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億公裡之外,旅行者2號傳回了珍貴數據,卻無人能夠看懂

2020-12-26 探索宇宙說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終於擺脫地球的束縛,進入了太空。它標誌著人類正式開啟了新的時代,開啟了太空探索時代,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才知道宇宙有多麼的浩瀚,地球有多麼的渺小。

對於宇宙來說,地球甚至是整個太陽系連一粒小小的塵埃也算不上,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終於有了新的奮鬥目標,那就是星辰大海。而探索星辰大海的第一步就是探索整個太陽系的奧秘,對於人類的科技來說,太陽系無疑也是一個無比浩瀚的空間。

而太陽系最讓我們難以探索,最難以真正了解的就是太陽系邊緣的情況。由於我們的天文望遠鏡主要是依靠光子的反射來進行的,如果目標位置太過於黑暗,沒有大量光子的存在,那麼我們就無法探測到這裡有什麼。

太陽系邊緣由於距離太陽較遠,光到達那裡的量也非常少,所以太陽系邊緣是一個暗區,我們想要觀測到那裡的奧秘,是非常困難的。而想要探索太陽系邊緣的奧秘,我們就需要依靠探測器,通過發射探測器,讓它到達太陽系的邊緣,我們就可以近距離得到更多的相關數據,從而對太陽系邊緣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為了探索太陽系邊緣的奧秘,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數個星際探測器,其中比較有名的則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這兩個探測器之所以名氣比較大,一個原因是它們身上的科技實力足夠強,可以說集合了當時人類最強大的各種科技。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它們並不是簡單的星際探測器,它們的目標也不是太陽系邊緣,而是一直朝著太陽系外前進。別的星際探測器到達了太陽系邊緣之後,就會停下腳步,可是旅行者號則不會,它們的目標是走出太陽系,到達更遙遠的星際空間。

為什麼旅行者號要走出太陽系?重要的原因則為了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要知道當人類認知到宇宙的浩瀚之後,對於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向望也是非常大的,站在宇宙的角度,外星文明的存在基本不用懷疑,可是要如何尋找到它們?

太陽系很明顯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我們想要跟外星文明接觸上,只能寄希望於太陽系之外。於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就誕生了,它們除了肩負著探索太陽系邊緣的情況之外,還肩負著走出太陽系,搜尋外星文明的任務。

1977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先後發射升空,朝著茫茫的星空前進。旅行者1號由於不用在中間進行更多的停留,它的目標更直接那就是一直朝著太陽系邊緣前進,所以它的行程也是最快的。到2013年9月12日,它已經飛出日球頂層,進入了星際空間。

相對來說,旅行者2號則要慢很多,原因就是它還肩負著太陽系各個區域的重要探測任務,在一路上,經過木星,土星等位置的時候,它都需要停留下來,進行拍攝然後將數據傳回地球。

所以,旅行者2號對於科學家的意義來說最大,它對人類做出的貢獻也是最大。旅行者2號就這樣一路停停,走走,終於在2018年11月5日,離開了日光層,正式走出狹義上的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

這裡為什麼要說狹義上的太陽系?原因就是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太陽系的範圍遠比過去想像的要大,過去我們認為只要走出柯伊伯帶,就算是出了太陽系的範圍。可是後來觀測發現,太陽系還被奧爾特雲包圍著,只有穿越了奧爾特雲才算是真正廣義上的走出了太陽系。

如果算上奧爾特雲,那太陽系的直徑範圍可達到2光年,旅行者2號走出日光層,只是走出了太陽系狹義上的邊緣地帶,日光層外跟奧爾特雲之間同樣也是星際空間,以旅行者號的速度這一段距離可能要飛行數千光年才能夠進入奧爾特雲。

旅行者2號在一路的飛行中,給地球傳回了很多珍貴的數據,尤其是在太陽系邊緣的地帶,傳回的數據則更加珍貴。通過這些數據,我們知道了太陽磁泡的古怪形狀,知道了太陽系邊緣太陽輻射跟星際介質進行交匯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這些數據還讓我們了解到了星際介質到底是什麼?可以說這些珍貴的數據讓我們對太陽系,對太陽系外有了更多的了解,是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如今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還沒有跟地球真正失去聯繫,還能夠隔一段時間進行數據的傳回。

到了2020年3月24日,旅行者2號已經距離我們達184.61億千米,速度則達到了每秒15.3741公裡。43年的飛行,接近185億千米的距離,這是人類過去不敢想像的一個位置。要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才1.5億千米,當然,這個距離相對於廣義上的太陽系直徑來說,仍然微不足道的。

