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爆料,韓國京畿道警方表示,年僅25歲的韓國排球女將高友敏8月1日晚被發現在家中身亡。警方表示,調查中並未發現他殺跡象,推測為自殺。高友敏生前效力於韓國女排聯賽現代俱樂部,今年3月她選擇退出球隊。在她的記事本上,高友敏表示教練的嚴厲+在球隊中沒有位置+社交媒體上的惡評讓自己很難繼續堅持。
25歲的年紀,還有大把的時光,卻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很難知道她承受的壓力究竟有多重,但相信,網絡暴力在其中一定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來自韓國的消息應該同樣帶給我們警醒,中國的網絡環境,同樣並不樂觀。我們的女排運動員,可能遭受著同樣的壓力。
在中國排球女運動員中,津蘇兩地球員,一直承受著來自對方球迷最深的惡意。雙方互相攻擊的具體原因已經無法了解,但雙方互噴之勢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而且,一直在持續。球員被球迷批評司空見慣,但如此成規模,女排14支隊伍中僅此兩家。
其中天津女排李盈瑩、姚迪和楊藝,受攻擊最多。而江蘇女排隊員張常寧、刁琳宇和吳晗同樣飽受網絡謾罵。
最受關注的無非就是中國女排冠軍成員李盈瑩和張常寧了,兩人中國女排主力主攻也就是朱婷對角之爭已經持續了兩三年。兩地球迷從聯賽罵到國家隊,在從國家隊再罵到聯賽,互相攻擊從未停止。不過兩人作為國寶隊伍中國女排的重要隊員,津蘇兩隊的核心,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還有本地球迷的偏袒,對網絡的謾罵攻擊,可以一笑了之。但網絡暴力,對於沒有進入國家隊的普通球員就沒那麼容易消化了。
天津女排的接應楊藝,可能是最容易被網絡暴力所傷的女排隊員了。作為冠軍隊伍的隊長,首發上場的她進攻能力可以忽略不計。一旦球隊陷入被動,天津球迷首先會發難責怪她進攻不力,非天津球迷也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嘲諷機會。各種「藝言難盡」的成語紛至沓來。攻擊其長相和球技,甚至直接開罵的球迷不在少數。但楊藝似乎從來沒在網上回應過,也沒有解釋任何東西,一直自己默默承受著。
高友敏的應該給人警醒,女排隊員也承受著不遜色於娛樂圈的網絡暴力。網絡暴力只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才會明白到底有多可怕。多一點兒善意的批評提醒,少一點兒負面的垃圾輸出,世界本就沒有那麼糟糕。何必對人有這麼大的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