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氣體行業深度報告:滲入高精尖,老樹發新芽

2020-12-26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1、工業的血液,全球千億美元市場

1.1 工業的血液,滲透傳統工業

工業中,把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產品統稱為工業氣體產品。

工業氣體被譽為「工業的血液」,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原材料,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業氣體 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機械、建築建材、電子、生物醫藥、環保、食品飲料等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及新興 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支持作用。

目前,工業氣體的主要應用領域為冶金和化工行業,這兩大領域對工業氣體的需求佔比近 60%。同時,電子 等新興產業對工業氣體的需求亦日益增加。

根據製備方式和應用領域的不同,可分為大宗氣體和特種氣體。其中,大宗氣體主要包括氧、氮、氬等空分 氣體及乙炔、二氧化碳等合成氣體,該類氣體產銷量比較大,但一般對氣體純度要求不高,主要用於冶金、 石化、煤化工、鋼鐵、造船、重工等領域;特種氣體品種較多,主要包括高純氣體、混合氣體等,主要用於 電子、光伏、醫療等新興領域。

工業氣體的產業鏈主要包括四大環節:原材料和設備、氣體生產製造、氣體存儲和運輸、以及下遊應用。目 前設備、氣體生產製造和供應基本實現了一體化。

1.2 全球市場超千億美元,中國市場高增長

全球工業氣體行業規模已超過千億美元。2018 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超過 1200 億美元,預計未來 5 年全 球工業氣體市場仍將保持 7~8%的穩定增長態勢。

工業氣體行業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起步早、 工業基礎雄厚,工業氣體行業在西方已有百年的發展歷史,全球工業氣體需求的主要市場仍然是北美和歐洲, 但增速顯著放緩;亞太地區近年來發展很快,已經成為拉動全球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

中國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以往鋼鐵企業、化工企業的氣體車間或氣體廠主要從事自用氣體的生產。 20 世紀 80 年代起,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氣體市場,通過收購、新設等方式建立氣體公司,向國內氣體用 戶提供氣體產品。隨著氣體供應商供氣模式的引入,國內企業原有的氣體車間、氣體廠、供氣站等紛紛發展 為獨立的氣體公司,逐步形成了中國氣體行業,推動了中國氣體市場的發展。

目前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約 1350 億元人民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國工業氣體在 20 世紀 80 年代 末期已初具規模,到 90 年代後期開始快速發展。2010 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 410 億元,比 2005 年 增長了 67%,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 10.6%;2015 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 1000 億元左右;2018 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 1350 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 17%。

1.3 工業發展和製造商轉型帶動發展

工業氣體作為現代工業的基礎原料,產業發展與全球工業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由於亞洲新興經濟的快速增長, 世界工業氣體的生產中心向亞洲轉移,帶動了中國工業氣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歐美地區的氣體設備製造商傾向於轉型氣體公司。20 世紀 80~90 年代,國際上以林德集團和法液空為代表 的空氣分離設備製造企業紛紛向下遊氣體產品供應商轉型,並且已經在工業氣體的國際市場上佔據了較大優 勢,目前氣體業務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2. 高附加值特種氣體領跑,傳統供氣並行

2.1 電子特氣等高附加值應用引領產業高增長

2018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約1220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約1350億元人民幣,中國的市場份額約為17%。

中國工業氣體市場增速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10~2018 年全球工業氣體的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約 9%,同期 中國市場的年均增速約為 16%。預計未來幾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速約 7~8%,中國市場規模 的年均增速在 10%以上。

中國工業氣體市場增長潛力大。據統計,我國的人均工業氣體消費只有美國的 1/26,不足西歐與澳洲的 1/20, 與南美和東歐國家也有較大差距。此外,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的全球份額遠低於我國工業製造產值的全球 份額,2017 年我國工業製造產值佔全球工業製造產值的 27%,而我國工業氣體的全球市佔率僅為 17%。中 國工業氣體市場充滿活力,未來幾年將有幾套大型氣體裝置投產,增長潛力較大。

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氣體應用不斷深化,為工業氣體帶來了大量新增需求。電子氣體在電子產品製程工藝中廣 泛應用於離子注入、刻蝕、氣體沉積、摻雜等工藝。電子氣體在電子行業的地位日益凸顯,電子元器件的性 能優劣與電子氣體的質量息息相關。基於未來幾年中國大陸地區半導體、顯示面板等主要電子元器件的新增 產能較多,以及電子化工材料的進口替代需求強烈,國內電子氣體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

