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會議 雲安小鎮首發區塊竣工 杭州哈爾斯實業有限公司奠基儀式 臨安中學遷建項目於9月底主體工程結頂
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主要引擎。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發展環境,市委市政府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我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發改局以「項目推進大比拼」活動為抓手,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狠抓固定資產投資,形成「比學趕超促投資、齊抓共管推項目」的濃厚氛圍,有力的支撐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針對重點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全市上下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凝聚各方合力,協調服務好項目建設。
領導包保帶動 提高解決問題效率
各項目包保聯繫領導和各線分管領導主動介入,積極協調,並要求涉及的鎮街和部門要全力服務,掃清障礙,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快速推進。包保、聯繫市領導主動到重點項目建設工地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召集項目責任單位和相關部門,對進展中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按照市領導「包保」、聯繫重點項目、部門鎮街責任工作機制,各領導身先士卒、親臨一線,切實在「包協調」和「保進度」上下功夫,通過現場調研、督查、召集相關部門研究等方式,及時化解項目難題,有力地推進了項目建設進度。
據不完全統計,自全市開展「項目大比拼」活動以來,市領導共督查、協調重點項目120餘次。在市領導的強勢推動下,一批重點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如定點屠宰場項目墳墓遷移、徵地和清表全部完成,土石方工程已進場施工;沙地區塊開展2次專項行動,對2戶已籤約但拒絕騰空戶房屋及2處違章搭建進行了拆除,停滯了近3年的拆遷困局開始「破冰」等。
部門服務聯動 共創項目建設環境
針對項目生成、落地、建設的全過程,著力開展「徵地拆遷再突破、深化審批再提速、施工環境再治理、要素保障再提效」四大專項行動,各單位以「分工不分家、一心謀發展」的工作態度,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全方位營造良好的項目建設軟環境。對於責任單位無法協調的問題,根據分級分類動態協調原則,由攻堅辦匯總分類,並提交由審管辦、徵遷辦、政法委和市府辦分別牽頭組成的四個專題協調小組協調或提請相關市領導協調,加快難題破解速度。
根據項目性質按條塊確定項目責任單位,負責協助項目業主辦理各項項目前期報批手續,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為體現重點項目建設的全市參與、共同推進,對自身沒有項目的部門,安排至少領辦一個項目,協助項目責任單位負責項目推進,年底按項目推進實效與責任單位捆綁考核。
主體推進主動 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今年根據項目性質按條塊確定項目責任單位,新城建設區域內項目由管委會為責任單位、政府性投資項目由行業主管部門為責任單位、非政府性投資項目由屬地政府為責任單位,這一機制進一步強化了責任單位項目推進的主體地位。各責任鎮街、部門主動與企業對接,協助業主排定年度建設節點計劃和投資計劃;協助項目業主辦理各項前期報批手續,並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市發改局豐富載體促項目推進,開展以「拼開工比成效」、「拼進度比投入」、「拼徵遷比清零」、「拼服務比效能」、「拼清障比環境」、「拼儲備比後勁」等「六拼六比」為內容的項目推進大比拼活動,強勢推進全市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審批部門優化服務,進一步深化權力清單、落實聯審聯辦、強化代辦服務,消減、簡化、承接審批事項,積極開展「中介網上超市」建設和「三走訪三對接」活動;發改和統計局成立2支服務小分隊,對各部門、鎮街開展「一對一」服務,逐個分析項目,共同研究加快項目審批、開工和入庫辦法。市政法系統及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依法妥善處置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涉法涉訴等問題,1-10月,共出動警力415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餘起,進一步優化了施工環境。
各職能部門圍繞項目建設需求,為項目推進提供保障,專啃硬骨頭破解難點,對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專題研究協調。在用地上,通過存量土地盤活、開展坡地項目申報有效破解了一批項目落地、開工的需求;在徵遷上,通過藉助行政司法途徑推進徵遷等,加快了徵遷清零進度;在資金上,通過項目融資,解決了一批項目建設資金的籌措(如「一橫兩縱」項目獲農發行新增3億元授信,柯家安置小區區塊基礎設施建設獲稠州銀行10億元授信等)。
督查通報促動 營造項目攻堅氛圍
市發改局動態跟蹤項目進展,定期公示,每月定時匯總、統計、梳理、分析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面上情況,並通過月報、黨政網進行公示。專報剖析,根據重點項目建設實際,選擇有代表性、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項目,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建議方案,以專報形式報市領導,加快項目難題的協調解決。輿論監督,一方面開設「聚力項目攻堅 擴大有效投資」專欄,大力宣傳報導各鎮(街)、部門在推進項目建設中的創新方法和有效舉措;另一方面又通過媒體將項目推進不力、問題久拖不決的項目進行曝光,並督促落實整改。
同時,市發改局強化督考促推進,按照固定資投資完成率對各責任主體進行排名,報考評辦通報。配合市委市政府督導組加強對各投資和項目建設主體單位工作情況的督查,對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月排名末三位的單位由市領導進行約談。每月召開擴大有效投資工作例會,定時匯總、分析和公示重點項目建設面上情況。
接下來,市發改局將對照2016年度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預期目標任務,擴大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將以「項目推進大比拼」活動為抓手,開展「雙百攻堅」,即推進100個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0億以上,重點是要抓好「明、清、早、實、準、精」等六個方面工作。
做到任務明,結合項目建設要求和資源保障條件,將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鎮街和有關部門中,明確各單位主體責任,完善每一個重點項目的年度建設計劃、投資計劃、節點計劃、開竣工計劃等,強化項目實施過程管理。
做到責任清,進一步完善投資和重點項目推進責任機制,理清投資和項目工作中包保領導、職能部門和屬地鎮街的工作職責,做到塊抓條保,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按要求上報推進過程中的進展情況。
做到謀劃早,會同各鎮街、重大平臺及相關部門等投資主體單位超前謀劃,按照「投資任務與項目對應」原則,在一季度列出投資任務完成拼盤計劃,明確需要推進的項目,及早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銜接,打好審批提前量、爭取立項主動權,爭取項目早日納入統計庫。
做到前期實,在新項目生成階段,進行充分論證,確保項目與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等相銜接,與國家產業導向、產業集聚和財政政策要求相一致,以保證擬建項目的成熟度。
做到保障準,通過合理安排計劃指標、清理已批未供已供未用土地和爭取上級「戴帽」用地指標等方式,強化對重大項目的用地保障,著力推進徵遷破障清零,確保項目落地建設需求;引導加強銀企對接,提升項目資金籌措,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項目建設期間和建成後生產生活需求。
做到服務精,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優化審批服務,定期對代辦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代辦員的專業水平,做到準確發現問題、精準協調服務。 本版文圖/記者 王苑陽 金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