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其實可能是秦國人?難怪他從來沒有亡國之恨

2020-12-22 長文陪你讀歷史

在秦末的農民戰爭中,有很深的六國貴族餘孽復國背景。像項梁、項羽是出名名將項燕的子孫,張良祖上三代都是韓國丞相。他們反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恢復自己祖上昔日的榮光,與秦朝可以說是有國讎家恨。

然而,最為最後勝利贏家的漢高祖劉邦,他卻從來沒有提過什麼亡國之恨,也沒有過什麼亡國感想。僅僅是因為劉邦不是貴族,是底層出身,對這些感觸不深嗎?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劉邦的家世,會發現劉邦很可能其實是個秦國人。

在距離漢高祖劉邦時代最近的史書《史記》裡是這麼記載的

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

這是毫無爭議的,劉邦的故裡就在豐沛。像蕭何、曹參、樊噲、盧綰、周勃、王陵這批人,都是豐沛故人,漢高祖的元從。那麼這個沛縣豐鄉,後來的沛郡國豐縣,又是哪裡呢?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豐縣屬於宋國,而且是末代宋國的國都。

王偃立四十七年,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史記宋世家

宋王偃立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86年,這一年齊、魏、楚三家聯合,滅了宋國。不過這與劉邦無關,因為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劉邦出生的時候,宋國早就滅亡了。所以,劉邦不能算是宋國人,不過他的父親劉太公,倒有可能是宋國人。然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也不是土生土長的宋人,而是搬遷過來的。

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漢書·高帝紀》

這是漢朝皇室自認的家族傳承,豐公是太上皇的父親,也就是劉邦的爺爺。劉邦的爺爺被魏國封為豐公。因為遷到豐縣的時間太短,家族成員在豐縣的墳墓很少,也沒有劉氏先人的墳冢。換句話說,劉邦家從他爺爺那代,才來到豐縣,而且這個豐公,來自於魏國,不是宋國。很可能是在齊魏楚三國滅宋的時候,魏國得到了豐沛這片土地。這麼算的話,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定是魏國人,他的兒子劉邦也是魏國人——日後,劉邦無比崇拜公子無忌,還追隨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幾個月,說不定就有這層因素在。

豐縣這個地方當過宋朝的國都,應該城池修得不錯,所以當魏國大梁被攻破的時候,一部分魏國貴族逃到了豐縣,繼續抗秦。

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周市使人謂雍齒曰:「豐,故梁徙也 《史記·高祖本紀》

這說明秦滅魏國的時候,豐縣還是魏國的領土。而秦滅魏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25年,劉邦此時已經30歲了,劉邦算是魏國人的問題其實不大。不過,魏國滅亡後,秦國並沒能持續佔領豐縣,豐落到了楚國手中。這這個角度看上,劉邦變成了楚國人。秦滅六國後,豐縣被併入了沛縣,變成了豐鄉,劉邦則當上了沛縣的亭長。天下一統後,沛縣自然會受到附近楚國文化的影響,具有了楚人的身份色彩。尤其是秦末戰爭爆發後,陳勝、項羽等領袖都是以楚人身份反秦,劉邦就自然會以楚人身份加入反秦的戰爭了。

不過除了魏人的身份外,劉邦其實還可能是秦國人。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這句話還隱藏了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劉邦的爺爺其實是從秦國遷來的,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但卻直接投靠了魏國,定居到了豐縣。說不準劉邦本人,就是在秦國的鹹陽出生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劉邦起兵反秦的時候,他妻子呂后的族人,比如呂澤等人,都是立刻追隨;而劉氏宗族,都是劉邦在攻入秦都鹹陽後才來投奔,比如劉賈、劉澤。所以說,會不會這些劉氏族人,本來就住在鹹陽呢?劉邦當上亭長後,「常繇鹹陽」,一般人避之不及的徭役,為什麼劉邦熱情這麼高呢,是不是說明劉邦其實在鹹陽是有親戚族人的,所以他願意去?

