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史吳友道清楚的記得前兩世的事情。他的第一世是個員外,姓蘇,叫蘇有財,家財萬貫,娶了一個妻子鄭氏和一個小妾蘇婉兒。蘇員外為人樂善好施,經常周濟窮人,他修橋鋪路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家裡由於富有,有時不免有些浪費,曾經把家裡肉食給狗吃,也曾經把吃不掉的白米飯倒進垃圾桶裡。
他的夫人鄭氏和小妾蘇婉兒不合,經常吵架,由於鄭氏父親是當地知府,蘇婉兒是個賣藝的女子,鄭氏經常打罵小妾,小妾蘇婉兒經常遍體鱗傷向他哭訴。蘇有財雖然也很疼愛自己的小妾,但礙於鄭家的權勢,有時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蘇有財六十歲的時候,得了重病,迷迷糊糊之中被一鬼卒抓到陰間,在閻王殿見到閻王,蘇有財知道自己死了,但想到自己平生未做什麼虧心事,心想閻王一定會善待與他,沒想到閻王卻嚴肅地對他說:「蘇有財,你可知罪?」蘇有財理直氣壯地說:「我一生修橋五十座,鋪路一百裡,周濟窮人銀兩幾百兩。不知閻王老爺說我什麼罪?「
閻王見他不知悔改,厲色道:」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下淚,判官,拿生死簿來。「判官拿來生死簿,只見上面分為善篇和惡篇。善篇清楚地記著他修橋鋪路,周濟窮人的事跡,分毫不差。惡篇卻清楚地記錄了他一生的惡事:餵狗浪費肉食三百斤,倒掉糧食三百擔,任由鄭氏打罵小妾一百零五次……諸般惡事記錄得清楚楚。
蘇有財狡辯道:」糧食是我家的,我沒偷沒搶,吃不了倒掉,這也算罪過?「閻王道:」須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你沒體會過飢餓和做小妾的滋味,當然體會不到其中的艱辛和痛苦,來呀,罰他投生為乞丐。「
兩個鬼卒把他抓起來,扔了下去。他只覺得身體直往下墜,一直落到地上,渾身冰涼透骨。睜開眼睛一看,發現自己變成了嬰兒,而且還是個女的。再看看自己的父母,都是衣衫襤褸,補丁摞著補丁。一間破土屋,放著破瓢和棍子。蘇有財心裡明白,自己成了乞丐的女兒。
乞丐父母給她取名小憐,自此,她每天都要跟著隨手捧討飯碗的乞丐父母去沿街乞討,飢腸轆轆,總難一飽,她這才體會到糧食的重要和珍貴。
十六歲那年,她被父母賣給一個姓顧的秀才做妾。粗茶淡飯,葛布衣衫雖然有了,但大老婆十分兇悍,時不時地就要用鞭子和板子抽她。幸好丈夫還同情憐愛她,心中還能得到稍許的安慰。東邊鄰居家有一個浪蕩公子,忽然翻牆過來逼迫她。她想,自己前身已經受到陰曹地府的懲罰,今天哪敢再做壞事。於是大聲疾呼,浪蕩公子怕暴露,就把她活活掐死了。
憐兒到了閻王殿,閻王對她說:」你這世雖然出身低賤,但潔身自好,寧死不屈,也體會到飢餓和做妾的痛苦,可以享受福報了。「於是又讓她去投生,他投生到富貴人家,二十歲就中了舉人,做了縣令,後來官至御史。他一生節儉,只娶了一位妻子,他經常向人們講自己前世的事情,勸誡人們愛惜糧食,疼愛小妾,希望人們棄惡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