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衣服老是怕被坑?下次記得學會「面料3連問」

2021-01-14 Gigasanse極格先生

大家好!我是極君!

雖然衣服人人會穿,但面料卻未必人人都懂。

所謂「服裝水深,容易被坑」

了解面料才能更好去了解一件衣服的內在價值。

本著敬業樂群的精神,從今天起,極君決定製作一系列的原創面料科普文章,涵蓋常見面料的成分和工藝。

當你對面料有一定的了解之後,你再也不用擔心被商家忽悠了!

《極格科普》面料篇第1期:基礎知識

目前市場上面料的叫法可謂五花八門,隨便打開淘寶的T恤品類,冰絲、絲光棉、甚至抗病毒面料等等,各種陌生的專業名詞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

知識盲區導致信息不對稱,尤其是在龍蛇混雜的淘寶,再精明的消費者即便在貨比三家之後,仍然是很難做出最佳的購買決定。

今天的文章極君會先給大家科普框架性的基礎知識。有了框架,之後再去了解具體的面料類型就容易多了。

這個框架就是:面料3連問!

1. 這是什麼成分?

2. 這是什麼結構?

3. 這是什麼工藝?

原則上,一塊面料孰優孰劣,經過了面料3連問,基本上就無所遁形了。

01這是什麼成分?

一般來講,大家最常用成分來分辨一件衣服的好壞。但對於怎麼去解讀成分,消費者的知識量還是不夠的。不專業的商家最多只會告訴你這件衣服是不是純棉,仿佛純棉就是最好。然而,這種偏頗的觀念顯然是有誤導性的。

事實上,大家最常接觸到的面料有3種,分別是:

- 皮革類

- 毛皮類

- 纖維類

其中,纖維類又分為:

- 人造纖維(萊賽爾、莫代爾等)

- 合成纖維(滌綸、錦綸等)

- 植物纖維(棉、麻等)

- 動物纖維(毛、蠶絲等)

概括如下圖:

看似複雜,但其實只需要記得2大原則:

1. 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

2. 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原則1: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

如果單純只以價格作為衡量標準的話:

動物纖維(開司米羊絨 /桑蠶絲)

人造纖維(莫代爾 / 萊賽爾)

植物纖維(棉 / 麻)

合成纖維(滌綸 / 錦綸)

動物纖維:需要從畜牧養殖的動物身上提取,產量最小,自然最貴。

人造纖維:一般是從天然有機物再造而成(比如大豆蛋白),且很多都有專利技術,所以也不便宜。

植物纖維:因為作物可以被工業化大規模種植,所以最普遍也最具經濟效益。

合成纖維:純化學合成,不受自然條件限制,所以成本低廉。

話雖如此,有一些極個別的原材料不適用於這條原則。比如,地球人都熟悉的棉花。普通棉花,在全世界都可以種,成本低;優質棉花,只有在特定的氣候和環境下才能種,成本高,分分鐘可能比開司米羊絨都還要貴!

棉花鄙視鏈:海島棉>埃及棉>匹馬棉>新疆棉>其他棉

▲海島棉

最頂級的海島棉產量罕有,導致價格高昂。比如,百年英國品牌——Sunspel 就是用海島棉來做T恤。定價145英鎊,折合為1,317元人民幣,堪稱基本款裡的奢侈品。

不過,類似海島棉的優質原材料並不常見,「動物纖維 > 人造纖維 > 植物纖維 > 合成纖維」的原則,仍然是普遍適用。

原則2: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衣服成分一般分為純紡和混紡兩種。如果是衣服是純紡的,就可以採用原則1來判斷衣服的質量好壞。

如果衣服是混紡呢?下面是從H&M官網上截取的兩款毛呢大衣:

A:羊毛 60% + 聚酯纖維 33% + 腈綸 4% + 錦綸 3%

B:羊毛 6% +聚酯纖維 10% + 腈綸 16% +粘纖 68%

A款含60%羊毛,賣799元;B款含6%羊毛,卻賣1199元。

哪款毛呢大衣的性價比更高,作為精明消費者的你,應該一目了然了吧!

記得:對於混紡的產品,高價值纖維比例越高越好!

02這是什麼結構?

