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8K時代的來臨,顯示變得無處不在,同時也給顯示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超高清視頻更是成為了顯示行業內的主流。LED顯示屏作為信息智能交互的顯示終端,具有大屏顯示、人屏互動、信息可視化傳播等功能,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商場、機場、車站以及地標建築等綜合場景。那麼,在5G、8K的時代背景下,LED顯示屏應該如何發展自身,使其在顯示行業中更具競爭力?不久前,行業內的一些知名企業就闡述了相關論點,並介紹了其中一些「黑科技」。
西安諾瓦星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國經博士曾表示,5G、8K的時代,超高清大尺寸的LED顯示屏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尺寸的微縮化也將帶來LED顯示屏供應鏈的大革新。同時,為了能滿足觀眾高清、真實的體驗需求,需要提高LED顯示屏的顯示質量,特別是提高顯示畫質,即更多的像素,更好的像素。無獨有偶,利亞德智慧顯示也曾表示,2021年LED顯示屏大體會朝畫質、外觀、互動便利三個方面進行創新。從何國經博士到利亞德智慧,雙方皆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畫質」一詞。誠可見,畫質之於LED顯示屏的重要性,那麼在新時代下,又應該如何提高LED顯示屏的畫質效果?
眾所周知,LED顯示屏的像素點間距越小,分辯率就越高,畫面顯示就越清晰。基於此,便可以通過縮小像素點間距來獲得更清晰的畫質。然而事情無絕對,任何產品發展到一定時,都會出現「天花板」效應,LED顯示屏也莫不例外。隨著技術的發展,LED顯示屏像素點間距已經突破至P1.0以下,再往下則面臨著各種難以克服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LED顯示屏更好的畫質,應該從其它方向進行突破。
其中,索尼可以說是最早「吃螃蟹」的人。索尼在多年以前,研發出了虛擬像素技術。虛擬像素技術可以在不增加LED顯示屏硬體成本條件下,將顯示屏的等效像素增加到近4倍的效果。其方法是通過2紅1綠1藍的排列方式設計好模組,再依次重複使用其中一個像素點,使其達到同等顯示效果。而通過虛擬像素技術,便可以在相同環境下,提高顯示屏性能,增強顯示效果,給人們更好的視覺享受。且由於虛擬像素的強大作用,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應用。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虛擬像素技術並沒有大量應用於LED顯示屏行業。
此外,諾瓦科技所研發的畫質引擎技術也有提升畫質的作用。但與虛擬像素所不同的是,諾瓦科技研發的畫質引擎技術則是通過控制系統使LED顯示屏實現更為清晰的畫質。究竟什麼是畫質引擎技術?它又是如何實現控制系統對LED顯示屏畫質的提升?關於這些問題,眾人也多是雲裡霧裡的,摸不著頭腦。首先,要知道圖像都是通過灰階和顏色呈現出來的。而目前影響LED顯示屏的圖像畫質的則有三個重要因素:灰階不細,灰階不準,顏色不正。而諾瓦科技推出的畫質引擎技術本質上便是一種校正技術,即通過提升灰階級數、解決灰階偏色和精細灰度逐級校正,增強顯示屏的灰階表現力,再通過智能色彩管理,對顯示屏色域進行有效控制,最後通過補色的方式,調整顯示屏的色域,實現更好的顏色顯示效果。
諾瓦科技在校正技術的基礎上做了創新,研發出了畫質引擎技術。據何國經博士介紹,類似於畫質引擎這樣的技術還有很多,但大多都是圍繞如何使像素更多,像素更好為目的開發的。其中,雷曼光電推出的像素引擎技術便是較為經典的例子。據雷曼光電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介紹,像素引擎是一種LED晶片硬體排布與子像素渲染(SPR)算法的有機結合,即在傳統的RGB排列中,增加一顆綠光LED晶片,變為RGBG排列,再通過像素引擎算法,在增幅小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顯示屏的解析度。通過介紹可知,像素引擎技術是通過改變LED晶片結構的方式來提升顯示屏畫質的。然而,除畫質引擎技術和其它相關聯技術外,是否還有其它提升畫質效果的途徑?
其中,AET的QCOB技術產品也有提升畫質的作用。有別於畫質引擎和像素引擎在控制系統與晶片結構上做出的改變。AET的QCOB產品則是在工藝上進行了創新,將點光源升級為面光源。初看之下,會感覺QCOB是COB技術的一種分支。其實不然,QCOB技術具有多種優勢,包括了護眼、無顆粒感,多重防護等等,最為重要的是,QCOB不同於COB,是一種「面光源」技術。據AET介紹,QCOB所採用的是Mini LED微間距最優面板工藝,可以將「點光源」升級為「面光源」。而面光源所散發的光線,接近於平行光,猶如太陽光線照射下來,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點光源易光衰、炫光等行業難題,帶來更多優異的特性。且由於QCOB色域覆蓋率高,畫面色彩過度更自然,主次分明、層次感強,能展現出更多細節,能保證在不同亮度的水平下,都呈現出色彩細膩、逼真的圖像和視頻。據AET介紹,QCOB技術是順應8K超高清顯示潮流的一項重要技術。
可以看出,在畫質引擎、像素引擎、QCOB等技術的助力下,LED顯示屏的畫質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在未來,還將助力LED產品與LCD、OLED搶奪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