旅行者2號到達這個距離之後,又一次開始了新一輪的數據傳輸,雖然數據的大小不過才64兆,可是由於距離太遠於遙遠,數據的傳回仍然需要好幾天。科學家非常期待這一次的數據傳回,一個原因是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這一次的數據能夠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之外的情況。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旅行者2號的能源不多了,43年的飛行探測運行,已經是非常年老了,可能這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數據傳輸。期待的遙遠數據終於傳了回來,可是得到的卻是些亂七八糟的字符。這此字符每一個我們都認識,可是連接起來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出現這樣的結果,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於天線的數據從而導致數據出現了混亂。雖然旅行者2號傳回的新數據非常混亂,暫時讓我們難以明白,可是科學家仍然覺得非常高興。在後期或許可以通過特殊的解碼工具對數據進行整理破解,得到我們能夠理解的文字信息。

旅行者2號目前的每一次數據傳輸對於科學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正確情況下,它會在2025年後徹底與我們失去聯繫,成為一個只能依靠慣性飛行的宇宙垃圾。經過很多年之後,如果運氣好,它會被其它的恆星系統捕獲,成為一個衛星。

如果運氣不好,可能會跟其它的天體發生碰撞從而毀滅,或者被外星文明捕獲,然後根據上面黃金唱片上留下的地球坐標知道人類的存在,來到太陽系。只不過那個時候對於人類是福還是禍,可就很難說得清楚了。小夥伴們們,你們認為,外星文明的到來,對於人類是福還是禍?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185億公裡外傳來神秘信號,旅行者2號「拒絕」指令,真相是啥?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是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目的是為了突破太陽系,對太陽系外的宇宙進行探測。然而這兩艘探測器在太陽系飛行多年,依然沒有飛出太陽系外,其中「旅行者1號」截止2020年1月已經飛行了很遠,距離地球大約222億公裡,但是「旅行者1號」的能源將要耗盡,在2025年就要成為一艘「流浪探測器」,到時候「旅行者1號」將會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一股失落感突然襲來!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一股失落感突然襲來!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一股失落感突然襲來!旅行者1號發現的數據信息在1977年時,旅行者1號發射成功,給科學家們帶來更多的希望。
  • 5月21日又傳回數據,系外太空旅行者1發現什麼了?有害物質很多
    趣味探索訊 地球之外太空是這個樣子,空曠和漆黑,那麼太陽系之外的太空是個什麼樣子?可能不少人感到十分好奇,是否有多艘外星星艦飛來飛去,是否比太陽系顯得更加繁榮,又或許是比太陽系還要黑暗和空曠?如今系外太空已經有屬於人類的兩個人造物,儘管它們是40多年前打造的人造物,可以說科技已經有些落後了,但是十分經久耐用,仍能獲取珍貴科學數據。
  • 旅行者一號最後的工作,相隔60億公裡傳回地球的照片
    旅行者一號最後的工作,相隔60億公裡傳回地球的照片大約有71左右的人類居住在地球上,雖然這數量聽起來十分的龐大,但是人類依舊覺得孤獨,因此不斷地在探索第二個星球,想知道世界上是否還存在其他的生命,於是,科學家不斷地發明各種宇宙探測器。
  • 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已到222.96億公裡遠,是什麼意思?
    這艘破舊飛船不是「別人」,正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1號,它是全人類最引以為傲的遠航人造物,是5個離開太陽系人造物清單中最遠的一個,也是速度最快的一個。根據NASA網站航海家頁面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23日,它距離太陽為222.96億公裡, 也就是說太陽現在發出光線,需要20小時34分35秒後才可以接收到。
  • 旅行者1號相隔地球217億公裡,功率僅23瓦,數據如何傳回?
    圖片: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一股挫敗感突然襲來!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一股挫敗感突然襲來!從幾千年開始,人類對外太空便懷著一種憧憬的心態,到了現在,人類仍對外太空念念不忘,遠古時期的人類只能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猜測宇宙的真實模樣。
  • 旅行者1號有多厲害?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
    旅行者1號有多厲害?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自從人類進入太空後,才知道宇宙是多麼廣闊。人類就宛如微不足道的螞蟻,在地球上轉瞬即逝,沒有留下任何印記。在1977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外,帶回了一張極其珍貴的照片,正是這樣的照片,讓人類對地球又有了全新的認知,它之所以能夠受到重視,主要是人類將所有的希望全部分寄托在旅行者1號上,不得不說旅行者1號極為珍惜,它給人類傳回很多重要的證據,讓人類對外太空有了一種全新的了解。旅行者1號有多厲害?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
  • 嘿哥們兒,旅行者2號真的遠出天際了
