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臺灣光復紀念歌》猶在,但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臺灣當局無聲無息;「不能忘,常思量……」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民間組織25日接力舉辦紀念會、圖文展、大遊行,唱響《臺灣光復紀念歌》。

  「喚起臺灣人的中華民族忠魂」

  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釣魚臺教育協會」25日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吳昆財表示,全體中國人民的慘痛犧牲換來了1945年10月25日的臺灣光復。然而,如今在島內「去中國化」逆流中,光復節也被欲去之而後快。他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我們要致力於傳播歷史真相,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的這段歷史。

  父母雙親從臺灣到大陸參加抗日鬥爭的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發表演講說,父親曾說在大陸抗戰6年幾乎沒有睡過床。我們從前輩身上能學習的就是勇敢地繼續前進,要在臺灣喚起被民進黨蠱惑欺騙的臺灣人心底的中華民族的忠魂良知。臺灣和大陸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我們要喚醒臺灣人民在反對殖民統治時所追求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精神。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

  臺灣抗日英雄羅福星的孫女羅秋昭在於25日舉行開幕儀式的「反殖民與臺灣光復」圖文展上說,我的祖父羅福星是生在印尼的華僑,但他得知中國受到侵略,變賣家產投身臺灣的抗日運動,可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愛國心。很可惜現在的臺灣課本裡已經不寫這樣愛民族愛國家的故事,卻回到「皇民時代」的那種史觀。

  「年輕人不能被迫學習殘缺歷史」

  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勞動黨、統一聯盟黨、夏潮聯合會等10多個黨派團體發起的臺灣光復節遊行25日舉行。在臺北市中山堂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獻花後,200多位參與者手提紅燈走上街頭。主辦者致辭時表示,在光復節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如果沒有這場遊行,臺灣街頭靜悄悄,好像沒有這段歷史。我們舉辦遊行就是要讓人看到多年來被淹沒的、不被臺灣人看到的歷史。

  從遊行隊伍中趕到圖文展的抗日誌士李蒼降先生之女、李蒼降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素慧醫師說,長期以來臺灣的歷史教育扭曲了真實的歷史,年輕一代被剝奪了學習真實歷史的機會,我們的先輩在日據時期受不平等的奴化教育,難道現在臺灣年輕人還要被迫學習殘缺的歷史嗎?紀念臺灣光復,就是要將臺灣民眾為了抵抗殖民統治、為了民族統一而鬥爭的歷史完整地傳給後世子孫。

  「人間悲劇莫過子孫不識乃祖」

  圖文展展覽資料顯示,為實現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臺灣光復,先後有5萬多名臺灣青年返回大陸參加戰鬥,與大陸同胞並肩作戰。他們有人雖然出生在日據時代,但心中的中華民族氣節不變。展覽中兩張女子照片並列,一張身著日式校服,一張身著八路軍軍服,她們是同一人,叫楊美華,照片上有她的心聲:「我是中國人,連中國話都不會說,祖國是什麼樣子都沒見過。只要能踏上祖國的土地,為祖國母親盡微薄之力,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圖文展主辦單位表示,臺灣光復是兩岸中國人共有的歷史記憶,也是兩岸中國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反殖民勝利的重要歷史,但是民進黨當局不敢紀念這個日子,甚至要在各方面消滅、扭曲這個屬於兩岸人民的歷史記憶,因此我們要用展覽和民眾一同紀念這個光榮的歷史,同時告訴年輕族群,自己的歷史要靠自己找回來。

  霧峰林家第九代後人、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創會會長林光輝先生在「圖文展」上朗讀抗日誌士丘逢甲的《春愁》一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他說,從春愁到「張燈結彩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臺灣犧牲了幾十萬人,這是臺灣人反殖民、回歸祖國的歷史。這段真實歷史長期遭到臺灣政客扭曲。「皇民化」讓說日語的孫子不懂爺爺,「人間悲劇莫過於子孫不識乃祖,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憾事重演,這也是臺灣光復、民族復歸統一的重要意義」。

  (本報臺北10月25日電)

本報記者 陳曉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他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我們要致力於傳播歷史真相,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的這段歷史。父母雙親從臺灣到大陸參加抗日鬥爭的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發表演講說,父親曾說在大陸抗戰6年幾乎沒有睡過床。我們從前輩身上能學習的就是勇敢地繼續前進,要在臺灣喚起被民進黨蠱惑欺騙的臺灣人心底的中華民族的忠魂良知。臺灣和大陸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
    10月25日,臺灣各界人士在臺北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共同緬懷抗日先烈。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時回顧了臺灣人民在日據時期未曾停歇的抗日事跡和付出的巨大犧牲。他表示,「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春風喚不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
  • 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春風喚不回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 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臺灣光復紀念歌》猶在,但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臺灣當局無聲無息;「不能忘,常思量……」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民間組織25日接力舉辦紀念會、圖文展、大遊行,唱響《臺灣光復紀念歌
  •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新華社澳門10月24日電(記者 郭鑫)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4日在澳門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座談會上,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崔世昌、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陸波、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小麗、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臺務部部長徐莽等各界代表先後發言,深入交流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10月22日,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兩岸各地,兩岸同胞也紛紛以多種形式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值此兩岸關係的關鍵時刻,我們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對於共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1945年10月25日,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50年殖民統治之後,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是臺灣人民奮起抗爭、心繫祖國的50年。
  • 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這天,兩岸氛圍大不同
    75年前的今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之中,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得以光復,回到祖國懷抱。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光輝時刻,也是值得全體中國人民紀念的重大歷史事件。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陳小願)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兩岸各界與會代表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兩岸同胞要弘揚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京舉行——讓歷史告訴未來
    原標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在京舉行——讓歷史告訴未來「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勝利成果之一,我們必須要對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給予高度的評價。」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於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李義虎在會上做出這番發言。建構兩岸共同歷史記憶臺灣同胞在長達50年的抗日曆程中,先後有數十萬人為國捐軀,以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民族史詩。
  • 國臺辦:大陸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具有重要意義
    國臺辦:大陸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具有重要意義 時間:2020-10-28 16:15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0月28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請介紹近期大陸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有關情況,請問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舉辦相關紀念活動有何重要意義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查文曄、陳鍵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 臺胞投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現實意義
    每年10月25日對於臺灣同胞來說是一個必須記住的日子,這就是臺灣光復的日子。就在75年前的這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中山堂舉行,臺灣省在與祖國母親分開50載後重新回到中國的版圖之中,兩岸又重新統一在一起。
  •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間:2020-10-28 16:13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0月28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京開幕
  • 臺灣光復75周年是否有相關紀念活動?國臺辦回應
    臺灣光復75周年是否有相關紀念活動?   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人民日報記者: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請問是否會有相關紀念活動?謝謝。  朱鳳蓮:臺灣自古屬於中國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臺灣於1945年10月25日光復,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取得的重要成果。
  • 大陸舉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相關活動丨國臺辦:牢記歷史 鑑往知來...
    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近期,大陸舉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及主題展覽。在今天(28日)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辦,對於兩岸同胞共同牢記歷史、鑑往知來,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具有重要意義。
  • 國臺辦介紹在京舉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我們了解到,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北京舉辦,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個展覽舉辦的考慮以及展出的情況?謝謝。
  • 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推進祖國統一
    文 | 海上客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紀念日。10月22日,就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舉辦的前一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也在首都北京的釣魚臺國賓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