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恩比德在去年東部半決賽惜敗猛龍後的流淚場景仍然歷歷在目,但在短短一年之後,他與他的76人卻已經早早面臨到首輪即將被淘汰的窘境。大比分0:3落後,從賽季奪冠大熱門到成為綠軍這幫年輕人步入巔峰的背景板,這樣的結果雖然存在一定的巧合,也有西蒙斯賽季報銷的因素存在,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眼下這支76人滿目瘡痍的問題:進攻疲軟,三場季後賽場均得分只有98.7分、大帝恩比德場均30分13板卻獨木難支、哈裡斯霍福德高薪低能,導致球隊未來前景堪憂…
因此,對於眼下這支76人而言,G4的意義已經不僅局限於能否避免自己成為首支被橫掃出局的球隊。更關鍵的是,對於球隊未來幾年的發展而言,這場比賽很有可能會成為極為關鍵的風向標。
然而不幸的是,儘管本場比賽76人全隊都展示了想要破釜沉舟的決心,球隊有多達6人得分上雙,但這樣的表現還不足以抹平兩隊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凱爾特人在沃克的帶領下在第三節便建立兩位數的領先優勢,並將優勢保持至終場,最終以110:106戰勝76人,成為本賽季首支進軍季後賽第二輪的球隊。
一、首發回暖難填巨大劣勢,76人三巨頭恐成最大笑柄
在G4的比賽開打之前,其實很多球迷都擔心內憂外患的76人已經要提前放棄本輪系列賽,畢竟nba歷史上還沒有哪支球隊能在大比分0:3落後的情況下完成翻盤,而且因為此前幾場比賽的糟糕表現,陣容解體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很難保證球員們能以全力以赴的心態來應對本場比賽。好在從比賽的過程來看,76人全隊都保持著對勝利的渴望,幾位此前飽受詬病的球員都打出了系列賽開賽以來最佳的表現:
哈裡斯全場出戰35分鐘,12投7中,其中三分球5投2中,砍下20分5個籃板2次助攻。雖然比賽進行到第三節的時候他因為頭部受傷一度返回更衣室治療,但在經過簡單治療後仍然回歸賽場並且再得8分,無論得分還是命中率都是近四場比賽的新高。
另外一位拿著過億合同的大將霍福德全場出戰36分鐘,10投6中,貢獻12分10個籃板3次助攻的兩雙數據,在比賽中我們又看到了他久違的高位策應以及背筐單打。12分的得分以及6次投籃命中,同樣是近四場比賽的最高值。
再加上恩比德一如既往穩定的發揮(全場比賽他18投8中,其中罰球18罰13中,再一次砍下了30分10個籃板的數據,這是他在系列賽第三次砍下30+10的表現),76人一度非常接近勝利。甚至說他們距離本場比賽勝利只有一步之遙,但是遺憾的是,最終他們還是沒能改變被橫掃的命運,成為了季後賽第一支出局的球隊。
二、幾點頑疾始終未被解決,教練布朗或成最大責任人
其實從紙面實力看,76人的實力應該可以進入聯盟第一梯隊,但是陣容本身的缺陷導致季後賽開賽以來一直存在的幾點頑疾,使得球隊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首先是內線高度無法轉換為場面優勢,反而成為拖後腿的因素。當2米13的恩比德以及2米06的霍福德面對到凱爾特人2米03的丹尼爾泰斯的時候,所有的76人球迷都希望球隊能夠通過內線巨大的身高優勢建立場面上的優勢。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身高不僅沒能幫助他們在進攻端打開局面,反而成為攻防兩端拖後腿的存在。
首先是攻防轉換過程中,因為身高更矮、速度更快,凱爾特人的轉換進攻效率十分可觀,再加上坎巴-沃克的持球推進速度本就是聯盟頂級,面對長人如林的76人,凱爾特人能夠輕鬆地在轉換過程中得到空位投籃或是輕鬆上籃的機會;而反觀76人,在沒有速度優勢並缺少了擅長快攻的西蒙斯的情況下,鋒線球員的快下沒有了發起者來支持,球隊缺少了快攻得分這一原本擅長的得分武器。四場比賽下來,他們在快攻一項上場均只能得到4.7分,比凱爾特人場均16.7的快攻得分整整少了12分。
