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咽喉痛千萬不能忽視,容易致命!趕緊到醫院就診

2020-12-15 宋安全醫生

很多人出現咽喉痛時想到的就是感冒,殊不知急性會厭炎也會出現這種症狀,急性會厭炎是會厭黏膜的急性炎性病變,起病快,是喉科的急重症之一,成人及兒童均可發病。

當發生急性炎症時,會厭會腫脹達正常的4-5倍,阻塞氣道,造成嚴重的呼吸困難,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可獲痊癒,少數患者可危及生命。

急性會厭炎的病因有哪些?

感染:是最常見的病因,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病原體,此外還有葡萄球菌 、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埃希菌等等。變態反應:比如因為飲食、藥物、蟲咬等可引起會厭、杓狀會咽襞的高度水腫,繼發性感染而發病。外傷:高溫飲品燙傷、醫療器械損傷等。臨近器官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口底炎等等。

急性會厭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起病急,多有發熱、畏寒、頭痛、全身不適咽痛劇烈,吞咽時加重。因為會厭腫脹,以致語言含糊不清,像口中含了東西一樣。嚴重時可有喉部阻塞感,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間接喉鏡下見會厭紅腫,舌面尤甚,重時可呈球形,若膿腫形成,會厭舌面可見黃白色膿點。急性會厭炎該如何治療?

控制感染。局部給予激素霧化吸入,以促進炎症消退。有膿腫形成者可切開排膿。吸氧,對於明顯喉阻塞症狀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以免發生窒息。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如果發現感冒後出現喉嚨不舒服,並且還出現了呼吸困難,不要想著繼續觀察,要立即就診,因為一旦發生了呼吸困難的表現,一般都是病情比較危重的信號,千萬不要耽擱,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

預防急性會厭炎的發生,平時應加強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會厭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症,要及時治療,防止感染蔓延。

