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選錯第一份工作,我的年薪少了50萬...

2020-12-22 澎湃新聞

01

選錯工作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有人說:職場總是存在不公平。

有些人畢業2年,月薪3W,有的人工作12年,月薪3K;

加班做方案的總是你,升職加薪的總是別人;

明明已經很努力,但是工作還是沒有突破;

換過很多工作,依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有時候,並不是職場不公平,而是你還沒找到屬於你的位置。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進入一家錯誤的公司,對你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獲贊破3000,排名第一的回答是這樣的:「應該是年薪少50萬吧。」

很多畢業生雖然有著名校背景、自身能力也不錯,但卻因為不了解自己,慌亂和焦慮下選錯了工作。

幾年後「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可見,在職業發展中,「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對了適合的職業,就能實行彎道超車,選錯了職業,你就做個陪跑者,5年後、10年後,再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和勇氣。

我的一位朋友分享了她的故事:

她從小成績十分優秀,常常拿年級第一。

畢業後,這位天之驕子聽從父母的安排,放棄自己熱愛的網際網路行業,在傳統製造業當了一名審計。

可是她討厭這份一眼望到頭的工作,沉悶又無趣,每天上班的心情就跟上墳似的,一晃5年過去了,幾年都得不到晉升。

最讓她無法忍受的是,那些成績比她差的人,混的風生水起,自己成了班級裡混得最差的一批,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她悔恨不已,長期一段時間處於抑鬱情緒狀態。

其實,在沒有搞清自己的職業定位前,隨便選擇職業對職業生涯的影響是致命的。

人的職業生涯有30-50年,但最重要的是前3-5年。如何把握時機,在前5年就找準自己職業方向呢?

02

內在職業性格,決定你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職場中,你是否也有也這樣的煩惱:

我性格內向/外向,適合什麼工作?

哪些職業正好匹配我的性格?

我性格中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是不是該繼續現在從事的職業?

回答不了以上問題的人,大多數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其實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心理學早有研究。

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每個人出生時都帶有先天性的氣質和功能上的偏好,這種先天的性質,會形成不同的性格類型,影響你的終身發展。

著名心理學麥克蘭提出一個素質冰山模型:把職業人員個體的不同素質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是指技能和知識,是容易了解和測量的部分,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就是你未知的職業性格,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這部分素質,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但一經挖掘,潛力巨大。

如果你還沒充分了解自己的潛在能量,就急匆匆地胡亂找工作,一步錯,步步錯,本來可以過得更好,卻被一個選擇悄悄毀掉。

我的閨蜜小豔,她畢業後,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想法,匆匆的選擇了行政文員崗位,每天都在各種整理和翻譯材料,毫無技術可言。

本來想這只是份過渡工作,早晚要跳槽,結果慢慢陷入死循環, 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什麼樣的崗位、追求什麼樣的職業……

耗了兩年還是選擇辭職,找工作大半年了,都收不到一個offer。無奈下只能修改簡歷上的期待薪資,從12K降到10K,最後到8K......

除了小豔的慘痛經歷,我們身邊還有經常種種例子:

性格內向的人,從事需要對接、頻繁與人互動的工作,苦不堪言;

缺乏耐心的人,從事數據處理,重複性強的工作,容易情緒暴走;

性格刻板的人,從事廣告創意方面的工作,經常思路斷片......

一直從事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只會越做越累,幾年都得不到晉升。

相反,根據內在性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你才會具有稀缺性,才會更容易不斷突破自己。

03

職業選擇之前,你必須知道

你最擅長的能力是什麼?

你的性格適合從事什麼工作?

與別人相比最大優勢在哪?

所幸,在這方面《職業性格測試》可以幫你。

本測評以榮格的人格理論為背景,根據國際經典的職業性格理論編制而成,此理論作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職業測試之一,大部分世界500強公司人力資源都在用。

通過測試,你將獲得:

測出你的職業性格是16種結果中的哪一種

評估你的性格優勢和劣勢

推薦適合你的工作崗位

提供專業職場發展建議

測評專業的依據是什麼?

根據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指標(MBTI)編制而成,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性格測試工具,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每年有數百萬使用者。

現由壹心理專業測評研發專家團,根據35萬中國人樣本數據,本土化編製成《職業性格測評》,更符合中國人的擇業觀和就業情況。

- 職業性格測試 -

↑掃描 二維碼 馬上參與測試↑

測試題:94 題丨報告頁:10頁

購買的測評保存在菜單欄【我的測評】

你將獲得什麼?

