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CSDN」,選擇「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本文為「養碼場」投稿,歡迎更多的朋友微信聯繫:guorui_1118 投稿,一起為程式設計師貢獻更多精彩內容。
請問,青蛙是什麼梗?為什麼這麼多人在養青蛙?
針對「養青蛙」的火熱,只懂「True false」的程式設計師實在不明白其各種樂趣。
「傻傻地看青蛙讀一兩個小時的書,有意思?」
「用養青蛙的時間,拿來補覺不好嗎……」
「大家養養我吧!」
在談為什麼這款遊戲會火,戳中了大家什麼點之前,本文先給大家介紹下這款來自日本的佛系遊戲:
《旅かえる》,旅行青蛙
這款遊戲已經成為中國區免費遊戲App排行榜的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旅行青蛙》這款遊戲還沒有開發出適合iOS系統的漢化版本。也就是說,蘋果手機的玩家們硬是克服了語言上的障礙,把一款全日文遊戲,捧上了中國區免費榜第一的寶座。
可見這款遊戲的火熱程度。
遊戲的玩法很簡單。你會擁有一隻青蛙,它不跟你講話,每天宅在家裡看書、寫信,興致來了就出去浪一浪,玩上幾天,偶爾發回一張明信片,或者會帶點土特產。
你唯一能為它做的,就是收割三葉草賺錢,給它準備好外出所需的食物和行李。而它會自己選東西打包,不打一聲招呼,出門遠行。
每次你打遊戲界面,你的蛙是在家還是出門旅行去了?
隨緣。
你的蛙是一個人去旅行,還是帶著小夥伴一起合影?
隨緣。
你的蛙是喜歡去遊歷名山,還是去看大海?
隨緣。
你的蛙在家是喜歡看書還是雕刻、寫信?
隨緣。
作為玩家,你能做的,大部分時候,只是「等待」。
這麼一款聽上去佛系,甚至太無聊的遊戲,為什麼很快就擁有了超越微信小遊戲「跳一跳」的熱度?
微博裡曬的是小青蛙寄回來的明信片;
微信上突然冒出「呱行千裡母擔憂」之類的玩家群;
聊天窗裡跳出來的是各種截屏的青蛙表情包。
為什麼會這麼火?
1. 畫風治愈,青蛙的萌樣深受女生喜歡
不過估計這種性冷淡風,應該不是各位程式設計師大大喜歡的了。
在家裡時它是這樣的:
▼
乖乖吃飯
安靜讀書
背對著你寫寫日記
出去旅行的時候,會給主人寄一些明信片,讓你知道它沒走丟,也沒被煮成田雞煲。回來的時候,可能還會給主人帶上當地的土特產。
▼
靜靜地蹲在石頭上看看名古屋
▼
和朋友一起玩耍
▼
時不時還會通過萌萌的小青蛙,傳遞真情與溫暖
2. 輕鬆休閒,緩解強社交疲勞的「孤獨美」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瘋玩「跳一跳」、「衝頂大會」、「直播競答搶百萬紅包」等有著強烈競賽性的遊戲。
而「旅行青蛙」則可以說其中的一朵清水芙蓉,沒有朋友圈排名,也沒什麼明確的積分目標。青蛙不練級,也不闖關,去哪裡旅行,去幾天,都是隨機的。
這款遊戲,沒有替玩家打造成功的幻想,青蛙自顧自過著一切隨緣的生活,你花多少錢都無法控制和改變它的軌跡。
這一點和佛系的程式設計師還是挺像的。
據了解,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副教授張萌分析過這類心理:「這是人們對強競技遊戲產生審美疲勞之後的一種逆反。人的行為是有反覆的。叔本華形容『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中徘徊』,所以我們總是從這一端到那一端。玩過競技遊戲的人,都很享受那種刺激性。但一段時期後,這種刺激會越來越弱,甚至還會讓人產生焦慮,甚至強迫症。」
這時,很多人會想著要換一種輕鬆、休閒、不需要進行標準判斷(勝負、對錯、排名等)的方式,去重拾樂趣。
而「旅行青蛙」這款幾乎不需要怎麼操作,近乎零社交的單機遊戲,恰巧出現,讓剛剛從競技場脫身出來的你,放下對成功的執念,去體會「孤獨感」帶來的平靜和滿足。
這種「孤獨之美」,在文學裡生長,從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到川端康成的《雪國》,再到村上春樹的「小確幸」;而到了影視劇中,又是《孤獨的美食家》中一人食的「五郎」,《深夜食堂》中一個人打理小店的「老闆」……
這些都在無形中影響了許多玩家,讓人對這種纖細的「孤獨之美」及其背後屬於一個人的自由自在,心生嚮往。
當然,我們並不是很推薦各位單身的程式設計師大大去玩,本來就很孤獨了,還給自己設置一道護城河,社交恐懼症就更深了……
不知道說的是不是你.
3. 牽掛小青蛙,折射的是你和父母的親子關係
「旅行青蛙」是「電子寵物」的成年版。有網友把他娘在他耳根說了幾年的那些話,全都吐槽給了這隻小青蛙。
VS
VS
圖片來源於新浪微博@純潔愛吃肉
也有網友說, 玩這個遊戲, 我好像能理解爸媽的心了 。
小青蛙在家裡不出門的時候,會念叨著:「你怎麼還不出去玩,看看別人家的蛙都環遊世界了。」小青蛙不在的時候,對著空空如也的家,又會念叨小蛙這麼能浪還不回家,外面的世界這麼危險,怕不是被抓走煮了吧。
這樣的狀態就像,放假時的爸媽一樣。在家怕你太宅了沒有朋友,在外面怕你遇到危險。
這也是「旅行青蛙」在中國的火熱程度超過日本的原因之一,「家」。
「養青蛙,你無法控制他的行為和思想,青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這類有界限的相處方式,讓中國玩家更有共鳴。在日本或者歐美國家,都比較遵行孩子成年後自己面對人生的理念。而中國式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間往往缺少界限感,他們認為孩子的人生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必須管頭管腳管到底。
不少人覺得,遊戲中玩家和青蛙的關係,就是自己和父母相處的理想狀態:沒有事無巨細地匯報,我一個人也過得很好,累時在家看看書,偶爾和朋友出去旅行,每周或者每隔幾天,給家裡打個電話,發幾張生活照。
所以說,這也是一款「提前體驗做父母感覺」的遊戲。通過提前演練,各位程式設計師大大就能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要小孩了。
洋蔥日報社,還發微博稱《旅行青蛙》是一款「生育意願測試器」。
但
無論你會不會愛上這個遊戲
你都會選擇生小孩!
這不是一個True or False的選擇
不是來自父母逼迫、社會壓力
而是
你寫的牛逼哄哄的程序、你收藏的寶貝、你寫的情書、
你的王者黃金段位、你的steam帳號
要有人繼承呀!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