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

2020-12-22 嚼史君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

湖北省有一個叫仙桃市的地方,乍一聽名字,人們很快便聯想到又大又圓的桃子,想起了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孫悟空當年大鬧蟠桃園吃蟠桃的場景,作為地名,仙桃是比較特殊的,至少,聽過這個地名的外地人很難忘記這個地名。仙桃,難道這裡是盛產香甜可口的大桃子的地方,所以這裡才叫仙桃嗎?事實上,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正如俗語,所說:仙桃不產桃,棗莊不產棗,而是和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有密切的聯繫。

仙桃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對神仙嚮往的情節的,神仙的生活,可謂是中國人最理想的也最想要的生活,神仙吃的桃子,自然就叫仙桃。作為地名,人們難免給仙桃這個地方附會上各種各樣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我們現象的類似,相傳仙桃地名由來是因為當地的老百姓經常搶購仙女採摘的桃子來敬奉雙親而得名。

猴子摘桃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仙女手捧仙桃去為王母娘娘祝壽,經過此地時看見有人在趕集,仙女們為了打探民間百姓的生活情況,於是飛下凡間在這裡的集市上擺攤賣桃,仙女長相出眾,桃子又大又圓,所以很快吸引了很多人爭相購買。但仙女們擺在攤位上的桃子不多,很多人還想買點孝敬父母,或者給家裡的孩子們解解饞,但苦無已經沒桃子,仙女們被老百姓的孝心感動,於是騰空飛起,在天空中往下撒仙桃,不久,這裡就長出了十裡桃林,桃花盛開,仙桃累累,香飄四方,於是便有了仙桃的名字。

沔陽古城

我們當然知道,天上也沒有什麼仙女,更沒有又香又甜的仙桃,這種神話傳說,據筆者的經驗來看,這只是近些年一些文人雅士為了給仙桃的地名來歷多一份神奇或文化色彩的附會,更接近於現代人編的古代神話,為城市文化添磚加瓦,這無可厚非,但為了尊重歷史,我們還需要知道這座城市真實的地名來歷。

事實上,仙桃作為城市的歷史還是非常短暫的,1986年以前,這裡還是一個鄉鎮,只是在此之後才撤縣立市,這才有了仙桃市,因此仙桃作為一座城市的名字才不到四十年。當地上了年紀的老百姓,印象中更深刻的可能並不是仙桃這個名字,而是沔陽。歷史上,這塊區域長期的命名都是沔陽,或為郡,或為州,或為縣,而仙桃,長期以來只是沔陽的一個鎮,相比沔陽的地名歷史,仙桃仍然是非常年輕的。

沔陽地方文化

在古代,漢水有一條名叫錦瑞河的支流。錦瑞河由老磯頭處入口,繞龍華山的延腳南流後而向東,從而形成「鳳頸分流」的兩河三岸三角洲的龍華山。三角尖端劈江分水,減緩了漢江的流速,使得水上過往的商船漁船在此停泊,逐漸形成了小碼頭,因其地形而得名「尖刀嘴」。

李自成

明朝嘉靖十年,沔陽州府管理船運事務的政府駐地搬到此地。嘉靖四十三年為了防止匪患而駐兵。政府和軍隊的進駐,吸引了許多商戶的入駐,尖刀嘴便一天天繁榮起來。由於尖刀的叫法頗有粗鄙之嫌,當地的士紳便聯繫取尖刀諧音仙桃為地名,這與如今許多鄉鎮或農村的地名來歷都非常類似。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逼近沔陽,官府增兵駐守布防,取名曰「仙鎮哨」,繼而設行政機構於此,命名曰「仙鎮公署」,形成統一鎮區。因此仙桃的地名和李自成還是有很大聯繫的。後來仙鎮公署被改名為「仙桃市鎮」,一直沿襲,隸屬於沔陽縣。1952年,沔陽縣政府駐地遷入仙桃市鎮。1986年,人民政府撤縣建市,以縣治地名為市名,這便是仙桃地名的歷史。

仙桃

沔陽(仙桃)有1500多年的建制史,有著燦爛而又古老的歷史文化。這裡有大量考古發掘的文物和古代先哲聖人們留下的文字資料和古蹟,例如屈原滄浪遇漁父、郭河楚王五樂臺、狄仁傑沔城問政等,這是仙桃寶貴的歷史文化,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根基和血脈。

