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國家,他們國人對死亡的樂觀和歡慶,足以震撼人心。」
時隔3年,《尋夢環遊記》又一次在電影院上映了,並且成為重映電影首日(7月20日)票房最高的存在。
回首初次與《尋夢環遊記》相遇,筆者依稀記得當年作品上映時帶來的感動,以親情為樞紐,以小男孩的音樂夢想為線索,通過供奉的遺像聯繫起生者與死者之間的感情。小男孩米格爾在追尋夢想的路上,遇到過阻礙和困難,最終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
尋夢環遊記
故事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融入了很多墨西哥文化特有的元素。對於這個國度,其實大家了解的不算多,也不夠深刻,《尋夢環遊記》從一個具有傳統文化意義的節日入手,巧妙的融入了很多墨西哥特有的人文元素,同時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在欣賞《尋夢環遊記》的過程中,如果你對這些文化元素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許會幫助你更加容易明白其中的含義。
《尋夢環遊記》中的墨西哥文化元素
作品可以說是一部另類墨西哥紀錄片, 從建築類型到節日文化,從對亡靈的祭拜到遍布大街小道的音樂文化,也許從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個跟你想像中完全不同的墨西哥。
建築類型
從《尋夢環遊記》中的建築來看,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充滿著熱情的感覺。墨西哥人將其對色彩的熱愛融入到了建築中,以紅黃藍三種色彩基調,都是熱烈奔放,豔麗搶眼的類型,視覺衝擊性強,這一點甚至貫徹到了亡靈世界,不像中國死亡世界以陰森黑暗為主,他們死後的世界甚至還要更加耀眼。
亡靈世界
現實社會中的墨西哥建築色彩和風格。
墨西哥建築
《尋夢環遊記》中的亡靈世界來自於墨西哥的瓜納華託,老城區和周邊的礦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遺產。神秘且充滿色彩,亡靈世界的靈感來自於夜晚的瓜納華託。
夜晚的瓜納華託
亡靈世界裡那座摩天大樓,其實反映的是墨西哥的城市現狀,自北向南,上面是工業集中的墨西哥北部,能看到明顯的吊車等工業化元素;商業發達的中部,建築類型多樣燈火通明;南部地區則發展相對落後一些。
現實對照
瓜納華託是一個融合了傳統和流行,自然天成和人工雕琢的城市,是墨西哥文化最具有代表意義的地方。
墨西哥亡靈節
「亡靈節」是墨西哥每年都會舉國歡慶的節日,11月1日是「幼靈節」,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靈節」,祭奠死去的成年人。人們在這一天載歌載舞,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和死去的親人一起慶祝節日。
慶祝活動
在作品中,我們看到各種米格爾一家人在為亡靈節做各種準備活動。亡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剪紙
很多人看到剪紙的時候以為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致敬,其實不然,影片開頭出現的剪紙元素其實是墨西哥剪紙藝術。
作品中的剪紙
在墨西哥,這種裝飾品是用錘子和鑿子製作出來的,其翻譯過來其實是「穿孔紙」,他們會一次性加工幾十層紙,省事方便。這種剪紙大多用於節日慶祝,即使在亡靈節也是這種意味,所以都是五彩斑斕的。
墨西哥剪紙
玉米粽
這種被翻譯成「玉米粽」的食物,是墨西哥的一種傳統食物,用玉米殼將玉米粉包裹的肉類蔬菜裹起來,跟粽子挺像的。
玉米粽
墨西哥名字叫做tamal,墨西哥傳統食物,也可以被稱之為「墨西哥粽」。
tamal
萬壽菊
在作品中,那座由橘黃色的萬壽菊組成的橋梁一定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同樣是連接生死之間的界限,萬壽菊在墨西哥代表著太陽的光芒,可以指引亡靈找到回家的路。
橋梁
萬壽菊在現實生活也是墨西哥亡靈節祭祀時最常見使用最多的元素。
萬壽菊
米格爾一家時代做鞋的傳統
從Mamá Imelda開始留下來的時代做鞋的傳統,跟墨西哥早期的經濟模式有關,前期的墨西哥經濟來源大多是家族作坊類型的,而且墨西哥當地確實多以做鞋為主,現在還依舊流行。
Mamá Imelda一個人建立了一個家族的根基在墨西哥也屬於比較正常的現象,女性在家庭中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
