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美國的家園:唐人街,其實就是中國一個縣城

2020-12-23 騰訊網

由來已久的羈旅漂泊文化

落葉歸根,安土重遷,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人比中國人的鄉土意識更濃烈了,無論離家多久,多遠,他們總是會帶著家鄉的樣子,即使說著純熟的外國語言,穿著不同的服飾,甚至人也已經面目全非。

但他的胃一定殘存著家鄉的影子,人生最苦是羈旅,但是何人不羈旅呢?何時不羈旅呢?現在的社會還好,高鐵,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微信,qq,電話這些交通工具以及通訊工具的發明可以讓人隨時回家,隨地見面。

但千百年前不同,千百年之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已經為了生活,而遠離家鄉,過上了羈旅生活,如戰國時的縱橫家,遊歷於各國的說客,他們在習得相關的學術知識後,便開始遊歷當時的諸侯國,期望以自己的學說打動當時的君王,封侯拜相,衣錦還鄉。

掌六國相印的蘇秦便是其中的成功代表,第一次出門時,狐裘大衣被磨得沒毛,口袋中的金錢花的光光,面黃肌瘦,身體疲憊羸弱的他出現在家中時,得到的不是歡迎而是鄙夷與嫌棄,父母不與之言,嫂嫂不下織機,哥哥不將他當作弟弟,人生至此,其苦難知。

這種情況深深刺激了蘇秦,他於是更加發奮,在所藏書籍中,發現了姜太公的一部書籍,於是閉門不出,發奮苦讀,學成之後,再次遊歷六國。

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次的蘇秦終於成功,成為了戰國有名的縱橫家,手握六國相印,名利霎時間湧來,人生得意的蘇秦再次返回家鄉時,受到了不同的禮遇,於是蘇秦問前倨後恭的嫂嫂原因,嫂嫂回答說,因為你現在位高權重,且又有錢,所以前倨後恭。

蘇秦看到此情此景,只是感嘆了一句說:''若使我洛陽有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其實他是想說,我哪裡想到自己今天的風光,不都是生活逼的嗎?但凡當初你們肯接納我的失敗,我又怎會再出門呢?

確實如此,很多人漂泊在外,不就是被生活給逼的嗎?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想讓父母有一個安心的晚年,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但周圍又沒有什麼出路,可不得背上行囊,踏上遠方嗎?

但也有些不是被逼的,而是自己為了自己命運的改變,而主動將自己交給遠方,同樣是客居他國的李斯,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李斯本是楚國人,曾跟隨荀子學習帝王術,早年為小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倉庫中的老鼠,吃的油光水亮,見人不避,大搖大擺而過。

而如廁時,他又看到了廁中的老鼠,瘦骨嶙峋不說,見人躲閃,畏畏縮縮,於是他感慨道:''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也就是說,從倉中鼠與廁中鼠的不同境遇中,李斯領悟到,環境決定人生的道理。

於是便辭去官職,離開了貧瘠的楚國,到了強大的秦國,在秦國,他以一篇《諫逐客書》而成名,逐漸進入到權利高層,成為了風光無兩的秦國宰相,後來秦二世時,由於趙高的挑唆,二世斬殺李斯於刑場。

在臨刑前,他對同樣為囚徒的兒子說:''

多希望再和你牽著大黃狗,一起到上蔡的郊外遊玩啊

'',看似感嘆,其實更多的是追悔,也許他真正想說的話是,多想當初就留在楚國,沒事時牽著大黃狗出去遛遛,也不會今天身首異處。

這是古代人的漂泊,他們是最典型的兩種例子,一種是被生活所逼,不得不離開家鄉,一種是主動為之,去遠方尋求更好的未來。

唐人街緣起

對於最近一二百年來說,也有漂泊於他國,希望在他國謀得生路的遊子,這些遊子不僅引發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還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即華僑文化。

這些遊子與古人一樣,一些是不得已為之,一些是主動為之,他們的不得已與古人的不得已不同,他們的不得已還背負著國家的苦難。

在上世紀時,我們有過一段百年恥辱的經歷,國門被炮火轟開,人們被當做奴隸對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做起了販賣人口的生意,是的,大規模又堂而皇之的販賣,這些人被販賣到哪裡呢?

他們被販賣到當時的西方國家,如美國等地,被販賣過去的華人幹著修鐵路,做奴僕等工作,離家千萬裡,什麼都可以忍受,唯獨中國胃和孤獨難以忍受。

於是漸漸地,華人逐漸被吸引到了同一個地方,人們聚集在一起,同樣的語言,和熟悉的餐館味道,使得這群漂泊異鄉的華人心中有了一個歸屬感。

隨著華人群體的發展壯大,其影響力與獨特性逐漸顯現出來,在當地的地位也逐漸上升,漸漸形成了一個群體特殊的歸屬地,他們把這個歸屬地叫做唐人街,為何是唐人街,而不是華人街呢?

