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人爭論,否則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道理

2020-12-23 肅竹時空

不要和人爭論,否則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道理。為人處世中,不要鋒芒不露,但是也不能鋒芒畢露。鋒芒不露會讓人覺得你無能,鋒芒畢露會讓人覺得危險,想辦法把你的鋒芒拔掉。所以要讓人看見你的鋒芒,但是卻給自己留下一個安全的範圍。

01不要和人爭論,否則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道理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關於一個技術性的問題,主管技術人員和主管領導發生了一點爭執。

技術人員反覆解釋其中的原理,講明可行性與不可行性,但是主管領導卻始終認為是技術人員能力的問題。

於是我悄悄暗示技術人員不要再爭論什麼,因為這個領導不懂,而且不想在這個方面有所作為,爭論沒有實際意義不說,只能讓項目停滯不前,還把責任弄到自己頭上。

有一句話說,不要和愚蠢的人講道理,否則他會弄不清誰是真的愚蠢。

其實這世上有很多人是不能與其講道理的,因為各自的身份不同,講道理的結果只能是讓自己變成沒道理。

有一個笑話說,有兩個人為一個問題爭吵了很久,到大堂上找縣令判決,縣令直接下令打了那個對的一方。

對的那一方覺得冤屈,就問縣令為什麼這樣判決,縣令說:「你明知道對方是錯的,你還和他爭吵這麼久,你的愚蠢難道不該被打嗎?」

02和人交往中,不要鋒芒不露,也不能鋒芒畢露

其實在任何時候,爭論都是愚蠢行為,對於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只能加深矛盾,造成更大的障礙。而同時,爭論是一種炫耀自己優勢的手段。

就如同那位技術人員,自己完全正確,但是領導卻非要把他說成不對,這種指鹿為馬式的行為,就是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主管,有這種將是非顛倒的能力。

在職場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用可行性研究來決定的,而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利益的權衡。

在我的長篇小說《城客》系列第六部《迷惘》之中,有一個小情節就是說主人公周陌的團隊因為太出色,讓企劃部感覺到壓力,導致後來企劃部動用特殊關係,限制他們的項目策劃執行,並直接否定了他們幾個非常成熟的項目,導致他們團隊的主力辭職,最後選擇了整個團隊解散。

