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本文由軍事圖書館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大象漫步(英文為Elephant walk),是一個空軍術語,用來形容多架軍機在起飛前,以最小的間距、首尾相連地在跑道上滑行,從而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起飛最多架次的軍機。(密集恐懼症的人會不會害怕?)
它並不是指真的大象在漫步,而是指代作戰飛機的超大批次集體出動的場景。
今年5月,在穆迪空軍基地,美國空軍進行了名為「海嘯練習」軍演。
參與演習的A-10C「雷電」攻擊機、HC-130J「戰鬥王」Ⅱ戰場搜救機以及HH-60G「鋪路鷹」直升機等,共同在機場上進行了氣勢恢宏的「大象漫步」。
「大象漫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
當時盟軍的轟炸機,每次執行任務都會出動上千架飛機;這些轟炸機以密集的編隊在跑道上滑行,幾乎是「機尾貼著機頭」的,遠遠看起來,非常像「大象們挨個踏過水坑」,因此得名「大象漫步」!
久而久之,美國空軍就將「大象漫步」作為一種傳統展示了;當然,其他國家的空軍也學會了。
雖說進行「大象漫步」這一編隊動作時極為壯觀,但是沒有點實力的空軍,根本就玩不轉,說不定還會貽笑大方啊。
除了具有戰術價值外,大象漫步本身也是空軍展示實力的有效方式。
試想一下,跑道上,數十甚至上百架滿載彈藥的戰機集體亮相,那是多麼地極具視覺衝擊力啊!
在二戰時期,當出現「大象漫步」的時候,就是某個城市即將毀滅的前兆了,畢竟24小時內進行上千次的空襲打擊,再強大的防空系統也頂不住。
現如今,大象漫步還有什麼作用呢?
一方面,如上面所說,通過密集的、大規模的機群向世人狂秀一把,有展示空軍「肌肉」的作用。
當然,除了「好看」之外,空軍戰機還可以檢驗跑道的極限、實現跑道的最佳利用,挑戰在最短時間內、出動架次率的極限。
另外,它還是考驗團隊協同能力的一塊「試金石」。
機群如此密集的行動,稍有差錯,將對跑道上的所有飛機造成災難性的破壞;有人說,這怎麼可能?大家可以試想,汽車的連環追尾事故會有多大的破壞力;與此類似,「大象漫步」稍有差錯,就會出現「追尾事故」,這可是造價上千萬美元的飛機啊!
除此之外,這種超大批次集體出動也是對空管能力的巨大考驗。
看了戰鬥機的「大象漫步」後,有沒有治好大家的密集恐懼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