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熱浪襲擊--極端天氣不只是氣候問題,也牽引著未來經濟動蕩 |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21-02-15 陳文茜

歐洲的六月,已經不是「夏天將至」的預告。從 6 月 26 日周三開始到周末,歐洲大陸這波極端熱浪,達到突破攝氏 40 度的高溫巔峰,整整比平常的六月均溫高出攝氏 11 到 17 度。

西班牙東北方也遭森林大火肆虐於巴塞隆納南方,預報中心說,明天高溫將直飆攝氏 45 度,連波蘭北邊的海岸也熱烘烘。波蘭創下史上六月最高溫 38 度的紀錄,冷冰冰的波羅的海,現在成了避暑聖地。

 

這是因為源自格陵蘭與中北歐上空的兩股強大高壓系統,阻擋南方的低壓系統,使得來自西班牙沙漠與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熱氣流,將極度高溫帶往西歐和中歐大陸。

 

歐洲的六月,已經不是「夏天將至」的預告

尤其在熱島效應下,法國和德國的都市地區,更是「無聲殺手」熱浪痛宰的區域。


 

法國民眾:

   

法國過去六月最高溫紀錄為攝氏 41.5 度,如今這波熱浪,讓法國南部 27 號一舉出現破紀錄的攝氏 43 度,使得法國當局「如臨大敵」。

 

法媒表示,法國大城裡昂禁止所有老車上路以降低空汙;法國街道和咖啡館空無一人,反倒河畔的公共遊泳池門庭若市,上百個家庭大排長龍,邊等邊揮汗。

 

巴黎啟動了 3 級熱浪行動計劃,開放更多博物館、教堂等這些「冷空間」給民眾抗暑;多達 8 個遊泳池,晚上 10 點後還繼續營運;巴黎南部的艾松省(Essonne)因為空調設備不齊全,約 50 所學校停課。

 

「史上首度破45度」 法國熱地獄創下45.9°C

法國健康部長 Agnes Buzyn 就此現象發出聲明:

眾所皆知,熱浪將不斷發生,且在未來的幾年將更劇烈。因氣候變遷之故,在此我要求每個人為自己、為家庭、為鄰舍負起責任,避免因不必要的風險,造成急診室失效。


 

德國最大的威脅是森林野火,消防單位不斷在森林空中來回,撒下上千加侖的水滅火。

 

6 月 26 日周三,德國柏林與波蘭邊境的 Coschen,下午時分雙雙出現攝氏 38.6 度的高溫,打破 72 年前——1947 年攝氏 38.5 度的紀錄,重新改寫德國六月的最高溫度。

 

對此,接受訪問的德國旅人表示,他們只能放慢速度,不慌不忙,然後喝喝喝,喝很多的水。

  

熱浪!德國創138年最熱六月,高速公路限速

這波氣象專家口中「地獄般的熱浪」,讓德國夙負盛名的「無限速高速公路」,罕見的讓部分短程路段暫時取消無限速政策,以防止因道路過熱而釀下交通意外。

 

氣象專家指出,其實歐洲熱浪並不特別:2003 年法國熱浪,當時導致 15000 名法國人死亡,成為著名的「夏日大屠殺」;去年 2018 年夏天,北歐熱浪也造成北極圈出現野火;南部希臘則因野火造成多人死亡。

 

但不尋常的是,今年這波歐洲熱浪透露出,極端高溫的「頻繁程度」 越來越密集。法國國家氣象研究指出,2050 年前,歐洲極端熱浪的頻率將達到現有的 2 倍。

 

對此,德國氣候教授烏裡奇解析道:

熱浪並不特別,問題在於這些熱浪的「頻率、停留時間和強度」等,隨著全球均溫增加而增強。

 

專家:歐洲熱浪不特別,不尋常的是「頻率高」

科學家觀察,全球暖化加上 2015 年起厄爾尼諾現象,使得海水持續異常偏暖,這些元兇因素,造成整個歐洲的氣候正逐漸「非洲化」。 

(厄爾尼諾現象(西班牙語:El Niño),又稱聖嬰現象,與另一現象南方濤動合稱為ENSO。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歐洲太空總署觀察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整個沙漠化的區域正往北移動,從西班牙、法國到義大利,歐洲沿地中海的 30 萬平方公裡區域,都面臨沙漠化危機,受威脅面積比整個英國還大,人口高達 1659 萬人。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已經開始沙漠化的區域還包括法國南部,向來絕美翠綠的<普羅旺斯>。

 

氣候變遷下的歐洲沙漠化北移襲普羅旺斯

臺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解析道:

未來這個沙漠地帶,就是撒哈拉沙漠的地帶,開始乾熱的氣候;乾熱的氣候往北移,移到地中海,所以現在它進義大利這一區,他們很容易出現火災,尤其是夏季。

 

而熱浪造成的後果不會只是氣象現象而已。財經媒體 Bloomberg 調查,因為熱浪和乾旱,許多歐洲小農必須毀掉農作,以降低災損金額,使得今年歐洲小麥收成,將創下六年來最低。於是極端氣候造成歐洲小農銳減糧食欠收,進一步引發對社會的不滿、對外來移民的敵意,以及對政府的憤怒。

 

這一連串從氣候問題開始,惡性循環掀起不可逆轉的經濟和政治風暴,先是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是歐洲極右政黨崛起、法國黃背心運動……不斷複製。

 

不只是氣候問題!極端氣候引發全球政經動蕩

 

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說道:

我們正在為歐洲的新均衡和新能源做準備,在這個新的歐洲春天,波蘭和義大利將成為主角,這是真正的歐洲價值觀的重生。

 

你們以為,暖化與極端氣候,只是一場氣候議題嗎?它與人類民主的結束、社會對峙的距離,其實如此之近。

本文內容來源:《文茜的世界周報》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時代_極端天氣時代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極端天氣 人們一直在關注和討論極端天氣。在2009年的冬季,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被極端寒冷大範圍籠罩著,美國多個地方不斷出現最低氣溫紀錄;歐洲的暴雪中斷了空中和陸路交通。2011年年初,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接受記者採訪,在歸納極端氣候時說,不可能預測到2011年會有什麼極端氣候出現。 極端天氣 但這一年的一半還沒過去,人們就發現,極端天氣已經多次出現在全球各地。
  • 【葡新頭條】最狠熱浪襲擊歐洲 葡萄牙100人熱死 荷蘭每周多出200人喪生
    根據氣象機構的說法,此次熱浪發端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並逐漸移到法國、英國、德國、波蘭和歐洲其他地區。美國在線雜誌《石板書》稱西歐被熱浪烘烤,法國快成烤麵包了。此次席捲歐洲的熱浪是500年來最厲害的一次。《石板書》還稱,目前歐洲經歷的熱浪已經是今夏世界範圍內的第三波。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在五六月份遭遇熱浪襲擊,它們入選世界歷史上最致命的十大極端熱浪。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2019年,在英文領域,「氣候緊急狀態」一詞的使用頻率遠超其他所有類型的緊急情況,是「健康緊急狀態」的三倍多。而「氣候罷工」(即為了呼籲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而舉行的罷工或罷學)在2019年的使用頻率比2018年增加了100倍,遠超其他短語。在中文領域, 「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等詞語也屢見報端,就算是對氣候問題不甚敏感的普羅大眾,也很難忽視各種媒體報導的衝擊。
  • ECMWF推進歐洲極端天氣次季節-季節可預測性研究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在2016年出臺的未來十年戰略規劃中就包括次季節-季節可預測性目標,其中除了計劃將高影響天氣的集合預報時效提前至兩周外,還決定到2025年將大尺度天氣系統和多系統之間轉變的預報時間提前至4周。
  • 西班牙和歐洲的熱浪或將是新常態:各位,防暑要「打持久戰」了!
    「歐洲正在融化」,從6月最後一周以來的一段時間裡,歐洲多家媒體紛紛用此類標題,來形容今夏侵襲歐洲的高溫天氣。  進入7月後,雖然部分地區氣溫有所下降,但整個歐洲的熱浪仍在持續,並由此引發嚴重山火威脅。此外,據氣象部門預測,此輪高溫天氣很可能只是今夏歐洲遭遇的一系列熱浪考驗的開始。
  • 歐洲多個國家將迎40度高溫 天氣在6月是前所未有
    「撒哈拉般的燥熱即將襲擊歐洲!」德國《圖片報》23日報導稱,多國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將遭遇高達40度的極端熱浪襲擊。在歐洲,這樣的極端高溫天氣在6月是前所未有的。  氣象預測公司AccuWeather稱,預期的熱浪是「大西洋上空的風暴與歐洲中部及東部高壓」的結果,並將「從非洲北部向歐洲輸送非常熱的空氣」。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歐洲熱浪事件相關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2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馬鳳)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院袁星教授團隊馬鳳博士在地學一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歐洲熱浪事件歸因及未來預估研究成果。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地理觀察】6種極端氣候或襲擊全球,200名科學家聯合預警:地球或將崩潰
    但是,這些其實都不是地球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這些只能算是偶然發生的事件,真正的地球危機,是地球的氣候問題。就在上周,全球有200名科學家聯合發布了一項長達50頁的報告,警告人類地球的6種極端氣候或襲擊全球,地球或將崩潰。自從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地球的氣候危機就逐漸開始顯現。