日後劉邦反楚平定三秦,得到了熱烈擁護,除了約法三章外,會不會與他原本就出於秦的身份有關,讓秦人其實並不討厭他?秦人其實更討厭坑死了幾十萬人秦兵的章邯和項羽?也就是說,劉邦很可能是秦人,後來遷居成為了魏國人,魏亡之後又當了幾年的楚人,秦滅六國後又恢復了秦人的身份。所以劉邦從來沒有什麼「亡國之恨」,因為他祖籍就是秦。

相關焦點

  • 漢高祖劉邦長子齊王劉肥家族
    漢高祖劉邦共生育了8個兒子:劉肥、劉盈、劉如意、劉恆、劉友,劉恢、劉建,劉長。除嫡子劉盈和四子劉恆先後繼位做皇帝外,其餘六子均被封為親王。而在眾多的漢家劉氏封藩中,齊王劉肥家族是極為重要的一支,不僅因為它是漢高祖的長房子孫,還因為這個家族是漢初地盤最大、勢力最強、子孫極為繁盛的一支王族。劉邦長房後裔的發派始祖劉肥,是劉邦的大兒子,但劉肥的生母曹氏,不是劉邦的元配妻子,而只是劉邦年輕時的情婦。所以,按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劉肥沒有資格成為太子和繼承皇位。
  • 沛公劉季,漢高祖劉邦!!!!
    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
  • 漢高祖劉邦——劉氏名人
    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蕭何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高祖就趁機戲弄那些賓客,乾脆就坐到上座去,一點兒也不謙讓。酒喝得盡興了,呂公於是向高祖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後面。呂公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劉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
  • 漢高祖劉邦誕育金劉寨
    點天下劉氏一家親關注漢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二五六年誕生於豐縣中陽裡,曾任秦泗水亭長。
  • 漢高祖劉邦長陵
    長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東約20千米的窯店鎮三義村北,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合葬墓。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
  • 漢高祖劉邦概述(一)——劉氏文化
    漢高祖劉邦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封建社會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大事簡表     公元前247年(1歲)誕生於魏都大梁的士大夫家。     公元前209年(39歲)10月劉邦舉兵沛縣,成為秦末大起義的主要領袖之一。     公元前208年(40歲)劉邦受楚懷王之命西徵滅秦。擊敗秦郡守。
  •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事跡簡介
    劉邦根本不管這些,雖然他沒有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蕭何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
  • 【劉氏名人】-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早年是沛縣泗水亭長、後尊稱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
  • 漢高祖劉邦 01 中年人的辛苦掙扎史
    而劉邦以平民之身,起於草莽,身踐帝祚,自有尊位以來,劉邦為第一人。布衣之身,而世尊之以高,實為不易。於劉邦而言,卻只是中年人奮起掙扎,而有所成而已。劉邦地位很卑微,以至於沒人知其確切生辰,《史記》《漢書》凡作二說,相差九年之巨——《史記集解》皇甫謐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二。」也就是說劉邦為前 256 年生人。
  • 試論漢高祖劉邦少年時期的文化底蘊
    張良自此研習多年並有心得,終於學到了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本領,在追隨漢高祖劉邦的過程中,經常講解兵書給劉邦聽,劉邦聽後的反映是認同並且高興;張良也常常對他人講述太公兵法,但卻沒有人能夠領悟其中的真諦。對此,張良的感想是: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賜予的。 根據史料記載,漢高祖出生於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
  • 雍齒:背叛漢高祖劉邦的人裡,只有他得以善終!
