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人爭論,否則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道理。為人處世中,不要鋒芒不露,但是也不能鋒芒畢露。鋒芒不露會讓人覺得你無能,鋒芒畢露會讓人覺得危險,想辦法把你的鋒芒拔掉。所以要讓人看見你的鋒芒,但是卻給自己留下一個安全的範圍。
01不要和人爭論,否則再有道理都會變成沒道理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關於一個技術性的問題,主管技術人員和主管領導發生了一點爭執。
技術人員反覆解釋其中的原理,講明可行性與不可行性,但是主管領導卻始終認為是技術人員能力的問題。
於是我悄悄暗示技術人員不要再爭論什麼,因為這個領導不懂,而且不想在這個方面有所作為,爭論沒有實際意義不說,只能讓項目停滯不前,還把責任弄到自己頭上。
有一句話說,不要和愚蠢的人講道理,否則他會弄不清誰是真的愚蠢。
其實這世上有很多人是不能與其講道理的,因為各自的身份不同,講道理的結果只能是讓自己變成沒道理。
有一個笑話說,有兩個人為一個問題爭吵了很久,到大堂上找縣令判決,縣令直接下令打了那個對的一方。
對的那一方覺得冤屈,就問縣令為什麼這樣判決,縣令說:「你明知道對方是錯的,你還和他爭吵這麼久,你的愚蠢難道不該被打嗎?」
02和人交往中,不要鋒芒不露,也不能鋒芒畢露
其實在任何時候,爭論都是愚蠢行為,對於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只能加深矛盾,造成更大的障礙。而同時,爭論是一種炫耀自己優勢的手段。
就如同那位技術人員,自己完全正確,但是領導卻非要把他說成不對,這種指鹿為馬式的行為,就是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主管,有這種將是非顛倒的能力。
在職場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用可行性研究來決定的,而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利益的權衡。
在我的長篇小說《城客》系列第六部《迷惘》之中,有一個小情節就是說主人公周陌的團隊因為太出色,讓企劃部感覺到壓力,導致後來企劃部動用特殊關係,限制他們的項目策劃執行,並直接否定了他們幾個非常成熟的項目,導致他們團隊的主力辭職,最後選擇了整個團隊解散。
這是小說中的情節,其實也是現實中的故事,我曾經說過一句話,無論是在一個單位做事,還是普通的為人處世中,不要鋒芒不露,但是也不能鋒芒畢露。
鋒芒不露會讓人覺得你無能,鋒芒畢露會讓人覺得危險,想辦法把你的鋒芒拔掉。所以要讓人看見你的鋒芒,但是卻給自己留下一個安全的範圍。
肅竹2020.10.11於勉縣(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