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微信視頻號@綠林樂悠悠
發布的短視頻《九嶷山琵琶潭勝景》,
迅速火爆永州朋友圈,
打動了無數戶外愛好者的心。
(請點擊視窗右下角全屏觀看)
這處寧遠網紅勝景,
深閨九嶷山腹地西北的黃河峽谷上遊
小東江水庫東南角庫尾峽谷裡,
地圖上無名,
當地人叫它猴子坳瀑布。
秋分前夕,我與7位山友慕名前往,
一睹了它的絕世風採,
特作以下探峽攻略,方便後來者遊玩。
(圖1.猴子坳瀑布;圖2.猴子坳巖谷底瀑布)
寧遠黃河峽谷
(上洞村-- 小東江水庫 --住龍門)
指九嶷河的東源母江河峽谷,
位於九嶷山瑤族鄉西南部,
屬湖南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致呈東南-西北、南北走向,
東南起於九嶷山主峰畚箕窩與
江華第二峰黃龍山之間的埡谷住龍門,
北止峽谷出口魯觀上洞村,
途徑住龍門水庫、猴子坳、
黃河村小東江水庫、墨煙棚、文武衝村,
長約16.5公裡,落差近700米,
(其中水泥路14km,機耕路2.5km)
峽谷蜿蜒深切,森林蔥鬱,氣候莫測,
沿途泉流迭宕,亂石棋布,瀑潭成群。
是徒步觀光、溯溪探險的好去處。
(以打造戶外運動旅遊基地為主題的黃河峽谷景區
目前已納入寧遠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規劃)
(用 兩步路APP 下載軌跡文件
"寧遠九嶷山黃河峽谷"僅作參考)
一、黃河峽谷下遊段
(小東江水庫/海拔660m --上洞村/海拔340m)
黃河峽谷分上遊、下遊兩段,
其中下遊段為母江河峽谷,
從黃河村小東江水庫至峽谷出口上洞村,
幽曲狹長10公裡,
落差不大,起伏較緩,
自下而上往裡溯行有五大看點,
適合上半年豐水期自駕休閒遊。
石峰點讚
在谷底文武衝村往西南遠眺,
谷間上空露出婆婆石,
像豎起的母指,在點讚九嶷山。
墨煙棚瀑布群
位於文武衝村裡行2公裡處,
母江河石拱橋右邊支流200米段。
小東江水庫
位於半山瑤族村黃河村腳下,
(黃河村因村旁小河中石礫在水中泛黃
而使水成黃色得名,
轄黃河和已移民外遷的住龍門、婆婆石三個組)
為寧遠縣小一型水庫,
由東西兩片庫區連體而成,
高峽平湖,風光旖旎。
該水庫主要接納母江河東源眾水,
源頭位於寧遠/藍山/江華三縣交界的
畚箕窩-藍山峰-兩岔河-金雞嶺-黃龍山水系圈,
圈中四條主源流歸一於住龍門,
然後往西北潺流而下,
經小東江水庫,出壩後注入母江河,
因處主源以東,故稱母江河東源。
(底圖源自@天地圖衛星 @兩步路)
小東江水庫壩口瀑布
岔路口右往黃河村方向前行100米處。
上半年豐雨季節才能出現此景,
白練高掛,水氣盈谷,恍若仙境。
小東江水庫東庫區
岔路口左上去住龍門方向,
翻越700米盤山公路即到水庫上面,
開始進入無人區。
風雲變幻婆婆石
黃河村的地理標誌,
處黃河村西側和小東江水庫西南,
巨石峰凌空斜聳,周圍小石峰簇擁,
好似太婆兒孫繞膝,婆婆石因此得名。
(圖2.by@羅馬)
二、黃河峽谷上遊段
(住龍門舊工房/海拔1020m -- 小東江水庫/海拔660m)
黃河峽谷上遊段是母江河東源峽谷,
從住龍門到小東江水庫,呈東南-西北走向,
神秘幽邃6公裡,落差360米,
主要由住龍門峽谷和猴子坳峽谷組成,
生態優美,綠水常流,
適合四季徒步、夏秋溯溪探險。
雖通了路,但仍然人跡罕至,
風景尤以猴子坳峽谷最為雄奇壯觀。
(底圖源自@天地圖衛星 @兩步路)
1、探秘猴子坳峽谷
(住龍門水庫/海拔960m -- 小東江水庫東南角庫尾/海拔660m)
猴子坳峽谷位於小東江水庫東南角庫尾
與住龍門水庫大壩之間,
