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AI技術高效消融 1小時手術治療陣發性房顫
專家指出 , 房顫會增加包括腦卒中、心衰、心梗、痴呆等疾病的風險 , 房顫的治療中 , 導管射頻消融佔有重要位置 , 而 AI 技術下的高效消融 , 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各種併發症。有很多房顫是沒有任何症狀 , 但危害仍然存在 , 所以又稱為 " 隱形殺手 "!此外 , 房顫還會增加以下疾病的風險 :一是腦卒中及血栓栓塞。房顫持續 48 小時以上 , 就有可能導致血栓。房顫患者腦栓塞的風險是非房顫患者的 5 倍 , 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復發率的特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冷凍治療房顫有望「中國創新」
本報訊(記者 左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聶振寧醫生主刀,日前應用國產首款房顫冷凍消融系統成功完成首例陣發性房顫冷凍消融術
-
房顫是怎麼一回事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一心房激動頻率達到350-600次/分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發生於器質性心臟病或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而後者也稱為孤立性房顫。房顫的分類按房顫發作的特點和對治療後的反應不同,可將房顫分為四種類型:1、陣發性房顫在7天內能夠自行終止、回復竇性心律的心房顫動被稱為陣發性房顫,通常特指持續時間在48小時內的房顫。
-
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好?
比如臨床上有一些心臟不適被醫生確診為房顫,那麼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種疾病屬於心律失常的一種,所以病人會覺得非常不舒服。那麼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為大家仔細介紹一番,並且告訴大家怎麼治療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房顫全稱叫心房顫動。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呈持續性。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
鄭州七院成功完成房顫冷凍消融手術
大河網訊 近日,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冷凍球囊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幫助65歲的患者程先生成功擺脫了疾病困擾,將其「躁動」的房顫心律轉為正常竇性心律。65歲的程先生反覆發作性心悸不適4年餘,動態心電圖提示陣發性心房顫動,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就診至該院心內科三病區。住院期間,經心內科三病區主任王瑞敏帶領毛幼林、宋爽、趙子明等電生理團隊醫師全面評估:考慮到患者年齡大、心肺功能欠佳,患者難以耐受手術時間相對較長、疼痛感較劇烈的常規消融治療,遂決定為其實施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的冷凍球囊消融手術。
-
微創冷凍球囊消融術——讓房顫患者的心「靜」下來
8月30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在張豐富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順利完成三臺房顫冷凍球囊消融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平均手術時間不到90分鐘。該院自2017年開始開展冷凍球囊消融術以來,至今已順利完成第一百例,也是江蘇省第二家突破百例的中心。60歲的王先生一年前他發現自己心臟好像有點不太正常,會突然感到心慌,體力明顯下降。
-
中藥治療心慌心悸房顫,已經被寫入醫學院校的課本《內科學》
老張,是我們護士長的哥哥,兩年前反覆心慌,後來護士長讓我給看看,我先給他背了一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結果查出來陣發房顫,正好就能解釋他為什麼有時候心慌了。老張問我要緊不,我說:也不是什麼大事,但也比較麻煩。
-
急性房顫處理:一圖牢記流程
急性房顫發作是指首次診斷的房顫、陣發性房顫發作期、以及持續性或永久性房顫發生快速心室率和/症狀明顯加重。 其臨床特點包括症狀突然加重,心悸、乏力、氣短、頭暈、活動耐量下降、尿量增加:更嚴重時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前驅或者暈厥等。 01.
-
嶽陽醫院成功開展房顫冷凍消融術
75歲的阿婆,房顫反覆發作10餘年,平時總覺心慌心悸,近半年症狀持續加重,幾乎每天都有發作,深受其擾。1月6日,手術開始,崔醫生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靜脈進行穿刺,從直徑只有幾毫米的鞘管中送入冷凍球囊,仔細定位後,迅速高效地完成了手術,術中患者始終保持清醒並可與醫生交流。術後患者也無明顯不適,回病房後就可飲水吃飯,次日便可正常下床活動,並於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 「我胸口不慌了,真的舒服多了,謝謝您,醫生!」出院時,患者及家屬對嶽陽醫院醫生精湛的醫術及暖心的醫德連連稱讚。
-
如果脈搏與心跳不相等,要提防是否有了房顫,天冷時容易發作
房顫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或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來確診,我們平時可以通過3個「危險信號」,來警惕房顫的發生。1、正常情況下人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但是在房顫發生時,自己可能會感覺到心臟毫無緣由的「砰砰跳」。2、人體脈搏正常是有規律的,強度也會相同。但是發生房顫時,摸脈搏就會感覺到強弱不同,有時還會「漏掉一拍」。
-
【六院新聞】「小膠囊」大功效 我院心血管內科同日完成3臺Micra無...
