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籃壇的最高賽事舞臺,NBA的商業化程度非常之高,最直觀的體現則是球隊日益上漲的工資帽和球員日益上漲的工資。近幾年,隨著NBA商業化的進一步加強,球員的工資逐步大漲,年薪三四千萬、總價一兩個億的大合同已是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了。
就本賽季來說,就有20位球員的年薪超過了三千萬美元,最高薪的則是勇士隊的當家球星,史蒂芬-庫裡。2017夏天,庫裡在率隊奪下總冠軍獎盃之後和球隊籤訂了5年總價2.01美元的續約大合同,本賽季薪資為4023萬美元,他也是本賽季唯一一個超過四千萬年薪的球員。不過,4023萬美元只是他的稅前年薪,實際上,在扣除稅收和各項費用之後,到手工資將大為縮水。那麼,本賽季的最高薪庫裡,實際到手能拿到多少錢呢?
按照聯盟勞資協議的規定,任何球員都要上繳年薪10%的工資給第三方進行託管,如果球員當賽季的薪資沒有超出聯盟收入的55%,這筆託管金額將如數退給球員自己,如果超出了,則聯盟將沒收這筆託管經費。一般情況下,球員都可以拿回自己的那筆託管經費,按此計算,本賽季庫裡需上繳託管金額為402.3萬美元。
除此之外,按照美國的法律規定,當年收入超43萬美元時,需要繳納美國聯邦稅,在本賽季,庫裡的這一繳納比例高達37%,也就是說,庫裡需要繳納1488.6萬美元的聯邦稅。除了聯邦稅之外,球員還要根據各個州的稅法上繳對應比例的州稅,而庫裡所在的加州繳納比例為全美最高,高達13%,因此,他還需要繳納535.1萬美元的州稅。
除了稅收繳納之外,球員還需向自己的經紀人支付工資,按照美國經紀人的提成比例,庫裡需向其經紀人支付2.75%的薪水,也就是110.6萬美元,另外還有醫療保險費需支付1.8萬美元左右。
因此,除掉上述這些扣款,再加上上賽季繳納的第三方託管經費,庫裡在本賽季的實際到手金額其實只有1880萬美元,也就是說,庫裡僅實際拿到合同金額的46.7%左右。
而剩下的這些薪水也並非是全部一次性進行發放,根據NBA的薪資管理規定,為了降低球隊的薪資支付壓力,球員一開始僅能領取薪水總額的20%,剩餘的工資將在11月15日開始,與每月1日和15日發放,分24次進行發放。當然,也有球員可以選擇半年12次或者一年半36次的發放方式。
從4023萬美元到1880萬美元,不得不說,球員的實際到手薪水和合同金額相差甚大,就算除掉州稅,一般頂薪球員也最多只能拿到60%的合同薪水,而那些百萬美元左右合同的球員最多也只能拿到63%左右。對於如此大的偏差,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