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9:13 |世界溫州人家園
8月17日上午9時30分,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鐘聲的敲響,溫州市冠盛汽車零部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冠盛股份)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溫州汽摩配行業首家、全市第23家在A股上市的企業。
冠盛股份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是一家專注於汽車零部件產銷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球籠式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總成、輪轂軸承單元、橡膠件、減震器等關鍵汽車零部件,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生產的球籠式等速萬向節,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連續多年行業領先,成為首批「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和「品質浙貨」出口領軍企業。
十多年來,冠盛股份積極推動公司國際化轉型,在2005年和2007年間,先後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和德國科隆設立子公司,成為溫州最早一批跨出國門、在海外進行本土分銷的民企之一,出口全球120多個國家,海外銷售比例近95%,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19.45億元。
「我們將以上市作為公司第二次生命的開始,不斷提升企業的製造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信息化建設能力和全球化營銷能力。」在當天的上市儀式上,冠盛集團董事長周家儒表示,公司將藉資本市場的「東風」,繼續堅持「穩定中求發展,發展中求穩健」的理念,為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提供完美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合作企業共同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奮力實現讓員工幸福、客戶滿意、供應商受益、股東增值和為社會做貢獻。
周家儒:堅守中找到企業的「定海神針」
周家儒,1953年出生,溫州市冠盛汽車零部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曾獲溫州市優秀企業家、溫州民營經濟十大年度人物、全球最具影響力溫商等榮譽稱號。
洞橋底創業:
工廠的全部「家當」五萬元
冠盛的創始地——溫州市洞橋底,那是一個讓人產生詩意的地方。1985年,在春寒料峭中,就在這小巷深處的一間民房裡,4臺儀表車床轟鳴著,唱響了冠盛的希望之歌。35年過去了,當年的洞橋底已成為溫州繁華的商業區,融入了溫州都市的富有繁華中。
2000元創業,3臺普通車床和幾名工人,40平方米的民房,全年產值加在一起也才5萬元,這就是當時工廠的全部「家當」。
1986年,周家儒和幾位朋友籌集了3萬元,買了一輛全新的菲亞特小轎車,並把這輛車「解體」,結果他拿到了整個齒輪箱,由此進入了已堅持30多年的汽車零部件領域。
在炒煤、炒房、炒股、炒棉花的年代,很多來錢快的新名詞都與溫州老闆聯繫在了一起。但是,周家儒卻從未心動,堅守汽配園中的「一畝三分地」,專注於汽配的經營,這似乎與他少年時的習武經歷有關。
十二歲時,因為家裡窮,身材又瘦小,經常受人欺負,周家儒去拜了師父學習武術。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學了兩年,功夫稍有長進。
有一天,師父對他說:「家儒,我有一絕招,三拳能把壯漢打倒在地,你想不想學?」
他求之不得的說:「謝謝師父,我會認真學的。」
師父說:「這一招需要練十年才能練成!就是連續三拳都要打在對手身上的同一個點上,對手就會倒地。」
於是,他從十四歲開始練,一直練到二十六歲,練了十二年才基本練成。二十六歲時,師父說他可以出師了,他跪在師父面前謝師。
師父對他說:「你堅持十二年,功夫練成了,今後你做任何事也都一樣,記住我的話:堅持堅持再堅持。」
周家儒牢牢記住師父的話,至今未忘。在創業階段,在發展階段,不管是遇到困難,還是遇到誘惑,他都堅持再堅持。直到如今,堅持在汽車配件產業裡發展,在今後也是一樣繼續「精於一業」。