其次是在擋拆防守中面對沃克以及塔圖姆的高位擋拆配合,無論是恩比德還是霍福德都顯得顧此失彼。外擴容易被小個子球員加速突破,內收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手輕鬆獲得投籃機會。在本場比賽,主帥布朗孤注一擲,選擇全員收縮內線,賭凱爾特人外線投籃不準,這使得沃克打出複賽以來最出色的表現:全場比賽沃克15投8中,三分9投4中,砍下32分4板4助的無解數據。尤其是第四節最關鍵時刻的單節11分,成為左右本場比賽的勝負手。
最後是缺少穩定三分投手,進攻方式過分單一。因為西蒙斯遲遲無法練出遠投技能,以及核心射手雷迪克的離去,76人在三分線外的威脅來到了近五年來的新低:本賽季他們的三分球出手數31.6次只能排在聯盟第22位,三分命中數11.6記也只能排在聯盟19。本場比賽他們在三分線外的成績單又是只有34投9中,命中率26.5%。這樣的結果使得球隊的進攻方式變得十分單一,無非是給到恩比德手中,依靠他的個人能力在低位背打,或是哈裡斯通過簡單的擋拆戰術,在側位45度角尋求中距離跳投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凱爾特人的防守也變得十分容易,只要採取2-3聯防,通過人數優勢堵住內線缺口,放空76人三分線的投手,就能將76人的進攻效率壓至最低。
在被4:0橫掃出局之後,76人的這些問題將難免被抬上檯面進行一次又一次地分析和討論。這其中,是否應該徹底推倒重建將是人們最為感興趣的話題。對於很多76人球迷而言,霍福德、哈裡斯、理察森這三位「高薪低能」的球員將是第一批需要清理的球員,甚至遲遲無法練出三分的西蒙斯也應該趁其還有交易價值之際儘快出手,換取未來的籌碼。
從個人角度來說,76人首先要做的不是急於甩鍋給幾位拿著高薪的球員,畢竟無論是霍福德,還是理察森,他們本身的特點就是總冠軍球隊的拼圖型球員,類似於巔峰勇士時期伊戈達拉扮演的角色,讓他們成為獨當一面的明星球員顯然有點強人所難。球隊眼下最為重要的還是先要確定未來的建隊方向。是隨波逐流打起小球戰術?還是繼續圍繞雙帝主打陣地戰?之後再圍繞著建隊方向打造陣容。希望這支被寄予厚望的球隊能早日兌現他們的天賦。
三、首次晉級東部半決賽,沃克用行動詮釋實力
「歐文交易添頭」、「季後賽軟腳蝦」,在本賽季開始之前,沃克身上背負著太多的壓力與偏見,因此儘管在系列賽開始之前遭遇了長期的傷病困擾,甚至在今天比賽開始前還出現身體不適沒和全隊一起觀看比賽錄像,但他仍然打出賽季最佳表現,幫助球隊順利晉級。整輪系列賽,沃克場均貢獻24.4分3.5助,命中率高達51.6%。在比賽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最具殺傷力的兩種攻擊武器:一種是通過與大個的擋拆,頻繁通過中距離跳投或是突破籃下;另一種是通過嫻熟的crossover,在關鍵時刻依靠個人能力幫助球隊得分。
再聯繫到本賽季常規賽場均21.2分4.1板4.9攻的表現(其中每回合可以得到1.08分,僅次於開拓者的利拉德的每回合1.14分,是所有球員中第二高)。沃克詮釋了用行動詮釋實力的意義,也打破了人們對他一直以來的質疑。兩年前,綠軍控衛以賽亞託馬斯依靠為他量身定做的戰術體系在季後賽化身「地表最強175」,幫助球隊打進東部決賽;兩年後,當聲望更高、技術更全面、態度更積極的沃克在季後賽首輪同樣取得現象級的表現之後,綠軍的球迷有理由相信球隊能夠再一次在季後賽中走得很遠。
隨著猛龍隊同樣在首輪系列賽完成橫掃,東部半決賽的第一組對決也早早敲定。綠軍對陣猛龍,這也可以看作是本賽季最令人驚喜的兩支球隊之間的交鋒,無論是鋒衛西亞卡姆與塔圖姆的未來鋒線第一人之爭,還是範弗利特與肯巴沃克兩位「勵志哥」之間的較量,都是十分引人關注的看點。最終誰能成功延續本賽季的神奇,讓我們靜候半決賽第一場比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