說完入門級別的成分,再說說中級難度的結構。

結構泛指織法,主要分梭織和針織2大類,下面再分非常多的小類。

梭織

梭織面料,簡單粗暴去理解的話,就是紗線一橫一豎交織而成的結構。

由於經紗(豎著的紗)和緯紗(橫著的紗)相互交織,梭織面料一般都堅牢和硬挺。襯衫、防風外套、牛仔褲等都是常見的梭織織物。

最常見的梭織分為:

- 平紋

- 斜紋

- 緞紋

平紋:

左:帆布——鞋或包;右:府綢—襯衫

斜紋:

左:華達呢——戰壕風衣;右:牛仔布——牛仔褲

緞紋:

軟緞——被子和桌布

針織

針織面料,用最直白的語言,就是媽媽勾毛衣,一環扣一環,一圈套一圈。相較於梭織,針織面料更有彈性。

最常見的針織分為:

- 平針

- 羅紋

- 雙反面

- 集圈

- 毛圈

左:平針——T恤;右:羅紋——袖口

左:雙反面——羊毛衫;右:集圈——POLO衫

毛圈——衛衣

不同梭織和針織結構之間,並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結構都有其用武之地(比如上面舉例的平針用於T恤,或者毛圈用於衛衣)。

話雖如此,不同面料應用在同一款產品上,會影響穿著的感受。

以衛衣舉例:最常見的衛衣面料是毛圈和抓絨。同成分同版型同尺碼同克重的情況下,後者的保暖性要優於前者,但會帶來掉毛的煩惱。

抓絨
毛圈

另外,同一種織法的面料,會有不同克重和紗支的區別。比如大家常見美式復古商家強調的「重磅棉」和襯衣商家推廣的「高支紗」。這期由於篇幅有限,暫且就不展開說明。

大家記住:結構不分貴賤,選到最適合自己穿著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03這是什麼工藝?

說完成分和結構,進入高階內容:工藝。

隨著技術的進步,紡織製衣的工藝也是日新月異,種類繁多,無法籠統去概況。但是,工藝一般是在原材料、紗線、面料、成衣等不同環節裡加入。

舉兩個常見例子:

1. 精梳棉

精梳棉是在原材料環節進行的處理工藝。以精梳機移除棉纖維中較短的纖維(約1CM以下),而留下較長而且整齊的纖維。因為去除了短纖維和雜質,精梳棉織物會比普梳棉織物的手感更順滑,觀感也更明亮。

2. 絲光棉

絲光棉是在紗線或者面料環節進行的處理工藝。簡而言之,棉紗線會被浸泡在燒鹼溶液後進行清洗。經過絲光處理的棉紗線表面更平滑,織出來的面料自然光澤度更好,觸感類似於綢緞。

有時候候商家會過分誇大某些整理工藝的好處。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只是常規操作。更甚者,有些無良商家甚至會刻意隱瞞某些整理工藝的缺點(比如,某些襯衣的抗皺劑裡頭含有甲醛,長期穿著對身體有害)

由於不同環節的工藝多而雜,在後期的科普,我們只會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來講解。

04怎麼用面料3連問?

基本了解了成分、結構和其他工藝之後,接下來以T恤為例子示範一下如何使用面料3連問。

例子1:

成分=棉

結構=50支

其他工藝=絲光棉

良心商家

例子2:

成分=棉

結構=32支/400g

其他工藝 = 無

良心商家

其實,很多時候,商家是不會在商品詳情頁透露所有的面料信息。

原因一:可能是連商家自己也傻傻分不清楚

原因二:可能是商家有意為之的信息不對稱

作為消費者,如果你遇到一件能經得住面料3連問的商品,恭喜你!你遇到一位好商家!

可以說出來的,證明他懂行——專業!

願意說出來的,證明他良心——透明!

果斷收藏這家店鋪!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希望面料3連問能幫到大家成為更精明的消費者!

從下期開始,我們會針對成分、結構、工藝再進行更詳細的講解。如果你有特別想了解的方面,歡迎留言!