    劉邦因此對雍齒非常痛恨。後雍齒屬趙,再降劉邦。漢高祖六年(前201)。劉邦聽從張良的意見,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漢惠帝三年(前192)雍齒卒,諡肅侯,葬於什邡西郊(元石公社箭臺大隊)。他的第三代(曾)孫雍桓,襲爵終侯。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九月,發夜郎兵,下牂牁,會番禺。
  • 從「休養生息」政策談起——分析漢高祖劉邦的改革政策和影響
    二、由休養生息了解漢高祖的改革政策 漢高祖劉邦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開國皇帝,在他起兵反秦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每天無所事事的與朋友們廝混,他之所以起兵反秦其實與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有很大關係。首先秦末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各種農苛捐雜稅、兵役、徭役不計其數。
  • 漢高祖劉邦出生地豐邑考證——劉氏文化
    高祖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雍齒故反我為魏。」(詳見《史記•高祖本紀》)劉邦於是復豐比沛,同時豁免了豐沛的賦稅。沛縣父老再為豐人叩謝,高祖等一行眾人乘車西行。  離沛回都時,他沒有經過豐城,而是從城南繞道西歸,豐邑的鄉親父老聽說後,集聚了很多人來迎接劉邦,再三懇求高祖在老家駐留幾日。劉邦盛情難卻,只好停駕。
  • 揭秘漢高祖劉邦出生及神話之謎
    揭秘漢高祖劉邦出生及神話之謎       身在曾經有著四百多年漢朝輝煌歷史的帝王將相之鄉,自然有不少鮮為人知流傳於民間的 有關帝王將相的傳說。自古沛縣大地就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的美稱。沛公劉邦是大漢帝國的創建者,漢朝統一後,又統一了大漢民族,統一了漢字,統一了漢語,統一了漢文化…後有史書記載「古沛地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漢高祖劉邦生於公元前256 年。他的出生地,是屬於當時楚國的沛縣豐邑中陽裡。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沛縣鹿樓西面和現今豐縣東南交匯一帶。劉邦本名劉季,他的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
  • 張光英:勸君莫笑漢劉邦,其實他是漢始皇
    所以《史記》被王允為代表的漢朝知識分子斥之為「謗書」!而且中國的史書也普遍被外國漢學家疑惑;「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貶低開國皇帝的國家」諸位試想一下:假如司馬遷被漢武帝特赦了,說不定你今天讀到的就不是史記,而是中國版的《高盧記》(劉邦大帝亡秦滅楚爭戰記)被戰國東方六國幾次三番合縱也視作畏途的函谷關,到了漢太祖高皇帝這就成為紙糊的一般,被軍事屆大書特書的美軍蛙跳戰術(劉邦東進席捲諸侯,裹挾聯軍千裡遠徵徐州城時,請特別注意章邯還在廢丘城籠城
  • 漢高祖劉邦家族史
    46朝良公→47廷聲公→48元振公→49勝海公→50杜伯公(杜姓起源)→51隰叔公→52士蒍[上艹+下為]公→53士縠公→54士會公(範宗起姓)→55拱照公→56報聯公→57致祿公→58文 公→59士雲公→60倉模公→61榮信公→62封誥公→63大祿公→64富仙公→65貴文公→66得 公→67璋秀公→68金盛公→69榜照公→70顯科公→71思龍公→72恩盛公(清公)→73榮公→74煓公→再下傳就是漢高祖邦公了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漢高祖劉邦的創業故事
    這其實沒什麼特殊含義,說白了就是說他父親被人稱為劉老漢、母親稱為劉老太。至於劉季其實也算不上一個正式的名字,因為這裡的「季」其實是從古人所謂「伯仲叔季」這一排行中得來的,所謂劉季也就是劉老四的意思。劉邦就出身於這樣一個普通農家,甚至連個正式的名字也沒有。劉邦到了壯年時在鄉裡謀得泗水亭長的差事。亭長是低於縣二級的行政建制長官,這一級別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
  • 人物小傳之漢高祖劉邦:才華氣運兼具,時局造就輝煌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闢仇,從之客,因家焉。沛中豪傑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給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
  • 漢高祖劉邦是個出了名的混混,但為何卻被一個老人折服?
    漢高祖劉邦是個布衣天子,平時性格暴躁,誰也不服,但誰也想不到劉邦在洛陽城卻被一個老頭給教訓了,最關鍵的是他還慫得只知道一個勁地點頭!這個人就是新城三老之一的董公,當時劉邦兵臨洛陽之後,就想直接和項羽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