    現在旅行者2號已經離地球110億英裡遠,自從它在1977年發射以來,每天以每小時成千上萬英裡的速度飛向太空。接著讀下去將為你揭曉它的位置及其它相關消息。值得祝賀,人類,已經兩次正式成為星際物種。去年,美國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號飛船已經跨出太陽系邊緣,進入到巨大又空洞的星際空間。它現在與它姊妹(旅行者1號)會合,旅行者1號在2012年同樣跨出了太陽系邊緣。2004年底,旅行者1和2號的軌道顯示,旅行者1號已經距地球140億公裡遠,成為太空中最遠的人造太空飛行器。據預測兩個飛船至2020年將繼續運行。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近百年來,各個大國都向宇宙發射了探測器,希望可以解開宇宙的秘密,截止到目前,只有兩個探測器飛得最遠,那就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旅行者1號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向人類傳回了多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竟然讓人類感到深思,這是為什麼呢?
  • 距地7億公裡,「旅行者」在上面發現怪象
    1977年,美國分別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的飛行軌道並不相同,不過,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飛去太陽系外圍,去探測那裡的環境和星體情況。截止到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飛離了太陽系,正式進入到星際空間之中,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前提條件:太陽系周圍並不存在奧爾特星雲,否則,如今旅行者1號則仍然在太陽系之中。旅行者2號在飛行的過程中,雖然並不像旅行者1號那麼一帆風順,但是它也已經飛離地球185億公裡,而且在今年還重新和NASA建立了聯繫。
  • 進入星際介質的旅行者1號發現,空間密度在遞增,這不是好事
    2012年8月,1977年8月發射的旅行者1號經過35年航行來到181億公裡外,突破了日光層,成為了世界上首個進入星際介質的人造物。2018年11月,緊隨其後的旅行者2號經過41年航行後,越過了標誌太陽影響極限邊界,進入星際介質,然而人造物上科學儀器檢測到,隨著距離的增加,空間密度也在遞增。
  • 旅行者1號在227億公裡外發現,一大團物質從太陽系衝出,是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美國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時候,人們就在思考,太陽系外的星際介質中到底有什麼,是否和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一樣呢?耗資十幾億美金的姐妹飛船能否給我們帶來新發現?很多人很是期待。
  • NASA新視野號拍攝外星天空,距地70億公裡
    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號飛船(New Horizons spacecraft)拍攝了第一張冥王星近攝照片,成功獲取距地球超過43億英裡(約70億公裡)的「外星天空」照片。新視野號於2006年1月19日發射,在太空已經度過了十多年,並於2015年通過冥王星。如今,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遠遠超出冥王星的軌道,距離太陽超過43億英裡(70億公裡),並正向星際空間進發。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在1979年1月旅行者1號開始對木星進行了拍攝,歷時2個月之後到達離木星最接近的位置,距離木星中心都不到40萬公裡,雖然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但它的自轉速度最快,號稱「靈活的胖子」,即便是這樣,它依然被旅行者1號清楚的拍攝下來,同時對木星的衛星、磁場以及各種環境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拍攝,這也是人類首次目睹真正的木星。
  • 在太空中已經遨遊了四十多年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多遠?
    說實話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是人類創造的旅行者一號知道,1977年,NASA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太陽系中已經自由飛行了43年,預計將在2025年耗盡電量,到那時可能就會完全失去與人類的聯繫。發射4個月內,旅行者1號就到了第一站木星,距離木星35萬公裡的高空處,旅行者一號拍下了極為珍貴的照片素材,風暴持續400年的木星紅斑呈現在人類的眼前,旅行者一號還發現了木星的衛星中有些具備活火山,有些在冰霜覆蓋下暗藏海流,這些發現都有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 「暗淡藍點」拍攝30周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43年222億公裡的星際旅行
    下面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的宇宙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作品,名為《暗淡藍點》,這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距離地球最遠的最著名的地球照片,畫面中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這張照片觸發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的靈感,寫成了《Pale Blue Dot》。
  • 距地14億公裡外,卡西尼號傳回一張照片,看完後難以接受!
    於是科學家們不斷向太空發射探測器,其中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的出現,極具影響力,除了這兩個探測器之外,還有一個叫「卡西尼號」探測器,深受科學家的喜愛。卡西尼號探測器目的是觀測土星,由於土星距離我們的距離實在過於遙遠,距離地球大約有14億公裡,這麼遠的距離也不知道卡西尼號前往土星的路上會發生什麼,沒想到這顆探測器竟然完美抵達土星,要知道全世界有17個國家參與了此次研究計劃,其中包括美國NASA和歐洲的航天局,可是它傳回的一張照片卻讓科學家高興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