【六院新聞】「小膠囊」大功效 我院心血管內科同日完成3臺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2020-09-15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25.9%的房顫病人未接受治療,房顫是什麼意思?不治療嚴重嗎
而根據數據調查發現我國房顫患病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25.9%的患者均未接受治療,且由於症狀不明顯,更可能會耽誤治療時間,讓其心力衰竭和腦卒中的發生率大幅度上漲。1.正視房顫的危害:據悉房顫時患者的心率跳動尤為不穩,而房顫消失之後,血液在心房的流動也會逐步的降低,從而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脫落,可能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流向各個環節會使人體出現腦血管疾病腦梗或者心梗等一系列的問題。
-
房顫消融治療:這種人工智慧手法,厲害了!
目前全國房顫患者已超1000萬人,由於房顫的消融治療幾乎只能在大型綜合醫院進行,這就導致房顫的消融技術常常不被人了解。手工操作的射頻導管消融是目前心律失常治療的主要方法,不過,由計算機控制導管進行消融的新技術也在心律失常領域悄然掀起一場人工智慧的技術革命。
-
遇到房顫不要慌,《2020 ESC房顫診斷和管理指南》告訴你這麼做
《2020 ESC 心房顫動診斷和管理指南》指南新增意見1.房顫評估4S法則(Ⅱa)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失敗後的AF導管消融:若抗心律失常藥物(AAD)治療失敗或患者不耐受β受體阻滯劑,應考慮行PVI以控制陣發性和持續性AF患者節律並改善其復發症狀。
-
房顫患者的福音!無導線起搏器為心臟保駕護航
一粒2克重的膠囊就可以監測人體的心臟跳動,當心臟停跳時立即給予起搏治療.......聽起來有那麼點不可思議,不久前,這粒「神奇」的膠囊就為六旬老人解決了大煩惱。檢查結果和猜測的一樣,24小時動態心電圖的結果提示王大爺的心跳有快有慢,有快速性的陣發性房顫的發作。而在房顫發作終止的瞬間,心臟會突然停跳,導致暈厥發作,在臨床上稱之為「快慢症候群」,這正是王大爺突然暈倒的原因。據介紹,房顫是心房纖顫的簡稱,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嚴重的會引起心力衰竭,同時還容易引發栓塞事件,尤以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最高,往往會造成患者意識喪失或偏癱等不良後果。
-
「房顫」抗凝血治療怕出血,咋辦?
「房顫」抗凝血治療怕出血,咋辦?對於「房顫」患者和家屬而言,在醫生建議抗凝治療後,最常見的擔憂就是:「這樣治療到底會不會出血呢」?救治機會與治療風險並存!其實,在「房顫」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專業的醫生都會進行科學的出血風險評估,最終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預防中風、最小風險的出血可能。
-
房顫抗凝治療四問,心內醫生臨床必備
據統計約有30%的房顫患者發生了缺血性卒中事件,且與較高的死亡風險相關。抗凝可降低房顫相關的卒中風險,使用維生素K拮抗劑(VKAs)可降低66%風險,非VKA治療藥物也具備至少同等級別的療效。經充分抗凝治療後,房顫患者的卒中發生率與非房顫患者相似。
-
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
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滕林)據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消息,該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11月26日成功為一例二尖瓣狹窄伴房室結雙徑路、心房顫動的患者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治療,這也是國內首次報導瓣膜性疾病合併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手術
-
房顫患者若行支架治療,優選氯吡格雷+新型抗凝藥!ACC專家共識
據估計,大約1/4的人一生中會出現房顫,而大約25%~35%的房顫患者合併冠心病,近期進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患者中大約10%合併房顫,部分患者會合併靜脈血栓栓塞症。這些患者既需要抗凝治療,也需要抗血小板治療,但在臨床實踐中,如何選擇最佳的抗栓治療策略仍存在挑戰。
-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08:11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ason G. Andrade團隊比較了冷凍消融或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