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要在六一發行《葫蘆兄弟》郵票的事,已經在媒體上熱炒了多日,終於可以入手了。
每到六一,都是無法再過兒童節的人喜歡回憶童年的時候,而「葫蘆兄弟」是75後、80後、90後的共同記憶。
一晃兒,它誕生已經34年了。
這新發行的「葫蘆兄弟」郵票也是這個IP在時隔一年後,再次成為焦點。
此次發行的郵票共計六枚,名字分別是:七色葫蘆、夢窟迷境、絕路逢生、水火奇功、巧奪如意、七子連心。
「七色葫蘆」:講的是爺爺種下葫蘆籽後,很快結出了七個葫蘆。老爺爺興高採烈地和小葫蘆們交談。
「夢窟迷境」:講的是擁有千裡眼和順風耳的二娃前去救大哥和爺爺,蛇精設計騙二娃進入迷境宮,二娃最終落入圈套。
「絕路逢生」:講的是三娃打得妖怪落花流水,蠍子精大驚失色。
「水火奇功」:講的是水娃和火娃為了撲滅山火拯救生靈,一個噴水一個吞火,卻無意中救了放火的蛇、蠍二妖。
「巧奪如意」:講的是會隱身的六娃盜取了蛇妖的寶貝「如意」,救出了幾位兄長。
「七子連心」:講的是葫蘆兄弟全被妖精關進煉丹爐,在此生死時刻,老爺爺冒死取出「七色蓮花」,讓七個葫蘆娃連成一心,最終消滅了妖精。
《葫蘆兄弟》歌誰都會唱,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
很多人認為這郵票不過是動畫截圖。其實看著都很熟悉,但畫面都是由80後郵票設計師宋鑑一筆筆畫出來完成的,最終呈現情景在動畫片中並找不到。
郵票在2015年的時候設計了四枚,這次正式上發行計劃,增加了兩枚,使得背後的故事整體更加完整。
宋鑑曾經在幾年前設計了《小蝌蚪找媽媽》《動畫——大鬧天宮》等中國經典動畫片的郵票,頗受好評。
應該說發行750萬套的葫蘆娃郵票,在很大程度上將滿足當年小觀眾如今的情懷需要。
而在一年前讓人想起「葫蘆娃」時並不是開心的時候。
2019年5月13日,一手締造葫蘆娃世界的上海美影廠導演胡進慶,在83歲的年紀,永遠地留在了去年夏天。
一時間,社交媒體上「』葫蘆娃之父』去世,葫蘆娃再也救不回爺爺了」刷了屏。
其實很多人難以忘卻的是34年前中國動畫的良心之作後,再沒有一部國產動畫能形成幾乎全民在線的現象級觀看潮流。
再沒有。
《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大熊二》讓很多年輕家長痛恨國產動畫不僅看不到我們傳統文化的輸出,更是在學習日本等動畫強國時變得不倫不類。
本世紀前十幾年,禁止引進海外動畫後,這兩部國產動畫曾經長時間霸屏。很多家長無可奈何。
幸好網際網路電視基本上淘汰了電視臺,讓《小豬佩奇》等動畫又幾乎一夜之間博取了中國的嬰幼兒的眼球。
可越是這個時候,年輕家長們就越懷念1986年播出的《葫蘆兄弟》。
當年的《葫蘆兄弟》是美影廠的編劇們參照民間故事《十兄弟》創作的。
《十兄弟》講述的是擁有千裡眼、順風耳、神力、銅頭、鐵骨等神技的十兄弟,與殘暴的秦始皇抗爭,救黎民於水火的故事。
《葫蘆兄弟》整個製作歷經了兩年時間,幾千個場景都是畫師們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故事情節雖然簡單直白,但是十三集的故事情節設計巧妙,緊張緊湊,最終成就了國產動畫史上的經典之作。
在《葫蘆兄弟》誕生五年後,胡進慶再度導演了續集《葫蘆小金剛》。
雖然無論是畫風,還是故事,都完美承接了第一部,但是並沒有產生類似第一部的轟動效應。
同時在很多人看來,葫蘆小金剛是把原來七個葫蘆娃的本事都集成到一個人身上,這就把原來通過動畫片傳輸的「齊心協力」的精神,變成了「魔教教主張無忌」,越來越個人英雄主義了。