「以下展示報告部分內容」

01丨 測出你的職業傾向類型

02丨360°深入剖析你的職業性格

03丨 分析你的性格在職業中的優勢

04丨 提供職業發展建議,挖掘你的潛能

-部分用戶反饋-

▽▽

原標題:《因為選錯第一份工作,我的年薪少了50萬...》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年薪20萬的工作和年薪50萬的老公,選哪一個?寶媽回答太真實
    文|秘籍君年薪20萬的工作和年薪50萬的老公,要選哪一個?前幾天在網上遊蕩的時候,忽然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剛看到問題的第一眼,我選擇了50萬的老公。可後來想想,還是選擇20萬的工作吧。50萬再好,也不是抓在自己手裡的。所以就導致後來的我,異常的糾結。到底怎樣選擇,才算是最好的辦法呢?後來問了身邊一個寶媽,她的回答很真實。作為一個寶媽,她現在有一兒一女,全職在家一心一心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她毫不猶豫地選擇20萬,並且對50萬嗤之以鼻。為什麼會選擇50萬呢?以下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 「我年薪50萬,妻子一直不工作,怕離婚的卻是我」
    李哲的父母跟著哥嫂生活,而李哲和小萍在城裡工作打拼,兩人本來沒打算那麼早要孩子,都想要先把事業穩定住,再說孩子的事情,沒想到意外懷孕打亂了兩人的計劃,而且一檢查還是雙胞胎,兩人更加猶豫了。孩子生下來後,李哲父母身體不好就沒有來照顧,小萍擔心保姆不盡心,於是辭掉了工作全程自己帶孩子,這讓李哲很感動,因為小萍的事業並不比自己的遜色。
  • 上海一個年薪50萬的人,每天過的有多糟
    一個朋友在某個企業做高管,不是知名的企業,但是還在國內500強之列,私企,可能有很多人看不上,但是他算混的好的,年薪稅後有百多萬,還有分紅。一次喝酒時他和我說了一個工作上的故事,一個年薪50萬的經理,每天都是怎麼過的,我覺得年薪50萬絕對是高薪了,但是聽完朋友的話,覺得年薪50萬每天過的也不輕鬆。那個人是朋友下面的一個銷售經理,人很勤奮,但是學歷不高,靠著業績升上來的,很多銷售都這樣,我也見怪不怪了,但是我朋友覺得忍受不了。
  • 30歲,年薪50萬的人,還會焦慮嗎?
    但是年收入50萬的30歲年輕人並不是說年薪高了就不會焦慮和沒有憂愁的事情,相反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正是焦慮不斷湧現和各種人生壓力疊加的階段 也就是說越是我們在精力充沛,向上開拓的人生階段,又會碰到各種人生的障礙和競爭,這也是年輕人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面臨的社會大環境和生存環境,也是我們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代價
  • 我年薪50萬,卻買不起一個學區房:被窮人思維束縛的年輕人
    我年薪50萬,卻買不起一個學區房:被窮人思維束縛的年輕人 這個世界上,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比較貧窮的人,沒有誰不是為了房子車子而努力奮鬥。可以說很多年輕人已經貼上了房奴,車奴以及卡奴的標籤了。
  • 985本科生工作5年年薪50萬,感慨:想去美國留學工作,不回國了!
    對於現在應屆畢業的大學生來講,真的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啊!每年大學畢業的人很多,甚至還有很多985或者211大學畢業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應屆生面試的競爭壓力就越來越大了!當然了,如果有好的學歷或者從比較好的學校畢業,其實還是有很大的競爭力的。
  • 華為的碩士生年薪50萬,卻被當公務員的親戚嘲笑,看到工資對比網友...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華為的碩士生在進入工作單位以後,現在年薪50萬,在外人看來,這位碩士生確實有非常好的前途,可是在回到老家跟家人聊天時,這位碩士生卻被在老家當公務員的親戚直言在大公司裡工作
  • 英國畢業回來,第一份工作薪水情況!
    很多學生讀碩是為了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往往有的會期待過高,覺得讀碩就能覆蓋掉她/他之前的經歷,然後找到一個薪資很好的工作,最起碼也能把留學成本賺回來。但事實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我這邊選了一些學生的評論,其實還有很多不評論的我了解到的,只從薪水待遇來說的話,回國後也沒有混得很好。我們先看看微博的評論:說下你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薪水?
  • 「我兒子年薪50萬,你為何還如此挑剔」「沒什麼,工資是我發的」
    彈指揮手間三年時間轉瞬即逝,工作總算做得風生水起,不過婚事父母是急得牙痒痒,經常會催著張磊和她早日完婚、早生貴子。不過,恰巧的是,這個時候肖倩且意外地懷上了,乾脆就順了父母的意,乾脆把婚事給辦了。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真是天意弄人,剛好在這個時候他們的感情且出現了問題,兩個人開始鬧矛盾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 起薪高低或影響一生收入 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即大多數首份工作薪酬低的人,幾十年後可能依然收入不高;而那些一開始就領高薪的人,則更可能繼續留在社會高收入階層。 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根據美國的這份研究,似乎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非常重要的。