相關焦點

  • 各城市得名由來,湘潭人知道湘潭的來歷嗎?
    ,取「威震東海」之意日照——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淄博——淄川與博山的合稱萊蕪——萊是植物名,俗稱灰菜,蕪指田野荒蕪,古時這裡是一片荒涼的地方,故名萊蕪菏澤——城市名押e韻,菏山與雷澤的合稱,菏澤也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蚌埠——意為「盛產蚌珠的港埠」,蚌埠由此別稱為珠城宿遷—
  • 連載 永登各地地名的來歷(一)
    前者如八寶川,指大通河流域, 這一帶物產富饒, 盛產糧食、煤炭, 還有各種礦產資源。後者如秦王川, 雖然降水稀少, 常年乾旱, 但地勢平坦開闊, 土地資源豐富。3.灘:永登地名專指沙灘。代表性的地名如:羅城灘, 地勢平坦, 相傳為漢令居故地, 古時曾築有城堡, 唐代有城址。位於中堡鎮駐地西北5 公裡處, 莊浪河西岸。馬蓮灘, 屬河橋鎮, 名稱來歷已久。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楊家坪商圈 陳林 攝 熟讀《百家姓》後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
  • 志哥聊史:從大清和大順發的三張榜文能確定李自成死於九宮山屬實
    順治二年\永昌二年(即1645年)四月三十日,大順皇帝李自成率殘部逃入湖北省鹹寧境內,當日李自成書寫了一封密諭要求其它大順部隊將領立即甩脫清軍多鐸和阿濟格部隊向湖北通城縣一帶集結,信中說通城一帶屬於糧食富饒之地,南明還未有駐軍,可見李自成當時確實在九宮山所在的湖北通城縣一帶活動,李自成書寫的密諭如下圖
  • 知道嗎街道口曾叫「鑰匙頭」 武漢地名有好多故事
    記者翻看書籍時發現,本書對洪山區轄區內街道、大學、橋梁等地名的來歷故事均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智匯洪山」章節中,該書對「街道口」和「廣埠屯」的地名歷史均進行了考證。1642年,李自成大軍南下,明將左良玉的部隊一再兵敗,退至洪山城(今武昌),來到「街口頭」這一小鎮(今街道口),左良玉發現此處的「杏花村」(今洪山村)通往小鎮的道路形如鑰匙,他便將這裡命名為「鑰匙頭」,並強令使用此名。  而離街道口不遠的廣埠屯這一地名的來歷已有600餘年,它的緣起與朱元璋及其子楚昭王有關。在明朝,國家糧倉名稱的第一個字由皇帝欽定。
  • 這些本土地名都有故事和來歷~
    在昆明,有著許許多多我們非常熟悉的地名,北京路、文林街、黃瓜營、圓通山……這些地名我們或許能脫口而出,但是卻又說不出它們的來歷和故事。後人紀念此舉,將此地的一橋命名為靖國橋,街以橋名。靖國在中國古文化中就是「護國」的意思。 普吉路 普吉這個地名來自彝語。「普」在彝語中是「廟」的意思,「吉」是「岔路口」的意思,而此地是昆明通往沙朗和祿勸的路口,舊時有一座廟在此,所以叫普吉。
  • 桃子盛產季節,桃子挑花眼?試試這幾種
    關於桃子,在中國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在傳說中,桃是神仙吃的果實。吃了頭等大桃,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體健身輕」。正因為此,桃子被稱為「仙桃」、「壽桃」。
  • 黃陵故事|老虎尾巴地名的來歷
    黃陵縣城向西10公裡,有一個叫老虎尾巴的村子,據說,此村村名來歷與軒轅黃帝有關。老人還說村中已經有10幾人被惡虎吃掉,發現這隻惡虎在此地出沒,有近一月時間了。黃帝聽後大吃一驚,安慰了一下大家,之後便對風后說:「給你3天時間去把這隻惡虎除掉。」大力士風后應允了。黃帝還問他要多少人幫忙,風后說他一個人足夠了。第二天,風后攜帶上棍子和刀去找這隻惡虎。老百姓一聽,很是高興。同時擔心的說:「你一個人勢單力薄,怎麼和惡虎鬥啊?你根本就不是它的對手,你還是從哪裡來,回那裡去吧。」
  • 中國各省地名的來歷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11、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名字最早記錄於明朝史書,叫做「蠔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蠔」。後又稱做「澳」,即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蠔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廉江奇葩地名大集合,來歷千奇百怪,能猜出來算你厲害(中)