這是小說中的情節,其實也是現實中的故事,我曾經說過一句話,無論是在一個單位做事,還是普通的為人處世中,不要鋒芒不露,但是也不能鋒芒畢露。

鋒芒不露會讓人覺得你無能,鋒芒畢露會讓人覺得危險,想辦法把你的鋒芒拔掉。所以要讓人看見你的鋒芒,但是卻給自己留下一個安全的範圍。

肅竹2020.10.11於勉縣(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為人處世#

相關焦點

  • 不要總是和女人講道理
    不得不說,每一對情侶之間,往往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有著很多彼此相互並不是那麼認同的時刻,畢竟是兩個那麼不相同的人住在一起,摩擦本來就是在所難免的。而當問題總會發生,每當這時候,作為男人,你其實真的沒有必要,總是去跟女人講道理。爭贏了事情,會容易輸掉感情。
  • 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越講道理,越講不清道理
    無賴之人從來都喜歡無理取鬧,無論跟他們說多少道理,他們都無道理可言。 如果你開口打算說服他,那麼你就輸了。 電影《蠻荒故事》中,有6個荒誕的故事,其中1個極具諷刺意味。
  • 《沒道理》之前言——沒道理才是無瑕真理
    可細數經年過往,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有很多至今都難以解釋的曾經行為吧,沒道理的崇拜,沒道理的相信,沒道理的憂鬱,沒道理的倔強,因那無濟於事的不安全感而沒道理著,為那觸不可及的夢想餘念而沒道理著……而正是這些個沒道理,才會讓經歷刻骨銘心,才會讓感悟情真意切,才會為匆匆逝去的青春留下驚鴻一瞥……你已明白:沒道理,不是難得糊塗的智慧,也不是步步為營的帷幄
  • 人生,遠離愛講「道理」的人
    02 和有價值觀的人講道理,是有用的,但和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就是對牛彈琴。 琴子最近休息,去上海迪士尼玩,回來後和我們說:「千萬不要理那些在迪士尼插隊的人,更不要和他們講道理。」
  • 永遠不要和愛你的人講道理
    以前常聽人說父母是「老小孩」,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還會覺得好玩,可當我真的意識到父母是「老小孩」的時候我心裡滿滿的都是心疼。父母把我們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培養成如今的大姑娘(大小夥子),在我們沒做父母之前,也許都不能理解那份來自父母的擔心和愛護。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是我人生最叛逆的時期,我常常和母親吵架。
  • 遇到不講道理的人應該怎麼辦?
    很久沒有和家人們分享了,轉眼已是深秋,深秋的哈爾濱非常美,非常涼爽很適合爬山出遊,臨近十一超級黃金周,從7+3=8就要開始了,你準備和誰一起過呢?愛人還是朋友,先預祝假期愉快。言歸正傳,之前在某音上看到有個小學生的短視頻,用簡單的兩杯水說明了遇「到不講道理的人應該怎麼辦?」
  • 這道理,那道理,過得不好沒道理……
    道理都懂,問題在坊間社會上流傳的道理不少並不是行之有效的道理。按這樣的道理行事,有時甚至會把人帶到邪路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像一些這樣俗語略去了暗在的條件和內涵,而無限擴大了其外延。試想,如果人生在世,如果不務正業,按這樣的思路做,豈不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哪裡會過得好,只怕反而更差。
  • 別和爛人講道理,莫與傻瓜論長短
    電視劇《歡樂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初聽之時,我覺得很是精闢。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和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談論,能夠帶給你很多啟發。而如果和一個不同層次的人交流,那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1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被稱為山中之王的老虎和小老虎出去散步。
  • 叔本華:對待蠢人的最好方式是,不要跟他講道理
    叔本華說:「每一個人在其他人的身上只能看到與這個人的自身同樣多的東西,因為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智力去明白和理解其他人。」就像一個人十八歲的時候讀《紅樓夢》和八十歲的時候讀《紅樓夢》,從中領悟到的道理,肯定是不一樣的。
  •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和別人講道理
    真正聰明的人,絕對不會跟別人講道理,但是他們卻能夠有辦法獲得想要的成功。糾纏不清的人不和別人講道理,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糾纏不清的,他們並非是討厭道理,恰恰相反,他們比任何人都喜歡把道理掛在嘴邊,只不過這樣的道理,都是他們個人世界的道理,只能夠給他們帶來好處。
  • 吵架,贏了道理卻輸了感情
    但是,你可知道即使你贏盡了所有的道理,也會失去一樣更重要的東西——感情。在戀愛和婚姻中最大的遺憾莫過於,當你捧著熾熱的心在示愛時,對方不僅視而不見,還冷著臉跟你講道理。愛的那個人驚訝得說不出話,講道理的那個人卻依舊蝶蝶不休。
  • 這些都是有道理的廢話,別再浪費時間!
    人的時間都有限,把時間都搭在網上了,你告訴人家薄利多銷。純屬扯淡!還不如去線下做點副業了。小單一定要有,但不要薄利多銷。小單99-399,這些是一定要做的,別搞什么九塊九。否則你忙到後面,發現就是在浪費時間。【二】付出就有回報,看著是有道理,其實是廢話。付出要有前提,前提是你總得有個方向。
  • 道理造句和解釋_道理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道理(dào lǐ),名詞。近義詞有:原理,意思,真理,理由,情理。事理;事物的規律。[曹禺《北京人》:「我聽說曾大先生非常懂得喝茶的道理。」]規矩;情理;理由。[毛澤東《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歸大道理管著。」]處理事情的辦法、打算。[吳組緗《山洪》:「這樣研究了半天,還是得不出結論,只好暫時用戚先生的主張,等以後斟酌情形,再作道理。」]
  • 易經說:與人交流時,儘量不要說自己這「三件事」,很有道理!
    易經說:和人溝通交流時,儘可能不要說自身這「3件事」,很有道理!《易經》是在我國上古時期的一部典籍,縱覽古今咱們不難發現,但凡是在某一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古人,大多都研究過《易經》。孔子說過,只要是讀懂了《易經》,人的一生就不會犯太大的錯誤。
  • 易經說:與人交流時,儘量不要說自己這「3件事」,很有道理!
    易經說:與人交流時,儘量不要說自己這「3件事」,很有道理!《易經》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一部典籍,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但凡是在某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古人,大多都研究過《易經》。孔子說過,只要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太大的錯誤。
  • 別再犟犟集體和單幹對錯是非了,生死攸關,看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現在網絡上關於集體和單幹誰優誰劣的爭論不絕於耳,而且是日益激烈,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勢。其實,事情一點兒也不複雜,道理也是挺簡單的,可是支持單幹的人就是死認一個理兒,當然,這其中也有故意為了反對集體而反對的,他們是別有用心的人。
  • 關於人生現實的說說,有道理和內涵
    一、走走散散的人那麼多,何必委屈自己去難過。二、有沒有試過回過頭去看你跟一個人的聊天記錄,從一開始到現在,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一個人,從陌生走近你,然後再陌生。三、別問我為什麼這麼努力,我只是為了以後我夾菜沒人敢轉桌子。
  • 他是個三季人,你和他怎麼講道理呢?
    孔子解釋說:「現在和剛才已經情況有變化了,一年是四季。但剛才那人穿綠衣,是田間的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經歷過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
  • 易經忠告:人善被人欺!男人再老實,也要學會「四種狠」,有道理
    《易經》對於普通人來說,恰恰就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易經64卦,只要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就能產生不同的人光明棋牌生密碼,每一種都對應著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對應不同的人生。這話實在具有相當的道理,在所有的經典之中,似乎《易經》是包括了一切,《易經》就是智慧的結晶。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做人要老實,老實人不吃虧。」
  • 農村老話「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話如何理解?是否有道理?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句話一般是吃的東西掉地上或者哪個髒地方,又撿起來吃的時候說的。小時候不光我也做過這樣的事,就是我身邊不少人也做過這樣的事。記得有一次吃早飯的時候,我爸一條小魚乾沒夾穩掉到了地上,但他馬上又夾起來,舔掉上面的泥土,繼續吃。因為那個時候鄉下普遍都很窮,所以對東西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