長3約公裡,落差300米,
是黃河峽谷的最精華段,
Ⅴ形深谷迂迴盤曲,闊葉林茂密青翠,
河床裡的嶙峋巨石呈浪湧狀,
石澗泉奔瀑跳,聲響不絕於耳。
置身這保存完好的原生態自然山水畫廊,
移步換景,賞心悅目。
由於陰晴霧雨頻繁交替,
我們用了兩天時間深度溯溪,
探訪神奇雋秀的猴子坳瀑、
磅礴險絕的猴子坳巖,
領略其鬼斧神工之妙和驚心動魄之美。
(底圖源自@天地圖衛星 @兩步路)
A
猴子坳峽谷下段
(猴子坳石拱橋/海拔750m -- 小東江水庫東南角庫尾/海拔660m)
溯溪環穿猴子坳瀑布
進入小東江水庫東南角峽谷,
頓覺耳目一新,
山高,谷深,林茂,
生態原始,環境清幽。
大家紛紛下車走路,
眼前便是猴子坳峽谷(下段),
走著走著,眼尖的隊友一下子認出了
谷底「網紅」猴子坳瀑布。
不一會,就到了猴子坳石拱橋,
左顧右看,美麗石溪氣勢誘人,
上遊三百米是猴子坳巖,
下遊一裡是猴子坳瀑布,
我們於是以橋頭停車坪為大本營。
從停車坪裡面沿小溪右下,
繞到橋下瀑潭,開始順流溯溪;
若遇阻,則上左岸鑽叢林再入溪。
這一溪嶙峋亂石讓人著迷,
攀、爬、滑、移、跳,比玩水還刺激,
充滿艱辛溯溪的樂趣。
當然,一路的美景應接不暇。
左下巨頭堆,
進入猴子坳瀑頂。
從上遊瀑頂中央下瞰,
左右兩岸,兩具臥石並立鎖江,中留豁口,
酷似母獅與公獅含情脈脈,伏岸親密相看,
白花花的疊瀑從獅子口間喧洩而下。
此乃猴子坳瀑布第一絕也。
繞到右岸公獅頭頂觀看,
河床石坡上,湍流漫過
隱隱約約十餘孔冰臼形穴池,
形成無數個層層疊疊的小瀑布,
又一起傾瀉到圓形大穴潭裡,
繼而溢出流進下面的葫蘆穴池,
最後平緩注入大碧潭。
大穴潭與葫蘆穴池連在一起,
俯看像一把倒置的琵琶,
琵琶潭應該因此得名吧。
此乃猴子坳瀑布第二絕也。
今天的瀑布水量較大,
若再少一半則觀賞效果更佳。
(圖2.源自@湖南寧遠旅遊,版權歸原作者)
從瀑頂左側援樹攀巖上岸。
穿叢林下到瀑底潭邊。
從瀑潭邊回仰,
則好似一對虎視眈眈的猛虎,
把守著奪門而出的猴子坳瀑布,
"虎"瀑相得益彰,
顯得威嚴、神秘而又壯觀。
此乃猴子坳瀑布第三絕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太奇妙!
我們不禁聯想,
山西吉縣黃河有壺口瀑布,
湖南寧遠黃河峽谷有虎口瀑布,
雖然後者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
但兩者在世上均獨一無二。
少雨期的猴子坳瀑布,
顯得很骨感,別具魅力。
(圖片源自@寧遠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歸原作者)
美美地泡了一會兒潭,
我們仨從潭左沿小溪溝鑽林直上,
約爬50米入公路,
然後往裡返回猴子坳停車場。
B
猴子坳峽谷中段
(核心區提示牌/海拔920m -- 猴子坳石拱橋/海拔750m)
猴子坳巖
(猴子坳巖峰頂 / 海拔1080m)
位於猴子坳石拱橋上遊200米處,
是一片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
當地人說,在猴子坳巖壁,
任何動物都無法立足,
連猴子也不能翻越,故名猴子坳。
巖壁約300米高,氣勢磅礴,
巖頂覆蓋著茂密的森林。
如果從谷底仰視,
目之所及,陡峭垂直,
只能望及腰際,極盡高峻險絕。
(源自@寧遠旅遊,攝影師@周全力)
①
溯溪探險猴子坳巖谷底瀑
從猴子坳石拱橋往上遊溯溪,
雖然進去只有330米,
由於谷深、壁陡、彎急,亂石林立,
加之氣候莫測,若上遊暴雨則下遊不覺,
故潛伏著落石和山洪等危險,
請勿冒然進入猴子坳巖谷底探峽觀瀑!
