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兩隻老鼠站立互毆,一旁貓咪嚇傻!》的新聞在網上瘋傳,畫面的確很滑稽,也很有笑點。
這樣的新聞,近年來似乎很不少。比如幾年前「動物園裡,牛追老虎」的事,飼養員本來是要培養老虎的野性,沒想到反把老虎嚇壞了。
這兩個事應該能算作同一類吧,還有更多,我不想再去找了,只是想說,我們不能只把這類事當笑話看。
「貓怕老鼠」「虎被牛追」這樣的事為什麼會成新聞,會被人們熱傳,被當成笑話看,因為這是反常理的。貓吃老鼠,老虎吃牛,才是連幼兒園孩子都知道的常識。
其實,這類事在我們人類世界裡也同樣存在,我舉幾個歷史上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幾件。
第一個是秦時趙高「指鹿為馬」。千古一帝秦始皇匆匆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後,李斯被趙高脅迫著改了詔書,立胡亥為秦二世。趙高利用各種手段,殺了李斯,成了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但他再厲害也只是一個臣吧,生殺大權是掌握在秦二世手中的啊,他要冒死試一下自己的勢力。於是他把一頭鹿帶上了朝堂,當著秦二世的面把鹿說成馬,群臣也大都同意,秦二世反倒不敢反駁。這讓趙高洞悉了一切,最終秦二世也死在了趙高的手中。
第二個是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一樣地上演各種鬧劇。等到曹操出場,他比之前的幾位要高明的多,抬出了傀儡皇帝。皇帝也就成了擺設,曹操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否則就有身家性命不保的危險。諸侯也不敢造次,否則,曹操就以皇帝的名義下詔書,集天下之力去消滅他。
再比如唐代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驛兵變」,明代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等等。有些是推動了歷史發展,有些則把國家引向危亡,讓百姓受苦、生靈塗炭。
食物鏈也好,社會組織秩序也罷,都是時間和生物發展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都遵循著優勝劣汰的原則。外界幹預,尤其是人類的加入,經常會使一些現象發生扭轉,甚至產生不合常理的結果,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究竟該怎麼樣,大家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稱。
這是我看到這則新聞後的一點感受,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