  • 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通訊員梁科報導1月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1-2月南方地區出現罕見陰雨寡照天氣」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7-8月印度等國持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世界氣象組織:熱浪或將使防疫更困難
    據埃菲社5月26日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克萊爾·納利斯表示,新冠疫情對許多人而言提高了熱浪帶來的風險,增加了他們應對高溫天氣的難度。該組織發出的警告得到了全球氣候和健康專家的支持。報導稱,新冠疫情影響下,歐洲通常會採取的一些緩解夏季高溫影響的措施、尤其是針對老年群體的措施因與一些防疫措施衝突而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不會實施。
  • 2020極端氣候頻發:歐洲世紀暴風雨,南極洲氣溫首破20度
    時代周報記者:袁潤秋2020年的開端,全球各地也在變暖的氣候環境下,上演著一幕幕的極端環境事件:整整持續了7個月的澳大利亞大火終於被暴雨撲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洪水的威脅;南極洲首次出現了超過20℃的高溫,企鵝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歐洲世紀暴風雨席捲而來,損失慘重……
  • 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一邊下冰雹,一邊46°C高溫...
    波蘭南部遭遇強風暴襲擊約2.6萬戶家庭斷電近日,惡劣強風暴天氣席捲波蘭南部地區,多地出現強風,降雨和冰雹等天氣,樹木被連根拔起,由於惡劣天氣的破壞,大約2.6萬戶家庭斷電,在受災最嚴重的西裡西亞省南部地區,20棟建築受到破壞。六月熱浪罕見歐洲今夏「不好過」近年來,全球熱浪和高溫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持續增加。
  •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 多地氣溫破紀錄
    中新網7月1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這幾天遭罕見熱浪侵襲,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西班牙部分地區溫度超40攝氏度。高溫引發各種事故,歐洲各地發生多起森林火災,許多地方飛機停飛、鐵軌變形、學校停課……為什麼歐洲會熱成這樣?
  • 氣候變化,澳大利亞極端火災的「推手」
    3月5日,世界天氣歸因組織 (WWA)發布最新研究指出,氣候變化助長了澳大利亞山火爆發的天氣條件,要對這次山火負一定責任。  來自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研究人員共同參與了研究。他們發現,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使澳大利亞遭受極端火災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30%。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溫度升高2℃,出現類似此次山火爆發時天氣條件的機率將增加四倍。
  • 《柳葉刀》報告:疫情與極端天氣事件並存,氣候變化影響令人擔憂
    最新發布的柳葉刀倒計時第五份年度報告 [3],展示了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前景,例如極端天氣事件持續增多,全球糧食安全面臨更大挑戰、傳染病與野火等多種危機同時出現的風險增加。[4]1部分指標惡化,複合型危機風險增加沒有一個國家能免受全球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世界上各地區對極端高溫的脆弱性都持續增加。
  • 歐洲熱浪衝擊波破記錄,高速路融化
    「我們看到公民非常不負責任,並在中午和下午2點之間繼續慢跑,」她告訴法國2電視臺。位於法國南部區域的法國Grospierres,周四達到107.6F,創下歷史新高。歐洲熱浪衝擊波破記錄此外,德國執法部門降低了Autobah部分車輛的速度限制,原因是擔心天氣炎熱可能導致車輛經過時公路變形。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截至7月10日,連續39天——6月2日至7月10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歐洲乾旱已2年,未來情況更糟糕,幾十年後將出現極端天氣
    該報告指出,科學家利用歐洲地區過去幾年的氣候數據進行分析和模擬,發現歐洲過去幾年極端乾旱的情況是史上最嚴重的。不僅如此,科學家還預測到如果溫室效應的趨勢不得到遏制的話,那麼到了2100年歐洲遭遇極端乾旱的情況會明顯增多。什麼原因造成了乾旱情況頻發?
  • 打開極端天氣事件的黑匣子:講述氣候危機的新範式 ——民促會、綠色和平舉辦「氣候傳播工作坊」順利落幕
    雖然疫情把大家困在家裡,但氣候變化的步伐並未停止,北極海冰加速消融,全球各地山火肆虐,以及今夏中國南方的洪澇災害,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依然在不斷給我們釋放氣候變化的警訊。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會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和節奏。接下來是否能做到低碳的、更有韌性的、和對自然負責的復甦,是中國實現2030達峰目標和2060碳中和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