相關焦點

  • 女子咽喉不舒服,到醫院查出甲狀腺癌,醫生:3個信號不能輕視
    咽喉不舒服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在大多數人看來,要麼是呼吸道問題,要麼是慢性咽炎引起的,總之問題不大。如果將咽喉不舒服跟癌症連到一塊,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詫異,但作為醫生,真的要提醒大家不容忽視。有位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因為咽喉不舒服前來就診,沒想到經過檢查,最後卻確診甲狀腺癌。
  • 河北醫大二院:全預約就診,患者到口腔、耳鼻咽喉、眼科等重點科室...
    河北日報訊(記者張淑會)1月6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發布公告,對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重點科室就診流程進行調整。根據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和通知要求,結合目前防控形勢及醫院實際,河北醫大二院提醒公眾:一、鑑於口腔、耳鼻咽喉、眼科診療的特殊性,請廣大患者謹慎就診,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請先到發熱門診就診,其他來院患者須出具3天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到門診就診。
  • 大連各大醫院就診須知
    (二)如果您到門診手術室和陰道鏡進行治療,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報告。(三)如果您到白山路分部就診,需持7天內核酸檢測報告就診。(四)就診時需要保證「一醫一診一患」,保持安全距離,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無急診急症等特殊情況,請近期儘量避免到醫院來,減少交叉感染機會。相關診療項目何時恢復正常,將根據疫情防控實際情況第一時間進行通知。請來自金普新區的人員到有發熱門診資質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就診。
  • 耳朵問題也會致命,體檢五官檢查要重視
    僅僅一條外耳道,就隱藏著重重危機,甚至嚴重到危及生命!起病急,持續性耳朵痛、流膿,有時病變比較嚴重甚至會累及到相應的顱神經,造成致命危險。糖尿病患者怎麼做為了防止壞死性外耳道炎的發生,糖尿病患者該怎麼做?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下面四點:
  • 這種病不能忽視!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松江南院)專家和你...
    這種病不能忽視!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松江南院)專家和你聊聊膽石病 2020-07-11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醫服務丨耳鼻喉出現這些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當前,隨著易過敏季節的到來,海澱醫院耳鼻喉科門診需求量逐步上升。為滿足廣大患者的就診需求,耳鼻喉科日常診療所有項目均已開展。 加強防控措施 保障安全就診 在加強防控、保障患者安全就診的前提下,耳鼻喉科滿足患者對專家號及普通號的各種需求,並根據門診量隨時增加出診醫師,儘量減少患者就診等待時間。與此同時,開放門診聽力檢查,喉鏡檢查,耳鏡檢測等診療項目。
  • 疫情期間,到醫院就診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可防可控,但不能放鬆警惕據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於春富介紹,經過前一段時期大家的共同努力,全省疫情形勢有了顯著好轉。全省新增確診病例連續6天0報告,新增疑似病例連續3天0報告。從最多一天新增確診24例,到目前連續6天0報告;從疑似病例最多一天389例,到目前僅剩2例;從累計245例確診病例在院,到186人治癒出院,在院病人剩餘58人,這幾組數據再次印證,新冠病毒可防可控、新冠肺炎可救可治。於春富說,儘管如此,目前仍有3165名密切接觸者因隔離期限未到而沒有完全解除隔離。因此,現在還不能盲目樂觀、不能放鬆警惕。
  •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
    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 就診率卻不足20%「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
  • 中大醫院門診全面啟動預約就診制,口腔等特殊科室門診恢復!
    3月9日起,正式恢復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燒傷整形科門診工作。 其中,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燒傷整形科恢復專家及特需專家門診。 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我的南京或健康格子手機APP,或撥打電話12320、025-83272114等途徑提前24小時,實名預約、就診,未繳費患者請提前半小時到院取號。
  • 病例|容易被忽視的疲勞性骨折
    威爾醫院骨科專家林子洪醫生,同時也是聯合醫生集團的高級顧問,他每天都要為許多深受骨科疾病的患者診治,今天林子洪醫生將為我們科普容易被忽視的「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的病因說到疲勞性骨折,林醫生解釋了它的病因:「疲勞性骨折,它是因為骨骼系統長期受到非生理性應力所致,由於長期、反覆的輕微暴力集中作用於骨骼,日積月累下骨骼便出現連續性中斷或塌陷變形,是一種慢慢的進行性的損傷」。日常鍛鍊需適度
  • 長期抽菸喝酒咽喉不適?警惕喉癌發出的這些信號!
    咽喉不適有段時間了還沒好?如果您又有抽菸喝酒,趕緊上醫院檢查一下吧! 劉伯伯和李叔叔都是已經40年老菸民了,今年他倆都不約而同的出現聲音嘶啞等咽喉不適,持續了半年以上都沒有好轉,近期反而還有加重,開始都以為是「上火」,未引起重視,直到看了電視上某明星得了一種叫「喉癌」的疾病後才引起警覺,來到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結果先後都被診斷為喉癌。喉癌??!!得了以後是不是就不能說話了?
  • 癌症來臨前,身體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信號?
    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儘快進行治療,治癒率可提升到80%以上。根據2019年初國家癌症中心發表的數據,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是我國較高發的六種惡性腫瘤。這些惡性腫瘤在確診前,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及時發覺這些身體發來的「預警信號」,把握癌症來臨前的「逆轉」機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 大連多家醫院發布最新就診通知!
    大連市友誼醫院:12月22日,大連市友誼醫院發布通知,即日起門診工作暫做如下調整:無急診、危急重症等特殊情況,請儘量避免到醫院來,減少交叉感染機會;門診就診實行實名制;進入大連市友誼醫院的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並主動接受預檢分診、流行病學調查,住院患者需要做核酸檢測、肺CT和血常規檢查。
  • 單位的體檢報告和私立醫院的就診記錄,保險公司能查到嗎?
    在三四線城市的私立醫院看病,能查到嗎?幾年前的就診記錄呢?在這裡統一回答大家,都能查到!只要保險公司想查就一定能夠查到!更何況不論是公司安排的體檢,還是去私立醫院就診,我們首先要出示的就是身份證,醫院只有確認了你的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之後,才會給你體檢。
  • 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急診科攜手好大夫在線義診
    據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建於1953年,建科之初由我國現代耳鼻咽喉科學創始人之一姜泗長院士主持科室工作,經過6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科室現設西城、通州兩個院區,開放床位110張,年門診量超15萬人次,年手術量5000餘例,其中外埠患者佔比超過40%。
  • 四肢末端麻木,你的身體已經出了問題,不可忽視,趕緊調理
    也可以檢測血脂,觀察是否有高脂血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當疾病存在時,需要注意服用、活血化瘀、降血脂、營養神經類藥物進行綜合治療。一、 腿和腳麻木的原因很多比如缺鈣、藥物中毒、營養不良、風寒潮溼、腰椎疾病等的因素都可能導致腿腳麻木。如果是感冒引起的腿腳麻木,熱敷、按摩、針灸也可以結合藥物治療。如果伴有腰痛,就要做腰椎檢查。
  • 貴州省人民醫院就診指南
    各位患者及家屬:為構建公平的就醫秩序,保障您的就醫安全,請仔細閱讀以下提示:1、我院實行實名制就診,請持本人身份證、社保卡掛號就診。首次就診患者可使用微信公眾號、自助機進行實名建檔,無身份證患兒需使用監護人身份證在自助機實名建檔方可掛號;2、我院實行全號源開放預約和分時段就診,建議您儘量在到院前通過微信公眾號完成預約,現場掛號的患者,請攜帶身份證或醫保卡等有效證件於門診大樓外「自助服務區」掛號,並按您的預約時段到院就診,請注意未到時段不能進入;3、預約掛號途徑
  • 疫情期間太原各大醫院就診須知
    限一位家人陪同就診,使用過的口罩勿隨意丟棄,投入門診黃色醫療廢物垃圾桶內。 門診就診患者嚴格遵守「一醫一患一診室」管理,請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有序就診。 外籍及回國人員請主動、如實告知工作人員旅居及旅行史,並遵循醫護人員建議,真實、完整地登記有關信息後,按照醫院安排到指定地點就診。
  • 這種病幾分鐘就致命
    這種病幾分鐘就致命悲痛!又一位「童年回憶」走了你或許叫不出他的名字但這張臉,一定無比熟悉許多心梗的症狀並不明顯,並且極容易被忽視,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號,其實是可以看出端倪。50~69歲是心梗高發年齡段!急性心梗一發作,若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死亡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