據說這是因為唐朝對海外的影響很大,所以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更多的是有關唐朝的事情,其次,是因為唐朝很強大,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所以漂泊在外的華人更喜歡稱自己為唐人。

世界上有很多的唐人街,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美國的唐人街。

唐人街的衰敗

美國的唐人街,曾經是非常著名的海外華人聚居地,在一些華人的努力之下,這裡曾經有過極為輝煌的時刻。

而且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裡也成為了國人旅行的必經之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華人街已沒有從前的繁華景象,卻變得非常的蕭條,裡面的景象破落如中國的一些縣城。

很多人認為唐人街衰落的原因,與高昂的房價,越來越商業化的生活方式不無關係,這些使得華人街的魅力急劇下降,而且隨著財富的積累,有的華人選擇離開華人街回到故鄉,有的選擇去另外的大城市生活。

而新一代的華人只是將華人街當做一個旅遊景點,而不會選擇定居在那裡。所以,對很多地方而言,唐人街成了中華文化區的代名詞,華人聚居地的本意反而淡了。

也許不是唐人街衰落了,而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唐人街雖然衰敗,但它的母體,中國正在復興,這不是更好嗎?

相關焦點

  • 美國華人一夜「消失殆盡」?唐人街人去樓空現象,令人深思!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人比中國人的鄉土意識更濃烈了,無論離家多久、多遠,都懷揣著對家鄉的濃濃思念。於是,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他們選擇群居在一個地帶,大家彼此依靠、共同發展。隨著居住於此的華人越來越多,在當地形成了「中國城」,也就是唐人街,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
  • 為什麼美國唐人街「物是人非」,華人數量銳減?美媒解釋令人心寒
    但是近幾年來,美國唐人街的人口在不斷的減少,唐人街的很多華人商店也在逐漸的減少,而唐人街的華人數量也在減少,很多美國媒體對此的解釋是,華人在美國生活的時間長了,逐漸的融入了當地城市的文化和生活,逐漸的忘記了一些從國內帶來的文化,不少海外華人和國內網友討論,美國唐人街之所以 "空",其實有3點原因。
  • 美國唐人街的歡樂中國年:何時何地,都有中國情
    國內一片紅火,國外的華人怎麼過年呢?這就要提到國外的「唐人街」了,在電影《唐人街探案》裡,曼谷唐人街就像國內小縣城一般,各種歌廳、按摩店、鐘錶店、金鋪、藥房等,特別髒亂但也特別親切。而大家比較好奇的是,美國的唐人街是怎樣的?之前的《北京人在紐約》也透露過美國唐人街的影子。
  • 老照片:40年代繁華的美國洛杉磯,唐人街的華人們都很富裕
    洛杉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西南部,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洛杉磯是美國重要的工商業、國際貿易、科教、娛樂、體育中心,被稱為是「天使之城」。洛杉磯為國人所熟知,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洛杉磯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唐人街。
  • 蝸居美國唐人街的華人,男女混住無隱私,為何不回國過優渥的生活
    舊金山的唐人街車發展最早,他們一起抱團取暖,開設商鋪,華人在這裡也都保留著中國漢語,風俗,每年春節一條街都掛著燈籠,舞獅子,放爆竹,好不熱鬧,作為落戶在美國的唐人街,自然會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雖說保留了華人的招牌,但多數還是朝著主流經濟發展
  • 美國唐人街TOP榜
    一、舊金山走過格蘭特大道和布希街交叉路口,你突然發現自己仿佛離開了舊金山,來到另一個國家。早期的中國移民在19世紀50年代前來到舊金山,並在這片區域聚集。據說舊金山的唐人街是除亞洲地區外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區。從大商品到小玩意,這裡的購物一定讓您心滿意足。魚類市場、中餐餐館和各式各樣的商店,無不體現著濃濃的華人風情。
  • 溫哥華唐人街: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華人,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聚集地
    曾經有人統計過,在溫哥華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華人,然而最早來到溫哥華的華人,其實並不是為了這裡溫暖的氣候,優美的景致,在這片以楓葉為標誌的和平土地上,中國人的故事竟是從地獄開始的。1859年美國建成了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之後,溫哥華所在的bc省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進行了一次談判,如果政府不修建一條同樣的大鐵路,這bc省就要投奔美國政府的懷抱去了。
  • 曾經火爆的美國唐人街,如今卻20多萬華人回國,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曾經火爆的美國唐人街,如今卻20多萬華人回國,其中原因值得深思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強大,人民收入也越來越好了,所以很多人不止是宅在家裡,而是把目光放到旅遊,這些生活模式。而且,現在不止是去我國的發達城市,包括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都是國人的首選。對於其它國家的生活,中國人還是很感興趣的,現在生活收入條件高了,有這個能力去國外闖闖了。所以,中國遊客在這個各個國家也是越來越多。基本上不僅在美國,包括在一些其它的國家,都會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所以因為我們國家出國旅遊的多了,對這個國外的旅遊業務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 三十年代的舊金山唐人街 宛然一個小中國
    唐人街,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聚居的地區。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舊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可與紐約唐人街相比的地方,都板街和加利福尼亞街交叉處為其中心形成,唐人街以布希街, 鮑威爾街, 百老匯街, 科爾尼街為範圍形成一個區域。
