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
■新華社記者 劉陽
美國白宮9日宣布,總統川普提名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任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
哈裡斯被視為美國軍方亞太政策的鷹派人物,擔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期間,他的種種言行讓太平洋很「不太平」。一旦美參議院正式通過其任命,出任澳大使的他又會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怎樣的負貢獻令人擔憂。
「好戰分子」
哈裡斯1956年出生於日本港口城市橫須賀,美國駐日海軍基地就位於這裡。他的父親是駐日美軍中的高級軍官,母親則是日本人。
哈裡斯在橫須賀度過童年,隨後前往美國接受教育。1978年,哈裡斯從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後進入美國海軍。他從低級軍官做起,多次前往海外執行任務。
2013年10月,哈裡斯接任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2015年5月,哈裡斯再度升職,就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掌管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所有軍事力量。
自擔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起,哈裡斯就反覆主張採取強硬行動加劇地區緊張。他向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再施壓,要求為美軍軍艦在南海採取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開綠燈,並賦予太平洋艦隊更多權力。在哈裡斯的推波助瀾之下,美軍在南海進行了一系列挑釁行徑,極大危害了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川普當選後,哈裡斯越發「活躍」,不僅揚言美軍將繼續在南海展開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還重複了那句幾乎已經成為其「好戰分子」標籤的「語錄」:「我們已經做好今晚開戰的準備」。
哈裡斯不僅否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還屢次對中國在南海的正當、合理行動進行抹黑,稱中國的行為危害了美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為美國實施海上霸權找藉口。
而事實上,美國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由來已久,從該計劃提出到實施都表明,其本質是維護美國的海上霸權,以一己私利挑戰他國主權和國際公共利益。老布希政府曾在一份文件中坦言,「航行自由」行動計劃的目的就是「保持美國軍事力量全球機動的暢通」。