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2020重慶國際創投大會-股權投資/併購(PE/M&A)賦能企業發展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式舉行。
2020 年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重要措施集中落地的一年,我國將會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也將會擁有更為豐富的退出渠道。本次股權投資/併購(PE/M&A)賦能企業發展論壇,邀請到業內最具影響力投資機構代表齊聚西部(重慶)科學城,針對當下國際創投形勢,國內資本市場改革進程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活動現場,海松資本創始人、CEO、管理合伙人陳立光,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富煜亞洲總裁姒亭佑發表主題演講。
陳立光表示,硬科技的客戶絕大多數在做傳統產業,面對的是萬億級別的市場。要滿足各個萬億級傳統產業的需求,得真正了解這個產業,了解這個行業。做硬科技的創業必須要跟產業資源技術對接。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因為缺乏在產業耕耘的經驗,雖然產品技術做得非常好,但是沒有辦法跟這些龐大的用戶,巨大的企業進行對接,結果就是前途艱難,想成功更是難上加難。所以了解產業、資源對接也是很重要的。
厲偉在發言中講到,做投資一定是趨勢比邏輯更重要,趨勢錯了,後面很多事情都很難挽回了。科技趨勢背後往往有一個非常大的技術出現,我們稱之為"平臺型技術",要針對這個技術做充分的研究。從投資人角度來講,業績與四個層面有關係。一是眼光,投資要找到好項目,在今天科技方面好項目的背後是專業性。二是勇氣,不是拿了出資人的錢就敢於幹什麼,而是敢于堅持對的東西。三是耐心,科技投資尤其是先進科技的培育需要很長的周期,比如晶片,需要積累很長時間的經驗。四是運氣,我們趕上一個非常好的國運時期,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感恩這個時代,是好時代成就了我們。
姒亭佑在演講中提到,把過去100年所有最頂尖的公司做一個分析,發現他們有一些共性。一是要預見未來,二是要有發展的戰略,三是要適應市場的變遷,四是要及時的轉型,五是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而且能獲得成功。企業的增長分為兩個,一個是併購擴張,一個是自身的積累。併購擴張可以獲得規模,策略簡單有效可執行。中國企業在進行國際併購時,一定要注意合規,同時要相信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在複雜的國際併購中,專業的中介機構可以大大提高成功係數。
賽伯樂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中國創投協會副會長王陽,聯力科技投資董事長兼創始人傅劍,廣東溫氏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管理合伙人羅月庭,以"發揮資本優勢,賦能企業發展"為主題,展開深度對話。
對話中,嘉賓們認為股權投資在由交易型、機會型的投資逐漸向基於產業的價值投資轉型,整個PE的投資階段由中後期、成熟期的投資向著早中期成長型的企業逐步在延伸,由離散型的投後服務向生態圈的投資賦能做逐步的升級,投資方式由參股型的投資向併購型的投資做逐步的嘗試。同時,嘉賓們也對我國西部,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重慶的投資和發展機遇表示看好。他們認為西部有很多的優質公司有可以挖掘,相對來說這些公司的估值比較合理,而且它們在這個區域的競爭也並不激烈。所以就重慶來說,創業投資會有很好的發展趨勢,是非常值得投資機構來布局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