  • 一個月7000的,瞧不上年薪50萬的,上海相親阿姨哪來的優越感?
    最近幾天,上海相親阿姨火了起來,當然了他們的火,是因為他們的談吐,給大家帶來了歡樂。儘管他們是很認真的,更多的人把他們當作笑話來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上海相親阿姨的優越感!  這不是有一個相親阿姨,她問一個小夥子,你在上海有房嗎?有戶口嗎?聽到小夥回答沒有。
  • 年薪50萬的女性有車有房,要求另一半收入百萬,要求高嗎?
    年薪50萬的女性有車有房,要求另一半年收入百萬,這個要求我覺得不算高。女性年薪50萬,在上班族目前的工資水平中,已經屬於進入到了高薪階層,如果不是高端人才,恐怕很難達到年薪50萬。如果嫁一個年薪低於50萬的男士心裡就會覺得委屈。
  • 為什麼說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資 ?
    因為一個公司雖然不提供更高的薪酬,但是會給年輕人更多的成長空間,真正有志之人,你應該更看重後者。講到這裡,就要回到主題了--年輕人,不要太在乎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幾乎很少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資發財。如果大家能夠認清這個現實,就能體會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資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你在那個階段掙多少花多少。
  • 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換了5份工作後,我才有了答案……
    毫不誇張地說,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正困擾著80%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在身邊同學和學校老師的雙重施壓下,很多同學海投簡歷、胡亂求職,卻始終沒能形成一個清晰的職業目標和規劃。如果沒有提前想好自己要做什麼,而是抱著「幹一行、愛一行」的心態去強迫自己接受這份工作,這帶來的很可能就是職場不如意、頻繁跳槽。甚至說,如果你選擇的行業規模較小,職業圈子比較小,那麼頻繁跳槽很可能會將你列入各家單位獵頭或HR的「黑名單」中。第一份工作必須要好好選擇,因為,這是你職業生涯的起點。
  • CBA狀元年薪50萬,NBA狀元愛德華茲菜鳥賽季薪水有多少?
    SO,問題來了,CBA狀元年薪50萬,當選NBA狀元的愛德華茲菜鳥賽季薪水有多少?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實力的差距帶來了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工資待遇,雖然貴為CBA的狀元,但是區俊炫的年薪只有50萬,而且是在新秀合同中沒有漲幅。
  • 男子為紀念第一份工作離職,給領導寫另類辭職信,網友:入錯行了
    那麼離職肯定就要寫離職申請書,之前出現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的離職申請,那麼另一封另類辭職信也在網絡上瘋傳。這位男子為了紀念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離職時給領導寫了一封另類辭職信,網友紛紛表示應該是入錯行了。這位男子講這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但是因為個人原因不得不離職。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是自己對於這份工作非常不舍。
  • CBA狀元年薪50萬,當選NBA狀元的愛德華茲菜鳥賽季薪水有多少?
    SO,問題來了,CBA狀元年薪50萬,當選NBA狀元的愛德華茲菜鳥賽季薪水有多少?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CBA狀元的年薪雖然都是狀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CBA和NBA還是相差很多的,這一點也體現在新秀的實力和工資上。比如說當選CBA狀元的 區俊炫,他在NCAA的數據是場均4.2分、2.4籃板、0.4蓋帽。
  • 「我和那個年薪50萬的男友分手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據說,自己的年薪也有50萬,這樣,以後有房有車生活是沒有絲毫壓力的。 她們都說蘇曉青撿到寶了,這是何德何能啊。開始蘇曉青也很高興,但是被朋友說久了,也露出了隱約的憤懣:為啥我就不配得到這樣的男人呢?難道是我太弱雞?難道是我在朋友眼裡就是如此不堪的我?
  • 狀元年薪才50萬,CBA狀元區俊炫為何不效仿鐵牛打野球撈金?
    CBA狀元名頭看起來著實不小,可是相比NBA狀元錫安動不動就970萬美元的年薪,區俊炫的菜鳥賽季年薪才50萬,遠遠低於如今當紅的一些草根球星。SO,問題來了,狀元年薪才50萬,CBA狀元區俊炫為何不效仿鐵牛去野球場撈金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 畢業生起薪平均4854元,第一份薪水到底重不重要?
    第一份工作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有著一個顯著的意義,在生活方面這是我們養家餬口的基礎,沒有這份工作我們幾乎沒有辦法在這個偌大的城市立足,另一方面,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們進入職場的一個開端,所以很多人都在問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到底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