離我們店鋪正式上線還有4周,想獲得種子用戶專屬優惠券,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你為什麼總是買不到好看的衣服?真相太扎心!
    網上買衣服的坑:01「縮頭術」「縮頭術」是什麼意思呢?它其實就是指後期修圖的時候,把腦袋P小,營造出穿這件衣服顯得身材比例特別好的錯覺。尤其是一些法國博主(像Jeanne Damas這樣的大博主),一旦被店家拿圖賣貨,普通的針織衫都直接飆到2、3百塊。但實際上,商祥只有ins博主,連衣服的實拍圖都沒有的店家,大概率可能連原版衣服都沒有買回來拆解,直接把圖發給工廠,然後做出來賣了!
  • 「下次食飯啦!」究竟有冇食到?
    「馬上就到/就到」許多時約朋友去街,特別是一大班人聚會的時候,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遲了出門口(有時更是沒有原因),在這個時候用微信和朋友說:「馬上就到」,但其實你只是剛剛才出門或者剛剛上車。2. 「下個站到」搭車時收到朋友問你:「到邊?」
  • 「梗研究社」「下次一定」是什麼梗?
    「梗」梗作為一項網絡產物,在網絡社會與現實之間的一種交流工具,在交流中形成一種共識,用梗拉進感情,正是因為梗的存在,現代人的興趣愛好以及三觀都和梗密切相關,使人們因梗發笑。「梗研究社」是一個梗科普的研究社,我們觀察到,年輕人在交流中頻繁使用梗(流行語),其中這些梗都來自幾大造梗平臺,分別是嗶哩嗶哩,抖音等幾個視頻平臺,用音樂、文字、動作和聲音的方式,給觀眾傳播廣為流傳的梗。喜劇表演也中大量使用梗,有些作為笑點的鋪墊,有些直接作為笑點。而「梗研究社」就是為梗而存在。
  • 教你如何判斷高端衣服,買衣服不踩坑,不花冤枉錢
    然後,你總會發現,無論買了多少,總是沒衣服穿。有些穿了幾次就出現褶皺、褪色、變形等問題,甚至有些穿了一次就壓箱底。所以一件衣服值得不值得買,你需要知道的很多,考慮好一再買,少一些閒置。寧肯多花一百塊買個好的,也不要少花兩塊塊買個只穿一次性的。
  •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常看媒體報導「教育」觀眾請勿跟風,知乎有主題「怎樣委婉提醒跟風狗,跟風很噁心」回答獲百贊。翻到百科,跟風一詞解釋底下只有「弊端」,沒有「好處」。儘管人們經常將「跟風」掛嘴邊,但有個核心問題很少有人敢站出來問一問:跟風到底有什麼問題?我怎麼就不能跟風了?今天來聊聊。
  • 實體店你花1萬買窗簾,我只用了3千,快來學學我是怎麼買的
    窗簾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它是整個家裝中最後一步,然而很多人買窗簾還是被坑了,原本想著前面裝修花的錢太多,窗簾就買便宜點的,結果最後算下來價格都到小1萬去了。其實買窗簾都是有訣竅的,我買窗簾只花了3000,想省錢趕緊來看看那我是怎麼買的!
  • 拿「一塊布」做衣服,三宅一生真的是很low的牌子嗎?
    到了1999年春夏,當一排模特穿著一片連在一起的「衣服」步入T臺,「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的概念正式形成,也就是熱門的A-POC系列。在三宅一生眼裡,是布料和身體間的空隙,創造了服裝,所以,即使只用一塊布,也能變換出不同的服飾造型。
  • 斷碼神價 地球科學家 男女連帽抓絨衣 Polartec 200面料 輕暖無靜電
    寬鬆版型,尺碼偏大,比正常買小一碼的。P200比P100面料厚一些,P10薄的可以考慮這款。這款是連帽的,如果是平常衣服,帶帽子的要貴一點,但抓絨主要是作為中間層內搭,或者室內穿,帶帽子的話,內搭穿時會窩囊,反倒不方便,所以這款是P200,價格卻比P100還便宜點。地球科學家是一個知名度不高,實力卻非常強的品牌,其母公司嘉麟傑是運動戶外服裝的代工巨頭。
  • 面料說丨誰說運動服就一定醜?NASA太空面料技術,簡直帥炸了!!
    通過設計剪裁,和高性能面料,讓你穿得得體,衣服修身合身,同時也能具備一定的舒適性。面料還是運動、吸汗、透氣型的面料,但裁剪成了正裝的形式。這裡所說的「舒適性」,可不止是普通的彈性和親膚面料,那麼簡單。穿著這小西裝,下班去健身、騎車.這件衣服完全沒有束手束腳的感覺,還能透氣排汗、具有運動服功能。
  • |「每日一答」056
    今天的這個問題,我已經科普了10多年,但依然有大量人被坑!如果您家也恰巧有類似情況,別忘了告訴給親戚朋友和鄰居! 有同學問:自己請的油工師傅,開了單子讓去買801膠水,能用嗎?哪些產品可能是需要更換的?
