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廷鎮快遞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蓬波 林鵬 見習記者 王雁彬 新泰報導
蘋果是我國北方最常見的水果之一,按照今年七月份的市場行情,新泰的蘋果走正常批發渠道1斤最多能賣到1元左右,但是在新泰市龍廷鎮,一斤蘋果通過「直播帶貨」批發成交價可達到1.5元甚至2元,平均每斤能多給農戶帶來0.5元左右的收益。結合節日節點,蘋果包裝成禮盒可以賣到5元到10元,在龍廷鎮舉辦的蘋果節上,當茬「果王」更是拍出了上千元的成交價。龍廷鎮的蘋果只是該鎮「電商+林果」產業的一個典型案例,除了蘋果,龍廷鎮的其他水果也都搭上了「電商快車」,不僅身價倍增,而且銷量大幅上漲。「電商+」模式儼然已經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的一大強勁助力。
村民在採摘蘋果
小小的蘋果究竟是如何「身價倍增」迎來春天,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活力。7月22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一行來到了新泰市龍廷鎮,一同見證龍廷鎮藉助「電商助農」為林果產業注入新鮮血液,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奮鬥故事。
在新泰市,一提到蘋果、桃子等水果,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龍廷鎮的水果。龍廷鎮位處新泰市東部,地形起伏不平,以低山丘陵居多,獨特的地形決定了龍廷鎮的林果產業十分發達。龍廷鎮的水果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品質上佳,以蘋果為例,龍廷蘋果是新泰市民最喜愛的蘋果品種之一,口感脆、甜度高,在新泰市內具有著十分響亮的名號。然而,龍廷水果固然品質上乘,可如果只供應新泰市內,受到市場體量限制,很難產生十分可觀的效益,市場成了限制龍廷鎮林果產業發展的最大「壁壘」。
龍廷鎮53個村中,有著山東省級扶貧重點村8個,泰安市級扶貧重點村2個,其中絕大多數村都有著大規模的果樹種植。做活當地的林果產業使之產生更高的效益,對當地的扶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想要讓效益上去,讓產業活起來,一方面是要讓有限的果園結出更高「質」「量」的水果,另一方面就是要讓有限的水果賣出更高的價格,打破市場「壁壘」。
「河東村以蘋果和桃子種植為主,其中蘋果種植面積200多畝,桃子種植面積100多畝,在過去蘋果一斤批發價在1元左右,後來村裡有了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電商協會之後,通過電商1斤差不多能賣到1.5元,平均每斤增收0.5元,桃子平均每斤大約能增收1元。」龍廷鎮經貿辦主任程學波告訴記者。
從程學波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龍廷鎮河東村的蘋果之所以能賣出好價錢主要跟一個「果樹種植合作社」還有一個「電商協會」有關。
2014年,通過村黨組織領辦的模式,新泰市龍廷鎮河東村成立了龍堂山果樹專業種植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後,多次前往北京等地進行學習參觀,並邀請國內外業內專家到村裡進行現場指導,一改過去費人費力的傳統種植舊法,對果樹種植進行了全面的技術革新,最終在傳統果園的基礎上建成了300多畝「高光效果園」。所謂的「高光效果園」,通俗地講就是對通過剪枝等手段讓果樹「分層」,從而提高陽光利用率,提高水果品質。2018年,龍堂山果樹專業種植合作社成功獲得有機認證;2019年,合作社再次申請註冊「河東綠源」產品商標,為河東村的農產品打上了響亮的標籤,也為河東村的水果搭載「電商快車」走出新泰,奠定了牢固的「質量基礎」。
河東村蘋果高光效技術示範園
從冬季剪枝,到春季澆水、套袋,再到蘋果的成熟採摘,龍堂山合作社都有專業的技術服務隊為農戶們提供服務,對於貧困戶果農,合作社更是免費提供服務,極大地減輕了貧困戶的種植成本,為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除了合作社裡的技術服務隊,河東村高光效果園裡還有另外一隻特殊的「服務隊」,那就是來自龍廷鎮電商協會的電商助農服務隊。
「我們的直播是對從剪枝、追肥一直到下產品整個過程進行不定期直播,一年下來,我們在龍廷鎮能開展30多場直播,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有兩次以上的直播,都是無償服務。」新泰市龍廷鎮電商協會會長馬玉東告訴記者。
主播在水果採摘大棚內直播
據了解,這種直播模式的優勢十分明顯。由於水果屬於保質期短、時令性強的產品,通過這種直播模式,很多客戶在水果成熟前就會確定購買意向,並提前進行線下對接,籤訂採購合同,等到水果一成熟便可以直接發貨。
新泰市龍廷鎮電商協會成立於2018年,彼時的「電商行業」中的直播帶貨模式尚未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該協會成立後,立馬將「直播帶貨」確定為重要的營銷手段,並得到了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龍廷鎮政府的先見之明。2019年3月,直播帶貨模式一夜之間爆火,鎮政府趁熱打鐵投資打造電商直播間,並配備一輛電商直播車,推動助農直播開到了田間地頭,果園搖身變成「直播間」,農民變身成「網紅」,龍庭的水果衝破地域限制,進入了更多人的購物車,成為了助力脫貧的強勁「引擎」。
除了林果,龍廷鎮的其他農副產品也都紛紛搭上了電商助農這列「快車」,從月餅、蜜三刀等糕點,到麵條、煎餅等主食,龍廷鎮的食品受到了客戶們的廣泛喜愛。
主播正在直播帶貨
在山東嘉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帶貨主播正在通過直播向大家推銷龍廷鎮的月餅。馬玉東告訴記者,平時直播的時候,開播三小時人氣能達到2000人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5萬人同時在線。與普通直播帶貨不同的是,馬玉東的團隊針對性更強,主要針對許多潛在「大客戶」。
馬玉東介紹道:「客戶線上看直播定樣品,線下簽訂批量購買合同,很多客戶都是長久的客戶,合同一籤就是好幾年。」目前,山東嘉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常開播的帶貨主播有4—5名,每天直播7小時左右,每天成交量最低都在2000單以上,效益十分可觀。
