面料信息。
原因一:可能是連商家自己也傻傻分不清楚
原因二:可能是商家有意為之的信息不對稱
作為消費者,如果你遇到一件能經得住面料3連問的商品,恭喜你!你遇到一位好商家!
可以說出來的,證明他懂行——專業!
願意說出來的,證明他良心——透明!
果斷收藏這家店鋪!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希望面料3連問能幫到大家成為更精明的消費者!
從下期開始,我們會針對成分、結構、工藝再進行更詳細的講解。如果你有特別想了解的方面,歡迎留言!
離我們店鋪正式上線還有4周,想獲得種子用戶專屬優惠券,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