枯水期走進瀑潭,視覺更震撼。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由於從峽灣深潭左邊鑽林繞進谷裡後,
遭遇兩陣大雨,加之探路,
往返不到700米,用時一個半小時,
幸好有驚無險,大家平安回營。
②
公路七道拐上觀猴子坳巖
從停車坪沿保護區公路裡行爬陡彎坡,
約600米,轉過第四道拐,
雲霧繚繞的猴子坳巖山峰高聳眼前,
斧削四壁,皺紋斑駁。
我們剛剛深入探訪的谷底飛瀑,
非常醒目,像畫龍點睛之筆,
賦予峽谷靈韻,群峰生機盎然。
在連接第四、第五拐的掛壁公路上,
回瞰谷底深淵,
石拱橋上的兩名隊友渺小如蟻。
第五拐至第七拐是近觀猴子坳巖的最佳處,
對應石拱橋,落差高達200米,
僅及對面猴子坳巖峰的腰際。
放眼仰眺,踮腳俯看,
巨大的花崗巖壁山勢陡峭,刀削斧劈;
峽谷幽深不見底,但聞悅耳流水聲。
猴子坳巖集雄、奇、險、峻於一身,
天氣善變,風光絕美,我們流連不已。
C
猴子坳峽谷上段
(住龍門水庫/海拔960m -- 核心提示牌/海拔920m)
半山路上看深峽
公告牌提示大家,
開始進入九嶷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我們5人冒著濛濛霧雨繼續前行,
半山機耕路邊不時露出陡峭的長谷坡,
坡度達60度左右。
腳下一坡到谷底,令人心裡發怵。
山間雲煙飄渺,
神秘幽深的峽谷好有意境。
3、徒步住龍門峽谷
(住龍門舊工房/海拔1020m -- 住龍門水庫/960m)
地勢相對開闊,峽谷較淺,起伏較緩,
長1.9公裡,落差僅有60米。
谷溪彎彎曲曲,
出沒於機耕路邊的竹灌叢林,
清澈的源頭活水汩汩流淌。
住龍門水庫
(核心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地帶)
清溪婉轉 山泉迭流
生態恢復較好的住龍門村遺址
住龍門石拱橋
(去舊工房不過此橋)
住龍門舊工房
(住龍門峽谷的起點 / 海拔1020m)
這裡是山友們從寧遠方向登黃龍山,
以及穿越住龍門到羊巖坪的絕佳露營地。
站在房側小平曠,
東北可仰畚箕窩頂(圖2),西南眺望黃龍山。
(圖2圖3.by@羅馬)
我們原路返回到大本營,
把遊客丟棄在停車場的垃圾清理乾淨後,
告別神奇峻秀的猴子坳,
圓滿結束寧遠九嶷山黃河峽谷探秘之旅。
時間:2020年9月19--20日;
同行:光哥、蘭子、悠悠燕、火花、嗔唚、羅馬、新雨飛揚、好山好水。
註:部分資料源自微信公眾號@九嶷山自然保護地。
延 伸 閱 讀 :
湖南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點擊閱讀 ☞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介
九嶷山:屬南嶺山脈萌渚嶺支脈,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藍山、江華、道縣四縣交界,縱橫30千米,高峰雲集,層巒疊峙,深邃幽奇,森林茂密,是湘江幹流瀟水的發源地。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40餘座,永州14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佔6座(畚箕窩1959.2m;癩子山1834.6;藍山峰1825.7;黃龍山1823.9;三分石1822;大東江源頭1806)。九嶷山素以奇石險峰聞名遐邇,其中主峰畚箕窩、三分石、香爐石、將軍石、吊子石(藍山峰)、癩子山、婆婆石等7座石峰是各路山友熱烈追逐的打卡勝地。點擊閱讀 ☞ 玩轉九嶷山
九嶷河:是寧遠縣南部主要河流,發源於九嶷山,有東(母江河)、西(父江河)兩源,在別江口歐家附近匯合。經九嶷瑤族鄉、水市鎮、天堂鎮進入道縣柑子園鄉,在三海洞村納入泠水,在農科站村納入仁水,又流入寧遠縣中和鎮,至此,已納入寧遠縣境內的全部河流,複流入道縣白馬渡鎮,在青口村與廟頭村之間注入瀟水。主流河床平均寬70米,一般流量206立方米/秒,上遊有九嶷山發電站,中遊有水市水庫和桂裡源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