據卓創資訊統計,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達 241 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包括集成電路、顯示面 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預計超過 100 億美元;中國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約 178 億元,其中電子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00 億元。

電子特氣行業增速高。以半導體為例,電子特氣在半導體製造的材料成本中佔比高達 13%,是僅次於矽片的 第二大材料。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8 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氣體的市場規模達到 45.12 億美元,同 比增長 16%。

2.2 零售供氣與現場供氣並行

工業氣體產業的供應模式可以分為兩大類,零售供氣和現場供氣。零售供應模式下,供應商通過採購、提純、 分裝等工藝加工後向客戶配送銷售瓶裝氣和液態氣;現場供應模式下,氣體供應商一般在客戶生產工廠附近 修建氣體工廠,通過管道供氣,供應商擁有並為客戶運營該工廠。

(1)現場制氣市場多服務於傳統工業,以大宗氣體為主

現場制氣主要服務於鋼鐵、化工等大型工業企業,其項目投資額大,供氣量大且穩定,對企業的資金實力、 運營能力等均要求較高。中國工業氣體市場中,較早發展起來的就是以現場制氣為主要供氣方式的大宗集中 用氣市場。

目前國內大型現場制氣市場形成了外資巨頭、國內專業氣體供應商、空分設備製造商共同競爭的局面,競爭 較為激烈。其中,外資巨頭如林德、法液空、空氣化工、梅塞爾等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成熟的運營管理經 驗,在現場制氣市場佔有較大優勢;而隨著國內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盈德氣體、寶鋼氣體等國內專業氣體 供應商憑藉本土化優勢也佔據了一定份額,且呈上升趨勢;近年來國內大型空分設備生產企業如杭氧股份、 四川空分集團等也開始由單純的設備製造商向大型現場制氣供應商轉型。

(2)零售氣市場多服務於新型產業,產品種類豐富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子半導體、光纖通信、先進位造、新能源、生物醫藥、食品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興分 散用氣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這一市場的特點是客戶對單一氣體需求量相對較小,但對氣體品種需求較多,供 氣方式以零售為主。

在特定區域內,零售氣市場的競爭企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將現場制氣項目生產的富餘氣體對外零售的企 業,一類是專門從事瓶裝、液態氣零售業務的企業。

①將現場制氣項目生產的富餘氣體對外零售:由於戰略定位不同,經營現場制氣項目的企業目前只是將瓶裝氣和液態氣部分作為主營業務的補充,不會將較多資源投入到零售氣營銷隊伍的發展和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上,其市場開拓能力與運輸保障能力均較為有限,且產品往往只有空分氣體,品種相對單一,無法滿足客戶 對多品種氣體的需求。

②專門從事零售氣業務:部分專門從事零售氣業務的氣體企業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可滿足客戶綜合的氣體需求,產量穩定,具有較強的產品優勢,還可通過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經過長期經營, 專門從事零售氣業務的供應商與客戶構建了長期的互利合作關係,鋪設了全天候的銷售服務網絡,在零售氣 市場上的優勢不斷得到強化,一旦在區域內確立了競爭優勢,優勢供應商會對潛在競爭對手形成較高的競爭 門檻,先發優勢較為明顯。

2.3 全球供應「三足鼎立」,本土龍頭初具規模

全球工業氣體行業在 2018 年底實現了「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2018 年,林德集團(與美國普萊克斯合併) 收入佔整體市場的 36%,法液空佔 30%,美國空氣化工佔 11%,CR3 達到 77%,行業呈寡頭壟斷格局。

林德集團:於 1879 年成立於德國,1992 年在紐交所上市,2018 年與氣體行業巨頭美國普萊克斯公司合併, 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供應商。林德集團氣體業務遍布全球,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布局最多的氣體行業 外資巨頭。公司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 6 萬名員工。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於 1902 年成立於法國,2007 年在巴黎股票市場上市,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氣體供應商。 公司目前在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 6.7 萬名員工,服務客戶超過 370 萬家。

