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褚漢辰)
1.
2018年10月23日,是《後青春期的詩》發行十周年的日子。
那時,《知足》、《戀愛ing》和《倔強》在大陸達到了傳唱度的巔峰,就連筆者家鄉小縣城的盜版音像店,也用大功率的音響,放著「L——O——V——E,LOVE!」招攬顧客,在許多人眼裡,五月天便是青春的化身,青春的坦率與激蕩,青春的分別與疼痛,你幾乎都能在五月天最有名的那幾首歌裡找到詮釋,這種印象綿延十年之久,直至今時今日。
實際上在那時,這個樂團最年輕的貝斯手瑪莎也已經32歲,而這張《後青春期的詩》,其實根本和青春沒什麼關係。
《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這首歌裡,阿信唱道:
生活的 反面會是
死去還是 這般生存 不再有衝動
閉上眼 就能感覺
生命正在 一分一秒 飛奔遠離我
還不如一隻昆蟲 至少能破繭展翅
飛向那被奪走的天空
是的,在你剛剛知道五月天,以為這個團體是青春、勵志和正能量化身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揭開每一個社會的傷疤,開始有了關於人生終極哲學的思考。
而且其實,這幾個標籤甚至一直與他們無關。
2.
五月天成團之時適逢臺灣的樂隊潮,他們第一次出現在唱片裡,是《軋車》這首歌。在這張由角頭音樂發行的《ㄞ國歌曲》裡,五月天的名字與董事長、四分衛這些後來成為臺灣搖滾中堅力量的搖滾樂隊放在一起。所以你看到的五月天,更多集中在人性的挖掘。
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裡有一首叫作《生活》的歌,歌詞這麼寫道:
有場戰爭 就在眼前
鬥志鬥不過溫暖棉被
這句歌詞一直是我覺得五月天所有作品裡金句的TOP1。在五月天成為如今的五月天之前,他們也是普通的校園內玩樂團的少年,臺北大大小小的酒吧和夜市都是他們活動的地方,有時酬勞就是店主提供的幾份炸雞,幾個人也自得其樂,覺得那便是人間美味。
「鬥志鬥不過溫暖棉被」,這其實又何嘗不是如今年輕人「喪」文化的真實寫照。在思想啟蒙的年代裡,崔健吼出屬於那個時代振聾發聵的聲音,但五月天又何嘗不是如今這個時代年輕人想法的表達。
3.
當1998年,阿信和瑪莎騎著小綿羊把Demo送往光復南路那家久負盛名的唱片公司的那個下午,他們或許還未預料到華語樂壇的大哥,滾石唱片的掌舵人李宗盛會親自打給他們。
所以團長,也是五月天吉他手怪獸收到電話那頭的自報家門時,回之以「你李宗盛,我還羅大佑咧!」的調侃,當然,這根本無礙於李宗盛把他們招入麾下的決心,且五月天剛剛進入滾石,就被送給了彼時華語樂壇的人氣王任賢齊一起參與各種活動。
自此,五月天跑的場子從各種店家變成了校園。他們為任賢齊伴奏之餘,也能向臺灣的大學生們現場演唱屬於他們的歌曲。就這麼跑了一百多場。
有記者問任賢齊為什麼不用樂器演奏水平更高的技師團,任賢齊說,他們幾個人,真的很有意思,每次演出賺了錢之後,都存起來,也不吃喝玩樂,也不供房子,我問他們存那麼多錢幹什麼,他們說要存錢買樂器。」
你看,五月天就是這麼一個離你很近的學生樂團,而且《志明與春嬌》這樣的閩南語歌曲,也拉近了他們與臺灣普羅大眾的距離,帶著他們在臺灣從北走到南。
等到第一次大型演唱會時,竟然已經是他們的第168次現場演出了,所以這場臺北市立體育館的萬人演唱會,乾脆就被命名為「第168場」。
阿信面對臺下歡呼的歌迷,激動地喊道:
「我們一起做到了!」
他們做到的不止是演唱會而已,還有首張唱片30萬張的銷量。與次年出道的周杰倫出道作《Jay》打平,並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扎堆出道的天王天后們之中,以唯一的樂團身份殺出重圍。
4.