  • 美國唐人街的現狀,有著濃鬱的中國氣息,看看你們來過幾個?
    中國人是一個非常會尋求機遇的民族,從今天世界各國都有華僑就能夠看出來,在80年代的時候出現華僑移民美國的高潮,當時湧入美國的中國人大部分都是廣東人,這些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的居民為什麼要大批赴美呢?其實跟當時的自然災害嚴重有關。
  • 世界最出名的三大華人街,一個時間長,一個最大,一個落腳聚居早
    同樣的,在很多的海外國家其實也可以見到許許多多中國人定居的身影,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發現在很多的海外國家或者是城市當中,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專門開闢出來的供華人們聚居的地方,這一些地方會被很多人稱為唐人街,而今天小編就想來向大家介紹一下現如今全球最為出名的幾個唐人街。
  • 美國唐人街現狀:有錢的搬去白人區,沒錢的男女混住,也不願回國
    如今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僅次於墨西哥人和印度人的移民美國大軍,2013年人數超過200萬,佔美國人口的5%。隨著中國移民人數逐漸增多,於是在美國各大洲內都有了唐人街的存在。從各種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的唐人街裡充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各式各樣的元素,無論是香港、北京、廣州還是上海,各種方言、語言、招牌特色在唐人街胡同裡琳琅滿目,街上遊客人山人海,一片熱鬧歡快的景象。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幾百年來美國唐人街建立的初衷,就是一群飽受欺負、不公正待遇的華人們,修建了自己的房屋組成聚集地,團結在一起反抗欺辱。
  • 亞洲罕見的美國村,到處都是美國元素,絲毫不輸唐人街
    我們中國曾經發生過一次民族大遷徙,很多華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國外謀生。華人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種族,除了中國的14億公民之外,在全球各地還分布著大約兩億的華人華僑。並且他們在其他國家生根發芽。因此如果我們去了其他國家,有可能還會時常的看到唐人街。
  • 20萬華人「撤離」,美國唐人街或將面臨消失?究竟發生了什麼?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有趣的人生,一半是人間煙火,一半是山川湖海 唐人街,也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集居的地區,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
  • 從人聲鼎沸到「人去樓空」,美國唐人街怎麼了?
    也正因為唐朝的鼎盛,也讓外界人們把在國外居住的華僑稱為「唐人」,而華僑聚居的地方便被稱為了「唐人街」。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
  • 現如今美國的唐人街:有錢人居住白人區,沒錢人只能蝸居不想回國
    從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特別發達的國家。就在蘇聯還沒有結題的時候,美國就是唯一一個能夠和蘇聯相抗衡的國家,就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成為了世界上的霸主。這樣的霸主地位到現如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動搖。在經濟以及文化甚至是科技等各個領域,美國都有拿得出手的成就和技術。
  • 薩克拉門託的唐人街和樂居鎮
    唐人街的面積很小,不是一條或幾條街,而是一個只有足球場大小的社區,而且是半地下式的,主體部分比周圍的馬路矮一截,就像一個下沉式庭院,從外邊進入唐人街要下臺階,唐人街的人到外邊要上臺階。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格局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淘金熱時代,這裡是一個臭水坑,根本沒人居住。
  • 跟著紐約唐人街「老炮兒」一起守護Chinatown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華人團體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疫情而引發的歧視現象、對病毒的誤解讓居住著幾代華人的唐人街成為了輿論的「暴風眼」。(視頻截圖自紀錄片《守護Chinatown》)而在這群「天使「中,有一位年輕的中國女孩兒,叫王小綠。王小綠是生活在紐約的自由製片人,在她看到「守護天使」的宣傳之後便決定參加,並記錄他們的故事。而就是這次跟隨拍攝的機會,她結識了另一個唐人街華人組織——「社區守望者(Chinatown Block Watch)」的成員:老陳(Karlin Chan)。
  • 印度塔霸唐人街,條件最差的唐人街,還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唐人街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聚居的地區,也是當地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世界上其實有不少唐人街,據粗略統計就有70多個,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美國紐約的唐人街,那裡還專門建有「孔子廣場」,非常熱鬧和繁華。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與它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印度塔霸唐人街,不僅環境差,在此居住的華人生活水平也不高,甚至有人直呼:「想回國。」
  • 芝加哥中國城餐飲業遭遇「寒冬」,華人發起「我愛唐人街」行動自救
    正當美國芝加哥郊區出現了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例,加上一些負面的宣傳影響,華人社區生意出現下滑的時候,不久前,華埠又出現了搶劫槍殺兩名華人的案件,對安全狀況的擔憂更如雪上加霜,使當地餐飲業受到很大衝擊,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