    上一期的廉江地名解析推出後,受到網友歡迎,催著出中下集。也有個別網友說不該拿祖先取的地名開玩笑,其實並無此意,只是以輕鬆活潑的形式,讓大家了解下湛江的人文歷史而已,特別是地名歷史,如果不記錄一下,可能就在我們下一代失傳了。另外,由於篇幅和資料有限,不能將所有地名一一列出,只是精選大一點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供大家從宏觀上了解一下。
  • 它是信陽市的一個鎮,卻盛產桃子和龍蝦,現在還在修建民用機場
    這裡的氣候條件和多水的環境不僅適合種植水稻,也特別適合小龍蝦的繁殖生長。這裡的小龍蝦都是野生的,到了春夏田間地頭到處可以看到小龍蝦,我們家鄉便利用了這個天然條件,把它們保護起來,所有的稻田變成了養殖場。三四月份是小龍蝦最肥美的季節,村莊路口到處可以看到收龍蝦的小販和賣小龍蝦的人。這裡的小龍蝦供應全國,聽說佔全國小龍蝦的一小半市場。
  • 黃岡、黃石、黃陂……為什麼湖北有那麼多姓「黃」的地名?
    原創 番茄汁 國家人文歷史本 文 約 3370 字閱 讀 需 要 9 min在中國眾多地理和行政區劃名詞中,帶「黃」字的有不少,比如,黃河、黃山、黃海、黃浦江等等。其中比較神奇的是,在湖北東部,自西向東分別排列有黃陂、黃安(今紅安)、黃岡、黃石、黃梅,5個不同行政級別的地名都帶有「黃」字。
  • 芳村尋「花」,這些地名與它有關
    作為「花卉之鄉、盆景之地」的芳村,人們都知道花卉與生產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否知道花卉與地名也結下不解之緣?記者走訪發現,在芳村地區,有不少地名與花卉密切相關,既有因該地盛產花卉而得名,也有以芳村名花為名,更有以芳村花地古園林命名的地名,這些都彰顯了花鄉芳村的歷史與時代印記。
  • 仙桃,湖北冬天巨好吃的城市!
    為了探尋仙桃的寶藏美食和風土人情,吃貨君坐上武仙城際鐵路,來到了這座臨江小城。在仙桃大魚大肉的,就像是提前過了個年,每道特色菜都是熱氣騰騰、年味十足。直言說仙桃是湖北冬天最好吃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吧!的確,起初我也如此發問,但其實,仙桃鍋盔和公安鍋盔無論是從外形上還是口感上都大有不同。
  • 桃子: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
    文人筆下的桃,有「勞生願學長生術,餐盡紅桃上漢飛」的紅色;有「碧桃天上栽和露」的綠色。有「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的金色;甚至還有「迎春別賜瑤池宴,捧進金盤五色桃」的彩色。在民間,有「桃養人」的說法:相傳,西王母三千年一熟的桃子,人吃了可以體健身輕;六千年一熟的桃子,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最好的桃子,要九千年才成熟一次,人吃了可以壽與天齊。
  • 仙桃這兩道菜入選湖北十大名菜
    湖北人愛喝湯,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湖北盛產蓮藕,粉嫩白淨,生吃就甘甜化渣,聞名全國。湖北人喜歡拿藕和肉骨頭煨湯,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絕的湯喝上一口,香濃清甜,不禁要感嘆藕香與肉香的搭檔簡直是天下絕配!排骨藕湯也是湖北接待貴客的必備菜之一,此菜鮮香味美,營養豐富,開胃益血,有補氣補鈣的功效。
  • 平江地名談
    皇封此地為「龍門」。清鹹豐五年,粵匪踞義寧兩年,對平江虎視耽耽。縣人張嶽齡組織兵勇築土城,長338丈、高1.5丈、寬一丈,挖壕溝寬二丈。鹹豐8年,以磚石砌門樓,知縣俞鳳翰題名「龍門關」。河岸建築炮臺,攔河架設粗索,守御甚固。粵兵一直不敢來犯。龍門鎮在明清和民國時期,曾是平江繁華的邊貿集鎮,據說飯鋪就有二三十隻。上塔市,地處縣境北面,與湖北通城交界。
  • 徵詢:"犍為"這個地名的來歷、含義和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為加強地名信息化服務建設,發揮地名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等。根據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要求,須把「犍為」這個地名的來歷、含義及歷史沿革準確錄入地名普查資料庫,犍為縣民政局特向社會廣泛徵集意見,對以下「犍為」的來歷、含義和歷史沿革的內容作修改完善。 (一)地名的來歷犍為的得名,有三種說法:1、因郡得名,認為今犍為縣是沿用犍為郡的名稱。2、因山得名,傳說縣北有犍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