  • 女人買衣服時,這3句話要少說,容易被坑,第1句你是不是經常說
    每到周末商場裡都是人頭攢動的樣子,當大家被售貨員包圍的時候,你真的保持自己的審美和品味,買到性價比高的衣服嗎?下面這3句話去買衣服的時候儘量少說,特別容易被坑,尤其是第1句很多人都會犯,然後就很掉進了"購物陷阱"。1.這件衣服我穿著好看嗎?
  • 春季給寶寶買衣服,有3種衣服不推薦買,最後一種不符合標準
    隨著春季的到來,寶媽們除了給寶寶安排好配方奶、尿不溼、奶嘴、奶瓶等生活用品,還要挑選應季的衣服。有些寶媽會挑選自己認為可愛漂亮的衣服,卻往往忽略了寶寶穿衣服的講究,有3種衣服並不適合給寶寶穿。除了純棉的面料,在春季中午的時候,天氣溫度高,如果帶寶寶外出,可以選擇透氣性較好的紗布面料和竹纖維面料。
  • 廚衛問題4連答!丨「每日一答」077
    這次團購和之前大家參加過的可能都不太一樣,我不會以組織者的身份「強行限定」可以團的範圍。當然,我肯定會列出一些願意參加活動的商家,但這並不是最終版!我希望在比價、砍價、選品的過程中,大家都能參與進來,群策群力,一條心!如果我組織個會場擺好了商品,大家來買東西……那不是團購,那是賣場!
  • 別再穿爛街的TNF了,這3個牌子的羽絨服更值得買
    可以說是走幾步就能踩到個「北面人」。質量好,穿著方便,普遍價位沒毛病,也讓這盛況顯得合理。但對於男人的形象穿衣這件事,有一個不變的道理——好雖好,就怕臭大街。姑娘眼裡你們都一樣,在形象上除非有一張十分能打的臉和不凡的氣質,要麼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所以,特別像羽絨服這種冬季外套大件,一定別趨同,別做「跟風狗」。
  • 健身的衣服哪種面料好
    健身的衣服哪種面料好 2017-10-23 10:57:37 來源:全球紡織網 健身的衣服哪種面料好?
  • 幾百元買的防曬衣,穿了還是被曬傷?買前搞懂這三點,不怕被坑
    防曬衣也是有點小貴的,因為面料比較特別,帶有一層防曬膜,所以幾十元一件的防曬衣可能是很雞肋的,稍微好一點的防曬衣可能就是幾百元,甚至更貴了。但是經常會出現一種被坑的情況 ,幾百元買的防曬衣,穿了還是被曬傷?那麼建議你在買前搞懂這三點,不怕被坑了呢。
  • 女同事問我新買的衣服合適嗎?這件衣服尺碼買小了吧!
    3.大姐是在馬路上練武嗎?但不太安全啊。4.大哥這真是花樣作死啊,沒看出來妹子要拍照嗎?5.姑娘,何必如此卑微呢?值得嗎?6.這隻螃蟹為啥跟大哥擊掌啊?下一個吃你?15.女同事問我新買的衣服合適嗎?這件衣服尺碼買小了吧,哈哈哈哈16.好傢夥,這隔那麼遠呢,太秀了。17.大哥,就問你現在還囂張嗎?18.網卡老是會卡出自己的表情包,太難了。
  • 冬天衣服不用買太多,學會「一衣多穿」,每天都新鮮
    很多女性都有這樣一種"通病",看著滿衣櫃的衣服卻依然會覺得沒有衣服穿。主要是因為新衣服穿過一兩次之後,新鮮勁就過去了,就會覺得不適合自己了或者是不好看了。其實一種款式的衣服非常實用,只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搭配出完全不同的風格,從而實現"一衣多穿"。很多人盲目地買衣服,買很多的衣服,恰恰是不知道怎麼去搭配的體現。
  • 什麼樣的衣服穿起來很廉價?這9個坑很可能不知不覺就踩到了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會希望在現有條件下儘可能穿得高級有質感,那我們可以試試換個方向反面思考:什麼樣的衣服會顯廉價?關於廉價感,前不久已經從設計感的角度寫了一篇,那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一些更隱蔽的坑,爭取以後看幾眼就能篩選掉「不合格產品」!一.最容易暴露質感差的細節:面料材質判斷一件衣服好不好,最有共識的辦法就是上手摸一摸「料子好不好」。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回想外婆會一整晚都為我扇扇子,怕我熱著,但是奶奶從來都不會在意我冷啊熱啊。有段時間,她不喜歡我爺爺。她就會把我的衣服跟我爺爺的衣服,放在一個盆裡洗,而她的衣服跟哥哥和弟弟的放在一起。爺爺乾重體力活,衣服很多汗。我不是介意髒不髒,而是感覺到在家裡面,爺爺不受她待見,我也是不受她待見的人,被分類了。從那之後,我都自己洗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