Mamá Imelda
幾個重要的人物原型
影片中的大反派墨西哥歌聲德拉庫斯,原型是墨西哥非常有名的演員和歌手佩德羅·因方特(Pedro Infante)。
因方特
曾曾祖母mamá Imelda的原型是墨西哥電影黃金時代的著名演員Maria Félix。
Maria Félix
那個帶著一字眉的女藝術家,其實致敬的是墨西哥著名藝術家弗裡達·卡羅。
作品中的女藝術家
現實中的女藝術家是一位關注女性、殘疾、身心所遭受的苦難受人尊敬的女藝術家。
Frida Kahlo
兩隻坐騎原形
墨西哥無毛狗Dante,狗在亡靈節中被認為是引領靈魂的存在,Dante擔任的就是這一職責,無論是將米格爾引導到亡靈世界,還是將其帶回現實世界。
Dante
另一個是Mamá imelda的坐騎alebrije(愛波瑞吉),墨西哥非常著名的民間藝術雕塑幻想生物。
愛波瑞吉
著名經典
德拉庫斯將米格爾和埃克託丟進去的深坑泉,是墨西哥著名的地下泉,瑪雅人認為那是通向亡靈的入口,還有「人祭」活動。
地下泉
祭臺和墓地
亡靈節有兩個主要的慶祝地點,一個是家裡的祭臺,一個是外面的墓地。
祭臺分層擺放著家人的照片,還有他們喜歡的食物和物品,祭臺上會用萬壽菊和骷髏頭裝飾。
祭臺
在墓地中,親人也會用萬壽菊和各種物品進行裝飾,再放上他們喜愛的事物,等待亡靈的歸來。
墓地
正是基於這樣的文化環境之下,我們才能看到死亡的另一種含義。這部作品用了6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將大量墨西哥元素融入了作品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墨西哥,絢麗的畫面,美妙的音樂,但該部作品最打動人心的,是貫穿始終的關於親情和愛的故事。
親情是聯繫生與死的樞紐,讓生者可憶,死者可追
墨西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說過:「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尋夢環遊記》將現實世界和亡靈世界交織在一起,觀眾和米格爾一起穿梭在兩個世界,見證了善良之人死後世界精神的延續,也見證了現實世界醜惡的對應。
醜惡
追尋夢想的埃克託決定為了家人回家的時候,德拉庫斯卻為了「歌神」的名譽和地位殺害了埃克託,並怡然自得的享受著名聲帶來的金錢和榮譽,即使是從現實來到亡靈世界,他也從未悔過。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在現實世界和亡靈世界都死於那口巨鍾之下。
善良的米格爾在亡靈世界尋找過於曾曾祖父的真相之時,實現過自己的音樂夢想登臺演奏,也被邪惡的德拉庫斯欺騙過,最終在家人的幫助之下,回到了現實世界,知道了關於曾曾祖父埃克託的真相,善良的人獲得了好的結局。埃克託的想法非常簡單,希望能夠再見一次女兒。
父與女
作品中關於死亡的設定,才是最感人的。人的一生有兩次死亡,一次是從現實生活中肉體的死去,還有一次是在亡靈世界中被家人忘卻之後的死亡,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亡靈節最大的意義,告訴我們死亡並不是一個人生命的終結。「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這是墨西哥特有的民族特徵文化現象,也是墨西哥人的價值與哲學觀念的體現。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亡靈節存在的意義,是連接還活在這個世界的人與死去的親人,將情感傳承下去。「在愛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住我」,墨西哥人的家庭觀念非常濃厚,作品雖然有表述家人和夢想之間的抉擇,但無論是米格爾還是埃克託身上反應的,都是追尋夢想的同時,銘記家人的重要性,最終的主題還是放在了親情和家人這種思想上,剛開始一心要堅持音樂夢想的米格爾,最終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這一點其實貼合的是墨西哥人對家的態度,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音樂也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其實國內也有清明節,這種祭奠去世親人的節日,雖然氛圍上可能會相對悲傷一些,但在內涵上還是有共通之處,都是對死者的一種懷念和追憶,同時還有精神上的傳承。親情是亡靈世界的通行證,讓逝者可追,生者可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