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CBA知名籃球記者賈磊曾經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媒體裡面發表文章認為CBA太保守,如今許多的賽事已經開放了觀眾入場,而CBA依然選擇「閉門造車」,讓收益大大減少,讓觀眾和CBA越來越遠,他的言論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理性看待,有人憤怒指責,很多人問我說,「飛天老狗,你為啥不進來說兩句?這可是個大流量池啊!」 我微微一笑道「讓子彈飛一會兒。
北京時間12月3日,NBA發表球員新冠檢測報告,一共546名球員,就有48位感染了新冠,讓人驚訝的感染比率,事實上這次的NBA學聰明了,沒有公布到底什麼球員感染了,一個隊有幾個球員感染,因為據美國媒體推測有球員二次感染。很多人會很疑惑,為啥我要拿NBA的例子舉例,而且還是賽前的檢測舉例,其實道理是一樣的,NBA為啥會有這麼多球員感染?主要原因是不重視,甚至NBA無視美國每天新增N個新冠感染人數,表示有些球隊的主場可以讓觀眾入內,俗話說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多數NBA球員本來就是「派對專家」,「夜店小王子」,「酒吧包年MVP」;NBA這樣的表態無疑於告訴他們「這病沒啥了不起的」,儘管high起來便是。
不重視的後果當然就是多人感染,多人感染的後果自然就是賽事受到影響,比如是否能如期開賽?比如開賽後有些球員要是復陽了是一隊全隊隔離還是比賽的兩隊全部隔離?憑空「消失」的兩隊,其他隊遇到是直接輪空還是算贏?上個賽季有球員感染後直接表示不打了,比如說小喬丹,因為他從小就有哮喘,他的母親心疼壞了,聲淚俱下在社交媒體上控訴籃網管理層,比如說丁威迪,他感染後,好了之後才去檢測居然復陽了,人生第一次感覺生命之脆弱無力的丁威迪選擇直接退賽,還有球員以擔憂家人孩子的安全為由不來了。而這個賽季呢?很顯然,上個賽季複賽才來一部分球隊,這個賽季是全部球隊都來,後續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是更加棘手又更加難解決。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將問題扼殺在搖籃裡面,這一點必須給CBA豎起大拇指,眾所周知,一個進口的大龍蝦包裝袋上都有新冠病毒,一個新冠病人上過的廁所空氣能檢測到有新冠病毒的「氣溶膠」,所以即使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防疫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但是新冠病毒依然以「無孔不入」的態勢虎視眈眈,一旦像賈磊或者那些知名的籃球解說認為的那樣,允許一部分觀眾進場,那麼一旦出事,所有住在一起的CBA球員,教練,包括其他的球場工作人員將會暴露在一個「無法預知」的感染危機中,而之後的國際賽事很有可能也會受影響,更別說像遼寧隊,還帶來了八十歲的蔣興權指導,可以說CBA這麼做,其實是對球員和教練的生命負責,也是對中國籃球的過去和未來負責。
在這裡,我想和那些希望CBA能夠允許觀眾入場的籃球知名解說和籃球知名記者說一句「一個賽事最大的資產並不是贊助商和觀眾,而是球員和教練,如果球員和教練不能在場上繼續貢獻自己的表現,贊助商會頭也不回的離去,而觀眾也不會再買票前來甚至不會繼續收看比賽,只有球員和教練健健康康的站在場上,才能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觀眾打開電視收看籃球比賽,並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觀眾才會蜂擁而至來支持自己喜歡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