「我把主業看成是鑽井開採石油,鑽深鑽透,我目前才鑽到一千米,開採到的還只是油氣混合物,含金量不高。一直鑽下去,總有一天會發現一個大油田。」周家儒說,「目前,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是一個18萬億元的大蛋糕,而我們還不到萬分之一。」
1986年底,菲亞特配件集團在青島召開第一屆汽車零部件供應大會。創業之初,打開銷路是最為關鍵的。作為公司的第一個業務員,周家儒懷著「撞大運」的想法,用兩個尼龍袋挑了整整60公斤產品,興致勃勃地趕往展會。
遺憾的是,他之前並沒有拿到主辦方的邀請函,沒有了入場券當然就沒有資格參加展會。怎麼辦?打道回府還是把產品扔掉?周家儒猶豫了一陣子。最終,他還是決定試試運氣,在展館門口擺起了地攤。他想,你開你的會,我擺我的地攤,大路朝天,我們互不相干。
在1986年那個年代,擺地攤是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銷售手段。功夫不負有心人,想不到一個客商真還看上了周家儒擺在地攤上的產品,當場就給了一萬元定金,下了十萬元的定單。這讓周家儒欣喜若狂,因為這是他賺得的「第一桶金」。
天津推銷:
碰到人生中的重要「貴人」
人生是一齣戲,我們每個人都是戲裡的主角,但只能自編自演。
1991年,周家儒在自己的人生中「演了一段戲劇」。由於公司的產品銷路需要向全國拓展,周家儒買了一個登山包,裡面裝了十隻汽車萬向節,20公斤重,背在身上就前往天津推銷。
天津火車站有汽配一條街,他就挨家挨戶地推銷。第一天沒有一個商家接受他的產品,因為在1991年,溫州是「假、冒、偽、劣、騙」的代名詞,有假皮鞋、假冒商標、假冒電器等。第一天,有80%的商家直接把他趕出商店,罵著「溫州騙子甭進來」,還有20%的商家以懷疑的口氣說:「會不會是假貨呀,有人為你做保證,我們才敢做。」
第一天,他背著20公斤產品走了一天,累得筋疲力盡,晚上他在思考,城裡人可能會有偏見,明天到城郊結合部的地方試試看。
第二天,從上午8點一直走到下午4點,還是沒有商家接納他的產品,但他總是相信會有希望的。他走200米就得坐下來歇一下,到了下午5點,走100米就得歇一下,當時他對自己說:「堅持,堅持,再堅持,不能倒下來!」就在這時,奇蹟真的出現了,成功與失敗只是毫釐之差。下午5點半左右,周家儒到了一家汽配店推銷,店裡只有一個老師傅。當周家儒把產品遞給他的時候,他看到了老師傅的雙眼發亮,老師傅只問了他三句話,就做成了一筆大生意。
老師傅的第一句話:「你有沒有賣給天津人?」他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老師傅的第二句話:「你能不能獨家給我包銷?」他說我每個月2000隻產品您能包銷嗎?老師傅說沒問題。老師傅的第三句話:「每隻汽車萬向節價格多少?」當時每隻成本130元,他就報260元一隻。
老師傅說:「不跟你討價還價了,就260元一隻,但是有一個條件,我現在送你到火車站,你馬上離開天津,不要再轉來轉去了。」
周家儒回到溫州後,老師傅每個月款到發貨,連續三年,雙方合作都很好。每個月從2000隻上升到每個月5000隻,為公司撈到了第二桶金。
三年後,周家儒才知道這位恩人原來是一位汽車配件公司退休的業務經理,在全國有銷售渠道,自己賣給他260元/只,他可以賣到680元/只,他說這三年銷售冠盛的產品賺得比冠盛要多。
至今為止,周家儒還是非常感恩老師傅:「第一,在我快倒下來的那一刻,他幫助了我;第二,雖然他賺得比我多幾倍,但是讓我懂得了銷售是第一生產力,整合資源是一種高境界。」
經營哲學:
找到冠盛發展的「定海神針」
在周家儒看來,冠盛的持續穩健發展,離不開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得益於浙江「八八戰略」的推動,受助於全體幹部員工的辛勤付出。
未來的冠盛是怎樣的冠盛?周家儒已為公司規劃了藍圖——未來的「雙百企業」:百億級企業、百年企業。
2017年5月,冠盛正式發布自己的經營哲學,明確企業經營事業的目的意義,提出了冠盛的核心理念、經營理念、人生哲學和工作哲學共四十條清晰內容,強調了經營哲學是企業發展的「定海神針」,製造業+資本市場+網際網路營銷是推動冠盛未來發展的「三駕馬車」。
「百年企業其實並不遙遠,冠盛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因為相信我們才會看到,而不是因為看到才會相信。」周家儒信心十足的說,「我在公司很多場所上曾經比喻,冠盛是一列動車,而不是普通火車,普通火車是靠火車頭拉著跑,動車是每節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
蓬萊不遠,揚帆起航。周家儒正帶領冠盛的員工,懷揣「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偉大公司,打造受人尊敬的百年企業」夢想,開著一列列向前飛馳的動車,一同駛向冠盛下一個發展的春天!
來源丨溫州新聞客戶端、甌海新聞網、溫州人物
編輯丨吳昱燊
責編丨殷誠聰
159766278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