五月天最初三張專輯全部是藍色封面,也被樂迷們稱為「藍三」。在第一張專輯橫空出世後,《愛情萬歲》和《人生海海》保持住了這個勢頭,銷量一直維持在三十萬上下。
很難得的,是那時的五月天根本不在乎商業元素,所以當你現在點開前三張專輯的歌曲時,會聽到有種粗糲莽撞,卻也清新自然的少年感。
這其中我最想推薦給各位的並非《擁抱》、《溫柔》這樣的大熱金曲,而是《愛情萬歲》裡一首名為《憨人》的歌。
憨人在閩南語裡便是傻瓜的意思,阿信在歌詞裡將五月天以傻瓜自比,把五月天一以貫之的精神在歌詞內道盡:
我有我的路 有我的夢
夢中的那個世界
甘講伊是一場空
我走過的路 只有希望
希望你我講過的話
放在心肝內
總有一天
所以你也就不意外,在2001年,瑪莎入伍,石頭遠赴英國求學,冠佑也去美國磨練鼓技時,為什麼阿信不趁這個機會以個人名義出道再撈上一筆,而是選擇乖乖去滾石唱片甘當幕後了——因為五月天從來都不會,像現在的流量小生們一樣用人氣賺快錢。
時至今日他們的生活還很難和大明星的身份聯繫起來,五月天演唱會的壓軸曲多是《憨人》,他們也的確做到了。
所以當兩年空窗期結束之後,除了發行新唱片《時光機》,五月天還做了一件事:從內地的酒吧演出,重新開始。
那是北京一家叫作無名高地的酒吧,那晚也並非五月天的專場,甚至更像是內地樂團Joyside和未來腳踏車的助演,而觀眾也只有區區三十多人。但就是從這裡開始,氣勢如虹的下一個傳奇即將展開。
十年後,阿信面對鳥巢的十萬歌迷,動情回憶起了那個演出的晚上:從無名高地到鳥巢只有1.6公裡,這1.6公裡,五月天走了整整十年。
5.
雖然我遺憾於五月天在大陸市場由於那幾首成名作而時常被人貼上誤解的標籤,但同時又慶幸於十年前當五月天剛剛被人們熟知時,便有了《後青春期的詩》。
這張作品宛若一支長矛,穿透你心內自己都沒意識到深埋於此的傷口,把你用之以掩蓋的日常全部揭開,直抵真相。
所以就有了開篇提到的《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有了直接能望到人生終結之時的《如煙》,這張專輯裡最有名的一首《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也常是無數都市男女夜不能寐、獨自啜泣時耳機裡的BGM。
不破不立,在《第二人生》裡,五月天把這種氛圍再進一步:如果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帶著你走到了末日,如果今天就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天,那麼會不會,生活反而變得更有希望?
所以五月天做的也不止是描繪一幅末日景象那麼簡單,出道之後的最大巡演,浩浩蕩蕩的「諾亞方舟」演唱會開啟,五月天終於從最初的炸雞店,走到了只有寥寥幾人敢挑戰的華語歌手殿堂級演唱會場館:鳥巢。
阿信又一次高呼:
「我們一起做到了!」
回顧你對五月天的印象,除了那幾首熱門的歌曲之外,可能就是他們日復一日在不同城市的演唱會吧,總有一個晚上當你打開朋友圈,可以刷到《知足》的小視頻和滿場手機閃光燈照亮的點點星光,以及以他們歌曲為背景的各類愛情小故事。
是的,這個樂團從成立之初便定下了他們的基調:相比於唱片作品,如傳教般神聖的現場感才是五月天精神的究極體現。
所以每張專輯後,都有相應的主題巡演,在諾亞方舟之前,其實第六張專輯《為愛而生》的巡演就開始在內地大規模展開了。
最近的一次巡演是「人生無限公司」,8月26日,內地巡迴終場在鳥巢結束。
6.
人生無限公司巡迴演唱會對應的專輯,是五月天第九張唱片《自傳》。
專輯主題正如這張專輯的名字一樣,講述的也是五月天出道二十年來的故事。而《自傳》中的自傳,無疑是《任意門》這首歌。
歌詞裡「苗慄孩子 搬到臺北求學」的冠佑,「水手之子 重考擠進信義路校園」的石頭,以及他們「和高雄學弟 當時看不順眼」——高雄學弟指的無疑是瑪莎。以及「椰林大道放棄了律師的家業」的怪獸。
至於阿信本人,他在歌詞中的形容是「自強隧道,漫長得像永遠」。
這說的是關於他的一個知名故事:在被滾石籤下之前,阿信每晚工作後騎機車穿過自強隧道,他常邊騎邊想:「我們這樣下去會不會有未來?」但有天他突然想通,青春那麼短,為何反覆懷疑,而不花在想如何實踐夢想呢?「我就告訴自己,在騎出自強隧道之前,我一定要把迷惑結束。」
那時的少年阿信恐怕沒想到的,是穿過自強隧道後,迎接他的是萬千螢光棒和歡呼聲吧。
五月天是什麼?是青春,是人生,還是對你來說,是關於某場演唱會、某首歌、某張唱片的記憶?
這些都不重要,記住阿信說過的一句話就夠了:加入五月天,永遠都不會太遲。
【版權歸作者所有 稿事編輯部整理髮布】
轉載或投稿請聯繫郵箱:major_ent@163.com
歡迎關注【稿事編輯部】公號和微博@稿事君
本文來源:稿事編輯部 責任編輯: 孫藝琳_NK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