美國空氣化工產品集團:於 1940 年成立於美國,1980 年在紐交所上市,是全球第三大氣體供應商。公司在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 1.7 萬餘名員工。

外資幾家主導,內資百舸爭流。國內市場中,幾家跨國公司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包括林德、法液空、空氣 化工、德國梅塞爾、日本大陽日酸等。國內本土工業氣體企業有數千家,普遍規模小,且多為從事普通工業 氣體零售、充裝的氣體公司,業務單一、區域限制明顯,同時又受限於設備、技術、資金、物流等方面因素, 企業發展存在較大瓶頸,行業競爭激烈。

國內普通工業氣體市場存在較大的市場整合空間。一方面,隨著市場規範要求越加嚴格,大量不規範的小型 企業將面臨整改或關停;另一方面,由於普通工業氣體存在運輸半徑限制,區域內規模較大、綜合服務能力 較強的氣體公司將主動通過兼併收購的方式進行渠道、客戶等的整合,不斷完善區域內網絡布局,同時拓展 業務區域,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國內本土龍頭企業盈德氣體和杭氧股份在現場制氣領域已經初具規模。

盈德氣體集團:成立於 2001 年,集團總部位於上海浦東自貿區,並在香港與杭州分別設立了投資總部與設 計研發中心。公司以現場管道與液體供氣等方式,供應氧、氮、氬等高品質工業氣體產品,並提供基於氫氣 及一氧化碳的合成氣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公司已在國內投資建設百餘套空分裝置,總裝機容量(氧)250 萬 立方米/小時,合成氣(氫、一氧化碳)產能達 40 萬立方米/小時。公司於 2009 年在港交所上市,於 2017 年 8 月退市並完成私有化。

杭氧股份:於 1950 年建廠,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為國內冶金、化肥、石化、煤化工、航天航空等領 域提供成套空分設備 4000 多套,產品遍布全國,並出口到美、歐、亞等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型、特大型 空分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在 50%以上。公司自「十二五」以來,大力進軍工業氣體領域,目前已在 國內投資設立 35 家專業氣體公司,總投資額超 100 億元,總制氧容量突破 200 多萬立方米/小時,發展成為 國內主要的工業氣體供應商之一。

在電子特種氣體領域,國內市場相對分散,但部分產品已實現進口替代。相比較為成熟的大宗工業氣體,國 內達到電子級氣體的產品仍然較少。部分國產產品已實現技術突破,部分產品已經達到半導體生產用電子氣 體的技術水平和工藝要求,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3. 集約化發展,提升附加值,帶動產業增長

3.1 國內市場發展潛力大,行業向專業化、集約化等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工業氣體行業人均消費量較低,與發達國家差距大,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此外,國家重點發 展的電子等新興行業將拉動工業氣體的高附加值應用需求,促進工業氣體產業的長遠發展。

特種氣體的需求日益增加,品種也不斷豐富。特種氣體已成為高科技應用領域和戰略新興行業發展不可缺少 的基礎原材料。據不完全統計,現有特種氣體的種類達 260 餘種,隨著非低溫氣體分離技術(吸附、膜分離)、 混配技術和提純技術的發展,更多的特種氣體產品將逐步走向市場。

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目前,跨國公司已經採用收購整合的策略,擴大在我國的企業規模和市場佔有率。 同時,部分領先的內資企業也在逐步引導行業整合,擴大公司規模、豐富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營 銷服務網絡,提升綜合競爭力。

3.2 專業化外包供氣佔比提高

傳統上我國大型鋼鐵冶煉、化工企業自行建造空氣分離裝置,以滿足自身氣體需求。隨著專業化分工合作的 快速發展,外包氣體供應商可以滿足客戶對氣體種類、純度和壓力等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綜合氣體解決方案, 有利於減少客戶在設備、技術、研發上的巨額投入。

預計我國工業氣體外包比例仍將不斷提升。我國工業氣體的外包比例從 2007 年的 41%逐步提高到 2010 年 的 45%、2015 年的 50%、2017 年的 56%,據估計 2018 年已提高至 57%,但仍低於全球工業氣體 68%的 平均外包比率、工業氣體外包成熟市場 80%的外包比率。