當然,《葫蘆小金剛》沒有火起來的其他原因是1986年出第一部時,電視上能看到的海外動畫片還沒有那麼多,雖然也一部接一部地播放,但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但到了90年代初,隨著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盜版的日本動漫書《女神的聖鬥士》和《七龍珠》在國內大肆發行,日本動漫書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了。
電視上播出的動畫片也無比豐富起來。單純的中國民間故事改編,傳統思維編織的情節和畫風,都已經無法滿足有更多觀賞選擇的孩子們。
因此經典的《葫蘆兄弟》之所以成為經典,還有時代的因素。
而其實《葫蘆兄弟》也不止《葫蘆小金剛》這麼一個「親戚」,在和日本漫畫書抗衡時還誕生過《金剛葫蘆妹》,據說質量還過得去。
同時期還誕生過質量肯定過不去的《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葫蘆娃大戰聖鬥士》《葫蘆娃與魂鬥羅》等等。
就像「雪碧」後的「雷碧」,「康師傅」後的「康帥傅」等一樣,全體國人都無比熟悉。
也不免讓人想起「沙漠中發現一個油田的故事」。
沙漠中發現了油田後,猶太人來到後,先後開了加油站、小賣店、飯店、旅店、酒吧等等,形成了一個商業生態。
而中國人發現後,則先後開了加油站、加油站、加油站等等,最後大家陷入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
故事荒誕,但現實一樣讓你哭笑不得。不要以為二十多年前的事兒現在看起來像個笑話。
2016年,同樣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新葫蘆兄弟》遭遇了「史詩級」的差評。
它的前輩評分是9.0分,它是3.8分。
不用看劇情,單看畫面就能明白差評從何而來:粗眼線、腮紅裝,每一個都像經過「美圖秀秀」後才出場的。
老版裡中華風濃鬱,畫風裡可見傳統,又透著古韻,葫蘆娃們各個顯露出英勇剛強。
新版中畫風簡單粗糙,葫蘆兄弟們全都像現實裡的小鮮肉,娘炮十足。
《葫蘆兄弟》13集,環環相扣,劇情跌宕起伏。
《新葫蘆兄弟》預計擴充到五季260集,劇情拖沓嚴重注水,而且還時髦地把「失憶」等偶像劇才見得到的狗血情節也補充進來。
說實話,這些做法都和當前諸多的國產劇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
這些劇的後面都滿滿地溢出來「貪婪、掙快錢、低智、狗血」的臭氣。
中國觀眾苦國產劣質動畫久矣。
因而才有「胡進慶去世」導致掀起全民致敬、回憶潮,才有了《葫蘆兄弟》郵票還未發行,線上訂閱已經「洛陽紙貴」。
很多人在郵票即將發行的消息剛公布時,都在刷屏「要給回不去的童年寫封信」。
可是估計很多人買到了也會犯愁,給誰寫信,信封要去哪兒買,郵一封信要貼多少錢郵票?甚至很多人拿起筆來都要犯思量一些字究竟怎麼寫。
當然也不必為郵信這一「史前」的社交方式難以為繼而想不開。《葫蘆兄弟》郵票的發行,也不是讓我們往信封上粘的。
而是透過那方寸之間,讓我們想起就在幾十年前,我們還是能創造出好看的動畫片來。讓我們記住,只有用心創作,才會有經典誕生。
就像星爺那句臺詞透露出顛撲不破的真理: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你看當年老美影廠畫師們沒有電腦純靠手畫的《葫蘆兄弟》裡面,那個心狠手辣的蛇精,她的臉,不就成了現在最流行的網紅臉了嗎?
都是用心畫出來的,不經意間預判了三十年後的審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