客服在列印訂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除了直接給農戶提供電商服務,龍廷鎮依託山東嘉禾電子商務成立了龍廷鎮電商服務中心,不定期地對龍廷鎮有意向從事電商的村民提供免費培訓和前期孵化。龍廷鎮電商服務中心成立2年以來,龍廷鎮的電商戶已經由100戶增加到了300戶,龍庭鎮的電商扶貧也逐漸由「外力推動」逐漸生出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工作人員正在打包快遞
直播引來客戶,還要有便捷的物流對訂單進行配發貨。龍廷鎮政府積極配齊配套服務,目前郵政、順豐以及「四通一達」共七大快遞均已入駐龍廷,助力龍廷鎮電商發展打通最後一道關隘,為龍廷鎮的「電商快車」疏通了「高速通道」。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做活當地產業是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的關鍵,「電商+林果」模式為龍廷鎮河東村的扶貧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在河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塊果園,有些貧困戶由於身體原因自己不能下地幹活的,便由村組織出面協調,優先將其土地流轉給自己的子女,再通過龍堂山果樹專業種植合作社為其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完成「升級改造」。果子成熟後,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售,通過電商賣出個好的價格,真正實現了「只要果樹種下了,其他的就全不用愁」。子女收入提高,再由子女贍養老人,許多貧困戶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長期穩定的脫貧。
打包好等待寄出的產品
大河東村的貧困戶劉杜英便是這種情況,由於身體原因,劉杜英已經失去了勞動能力,無法下地幹活。在村「兩委」的協調下,劉杜英的1畝多地流轉給了自己的大兒子栽種桃樹。1畝桃園大約能產4000斤的桃子,過去桃子1斤能賣1.5元左右,而現在1斤能賣到2.5元,而且銷量很好不愁賣,1畝地算下來大約能增收4000元。加上各級政府的扶貧政策,劉杜英一家實現了穩定脫貧。目前,大河東村12戶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如果說,「電商+林果」是把當地的水果賣出去,那麼「電商+旅遊」則是把外地的遊客引進來,除了電商扶貧,旅遊扶貧也是龍廷鎮扶貧工作中一項不可忽視的亮點。
龍廷鎮掌平窪村
龍廷鎮的掌平窪村在新泰市是個小有名氣的地方,無論是當地的紅色文化紀念館,還是當地的民宿,都極具鄉村特色,而最令人樂於稱道的還是掌平窪村的「螺旋老井」。
據了解,掌平窪村自古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為解決吃水困難,村黨支部成員曾帶領村民歷時10年,手刨肩扛,挖井不止,硬是在半山崗上鑿出了一口直徑18米、深28米的石井,這種 「戰天鬥地、百折不撓、勠力同心、久久為功」的精神,激勵著一屆屆黨支部班子帶領黨員群眾不懈奮鬥、不斷前進,也為掌平窪村的旅遊產業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龍廷鎮革命史紀念館
近年來,龍廷鎮掌平窪村的鄉村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深挖當地文化底蘊,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充分利用掌握的文旅資源和旅遊專長,整合新泰旅遊資源,推出「禮聖故裡,紅色龍廷」一日遊,新甫山、龍廷一日遊、二日遊精品旅遊線路。利用「電商+」模式對當地的旅遊資源進行推介,為掌平窪的旅遊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助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龍廷鎮掌平窪村既有著濃厚的人文歷史,又有著清新雅致的自然風光,距離新泰市裡只有十幾公裡,但卻沒有絲毫的城市喧囂。這些特質讓掌平窪村具備了一切成為「城市網紅景點」的潛質,在網絡的傳播帶動下,掌平窪村儼然已成了新泰市周邊旅遊的「網紅打卡點」。2019年在掌平窪村舉辦的新泰O2O購物節暨首屆農村電商節,正是當地旅遊產業與電商深度融合的產物。
融合創新,全民參與,電商與旅遊在掌平窪碰撞出絢爛的火花,使得掌平窪村從省級貧困村脫胎換骨,成為蛻變為名副其實的「美麗富足村」,該村的貧困戶憑藉的旅遊分紅以及景區就業,已經全部實現了穩定脫貧。
龍廷鎮特色產品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近幾年努力,龍廷鎮扶貧工作成效明顯。全鎮所有貧困戶收入穩定超過省定脫貧標,均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無返貧和應納未納現象;全鎮所有省市級貧困村和扶貧重點村的省標貧困發生率均降至2%以下,能夠提供法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服務、醫療保障服務和符合當地飲水安全標準的水源,村內有穿村硬化道路,且全部通生活用電,完全達到省市級貧困村和泰安市扶貧工作重點村退出標準;貧困戶住房安全、飲水安全有保障,教育、醫療政策實現全覆蓋;低保、殘疾、就業、金融及其他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到位;社會扶貧深入開展;扶貧項目有序運營;經鎮自查自測,全鎮貧困戶滿意度達到100%。
新泰市龍廷鎮黨委書記張仕峰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產業扶持上下功夫,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在精準幫扶上下功夫,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確保脫貧路上不讓一人掉隊。」新泰市龍廷鎮黨委書記張仕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