3.3 廢氣回收循環利用佔比擴大

回收化工企業排放的廢氣符合國家環保、減排的發展規劃。對於排放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國家已經出臺了一 系列措施鼓勵或要求企業進行二氧化碳回收。除此以外,還有氫氣回收、天然氣回收、氯化氫回收、氯氣回 收、氨氣回收、氧化亞氮回收、氦氣回收等。未來廢氣回收模式將會加速發展,佔工業氣體產量的比重將逐 年提升。

4. 投資策略

大宗工業氣體領域,推薦杭氧股份;電子特種氣體領域,推薦電子特氣產品已開始替代進口、並進入國產半 導體產業鏈的公司,如昊華科技、南大光電、華特氣體,建議關注巨化股份等優質行業細分龍頭。

……

(報告來源:東興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氣體傳感器行業需求持續升級、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附報告目錄)
    氣體傳感器行業需求持續升級、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附報告目錄)1、我國氣體傳感器市場現狀分析重要性:氣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也是眾多工業過程的原料以及產物。只要對氣體的溫度、溼度、壓力、流量、濃度有檢測和控制需求,相關設備及系統就需要配置氣體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是傳感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業節能、環境監測、智慧家居、醫療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廣泛應用。隨著對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工業轉型升級、環境監測、空氣品質改善、智能家居、醫療器械開發等各個領域對氣體傳感器的需求持續升級,新興細分市場不斷湧現。
  • 金宏氣體:國產替代背景下工業氣體領域的領先者
    當前,國內最大的民營氣體生產企業——金宏氣體(688106),是國內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和支撐性材料供應商。作為集成電路等高端行業的重要上遊材料供應商,金宏氣體對半導體上遊材料的國產化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 2020年版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根據不完全統計,**年全行業共完成51起併購,涉及併購金額超過161億元億元,以橫向併購為主,做大原有業務。少數企業嘗試業務轉型,嘗試網絡信息服務業務。未來行業併購整合將成為常態,外延擴張有助行業內企業持續增長。
  • 爐石傳說 老樹新芽—狂野宇宙術傳說攻略
    爐石傳說 老樹新芽—狂野宇宙術傳說攻略 2020-12-21 12:25  爐石傳說掌遊寶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 、電子氣體是半導體製造的「血液」1.1. 集成電路是電子氣體主要應用領域 近年來,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子氣體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日益凸 顯。空氣化工 業務遍布全球,銷售和服務空分氣體、特種氣體、氣體設 備等。該公司為數十個行業提供工業氣體和相關設備,包括 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2019 年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 630.82 億元,同比下降 0.13%,淨利潤為 124.48 億元, 同比下降 17.51%。APD 公司是世界大宗工業氣體巨頭,也是電子特種氣體行業的先驅。
  • 工業軟體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工業軟體的機遇和挑戰
    我 們總結工業軟體功能主要有:1)信息流(數據)的採集與管理;2)工藝模型 的構建與優化;3)設備的控制與調度。由於不同的行業生產流程與工藝差異明 顯,企業核心痛點不同,因此工業軟體通用性較低,面向不同行業工業軟體通常 存在較大差異,不同行業工業軟體之間存在明顯壁壘。
  • 金宏氣體:借力資本力量打造成為中國氣體行業標杆企業
    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宏氣體或公司)於6月16日掛牌科創板,股票代碼為688106,募資資金將用於張家港金宏氣體有限公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高純氣體項目、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項目、年充裝392.2萬瓶工業氣體項目、年充裝125萬瓶工業氣體項目、智能化運營項目與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項目
  • 溫室氣體和空氣汙染物協同治理研究展望
    從長遠來看,要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的目標,必然要進行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和升級。而短期內由於大氣汙染物的排放控制靶向更明確,管控更嚴格,如果不考慮協同作用,企業會傾向於選擇採用短期內效果更顯著的末端處置設備。
  • 港股IPO|工業氣體供應商唐鋼氣體通過上市聆訊,上月曾推遲上市計劃
    (原標題:港股IPO|工業氣體供應商唐鋼氣體通過上市聆訊,上月曾推遲上市計劃)12月15日,資本邦獲悉,Chinagasindustryinvestment(簡稱唐鋼氣體)更新聆訊後資料,光大證券擔任獨家保薦人。
  • 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目前光伏與風電行業均已處於平價前夕,平價後行業發展將 由政策驅動轉變為消納驅動,電網消納能力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氯鹼副產物制氫是 指在通過電解飽和 NaCl 溶液的方法來製取 NaOH 的過程中,會生成 Cl2和 H2副產 物,副產物氣體雜質含量低,在提純前氫氣濃度已經大於 99%,提純難度比較小。 據資料統計,目前 30%以上的副產物氫氣直接被放空排放,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回 收使用氯鹼行業氫氣副產物可快速滿足國內氫氣需求,同時具有經濟優勢。 電解水制氫。
  • 2021-2026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本研究諮詢報告由中金普華諮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國內外相關報刊雜誌的基礎信息、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以及對行業內企業調研訪察所獲得的大量第一手數據,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的發展狀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
  • 鄭州市工業氣體協會:2020年第一次理事會議召開
    4月18日,鄭州市工業氣體協會2020年第一次理事會議在鞏義市瑞達福氣體有限責任公司召開,河南科益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滎陽市興華氣體有限公司、河南省滎陽藍光氣體有限公司、鞏義市瑞達福氣體有限責任公司、新密市白寨鎮仁和福利化工廠、鄭州金焰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出席本次會議。
  • 有色金屬行業深度報告:工業金屬、技術新材料、貴金屬
    工業金屬價格強力反彈,能源金屬價格觸底2020 年二季度起,在流動性以及中國經濟復甦帶動下,工業金屬價格強力反彈,截至 2020 年 12 月 10 日,大多工業金屬價格相比年初上漲,其中銅、鋁、鋅國內現貨價格漲幅超 10%。
  • 工業金屬與貴金屬行業深度報告:周期輪動,餘音繞梁
    其中,電力行業用銅量佔全國銅需求的 50%,變壓器、發電器和電線電纜是主力的需求部 分;家電行業中以空調為代表的銅消費佔總需求的 15%,銅製的導熱管、冷凝器和壓縮機是該行業中的主要 消費產品;運輸行業用銅主要涉及到電路系統及銅合金配件,佔總需求的 10%;而建築行業則以銅管使用為 主,佔銅消費總額的 9%。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根據產業領域的經驗數據,工業氣體行業增速一般為全球 GDP 增 速的 2.0-2.5 倍,假設 2018-2019 年全球工業氣體增速按 8%測算,預計 2019 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可達 1318 億美元,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我國人均工業用氣水平較低,預計未來仍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 通信行業深度分析報告
    根據 Dell『Oro Group 發布的 2019 年 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報告,整個電信設備市場在 2019 年增長了 2%,實現了連續第二年收 入增長,報告涵蓋包括寬帶接入、微波與光傳輸、移動核心網和無線接入網(RAN)、SP 路由器和 CE 交換機在內的整個電信設備市場。華為和中興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份額分別 位居第一和第四。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據韓國貿易協會報告顯示, 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器行業在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及高純度氟化氫對日本依賴度分別 為 91.9%、43.9%及 93.7%。在半導體製造過程包含的 19 種核心材料中,日本市佔率超過 50%份額的材料就佔 到了 14 種,在全球半導體材料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對空氣的溫度、溼度、 壓力和流量等參數有著嚴格的要求,普通的工業壓縮機無法滿足燃料電池的工作要 求,因此性能優越且與燃料電池系統匹配良好的空壓機,對於燃料電池系統至關重要。 無油、高效、小型化、低成本、低噪聲、喘振線在小流量區和良好的動態響應能力等 是對燃料電池系統專用空壓機的基本要求。
  • 半導體「畫布」之大矽片行業深度報告
    據 Gartner 預計,2017-2022 年增速最快的半導體終端應用領域是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將成為未來幾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其中,工業電子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可達 12%。隨著工業從規模化走向自動化、智能化,工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將帶動工業電子需求的增長。汽車電子 2017-2022 年預計複合增長率為 11%。
  • 計算機行業深度報告:AIOT產業萬億市場徐徐打開
    IDC 發 布《IDC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預測報告》預測,未來 5 年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到 2023 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將進一步增至 7220 萬輛,年增長率為 9.3%。隨著出貨量的 增加,車載的前裝和後裝市場潛在基數和裝配率也將不斷提升。其中車載終端的參與者眾多, 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